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娟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妇科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一种常见的下尿路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夜尿增多,有时伴有急迫性尿失禁。OAB虽然不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社交障碍、心理压力增加,甚至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通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增多,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OAB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而非特定的病理生理改变。尿急(urgency)是指突然出现的强烈排尿欲望,难以延迟;尿频(frequency)是指每日排尿次数超过8次;夜尿增多(nocturia)则是指夜间起床排尿次数超过1次。OAB的病因复杂,涉及多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神经源性因素: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的病变可能导致膀胱过度活动。例如,脑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膀胱的控制功能,导致OAB的发生。膀胱出口梗阻:尿道狭窄等膀胱出口梗阻性疾病可能导致膀胱壁肌肉代偿性增厚,进而引发膀胱过度活动。膀胱壁异常:膀胱壁的炎症、感染、肿瘤等病变可能刺激膀胱,导致OAB症状的出现。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膀胱的弹性下降,容量减少,逼尿肌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引发OAB。其他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雌激素水平下降等也可能与OAB的发生有关。OAB的主要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增多和急迫性尿失禁。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存在。尿急:患者突然出现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延迟,常伴有膀胱区域的压迫感或不适。尿频:患者每日排尿次数明显增多,通常超过8次,严重者可能每小时都需要排尿。夜尿增多:患者夜间起床排尿次数增多,通常超过1次,严重者可能每晚起床3-4次甚至更多。急迫性尿失禁:部分患者在尿急时无法控制排尿,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漏出。OAB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并结合相关的检查结果。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患者症状:记录患者的排尿情况,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排尿日记:患者记录每日的排尿次数、尿量、尿急情况等,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体格检查:包括腹部、盆腔、直肠等部位的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尿液分析:通过尿液常规检查,排除尿路感染、血尿等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尿动力学检查:通过测量膀胱内压力和尿流率,评估膀胱的功能状态,帮助确诊OAB。OAB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和手术治疗等。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酒精、辛辣食物等;保持适当的体重;定时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和β3受体激动剂(如米拉贝隆)。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膀胱逼尿肌的过度活动,缓解尿急、尿频等症状。行为疗法:包括膀胱训练和盆底肌肉锻炼。膀胱训练通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增加膀胱容量;盆底肌肉锻炼通过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膀胱控制功能。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OAB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膀胱扩大术、骶神经调节术等。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常见的下尿路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了解OAB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改善生活质量。06月09日
57
0
8
-
