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骄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巴比妥类药物依赖

发表者:刘艳骄 人已读

巴比妥类药物

巴比妥类药物是第一代镇静安眠药物,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属于巴比妥酸的衍生物,其应用范围可以从轻度镇静到完全麻醉,还可以用作抗焦虑药、安眠药、抗痉挛药。长期使用则会导致成瘾性。

1903年开始生产,1912年,出现药物依赖,1966年,Bewley估算,英国当时有数万人因巴比妥类药物依赖,另有50万人长期使用巴比妥类药物。1966年,Adams等人统计称,当时临床各种疾病处方中有4%处方是巴比妥类药物,其中58%已经连续使用1年以上。分析使用人群发现,绝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妇女,多数人已经形成依赖。

巴比妥类药物依赖的临床特征

巴比妥类药物的耐受性

巴比妥类药物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药物的耐受性,而耐受性的增加与形成药物依赖有关。

耐受性的产生与神经组织对巴比妥类药物的适应性有密切的关系。巴比妥类等镇静催眠药会诱导肝中代谢酶,从而加速这些药物的转化和降解。加速代谢与产生耐药性有密切的关系。

电生理研究证明,中等用量的巴比妥类药物可以缩短或抑制睡眠中快动眼睡眠(REM) ,可以减少梦境和做梦的生动性。当减少剂量时,REM睡眠会反跳性延长,存在多梦,导致睡眠障碍,因而产生药物的依赖性。

巴比妥类药物的戒断

巴比妥类药物的戒断现象与药物的结构和作用特点有关。短作用的巴比妥类药物每日通常剂量使用较久时,即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如司可巴比妥、戊巴比妥钠等。长作用时间的巴比妥类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

戒断症状:与酒精依赖性时的基本症状一致。轻者以震颤和激动开始;重这突然停药即可出现惊厥症状。一般规律是:短效的巴比妥类药物,在停用药物2~3天内即出现戒断症状,而长作用的同类药物出现迟缓,在10天内可同样产生戒断症状

诊断标准

1.长期使用中等或高量的催眠镇静剂,为时数周或更长的时间,一旦停止用药或减少用量时,出现下列症状的一种:

(1)恶心或呕吐;

(2)全身不适或无力;

(3)心动过速或出汗;

(4)焦虑或激动;

(5)姿势性血压降低;

(6)手和舌眼睑粗大震颤;

(7)失眠加重;

(8)癫痫大发作。

2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

治疗

1针对成瘾药物的脱毒治疗 替代递减脱毒模式进行治疗;对中、短作用的巴比妥药物成瘾,多采用长时间作用的同类药物苯巴比妥进行替代治疗。为防止撤药性谵妄发生,开始脱毒时往往使用较大剂量的巴比妥0.4-0.5g/kg 替代(一般使用替代治疗剂量不超过0.5g/kg ),然后逐渐递减。或者用40-60mg进行替代。

2脱毒阶段的辅助性治疗 如有癫痫素质者可给与苯妥因钠;对心动过速者可以用普萘洛尔治疗;对于焦虑激动或睡眠障碍者给予三环类抗抑郁剂。

3重视脱毒参与症状的处理,并动员家属监护防治出院后病情复发;建议到心理科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

4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性中医药治疗,或配合中药的替代治疗。

参考文献

姜佐宁.药物成瘾--临床特诊与现代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3-164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