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有苦不能言的疾病——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义名多形性渗出性红斑。是一种病因复杂,损害呈多形性的皮肤、黏膜疾病。多认为病毒、支原体及细菌感染等是较常见的诱因,其他如真菌、原虫、药物、食物及寒冷等也可诱发本病。可能是外来抗原激发了抗体的特异性细胞毒反应而引起表皮细胞损伤。 一.基本病因 (一)感染因素1.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绝大部分轻型多形红斑与单纯疱珍病毒感染有关。2.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属、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和结核杆菌等。3.真菌感染:组织胞浆菌等4.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多形红斑的重要病因,尤其是在儿童中。5.原虫感染:如疟原虫、阴道毛滴虫等。(二)药物因素1.抗生素:最常见的是磺胺类药物,其他包括青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和头孢噻肟等。2.抗惊厥药:是第二种常见的导致多形红斑的药物,包括巴比妥类药物、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3.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对乙酷氨基酚、布洛芬。4.抗结核药:如利福平、昇烟肼。(三)疾病因素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移植或患有艾滋病。2.恶性肿瘤:如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3.此外还有风湿热等疾病。(四)其他1.接触致敏物质:如某些食物、化学制剂(氨化汞)、金属制剂和防腐剂等。2.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如纹身、日晒、外伤、寒冷、日光照射和放射线等。3.激素水平变化:如妊娠、月经。4.家族史 二.【临床表现】本病春秋季节好发;以10-30岁青少年最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分为斑疹-丘疹型,水疱-大疱型及重症型三种。后两科均可累及外阴。 1红斑-丘疹型此型常见,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好发于面颈部和四肢远端伸侧皮肤,口腔、眼等处黏膜较少受累。皮损主要为红斑,初为0.5~1.0cm大小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颜色鲜红,境界清楚,向周围渐扩大;典型皮损为暗红色斑或风团样皮损,中央为青紫色或为紫癜,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形如同心圆状靶形皮损(targetlesion)或虹膜样皮损(irislesion),融合后可形成回状或地图状。有瘙痒或轻度疼痛和灼热感。皮损2~4周消退,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2水疱-大疱型常由红斑-丘疹型发展而来,常伴全身症状。除四肢远端外,可向心性扩散至全身,口、鼻眼及外生殖器黏膜也可出现糜烂。渗出较严重,皮损常发展为浆液性水疱、大疱或血疱,周围有暗红色晕。3重症型又称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发病急骤,全身症状严重。皮损为水肿性鲜红色或暗红色虹膜样斑点或瘀斑,迅速扩大,相互融合,泛发全身,其上出现水疱、大疱或血疱,尼氏征阳性。累及多部位黏膜,口鼻黏膜可发生糜烂,表面出现灰白色假膜,疼痛明显;眼结膜充血、渗出,甚至可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全眼球炎及失明;外阴、肛门黏膜可出现红肿糜烂;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受累可导致支气管肺炎、消化道出血等。可并发坏死性胰腺炎、肝肾功能损害,也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若不及时抢救,短期可进入衰竭状态,死亡率5%~15%。 发病前可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及咽痛等症状;皮疹在12-24小时内突然发生。水疱-大疱型;可在龟头、包皮、尿道口、阴唇及阴道等处皮肤,黏膜山现黄豆至钱币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颜色鲜红,境界常清楚,红斑向周围扩大,渗出明显,皮疹中央形成水疱、大疱甚至血疱,周围绕以暗红色晕轮,形如靶环状,水疱破溃后糜烂或形成浅表性溃疡;自觉灼痛、胀痛或瘙痒,可同时合并有其他部位皮肤和黏膜损害。