黄轶晨主任医师 上海市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 小肚子的“大问题”:关于小朋友膀胱过度的那些事小佳是一名6岁的小朋友,最近家长发现他总是频繁跑厕所,而且经常一进厕所就忍不住要尿尿,但是尿的量却很少。甚至有时上完厕所没多久又想去。这让家长很担心,于是带小佳去了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家长,小佳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复杂,今天我们就通过小佳的故事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家长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改善这一问题。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指孩子的膀胱在未完全充盈时就产生强烈的尿意,导致频繁上厕所,甚至可能出现急迫性尿失禁,没有尿路感染或其他明确的病理改变。它的主要症状包括:1.尿急:突然出现强烈的尿意,必须马上去厕所。2.尿频:小朋友白天上厕所的次数明显增多。3.夜尿:孩子在夜间可能多次起床去厕所。4.有时伴随急迫性尿失禁:无法控制地漏尿。虽然膀胱过度活动症在成年人中更常见,但小朋友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原因是什么?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神经系统的发育不成熟:小朋友的神经系统可能尚未完全成熟,导致膀胱无法正确接收和传递尿意信号。膀胱肌肉的异常活动:膀胱肌肉不正常收缩,即使膀胱并未充满也会引发尿意。心理因素:如焦虑、压力等情绪因素也可能引发膀胱过度反应。医生如何诊断膀胱过度活动症?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记录和体格检查来确定孩子是否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会包括以下步骤:1.排尿日记:记录孩子每天上厕所的次数和尿量,帮助医生了解孩子的排尿排便习惯。2.尿液分析:检查尿液是否有感染或其他问题。3.膀胱功能检查:通过一些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和残余尿)评估膀胱的功能。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方法1.排便训练如果小朋友存在便秘或者腹泻等排便功能异常情况,可以先对大便进行调整。2.行为疗法家长可以通过排尿训练帮助孩子重新建立正常的排尿习惯。比如,定时上厕所,即使孩子没有尿意也可以尝试去厕所,在明知道孩子尿量很少的时候,转移孩子注意力等。3.减少刺激性食物含有咖啡因、大量糖分、茶碱类、柑橘的饮料食物可能会刺激膀胱,建议减少这些食品的摄入。4.药物治疗对于较为严重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来帮助控制膀胱的异常收缩。5.心理辅导如果膀胱过度活动症与焦虑或压力有关,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家长们可以做些什么?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让小朋友和家长感到困扰,但通过一些日常训练,症状可以得到缓解:1.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建议孩子按时上厕所,不要等到尿急才去。2.正常喝水、避免刺激性饮料:让孩子正常饮水,不要刻意多喝或者少喝水,避免含咖啡因、茶碱、碳酸类的饮料。3.创造轻松的家庭环境:如果孩子因为膀胱问题感到焦虑,家长应当多给予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舒缓情绪。呵护小朋友的膀胱健康膀胱过度活动症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通过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护理,大多数小朋友都可以逐渐改善这一症状。家长们在发现孩子有类似小佳的症状时,应该尽早就医,避免问题加重。互动环节:你家小朋友有过类似的问题吗?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与建议!(本文图片部分由AI生成,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12月15日
125
0
1
-
赵丹主治医师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小儿外科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通常伴有尿频、夜间多尿、遗尿等,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且排除尿路感染或明确病理因素。常表现为:1、尿急:有尿意即迫不及待要排尿,难以自控但尿量少2、尿频:白天>10次,夜间>2次3、遗尿或夜尿增多4、白天尿失禁原发性OAB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异常有关:膀胱功能异常,如膀胱不稳定或逼尿肌不稳定、小容量膀胱等尿道不稳定(URI)及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膀胱感觉过度敏感,常与膀胱黏膜及神经感觉过敏有关盆底肌功能异常,如盆底功能减弱等其他发病因素行为治疗:是OAB一线治疗方式的首选,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Kegel运动)、生物反馈治疗(BioT)及治疗便秘等。药物治疗:治疗OAB的一线药物主要为抗毒蕈碱(M受体)。包括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索利那辛等。2024年07月06日
506
0
1
-
