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

(又称:钩体病)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营养与饮食
  • 8注意事项
  • 9预后

介绍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于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农民、渔民、屠宰工人、野外工作者和矿工等人群。

主要症状有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疲乏无力,还可能会出现眼睛红、干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皮疹。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是由于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如下:

  • 传染源
    钩端螺旋体的宿主动物非常广泛,其中鼠和猪是主要的宿主和传染源。
  • 传染途径
    人直接接触动物污染过的水,或接触到家畜的粪便、脏器或血液。
    被体内含钩体的动物咬伤。
    进食了被鼠尿污染的食物和水。

危险因素

  • 年龄:青壮年居多,疫区的儿童也有可能感染。
  •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
  • 职业:农民、渔民及野外工作者容易感染。
  • 季节:主要流行于夏秋季,6~10 月份。

症状表现

本病潜伏期一般在 2~30 天。典型表现有急性发病,高热,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眼部结膜充血及肌肉酸痛等。因受染者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典型症状

早期

  • 1~3 天内起病,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小腿部肌肉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中期

  • 流感伤寒型:为本病的轻型,经治疗可退热或自然缓解。
  • 肺出血型:表现为痰中带血、咯血,若大出血会出现烦躁、气促,有死亡风险。
  • 黄疸出血型:全身皮肤及黏膜变黄、食欲减退、鼻出血、皮肤瘀点,可出现肝肾损害。
  • 脑膜脑炎型:严重头痛、烦躁等,严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脑疝和呼吸衰竭。

恢复期

  • 发病 10 日后,也可能出现于数月后,可能会再次出现发热、眼部炎症等。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 肺出血:是常见的死因。
  • 肝性脑病:可表现为性格和意识得到改变,预后较差。
  • 反应性脑膜炎:出现脑膜炎的症状,但预后良好。
  • 闭塞性脑动脉炎:出现偏瘫、失语、多次反复短暂肢体瘫痪。
  • 肾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何预防

本病主要是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 鼠是主要传染源,因此要做好灭鼠工作。
  • 若饲养猪,不要让猪的粪便和尿液流入附近的水沟产生污染。
  • 要对家养动物进行检疫,防止传染。
  • 避免接触可能受感染动物(尤其是啮齿动物如大鼠和小鼠,猪、犬和牛)尿液污染的淡水(尤其是流动慢的或者是水面飘有浮渣的池塘或湖泊)和土壤(尤其是农场或牧场),如果接触了要尽快进行清洗或淋浴。
  • 在可能受动物尿液污染的水中或土壤活动或工作时,应穿上适当的保护衣或靴子。如果有任何伤口或皮肤破损应尽快清洗并贴上防水胶布或敷料。
  • 食物和水要远离这些容易携带病菌的动物。
  • 不要用双手直接接触死亡的可能被感染动物。
  • 可以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问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为最常用的方法。
  • 病原学检查: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脑脊液里的钩体,适用于早期诊断。

治疗方式

本病一般不需要隔离,治疗方法分为一般治疗、针对病原体治疗和对症治疗,其中主要针对钩端螺旋体进行治疗。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容易消化、高热量的食物,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病原治疗

  • 抗菌药物:杀灭病原菌是治疗的关键和根本,应早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包括青霉素、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多西环素、头孢曲松等。

对症治疗

  • 对于有出血倾向者,一般会进行维生素 K 的静脉注射。
  • 对肾损害严重者可以采取透析。
  • 部分还需要使用镇静药以及糖皮质激素。

营养与饮食

  • 建议吃一些容易消化、富含蛋白、纤维素的食物。
  • 如果没有什么胃口也不需要强制进食,可以适当多喝些液体。
  • 避免煎炸油腻的食物。

注意事项

  • 患病期间需要保持充分的休息,早期需要卧床,并补充足够的营养。
  • 因为人与人之间传播很罕见,所以不需要隔离,但仍然要小心处理钩端螺旋体病患者的尿液,注意洗手。

预后

本病预后较好,大多都是是轻症,经积极治疗后可以痊愈,不影响寿命。

重症者出现弥漫性出血、肝功能、肾功能衰竭未及时处理者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相关科普号

黄丽娜医生的科普号

黄丽娜 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上海

线上诊疗科

204粉丝18.8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营养与饮食
  • 8 注意事项
  • 9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