重症型黏膜损害严重而广泛。口腔、鼻、眼、外阴、尿道和肛门等处黏膜均可累及,为水肿性鲜红色或暗红色靶环样红斑或淤斑,其上行水疱、大疱或血疱,尼氏征可阳性。皮损融合成大片,广泛分布丁全身各处,有时皮疹数目不多,但黏膜损害严重,水疱常破溃,外阴黏膜红肿、糜烂、坏死、溃疡及出血。全身症状较明显,可继发感染发生败血症。仅有外阴黏膜损害而无皮肤及其他部位黏膜损害的病例少见。 基本皮损呈特征性靶样,直径<3cm,规则的圆形,边界清楚,至少有三层带区:有两个伴颜色变化的同心环围绕中心环带,后者是表皮损伤的证据,可形成大疱或结痂。中心环带通常颜色暗淡,并且随时间推移皮损可能形似牛眼。【典型皮损有3带,类似靶形:内带是中央部位,颜色深,暗红色或紫红色,有时是紫癜或水疱。中带为水肿性隆起,色淡。外带为淡红色斑。边界清楚。】 三.【组织病理】主要有三种类型改变。1真皮型:真皮乳头显著水肿、形成表皮下水疱,真皮上部有显著血管炎改变。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混有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2.表皮型: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出现程度不同的坏死,严重者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表皮与真皮分离,其上方表皮大片坏化。3.表皮真皮混合型:此型最常见,沿表皮与真皮的交界处及毛细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基底细胞波化变性形成表皮下水疱,部分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内水肿及海绵形成,真皮上部常有红细胞外溢,但无显著血管炎改变。组织学表现有其特点,但无特异性。主要价值在于排除红斑狼疮及血管炎。多形红斑中角质形成细胞是炎症攻击的目标,最早的病理发现是个别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见海绵形成和基底层局灶空泡变性,还可见真皮浅层水肿、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或移入表皮。 免疫荧光无特异性。可见IgM和C3颗粒样沉积于表浅血管周围及局灶性位于真皮—表皮连接。通过免疫荧光可在角质形成细胞内检测到特异性HSV抗原,在皮肤组织活检标本用PCR也可检测到HSVDNA。 与StevenJohnson综合征相比,多形红斑真皮炎症更突出,表皮“坏死”更分散,无大面积的全表皮层坏死。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春秋季发病,有多形性红斑,且具靶环状损害,或有水疱、大疱、糜烂、渗液,全身症状明显等诊断不难。应仔细询问病史并寻找诱因。 鉴别诊断 ● 固定性药疹 :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也可散发全身。皮损表现为局限性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的水肿性暗紫红色斑,重者红斑上可出现水疱或大疱。 ● 冻疮: 发生于寒冷季节,妇女好发,皮损多位于手背、指(趾)背、耳等外露处,表现为暗紫红色水肿性红斑,严重者可有水疱、破溃,自觉瘙痒,转暖自愈。 ● 冻疮样狼疮:受冷后出现,好发于指趾、足跟及鼻等处,表现为冻疮样水肿性暗红斑,可有抗磷脂抗体阳性。 ●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起病急骤伴发热,好发于四肢和颈面部,躯干,口腔黏膜亦可累及,皮损常为痛性红色丘疹和浸润性斑块,表面可呈假水疱样外观,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组织病理:真皮上部嗜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 离心性环状红斑:皮疹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手足很少累及。红斑逐渐向外扩大,呈环形或多环形,可达数十厘米。环状边缘呈活动性而稍隆起,其内侧有少许鳞屑。可自行消退,常反复发作。组织病理与多形红斑不同。 ● 荨麻疹性血管炎: 躯干或四肢近端风团样红斑或斑块,常持续24-72小时以上,皮损表面可有紫癜样损害,常伴有关节痛及关节炎。组织病理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 ● 二期梅毒疹: 斑丘疹是最常见的皮损,可分布于全身,也可局限于掌跖部,典型的皮损呈铜红色、表面有领圈状白色鳞屑。