李旭东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常见的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患者的具体表现及影响主要包括:频繁上厕所,被迫减少饮水,不敢参加社交活动,无法长时间工作,效率降低,担心漏尿,回避性生活等,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如羞愧、孤立、抑郁等,直接影响家庭和工作,并形成恶性循环。“憋不住尿”听起来是小事,却十分影响生活质量。有人不敢多喝水,带上尿垫才敢出门,严重的还会引起泌尿系统炎症,甚至影响肾脏功能。导致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原因?1、膀胱感觉过敏:若膀胱感觉过敏,可能会因为尿液刺激,在膀胱中尿液较少时就出现排尿的欲望,引起膀胱过度活动症;2、尿道功能异常:若存在前列腺炎或其他疾病,可能会导致膀胱邻近组织的神经受到刺激,从而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3、神经中枢传递异常:神经中枢传递异常可能会导致膀胱传入神经功能障碍,使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引起膀胱过度活动症。日常如何预防?1.肥胖是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危险因素,应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2.避免食用可能会刺激膀胱的食物和饮料,限制咖啡因的摄入,限烟限洒。3.积极治疗可能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疾病,如糖尿病、前列腺炎等。4.学习盆底肌收缩训练:有尿意时,可以尝试收缩盆底肌肉,收缩8~10秒,然后放松,重复8~12次,每天至少进行3次训练。膀胱过度活动症怎么办?如果有膀胱过度活动症,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膀胱训练的方式改善症状。憋尿训练尿急时不要立即冲入卫生间,而是先憋些时间,等待排尿的感觉减弱后再去。可以每小时排尿一次,此后逐渐增加排尿的时间间隔,直至能够憋尿3~4小时。需要提醒的是,膀胱状态健康的人不要憋尿。盆底肌训练盆底肌训练,也叫凯格尔训练,可以预防或缓解尿失禁。上厕所排尿时,下身正在发力的肌肉群就是盆底肌。以3种不同的体位:坐位、站立和躺下,分别做一组10次肌肉收缩,每天至少需要重复2次这些练习。如果憋不住尿的情况比较严重且反复发作,就需要药物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者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的患者,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平时要注意水及饮料的摄入,每天喝6~8杯水,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的水;尽量在白天摄入大部分的水,临睡觉时不再饮水。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压增高。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一般是M受体阻断剂,可以抑制逼尿肌收缩,而缓解尿频、尿急,临床上有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药物主要是针对各种征状对症下药,从而舒缓膀胱过度活跃症的征状。肉毒素治疗:膀胱注射肉毒素是把A型肉毒杆菌注射到膀胱的肌肉里,阻止膀胱神经的传导,使膀胱憋尿肌失去收缩力。一般来讲,100~200单位的肉毒素能够控制膀胱收缩4~6个月,个别人可能效果会延长到9个月,可以重复注射。骶神经调控通过刺激骶神经,调节与排尿相关的膀胱、括约肌和盆底的神经反射,使异常的神经反射重新达到平衡。2023年05月22日
880
0
4
-
王秀文副主任医师 凉城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 原创 莹莹 龚晓明医生 2022-10-0118:00 发表于北京一喝水就想上厕所,每次尿尿都很急,但是去厕所只尿一点?频繁起夜严重影响睡眠?很多检查都没有任何问题?那你可能患上了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ContinenceSociety,ICS)将膀胱过度活动症定义为以尿急症状为主要表现,多数伴有尿频,有或没有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症候群,同时排除泌尿系感染或其他明显的病理学变化。其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已经成困扰人们的一大疾病。为什么会得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01逼尿肌不稳定由非神经源性因素所致,储尿期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02神经源性学说中枢或周围神经,尤其是膀胱传入神经异常可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生;03肌源性学说储尿期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04膀胱感觉过敏在较小的膀胱容量时,即出现排尿欲05其他原因如精神疾病、激素代谢失常、炎症、膀胱出口梗阻、影响膀胱功能的药物的应用等。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表现典型病例的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和尿急时发生尿失禁等,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尿急。01尿急突然而且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02尿频患者自觉每天排尿次数过于频繁,日间排尿次数超过8次,夜间不少于2次,每次尿量低于200ml时,考虑为尿频。03夜尿夜间需要起床去洗手间2次或更多。04急迫性尿失禁出现尿急后发生不能控制的漏尿判断依据01病史及体格检查02患者自填问卷患者自填问卷:如膀胱过度活动症问卷(OAB-q)、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尿失禁影响问卷(Ⅱ-Q)等;033-7天的排尿日记04其他尿液分析,尿培养,残余尿量,膀胱、肾超声,膀胱镜检查,CT、MR,尿流动力学等。(OABSSS问卷表)治疗手段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主要可分为三类,分别是:自我调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01自我调节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比如注意水及饮料的摄入,每天6-8杯水,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的水,临近夜晚不要再饮水;调整饮食,避免摄入刺激膀胱的食物及饮品,比如:咖啡、茶、巧克力以及某些药物等;提前如厕,事先确认厕所、制作厕所地图等。