刘成业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者:刘成业 人已读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老百姓对这个病并不陌生,可是要确诊自己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还要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什么是椎间盘,这要从脊柱说起,脊柱就是人的脊梁骨,从颈部到尾巴骨共有26节骨头组成,其中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1节,尾椎1节。在这里解释一下,很多老百姓一听到胸椎,认为是在胸前,其实胸椎只是脊柱的一个部位,仍然在后背上,这是医学上人为的划分。人的脊柱有一定的活动度,所以人的脖子和腰才能活动,人的腰可以向前弯曲到接近90度,颈椎可以向两侧旋转到80度。这些活动与我们所说的椎间盘是分不开的,椎间盘其实就是一个盘状的软垫,夹在两节椎体中间,因颈椎第12节之间及骶椎与尾椎之间没有椎间盘,所以人体一共有23节椎间盘,椎间盘的总厚度约为全脊柱总长的1/4-1/5。腰部的椎间盘最厚,最大,厚约为0.8-1.2cm,直径3.5-5cm。椎间盘主要的作用就是缓冲压力,人在行走、跑跳过程中,椎间盘缓冲了身体自上而下的力,从而使人不会感到不适。人在弯腰、伸腰、侧弯腰活动中,椎间盘缓冲了横向的剪切力。这些活动如果适当,则不会造成椎间盘的损伤,反之则可造成椎间盘的损伤。平卧位时椎间盘的压力为0,假设人在直立静止状态下,椎间盘的压力为100%,那么弯腰活动时,可达到270%,如果弯腰搬重物,那么椎间盘的压力则会成倍上升,物体越重,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越大。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受损伤。

椎间盘的组织结构是由外层的纤维环、内层的髓核以及上下软骨板组成。纤维环,由纵横交织的纤维组织层层交织而成,包绕内部的髓核组织,承担椎间盘最主要的作用,缓冲压力。内层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装物质,固定于由纤维环和上下软骨板围成的空间内,髓核像是一个会变形的水袋,将力均匀的传递给纤维环及软骨板。髓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较多的水分,好比果冻,儿童的椎间盘髓核水分最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分逐渐丢失。

人的纤维环在前方和两侧比较厚,在后方比较薄弱,所以椎间盘在后方突出比较常见,而椎间盘后方刚好又有神经通过,椎间盘突出则可压迫神经导致神经症状出现,如颈肩腰部的疼痛、上下肢放射痛、麻木、酸困、无力。

腰椎间盘作为人体最大的椎间盘,在人体中缓冲的压力也最大,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可产生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痛的最主要病因。疼痛可沿着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向足背及足底放射,同时可伴有下肢麻木、无力、痛觉敏感、冰凉感等。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分型包括:膨出,突出、脱出、游离型。

膨出:纤维环未内层破裂但外层完整,形成薄弱部分,髓核向纤维环薄弱部分移位,引起相应的腰部、腿部不适症状。它就像自行车外胎局部破了,局部鼓起来了一样。此类症状相对较轻,容易恢复,通常保守治疗即可。

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疼、麻、困、无力等症状。此型可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而且发病率高,部分需要手术治疗。

脱出:脱出是指突出的髓核突破纤维环或后纵韧带等,脱出并掉进椎管内,可在椎管内游离。此型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严重类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要尽早手术治疗。

临床统计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的好发部位。L45椎问盘突出最多见, L5/S1椎间盘突出次之,两者共计共占95%以上,仅约5%发生在L34及其上椎间盘。由于L4L5椎体的活动度最大,L4/5L5/S1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最大,故最常被累及。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人群中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人一生中都会出现。但有一定的好发人群据研究发现腰椎间盘平均退变年龄为35岁,好发年龄为25-45岁之间。由于男性从事体力活动更多、更重,所以男性更多见。过胖的人或过于瘦弱的人容易患该病,过胖导致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比体格适中的人大,过瘦则因为腰背肌肉力量不足、韧带松弛导致椎间盘受力不均。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易患该病,如搬运工、建筑工人;久站、久坐者易患该病,如办公室人员,出租车司机。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1、腰部疼痛,为大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几乎所有本病患者都有此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腰部及腰骶部的困痛,休息时减轻,活动后加重。

2、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后方及小腿外侧向足背、足底放射,有时候表现为电击样疼痛。疼痛多发于单侧肢体,两侧同时发生较少见。下肢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患者往往表现为小腿外侧、足背、足底发麻、发木、发胀、冰凉感。