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暗红斑数量更多、分布更广和严重程度更重,无典型靶形损害,有表皮松解性大疱,出现表皮剥脱(尼氏征阳性),累及面积<10%黏膜损害更广泛,至少累及2个部位以上的黏膜,全身症状明显,内脏损害明显,可致死。 ●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早期有红斑、紫癜、水疱,皮肤受累范围更广,程度更重,表皮剥脱(尼氏征阳性)累及面积>30%,黏膜损害更广泛且严重,至少累及2个部位以上的黏膜,全身症状明显,内脏损害明显,并发症多,致死。 五.治疗1.急性期治疗重症急性者要及时系统给予糖皮质激素,并保护创面,预防感染。2.药物治疗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外用药物治疗:用以消炎、收敛、止痒及预防感染。无糜烂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有水疱、渗出糜烂者可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冷湿敷;局部破溃可外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软膏防止感染;眼部病变时,遵医嘱使用滴眼液或红霉素眼药膏。系统药物治疗:抗组胺药:轻症患者口服抗组胺药,会减轻瘙痒及灼烧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重症患者应尽早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同时给予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需要;抗病毒类药物:合并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医生会及时给予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硫唑嘌呤等;抗生素:如病情需要或重症者,可适当用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陈善闻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2月07日1097
0
0
-
刘医生,十八个月大的宝宝,退烧后,嘴巴一圈起红疹,还有眼皮上有零星红疹,怎么治疗呢
刘晓雁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23日68
0
0
-
两个月宝宝皮疹可以吃西替利秦吗,主任
刘晓雁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23日95
0
0
-
主任,宝宝新冠发烧后,面部和眼部红肿,皮疹,怎么办?
刘晓雁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23日76
0
0
-
多形性红斑遗传吗?现在怀孕三个月了害怕遗传给宝宝
银屑病健康讲堂2021年09月17日491
0
0
-
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的治疗
吴严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10月08日1325
0
4
-
面部红斑是怎么回事?
春夏季节,面部红斑患者比较多,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会起红斑呢?面部红斑多见于以下几种疾病:1.皮炎湿疹:可见红斑丘疹等多种皮疹,有的可伴有渗液、皮肤肥厚等皮损,可伴有其它部位皮损,多有瘙痒感。2. 化妆品皮炎:与所用化妆品相关,患者一般可以自己找到明确的病因,那就是某一种化妆品。3. 激素依赖性皮炎:长期外用某种激素药膏后出现面部红斑烧灼等感觉,有时激素药膏的使用是隐匿性的,例如外用某某自配药膏,成分并不明确,有时间断外用激素药膏也可引起4. 敏感皮肤:此类患者由于某种原因如长期进行角质剥脱、长期用某种化妆品等,引起皮肤红斑、不耐冷热、遇冷热均会加重,有时会伴有烧灼感、红血丝等。5. 多形性红斑:红斑中央颜色较浅,周边色红,形似猫眼,原因复杂,药物、过敏等可能引起本病。6.脂溢性皮炎:红斑上油腻性鳞屑或结痂,面部头皮多见。7.玫瑰痤疮:必备条件:面颊或口周或鼻部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潮红,且潮红明显受温度、情绪及紫外线等因素影响,或出现持久性红斑。8.药疹:有用药史,其他部位皮肤也有受累,伴有瘙痒。9.红斑狼疮:蝶影红斑或盘状红斑,光敏感,口腔溃疡,伴有其他症状。......面部红斑有可能是以上这些疾病哦,所以还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刘翠娥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05月20日8860
4
7
-
冬天来了!冻疮也来啦!