2、膀胱训练:憋尿训练:尿急时不要立即冲进卫生间,先憋一段时间,等排尿的感觉减弱。定时排尿:无论是否需要,养成每小时排尿一次的习惯,以后可以逐渐增加排尿的时间间隔,一直到能够憋尿3-4小时。抑制排尿冲动:如果固定排尿时间之前感觉尿急,不要紧张,转移注意力,缓慢的做5-10次深呼吸,这种联系可以干扰大脑传递尿急这个“错误信息”。3、盆底肌训练:想象停止排尿这个动作,坐位、站立或平躺,尝试收缩肌肉3秒,然后放松3秒,做15-30分钟,每天150-200次,可分2~3次进行;6-8周为一个疗程,4-6周患者有改善,3个月明显效果。02药物治疗应用抗毒蕈碱药物治疗或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托特罗定、索利那新、曲司氯胺、米拉贝隆等药物。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03手术治疗1、膀胱电刺激通过电刺激,抑制逼尿肌的不稳定收缩。2、其他治疗如间歇导尿、膀胱扩大术、尿路改道等。 ——————————参考文献LightnerDJ,GomelskyA,SouterL,et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OveractiveBladder(Non-Neurogenic)inAdults:AUA/SUFUGuidelineAmendment2019[J].JUrol.2019Sep;202(3):558-563.CorcosJ,PrzydaczM,CampeauL,etal.CUAguidelineonadultoveractivebladder[J].CanadianUrologicalAssociationjournal=Journaldel'AssociationdesurologuesduCanada2017:142.盛国滨,苏航,刘长燕等.老年膀胱过度活动症病人的治疗策略:2017版加拿大指南解2022年10月01日
165
0
1
-
邵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很多帕金森病友遇到相同的问题,尿频、尿急、夜尿多,一不留神还容易漏尿,什么检查都做了,都说没问题,好多病友不禁要问:“我这到底怎么回事啊?”也许您不幸得了“膀胱过度活动症”。国际尿控协会(ICS)将这组症状总称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即在症状学方面是以尿频、尿急和紧迫性尿失禁为主的一组症状。在尿动力学方面是在膀胱储尿过程中出现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uninhibitedcontraction)同时伴有频繁的尿意。此症包括运动性尿急迫和感觉性尿急迫两种类型。病因介绍正常膀胱包括储尿和排尿两大主要功能。成人的正常储尿和排尿是由膀胱的局部反射和高级中枢控制的协调过程。膀胱的排空和充盈涉及到交感、副交感和体神经的协调动作。交感神经大部起源于脊髓胸腰段(T10-L2)。通过下腹神经和盆腔神经作用于膀胱底部和后尿道平滑肌的肾上腺素能α受体并抑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使其收缩。而位于脊髓骶段(S2-3)的副交感神经中枢则是通过盆腔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逼尿肌的乙酰胆碱能受体(M受体)使逼尿肌收缩同时也可以使膀胱底部和后尿道松弛。膀胱的肾上腺素能的β受体也有同样作用。膀胱逼尿肌的M受体目前已知的共有M1-55个亚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M2和M3两个亚型而M3受体在介导逼尿肌的收缩上起主要作用。由此可见膀胱过度活动症/紧迫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膀胱逼尿肌的M受体的过度活动所致。临床表现尿急:突然和强迫性的排尿欲望,很难延迟。尿频:24小时排尿〉8次,每次排尿量<200ml。31%男性患者和25%女性患者伴有尿频急迫性尿失禁:尿急或尿急后立即尿液不自主漏出。15%男性和55%女性患者伴急迫性尿失禁夜尿:每夜>=1次醒来排尿。约75%的OAB患者伴有夜尿。治疗OAB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干预、行为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OAB的最广泛使用的治疗手段,主流药物是抗胆碱能药物。但早期的研究显示:仅5.5%的患者痊愈,仅18.2%能坚持用药超过半年。纵观OAB治疗药物的发展历史,越来越高的安全性和膀胱选择性是M受体拮抗剂的发展趋势。各国OAB治疗指南均将索利那新等M受体拮抗剂作为一线用药选择。2013年初,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由默沙东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可用于治疗女性膀胱过动症的非处方药“奥昔布宁透皮贴剂”上市。行为干预常用的干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和饮料的摄入:医生可能会建议控制水和饮料的摄入量。纤维的摄入:应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或服用纤维补充剂,以消除或预防便秘,因为便秘常常会导致膀胱问题。膀胱训练: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膀胱训练,以加强在出现小便冲动后延迟排尿的能力。刚开始时不要试图忍太长的时间,大约10分钟即可,然后慢慢延长,最终目标是每2~3个小时才排一次尿。重复排尿:如果每次排尿后,在膀胱中还有很多残余尿量,即膀胱排空有困难,那么你可以试试“重复排尿”,即在小便后,稍等几分钟,然后再试着排一次,更彻底地排空你的膀胱。按预定的时间排尿:即按照计划好的时间表,每隔2~3个小时排一次尿,而不是一出现排尿冲动就去排尿。骨盆底肌肉练习:这些练习能加强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肉,从而增加控制排尿的能力。它们对压力性的尿失禁尤其有效,对急迫性的尿失禁也有一定的帮助。