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前综合征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脊髓前综合征是一类因脊髓前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脊髓前动脉供血区域出现缺血,从而引起脊髓神经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多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瘫痪(下肢丧失运动动能)、腰背部疼痛、四肢感觉异常(感受不到温度和疼痛感)、大小便不受控制等症状。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脊髓前综合征是什么病?

仇一青 主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神经外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 感染:对于青壮年患者,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脊髓前动脉感染,是导致脊髓前综合征的常见病因。
  • 血管栓塞: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栓塞,是老年患者脊髓前综合征的常见病因。
  • 其他病因:血管炎症、血管畸形导致的脊髓前动脉供血不足,外伤血肿、肿瘤等原因导致的脊髓前动脉压迫,全身血压过低导致的脊髓前动脉供血不足等。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脊髓前综合征,需加以注意:

  •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畸形,从而导致脊髓前动脉供血不足。
  • 低血压患者:低血压患者的血管内血流不足,从而导致脊髓前动脉供血不足。
  • 血脂异常的人群:血脂异常的人群,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脊髓前动脉供血不足。
  •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劳累、产后、营养不良或结核、肿瘤等消耗性疾病可导致免疫力低下,容易受病毒或细菌的感染,从而导致脊髓前动脉供血不足。
  • 先天性脊髓血管畸形的人群:血管畸形导致的脊髓前动脉供血不足。
  • 脊髓血管硬化的人群:易导致血管栓塞,从而导致脊髓前动脉供血不足。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脊髓前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神经外科

症状表现

脊髓前综合征多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瘫痪(下肢丧失运动功能)、腰背部疼痛、四肢感觉异常(感受不到温度和疼痛感)、大小便不受控制等。

常见症状

  • 瘫痪:胸腰部的脊髓前综合征,多表现为下半身的忽然绵软无力,无法正常站立、行走;颈部的脊髓前综合征可表现为四肢及躯干的无力,患者往往出现意识清醒但倒地不起。长期肌肉无力、行动减少可导致肌肉萎缩。
  • 腰背痛:可表现为被绳子绑住的感觉、电击样、刀割样或针刺样的疼痛。
  • 感觉异常:患病部位感受不到疼痛和温度,有的患者可能感觉四肢麻木,没有知觉。
  • 大小便异常:可表现为大小便失禁。
  • 自主神经症状:烦躁不安、出大量的汗、体温超过 37.5℃、心跳过速等。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压疮、肺部感染、骨质疏松等。

如何预防

  • 避免外伤:不参与打架斗殴,频繁使用交通工具的人应防范交通意外,从事高危职业的人应注意安全保护措施。
  •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运动(每周 3 次 30 分钟以上有氧运动)。
  • 家族有脊髓血管畸形遗传病史的人群,应及时进行基因检测和脊髓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患病风险,必要时选择手术治疗。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史,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是常用的神经系统疾病检查方法,对脊髓疾病病因的筛查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 CT 检查:脊髓疾病的一种常用检查,医生可以通过 CT 检查,判断出脊髓缺血的位置。检查还能够发现脊髓血管畸形。
  • 磁共振(MRI)检查:是常用的神经系统无创性检查,医生可以通过磁共振,准确地显示脊髓内患病区域的形状及部位。
  • 脊髓血管造影:医生可以通过该检查,初步判断脊髓血管畸形。对有脊髓血管畸形家族病史的患者适用。
  • 肌电图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肌电图检查判别肌肉无力的病因,对截瘫患者后期的恢复情况的评估,有重要的作用。
  • 其他检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的检查,如血常规、生化、电解质、心电图检查、癌胚抗原检查等,医生可以通过此类检查,分析出患者的患病原因,对症治疗。

治疗方式

脊髓前综合征的治疗,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恢复期的康复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

  • 脱水药物:该类药物能够减轻脊髓水肿,避免因脊髓前动脉压迫造成的缺血情况。常用药物有甘露醇及甘油果糖等。
  • 激素治疗:在脊髓前综合征的发病早期,选择使用激素治疗,能够减轻脊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水肿,避免因脊髓前动脉压迫造成的缺血情况。常用的激素有地塞米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
  • 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神经营养药,如甲钴胺、胞磷胆碱、维生素 B1、维生素 B12 等。该类药物能恢复神经缺血后的症状。
  • 镇静止痛药:对剧烈腰背部疼痛的患者,可使用吗啡、卡马西平、硫喷妥钠等药物止痛,缓解因脊髓缺血引发的疼痛。

手术治疗

  • 手术清除脊髓血管压迫:对于外伤、肿瘤压迫导致的脊髓前综合征,可在外科医生评估后做手术清除压迫。
  • 手术治疗脊髓血管畸形:显微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可预防脊髓前综合征的再次发生。对于确诊脊髓血管畸形,但目前并无症状的患者,也可进行预防性的手术。

其他治疗

  • 康复治疗:脊髓前综合征患者可出现下肢的无力、瘫痪症状,急性期过后,经专业康复医师的评估,需要进行积极的针对性康复训练。
    常用的康复训练有关节活动度保持训练、站立训练、平衡训练、力量训练、翻身训练、膀胱功能训练等。此外,针灸、电刺激疗法、超声疗法及高压氧疗法,也常被用到康复治疗中。
  • 矫形器和支具的使用:对于严重脊髓前综合征导致截瘫的患者来说,步行矫形器为早期的站立和步行提供了支持和保护,部分截瘫患者,可通过训练使用步行矫形器和支具,得到足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行走移动能力,为家庭和社会减轻了负担。支具和矫形器的使用也可防止骨质疏松,改善血液循环。行动力的恢复也有助于患者克服悲观、抑郁的情绪。
  • 对压疮、肺炎的预防性治疗:对截瘫的患者,要积极预防并发症。对卧床不起的患者,护理人员及家属亲友应定时(2-3 小时)帮助患者翻身并拍打背部,防止压疮及肺炎的发生。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如何治疗脊髓前综合征?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神经外科

注意事项

  • 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出院后的家庭康复训练以恢复性运动训练为主,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训练,应耐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期训练时需要家属陪护,防范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防止摔伤。定期(1-2 个月)回康复科复查重新评估肌力,调整训练方案。
  • 瘫痪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病情严重,卧床不起者,需每日进行被动运动以维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粘连),常用的有上肢的上抬(过肩)、屈肘、下肢的屈髋屈膝的抬腿动作及膝关节、踝关节的活动。同时,为了防止压疮和肺炎,家属及护理人员应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保持皮肤和床单的清洁。
  • 饮食结构的调整:注意术后营养的补充,多食用高蛋白高营养食物,如鱼肉、蛋类、牛奶等。对于有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病的患者,应清淡低盐饮食。

预后

  • 脊髓前综合征若不经治疗,患者运动功能无法恢复,可能会留下终身的残疾。
  • 对于脊髓前综合征的患者,若得到及时的治疗,肢体无力的症状可得到很好的改善。综合治疗后可得到良好的恢复。

相关科普号

戴大伟医生的科普号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神经外科

2433粉丝16万阅读

仇冠中医生的科普号

仇冠中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

神经外科

181粉丝39.6万阅读

成振林医生的科普号

成振林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16粉丝1.5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