“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这是小时候经常听爷爷奶奶念叨的,的确如此,如果保暖措施不到位,冻疮就会盯上你,那就很闹心了,冷了疼,热了痒,真心不好过,总之就是两个字:难受!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扒一扒冻疮到底是什么。 冻疮,是由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典型皮损为局限性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或结节,严重的可以出现水疱、破溃、糜烂和溃疡等,愈后可留有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和萎缩性瘢痕;好对称发生于手足、面部和耳廓等处,瘙痒明显,遇热加重,病程缓慢,往往持续整个冬季,直到春季天气转暖后可逐渐消退,易复发。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冻疮:多见于有骑马嗜好的女性的两侧股部,表现为股外侧浸润性的蓝红色斑或斑块,偶见溃疡,温暖环境中会显著消退。 1.冻疮的病因是什么? 寒冷是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潮湿和冷风的刺激会加重病情。由此可见既寒冷又潮湿的南方比单纯寒冷的北方更容易生冻疮。而且并不是气候最冷的时候发,多数是初冬(刚开始冷)和早春(刚开始变暖)季节。但是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门诊上就诊的冻疮患者并不多,也可能大家还没把冻疮当个病看待。 2.为什么同是南方人,有的人不生冻疮? 因为冻疮的形成既挑环境也挑人,一般来说,以下人群比较容易得冻疮: a.儿童、妇女、肥胖者和末梢循环不良的人群(常伴有多汗、手足皮肤发凉等); b.合并有内科系统疾病的患者,如结缔组织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因本身有血管病变,冬季血管收缩,更容易出现冻疮; c.喜欢穿过紧鞋袜、瘦身袜、紧身衣裤的人群。身着过紧衣物会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可能会给冻疮打开便利大门。 d.营养不良、缺乏运动、长期户外工作的人群均可助长冻疮的发生。 3.经常热水烫洗,可以完全避免冻疮? 别天真啦!有时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在低温下,皮肤血管收缩,一下进入高温环境后,血管一扩张就会释放出一些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会刺激皮肤产生瘙痒,甚至疼痛的感觉,加速皮肤组织的坏死,因此,取暖方式要巧妙,应先用37°C的温水,让皮肤血管慢慢地扩张,以适应这个环境,然后再慢慢过渡到较高温度。 4.冻疮和寒冷性多形红斑是一个病? 有很多老大夫一直认为二者就是一个病,说寒冷性多形红斑是冻疮的弟弟,但是寒冷性多形红斑却说别闹了,尽管我俩偶尔会在冬天相遇,但是我俩从根上就不一样,更不能等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尤其是临床和病理表现,冻疮会持续整个冬季,而寒冷性多形红斑持续时间较短(约2~3周),好发于冬春气候寒冷时,夏季也可发病,皮疹多样,有典型的虹膜样损害(猫眼样),可伴有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一般2~3周可自愈,南方门诊上寒冷性多形红斑较冻疮多见,且患者大多会积极就诊。 5.那么得了冻疮,该怎么办? 千万不要搔抓!非常重要! a.病情轻:在发病早期(未破溃),出现了红肿或瘙痒疼痛,可以遵循医嘱,局部外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膏,如喜辽妥乳膏、肝素软膏、冻疮膏、维生素E软膏、复方山莨菪碱软膏等; b.病情重:如出现溃烂、流水,要注意在运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再使用一些促进血液循环和血管扩张的药。 c.物理治疗:如氦氖激光、红外线等局部照射,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d.中医中药:效果不错,采用益气活血温阳法调整人体免疫功能同时改善血管功能,解除痉挛和末梢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常用方剂:当归四逆汤和桂枝红花汤加减。 6.平时如何预防? 冻疮关键在科学预防,应做到下面几点: a.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 b.注意防寒防潮防冻保暖,特别暴露部位; c.不穿过紧的衣物和鞋袜; d.受冻后不能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e.相关系统基础疾病要积极治疗; f.反复发作的冻疮患者,可以在入冬前采用亚红斑量的紫外线或红外线每天照射局部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一定预防作用(具体疗程要遵医嘱)。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和本人参与主编的皮肤科专业图谱。 本文系郭波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郭波医生的科普号2016年12月28日5747