3、肌力减退,可出现足上抬无力、足下垂,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下肢瘫痪临床上几乎见不到,因此病为慢性起病,很少发展到下肢瘫痪时才来就医。

4、马尾神经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会阴部的麻木、刺痛、排便、排尿无力,少数患者可出现尿失禁、阳痿。

诊断:

在腰椎间盘突出时,腰部的活动受限,腰部生理曲度变直,或出现腰部侧弯。病变的椎间盘通常在后腰部相应的椎体棘突旁有压痛、叩击痛。疼痛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放射,此时提示坐骨神经受压,病变部位在L4/5、L5/S1,若疼痛向大腿前方放射,则提示股神经受压,病变部位常在L2/3、L3/4。检查下肢感觉、肌力、肌张力情况,患肢足背浅感觉减退,提示L4/5椎间盘突出,足底浅感觉减退时提示L5/S1椎间盘突出。若患肢拇趾背伸无力,常提示L4/5椎间盘突出,若患肢拇趾跖屈无力,提示L5/S1椎间盘突出。检查下肢腱反射情况,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病变部位为S1节段,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病变部位为L4节段。

一些典型的查体试验:

(1)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位于床上,双下肢伸直,一侧腿被动抬离床面,抬高到60度以上不出现疼痛时为阴性,不到60°即出现疼痛的视为阳性。若阳性时可行加强试验,将患肢降低5°,疼痛消失,使踝关节过度背伸,疼痛再次出现,为加强试验阳性。此为神经根受压后,牵拉坐骨神经诱发疼痛。阳性提示为坐骨神经受压,椎间盘突出部位在L4/5L5/S1

(2)健肢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位于床上,当健侧腿被伸直抬高时,另一腿也出现疼痛,为健腿抬高试验阳性。此为椎间盘突出较大,压迫症状较重所致。阳性提示为坐骨神经受压,椎间盘突出部位在L4/5L5/S1

(3)屈颈试验:患者取坐位,双下肢伸直,使患者屈颈,若引起下肢的放射痛,视为阳性。

(4)仰卧挺腹试验:患者取仰卧位,做抬臀、提腹的动作,使臀部、背部离开床面,出现下肢放射痛为阳性。

(5)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将患肢小腿上提,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出现大腿前方疼痛即为阳性。阳性提示为股神经受压,椎间盘突出部位在L2/3L3/4

(6)跟臀试验:患者俯卧位,使患侧膝关节屈曲,足跟贴向臀部,出现患肢大腿前侧疼痛为阳性。阳性提示为股神经受压,椎间盘突出部位在L2/3L3/4

相关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了解腰椎的生理曲度,骨质增生情况,椎间孔有无狭窄,椎体有无滑脱,腰椎稳定性,小关节有无错位等。

CT检查:了解腰有无钙化,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方向及椎间盘钙化情况,椎管的狭窄程度,黄韧带、后纵韧带有无钙化。

MRI检查:了解腰椎管有无狭窄,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方向,MRI检查比CT在某些方面(椎管狭窄情况、黄韧带肥厚、神经受压情况、椎间盘脱出、游离)更有优越性,现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和检查方法。但比CT费用昂贵,有些体内放有性质未明确内固定物、近期行心脏支架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不适宜行MRI检查。

椎管造影,了解腰椎管有无狭窄,不过因为有创,少数人对造影剂过敏,现已被MRI检查代替。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

保守治疗,针对于轻度的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效果尚可。目前常规的保守治疗包括:

1、卧床休息。大部分症状较轻的且CT、MRI表现突出不大的患者,经过卧床休息,症状可缓解,其原理为卧床休息时,椎间盘所受的压力为0,从而给受损的椎间盘一定的恢复时间。

2、牵引。以牵引床对腰部进行牵拉,目的是缓解椎间盘所受的压力,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解除神经根的压迫。

3、理疗。熏蒸、针灸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推拿等方法,目的基本相同,就是以缓解病人肌肉的紧张和痉挛为主,而非根治手段;

4、药物治疗。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是直接导致神经症状的原因,突出的髓核可产生一些炎性物质,如前列腺素、花生四烯酸等,这些炎性物质可导致神经根水肿,从而加重神经症状。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脱水、消肿、消炎、止痛、营养神经。主要药物有:

1)、止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双氯灭痛、塞来昔布、吲哚美辛等,以口服为主。

2)、脱水、消肿药物:甘露醇,七叶皂苷钠、甘油果糖等,静脉用药为主。

3)、消炎:主要为糖皮质激素类,如氢化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等,可静脉应用,或口服,或局部封闭注射。

4)、营养神经药物:口服:甲钴胺片、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静脉用药,注射用甲钴胺、注射用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酸神经节苷酯钠。

自我保健:

1、小燕飞:俯卧于床上,抬头挺胸,两手置于腰后、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坚持半分钟,放下,再重复上述动作,每天进行15次左右。

2、挺腰运动:仰卧于床上,利用双侧上肢及双足作为支点,使腰臀部尽量上抬,挺胸,坚持半分钟左右,然后躺下,再重复,每天进行15次左右。

3、后踢腿运动:双手叉腰或一手扶物,双下肢有节奏地交替尽力向前踢,后伸。各持续10~20次。

4、踮脚运动:站立位,双足并拢,踮起脚尖,持续1分钟,然后放下,再重复。

5、平板支撑运动:俯卧位于床上,双上臂支撑于床上,是胸部及头抬离床面,坚持2分钟,然后趴下,休息半分钟,再次重复,每天锻炼15次左右。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夏季休息时空调不宜直接对着身体吹,避免腰部受凉。洗衣服时盆的位置不要太低,以防腰部过度过度。座位高低大小应合适,不要坐小板凳、低沙发。开车时,靠背下方最好放一腰枕,可帮助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

介入治疗

半导体激光椎间盘消融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热凝椎间盘消融术、臭氧介入治疗术、胶原酶注射,其途径均为用一根长针头经皮肤穿刺到病变椎间盘部位,然后空心导针插入治疗器械头,进行汽化、消融或溶酶减压等方式对椎间盘突出压迫的神经根进行减压,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针对于轻度椎间盘突出伴有下肢神经症状,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此方法有一定的疗效。

微创手术

1、椎间盘镜技术(MED),最早应用于1993年,主要方法为在皮肤切一个直径约1.8cm小口,通过带光源的脊柱内窥镜,从腰椎后方进入,切除病变椎间盘后方椎体的部分小关节,从而将椎间盘暴露于镜下,直接摘除椎间盘突出髓核组织,且同时可处理椎管狭窄,临床疗效接近于开放手术。其特点为创伤较小,书中出血少,不剥离棘上韧带及椎旁肌,不破坏脊柱关节稳定性,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

2、经皮穿刺椎间孔下椎间盘摘除术,1999年,最先由美国华人Anthony Yeung发明,被称为杨氏技术, 2002年由 Thomas Hoog Land 教授在杨氏技术基础上发展为Thessys技术,现已成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最先进的微创治疗方法,在国内发展势头迅猛,并且开始逐步替代MED技术,其原理为从侧腰部通过直径更小的(直径约0.7cm)带光源的脊柱内窥镜,直接插入突出椎间盘的椎间孔附近,摘除突出的椎间盘,解除神经压迫,其优点为,比MED创伤更小、出血更少、对关节突几乎无破坏,不影响关节稳定性,术后可第二日即可下床活动。治疗范围已从最初的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骨化,发展到现在部分合并有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也可治疗,手术效果等同于开刀,使很多原本需要开放手术的患者,即减轻痛苦又减轻了经济负担。

开放手术:开放手术又包括融合和非融合手术。非融合手术就是减压后椎体间固定后还有一定的活动度,如后路半椎板切除椎间盘部分切除术。而融合手术就是减压手术后椎体间固定融合在一起,固定椎体没有活动度,如经腹部切开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LIF)、后路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PLIF),椎间孔入路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合并椎间孔狭窄、腰椎管狭窄、黄韧带钙化肥厚、腰椎滑脱、腰椎侧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不适合行介入、微创手术的患者,开放手术成为最后一把万能钥匙。

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后锻炼:

游泳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腰肌劳损、缓解腰痛有着很好的作用,其原理是通过在水中失重的状态下,既减轻椎间盘的压迫,又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同时应游泳时间不应过长,避免腰部受凉。

跑步能增加体能,增强腰背肌力量,降低体重。但应注意跑步的时候要选择底儿稍厚、稍软一点的,从而可以减缓对腰椎间盘的震荡,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

对于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并不困难,且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选择何种方法治疗还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患者就诊时最好在正规医院寻求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帮助,以免造成病情的延误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文系刘成业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刘成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