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食物不耐受:真相大揭秘,别再盲目忌口!
作为儿童皮肤科医生,我常遇到家长因孩子反复湿疹、荨麻疹或皮肤瘙痒等问题,要求检测“食物不耐受”,希望通过避开某种食物改善症状。然而,目前的科学证据和国内外指南均不推荐常规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如IgG抗体检测)。一、什么是食物不耐受?当某种特定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后,消化系统无法完成对该食物的消化或进一步代谢,并产生相应的症状,我们称之为食物不耐受,而食物不耐受与食物过敏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二、为什么不推荐食物不耐受检测(如IgG)--------缺乏科学依据IgG抗体≠过敏或不耐受IgG是人体接触食物后的正常免疫反应,代表“免疫记忆”,而非异常指标。比如健康儿童喝牛奶后体内产生牛奶IgG抗体是正常现象,不代表需要忌口。国际权威指南(如美国AAAAI、欧洲EAACI)明确指出:IgG检测不能用于诊断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假阳性率高,误导家长这类检测常报告多种食物“阳性”,导致家长盲目忌口。但研究显示,即使检测显示“不耐受”,大多数儿童实际进食后并无症状。不必要的饮食限制可能引发营养失衡(如钙、蛋白质缺乏),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三、食物相关皮肤问题,多数与食物不耐受无关食物不耐受无免疫机制参与,主要影响消化系统,症状与摄入量相关,每次摄入相似食物表现相似,风险较低。食物过敏涉及免疫系统,尤其是IgE介导的过敏,少量食物即可引发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全身性反应,难以预测,风险较高。湿疹的主因不是食物儿童湿疹主要由皮肤屏障功能缺陷、环境刺激或遗传因素引起,食物过敏仅占少数(约30%中重度湿疹可能合并食物过敏)。盲目忌口无法根治湿疹,反而可能延误规范治疗(如保湿、抗炎药物),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荨麻疹的诱因复杂急性荨麻疹多与感染、药物或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相关,慢性荨麻疹则极少由食物诱发。通过详细病史和激发试验排查更可靠。三、正确做法:科学评估,避免过度检测1、明确症状是否与食物相关2、记录饮食日记:连续记录孩子饮食和症状,寻找时间关联性。3、专业医生评估:怀疑食物过敏时,应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IgE检测”筛查,确诊需结合“口服食物激发试验”(金标准)。4、拒绝非循证的检测项目目前无任何高质量证据支持生物共振、头发检测、IgG检测等方法对食物不耐受的诊断价值。四、过度忌口的风险:营养不良与心理负担儿童处于快速生长期,随意剔除主食(如牛奶、鸡蛋、小麦)可能导致蛋白质、维生素D、钙等关键营养素缺乏,甚至影响免疫力。长期饮食焦虑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总结:科学育儿,避免误区面对孩子的皮肤问题,家长应选择正规医院就诊,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盲目依赖“食物不耐受检测”不仅浪费金钱,更可能损害孩子健康作者:万朋杰、杨绍芳
万朋杰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04日484
0
2
-
如何判断敏宝添加辅食是否顺利?
亲爱的妈妈们,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辅食添加需要更多细心观察,但不必过度焦虑。只要抓住以下关键点,您就能轻松掌握宝宝的适应情况:一、辅食顺利的5个信号1.食欲在线:宝宝主动张嘴、对新食物感兴趣,食量逐渐增加。 2.消化正常:大便软硬适中,没有腹泻或便秘(特别注意血便需立即暂停,必要时就医)。 3.皮肤平安:进食后2小时内无明显皮疹、嘴唇肿胀、腹痛等明显过敏反应。 4.睡眠安稳:夜间睡眠时间稳定,不会频繁惊醒。 5.吞咽顺利:能安全吞咽糊状食物,很少呛咳或作呕。 二、需要警惕的2类情况❗立即就医:呼吸困难、面部肿胀、剧烈呕吐、持续腹泻/便秘、拒食超过3天 ❗调整辅食:轻微皮疹、偶尔排便异常、短暂食欲下降 三、给牛奶蛋白过敏妈妈的特别提醒1.第一口辅食:含铁多的食物即可,可选择无牛奶蛋白的强化铁米粉,也可以肉泥或者其他食物。2.严格避雷: -所有辅食避免含乳清蛋白、酪蛋白等成分 3.高风险食物:鸡蛋、大豆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添加。 四、记住2个“不”原则1.不盲目停辅食:发现轻微反应先记录,持续3次再考虑暂停。 2.不与他人比较:过敏宝宝适应速度可能较慢,按自家节奏推进。 单一食物引入观察3天是国际通用做法(WHO辅食添加指南),具体结合自家孩子情况灵活掌握。请相信,牛奶蛋白过敏宝宝会逐渐耐受,科学喂养就是最好的礼物! 海燕医生最后补充几句:大道至简,孩子愿意吃,吃后能耐受,没有严重反应可以继续尝试观察,不要过度要求完美。允许孩子考试及格,而不是非要100分。
刘海燕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12日129
0
3
-
给牛奶蛋白过敏儿童家长的一封信:特殊奶粉喝多久?能长期喝氨基酸或深度水解奶粉吗?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如果您家宝宝被诊断为牛奶蛋白过敏(CMPA),您可能会感到焦虑和困惑,尤其是关于如何选择和使用特殊配方奶粉(如氨基酸奶粉或深度水解奶粉)。以下内容将结合专家共识和科学研究,为您解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特殊奶粉的作用与适用人群氨基酸奶粉和深度水解奶粉是为牛奶蛋白过敏宝宝设计的特殊配方。它们通过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或氨基酸,显著降低过敏原性,帮助宝宝避免过敏反应(如湿疹、腹泻、呕吐等),同时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专家建议:如果宝宝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医生通常会根据过敏的轻重程度推荐合适的配方:重度牛奶蛋白过敏:建议选择氨基酸奶粉,因为其完全不含过敏原性蛋白质,适合对深度水解奶粉仍不耐受的宝宝。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建议选择深度水解奶粉,其蛋白质已被分解成小分子肽,适合大多数轻中度过敏的宝宝。