1
0
-
反复发热不一定就是川崎病,7种貌似的“川崎病”要排除
川崎病是一种发热性疾病,但需要排除貌似的“川崎病”,主要应与各种出疹性传染病、病毒感染、急性淋巴结炎、类风湿病以及其它结缔组织病、病毒性心肌炎相鉴别。1、川崎病与猩红热不同之点为:①川崎病皮疹在发病后第3天才开始;②川崎病皮疹形态接近麻疹和多形红斑,多为多形性;而猩红热多位粟粒样皮疹;③川崎病好发年龄是婴幼儿及较小儿童时期,而猩红热没有这个特点;④川崎病抗生素治疗无疗效,而猩红热抗生素治疗效果好。2、川崎病与幼年类风湿病不同之处为:①川崎病发热期较短,皮疹较短暂;而幼年类风湿病则发热期较长一般大于4周以上;②川崎病手足硬肿,显示常跖潮红;而幼年类风湿病则无此表现;③川崎病类风湿因子阴性;而幼年类风湿病则可能阳性。3、川崎病与渗出性多形红斑不同之点为:①川崎病眼、唇、无脓性分泌物及假膜形成;而此表现是渗出性多形红斑常见表现。②川崎病皮疹不包括水疱和结痂;而渗出性多形红斑可能出现此表现。4、川崎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之处为:①川崎病皮疹在面部不显著,而后者常常表现面部蝶形红斑;②川崎病白细胞总数及血小板一般升高,而后者不一定;③川崎病抗核抗体阴性,而后者常常表现为阳性。④川崎病好发年龄是婴幼儿及男孩多见,,而后者常见于女孩。5、川崎病与出疹性病毒感染不同,川崎病有如下特点:①川崎病唇潮红、干裂、出血,呈杨梅舌;②川崎病手足硬肿,常跖潮红及后期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③川崎病眼结膜无水肿或分泌物;④川崎病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伴核左移;⑥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显著增高。6、川崎病与急性淋巴结炎不同,川崎病有如下特点:①川崎病颈淋巴结肿大及压痛较轻,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无红肿,而后者则常常表现压痛明显;②川崎病无化脓病灶,而后者可能存在。7、川崎病与病毒性心肌炎不同之处为:①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突出;②川崎病特征性手足改变;③川崎病高热持续不退。④心肌炎无上述表现。湖南省先天性心脏病救助电话:0731-83929461\83929462(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血管科)长按以下二维码可咨询本文系袁勇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袁勇华医生的科普号2016年05月28日56161
1
4
-
【安全用药】维生素E的15种新用途
引导语: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主要用于抗衰老、预防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绝经期综合征等。也可用于肌萎缩、肌营养不良、肝炎、肝硬化、冠心病的辅助治疗。临床上还发现可用来防治多种疾病。现选择介绍以下15种,供大家参考。1.治疗消化性溃疡 有人用维生素E配合硫糖铝、阿托品治疗消化性溃疡。服药后可使症状消失,溃疡愈合,治愈率为78.4%,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治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26.3%。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用法:维生素E 400毫克,每天2次(在清晨及睡前空腹服),每次同时服硫糖铝0.5克,阿托品0.3毫克,服药前后1小时不进食。连续用药4周。2.治疗产后缺乳 用法:口服维生素E 每次200毫克,每天2~3次,连续服药5天。结果:用维生素E治疗产后缺乳患者30例,有效率为90%。26例5天内每次泌乳量超过60毫升(治疗前每次少于10毫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3.治疗宫内节育器引起的月经过多 用法:内服维生素E,每次100毫克,每2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重复治疗,直至症状消失为止。4.护肤 用5%维生素E醋酸脂乳剂涂皮肤,每天2次,4天后透皮水分损耗分别减少19%和24%。因维生素E能渗透至皮肤内部而发挥其润肤作用,故是理想的润肤剂,同时,维生素E对于防止紫外线损伤,保持皮肤弹性,延缓皮肤的老化进程均有作用。5.防治黄褐斑 补给足量的维生素E(每次100毫克,每天2~次),或维生素E与锌剂合并使用,可防治黄褐斑。但应注意,连续用药6个月以上者,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6.治疗多形红斑 有报导应用维生素E治疗多形红斑患者75例,治愈70例,好转3例,无效2例。用法:内服维生素E,每次75毫克,每天3次。皮疹消退后再服4~6天。局部痒者可外搽炉甘石洗剂。7.治疗痛经 用维生素E防治痛经,效果极好。用法:口服维生素E, 每天300毫克。8.增加乳汁分泌 从孕期37周开始至分娩期间,每天口服维生素E600毫克。结果:应用维生素E后,哺乳期乳量明显增加。9.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是寒冷、早产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皮肤脂肪硬化和水肿,维生素E具有改善末梢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代谢的作用。每次给维生素E 5~10毫克,每天1次,肌肉注射,连用5~7天,有明显的效果。10.治疗慢性腰腿痛 口服维生素E,每次100毫克,每天3次。有显著的作用。11.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 用维生素E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8例,其中显效5例,好转3例。用法:每次100毫克,每天3次,3个月为1个疗程。有一女性患者,治疗前每日阵发性抽搐10余次。每次跳动30秒。经用维生素E治疗35天后,抽搐偶有发生,每日最多1~3次,有时2~3天才1次,每次仅数秒钟。12.防治痔疮 内服维生素E治疗痔疮,可达到良好效果。除多年顽固性痔疮外,一般不需手术治疗。用法:口服维生素E,每次50毫克,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13.治疗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 用法:①维生素E 10毫克,口服,每天3次,7天为1个疗程;②维生素E5毫克,在患侧委中穴及足三里作穴位注射,每穴位2.5毫克,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14.治疗口腔溃疡 据报道,用维生素E治疗口腔溃疡患者67例,其中40例系复发性口腔溃疡。用药后,22例溃疡疼痛消失,2~3天后创面愈合。19例疱疹性口炎,用药3~4天后,疼痛消失,溃疡面上皮开始修复。用法:维生素E 3克,糖精0.1克,香草香精0.15毫升,乳糖100克,研粉混合均匀后,涂布于溃疡面上,每天3次。另有人用维生素E配合黄连素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粘膜溃疡患者,总有效率为85%。用法:维生素E 1粒(100毫克)与黄连素1片(100毫克)混合,涂于患处,每日数次。15.预防重度妊高征 谭永玲等将66例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按常规处理,治疗组33例在正常处理的同时,口服维生素E 0.1克,每天3次,连续服药至预产期止。结果:治疗组的平均动脉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维生素E具有预防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情发展的作用。编后语:另外,如果维生素E跟丙酮苄羟香豆素同时服用,会增加反常流血的可能。一种叫胆汁酸螯合剂的降低胆固醇药物减少维生素E的吸收。维生素E会跟环孢霉素相互作用,减低两者的药效。(来源:中医养生秘籍)
赵秀玲医生的科普号2015年03月06日2148
0
1
多形红斑相关科普号

袁勇华医生的科普号
袁勇华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儿童心血管科
947粉丝89.6万阅读

刘翠娥医生的科普号
刘翠娥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皮肤性病科
3014粉丝47万阅读

赵秀玲医生的科普号
赵秀玲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山东
中医科
533粉丝284.1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马东来 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皮肤科
白癜风 651票
皮肤病 36票
湿疹 12票
擅长:①色素性皮肤病(尤其是白癜风和外阴白斑);②遗传性皮肤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③各种疑难、少见和重症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④感染性皮肤病;⑤皮肤组织病理;6.卟啉病的诊断和治疗。 -
推荐热度4.8罗素菊 主任医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皮肤性病科
银屑病 75票
特应性皮炎 32票
湿疹 25票
擅长:银屑病及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过敏性疾病(湿疹、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皮炎等),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性疣、足癣等),附属器疾病(毛囊炎、痤疮、玫瑰痤疮等),皮肤肿物(色素痣,老年疣、皮肤肿瘤等)。 -
推荐热度4.7夏莉 主任医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皮肤科
皮肤病 24票
湿疹 18票
银屑病 17票
擅长:对临床常见病如痤疮,白癜风,银屑病、皮炎湿疹、大疱性皮肤病等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对皮肤科疑难病及少见病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擅长皮肤病理,皮肤肿瘤为其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