部分水解奶粉:仅适用于预防过敏或对牛奶蛋白过敏风险较低的宝宝,不适合确诊或高度怀疑牛奶蛋白过敏的儿童,因为其仍含有一定量的过敏原性蛋白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2.特殊奶粉的使用疗程根据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徐樨巍教授的建议: 无论患儿的过敏症状轻重,在选取合适的特殊配方奶粉后,应至少持续使用6个月或直至9~12月龄。-研究数据显示,仅45%~50%的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在出生1年后能达到免疫耐受,60%~75%在2岁内达到免疫耐受,85%~90%在3岁内达到免疫耐受。 部分患儿甚至在3岁以后仍不能达到免疫耐受,这表明口服建立免疫耐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须知:特殊奶粉的使用疗程应根据宝宝的免疫耐受情况而定,需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评估。3.能长期喝氨基酸或深度水解奶粉吗?虽然氨基酸奶粉和深度水解奶粉在短期内是安全且有效的,但长期使用可能存在以下潜在风险:肠道功能依赖性:由于这些奶粉中的蛋白质已经被完全分解,肠道可能减少分泌蛋白酶等消化酶,从而影响消化功能的正常发育。营养不良风险:长期依赖特殊配方奶粉可能导致某些营养素(如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增加营养不良或发育滞后的风险。专家共识:长期使用特殊奶粉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当宝宝不再对牛奶蛋白过敏时,应逐步转换到普通配方奶粉或其他适合的饮食。 4.如何判断是否可以转换奶粉?根据徐樨巍教授的建议:-在特殊配方奶粉治疗达到足够长的时间后(如6个月或9~12月龄),需要由医生重新进行口服食物激发试验,以确认宝宝是否已经耐受整蛋白配方。-如果宝宝仍未耐受,则需要继续接受特殊配方奶粉治疗。家长须知:转换奶粉的时机和方法应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 5.如何确保宝宝的健康发育?为了确保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健康发育,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定期随访:定期带宝宝到医院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营养监测:在医生指导下,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素,避免营养不良。逐步引入新食物:在医生建议下,逐步引入适合宝宝年龄的辅食,帮助宝宝建立多样化的饮食习惯。总结与建议氨基酸奶粉和深度水解奶粉是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重要营养来源,短期内使用是安全且有效的。特殊配方奶粉应至少持续使用6个月或直至9~12月龄,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口服食物激发试验以确认是否达到免疫耐受。如果宝宝仍未耐受,则需要继续接受特殊配方奶粉治疗。同时,添加辅食重要。再次强调,部分水解奶粉不适合确诊或高度怀疑牛奶蛋白过敏的儿童,因为它仍含有一定量的过敏原性蛋白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长期使用特殊奶粉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和营养摄入,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适时转换到普通配方奶粉或其他适合的饮食。定期评估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是确保其健康成长的关键。同时添加辅食更为重要(后期专门写)。如果您对宝宝的特殊奶粉使用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他们会为您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祝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刘海燕医生参考文献:1.徐樨巍教授: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配方治疗建议.2.世界过敏组织(WAO):Guidelineson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Cow'sMilkProteinAllergy.3.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会(ESPGHAN):GuidelinesontheUseofSpecializedFormulasforInfantswithCow'sMilkProteinAllergy.4.美国儿科学会(AAP):RecommendationsontheUseofHypoallergenicFormulas.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建议.希望这封信能帮助您更好地照顾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医生沟通。
刘海燕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1月30日539
0
7
-
牛奶蛋白过敏如何转奶
崔医生是个线下话很少的人,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宝妈学习了解的同时放松一下。
崔小胖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31日664
0
2
-
如何识别婴儿对奶粉的过敏反应
齐淑贞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27日79
0
0
-
经常有人问我羊奶的问题,说一下我的观念
为什么不建议羊奶喂养小婴儿?因为羊奶中铁,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D,维生素B5,维生素B6等这些营养素不足,羊奶的肾脏负荷高于牛奶配方,长期用容易引起营养素摄入不足,加重肾脏负担;而叶酸和维生素B12摄入不足,容易出现大细胞性贫血。而牛奶蛋白过敏的小朋友,那肯定不能选择羊奶配方,90%都有交叉过敏反应。
邓莹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15日501
0
1
-
牛奶蛋白过敏会随年龄增长不再过敏吗?
多数婴儿期出现的牛奶蛋白过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儿童期获得耐受。牛奶蛋白过敏是否获得耐受取决于其诱发因素、起病年龄、过敏的类型、严重程度及牛奶过敏原的蛋白组分等。一般来说, 牛奶蛋白迟发过敏反应的宝宝均在3岁内耐受,但牛奶蛋白过敏相关的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的痊愈率较低。牛奶蛋白速发过敏反应的宝宝多在3-5岁获得耐受。影响耐受的常见因素包括对多种食物过敏、高sIgE抗体水平、有严重过敏反应史及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等。早期高sIgE水平患儿的预后相对差,随时间推移sIgE水平下降代表可能出现耐受,故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需由变态反应/过敏专科医生每6-12月进行定期评估来判断是否获得耐受。
沙莉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02日1435
0
0
-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如何进行辅食添加?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在症状得到良好控制且胃肠道功能恢复稳定后可以适时进行辅食添加: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母乳喂养基础上满6月龄开始添加;人工/混合喂养的宝宝在4-6月龄安全进食固体食物后尝试添加。如无特殊情况,不建议推迟高敏食物(如鸡蛋、小麦、海鲜等)的引入时机,但需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过敏宝宝辅食添加同正常儿童,遵循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糊到固体,由单一到多种的原则。从添加泥糊状食物开始,如含铁米粉、米糊、果泥、菜泥等,逐渐过渡到碎末状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种类,并逐渐添加谷薯类、动物蛋白如蛋黄、肉泥、肉末、肝泥等;再过渡到碎块状或指状食物,并持续增加食物种类,从而使饮食多样化。
沙莉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02日551
0
0
-
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 如何选择配方奶?
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可以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奶。重度牛奶蛋白过敏可以选择氨基酸配方奶。适度水解和羊奶粉可以作为牛奶蛋白过敏的选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2者都不是低敏配方,没有脱敏和改善症状的作用。90%的牛奶和羊奶有交叉过敏反应,适度水解分子量仍然较大,引起过敏症状的风险仍较高,不能作为脱敏的选择。
邓莹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21日458
0
0
-
深度水解奶粉换适度水解奶粉,能换品牌吗?
2024年04月11日108
0
2
相关科普号

肖园医生的科普号
肖园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儿内科
2190粉丝27.7万阅读

王汉久大夫的科普号
王汉久 主治医师
安徽省儿童医院
呼吸内科
3888粉丝28.4万阅读

申红日医生的科普号
申红日 主任医师
山西省儿童医院
消化内科
703粉丝15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汤卫红 主任医师杭州市儿童医院 消化内科
小儿肺炎 31票
小儿胃炎 25票
小儿支气管炎 17票
擅长:小儿胃肠道疾病、儿童过敏性疾病、牛奶蛋白过敏、便秘、急慢性胃炎、儿童营养不良、儿童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过敏性紫癜、急慢性腹泻、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重症肺炎的诊治。 -
推荐热度5.0刘海燕 副主任医师西安交大二附院 小儿内科
小儿咳嗽 48票
小儿哮喘 37票
小儿鼻炎 26票
擅长:儿童常见呼吸与过敏性疾病,尤其擅长儿童牛奶蛋白过敏,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 -
推荐热度4.8刘波 副主任医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消化科
小儿腹泻 14票
牛奶蛋白过敏 7票
小儿消化不良 3票
擅长:儿童消化系疾病诊治和儿童内镜的检查及治疗,如:儿童呕吐、腹泻和便血,牛奶蛋白过敏,继发乳糖不耐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儿童胃镜、小肠镜和结肠镜的检查以及内镜下手术,包括内镜下息肉切除、消化道异物取出、消化道狭窄支架植入、黏膜剥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