进行骨盆底肌肉练习时,想像自己正在试图阻止排尿,收紧有关的肌肉,忍住3秒钟,然后放松一下,重复上述过程二十次。还有一种类似的方法叫做凯格尔练习(又称会阴收缩运动),以洛杉矶医生凯格尔的名字命名,是他在20世纪40年代推广了这项训练。它对孕妇尤其有用。在练习前先将尿液排空,初学者以仰躺、双膝弯曲并分开的姿势进行练习,全身放松,收缩会阴与肛门附近的肌肉,用力约5秒至10秒,接着慢慢放松,休息10秒,重覆这种收放的动作二十次。你可能需要练习一两个月才能见效。“自我间歇导尿”:如果膀胱无法排空,医生可能会建议学会使用导尿管,每天用它来导尿几次。这对溢出性尿失禁尤其有用。这种方法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也不会太难受。吸水垫:目前有各种不同的吸水垫可以帮助你对付漏尿问题。比如,男性患者可以用“尿滴收集袋”。它是一种能吸水的小袋子,可以套在阴茎上,内裤保住,不会掉下来。另外,男性和女性患者都可以穿成人尿布。保持健康的体重:肥胖或身体过重会增加你的膀胱和周围肌肉所承受的压力,久而久之会降低它们的强度,引发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其它治疗A型肉毒毒素:它是肉毒杆菌在繁殖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研究发现,如果在有关的膀胱肌肉中小剂量注射这种毒素,可使得肌肉麻痹,这对急迫性的尿失禁比较有效。不过,这种疗效是暂时的,只持续约6个月。此外,A型肉毒毒素可能会降低膀胱的排空能力,特别是对老年人。因此使用时要谨慎。骶神经刺激:骶神经是控制膀胱的主要脊髓神经。骶神经刺激器类似于心脏起搏器,植入在患者的臀部皮肤下,通过一根导线连接到骶神经上。使用时,该仪器可以发出无痛的电脉冲,刺激骶神经,帮助控制膀胱。膀胱扩大术: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外科手术,目的是提高膀胱容量。在手术时,医生取一些肠道组织来扩大膀胱。由于这些肠道组织无法通过神经信号来控制,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一直使用“自我间歇导尿”来排尿。另外,这种手术有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因此它一般只用于那些患有严重膀胱过动症,而且其它治疗都无效的病人。2022年05月11日
343
0
1
-
伍科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泌尿外科 您通常每天上厕所的频率是多少?是不是超过七八次,并且经常急不可耐?您是否每晚起床不止一次或两次?去洗手间会不会给您的工作、社交生活或人际关系带来问题?如果是,您可能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尿液汇聚于膀胱中。当它充满时,神经会告诉膀胱周围的肌肉是时候将尿液排出了,这种感觉就是尿意。有时神经信号出现紊乱,明明膀胱没有充满尿液,也会产生较强烈的尿意,这就是膀胱过度活动症。有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原因很简单且易于治疗,例如尿路感染。其他原因可能是:受伤或骨盆手术造成的神经损伤、膀胱结石、糖尿病、肾脏疾病、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帕金森病、中风或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这些病因常不易发现。这些检查可以帮助找出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的原因:膀胱测压:检查您的膀胱可以储存多少尿液以及您感觉充盈的能力,并检测神经敏感性排尿后残留量:测量排空膀胱后残留在膀胱中的尿液量尿液分析:测试尿液的成分尿流率检查:测量你的尿液的速度和体积生活方式治疗为了减轻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的影响,减少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酒精、巧克力、西红柿、柑橘和辛辣食物。但尽量不要限制喝水,这可能会使您的尿液浓缩,从而刺激您的膀胱。便秘也会使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恶化,所以多吃高纤维饮食。您可以尝试通过设定如厕时间表重新训练您的膀胱。盆底肌锻炼您可以在任何地方做凯格尔运动——在车里,在会议上,在看电视的时候。如何掌握凯格尔运动,小妙招教给您,如厕时有意控制尿流中断,这种肌肉运动就是凯格尔运动啦。药物治疗如果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行为治疗不能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下一步通常是药物治疗。抗胆碱能药物是最常见的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药物。外用雌激素也用于治疗女性的OAB症状。抗胆碱能药或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是最常见的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药物。手术治疗以上治疗均未取得理想疗效的情况下,建议至泌尿外科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关注泌尿系统健康,伍科医生与您同在2022年03月20日
1048
1
4
-
夏盛强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泌尿外科 在门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他们在接受前列腺切除手术治疗以后,排尿的症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于是,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方法产生怀疑,认为可能是手术没有做好。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这都是因为没有正确地理解整个排尿的过程。排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许多环节,所以影响因素很多。简单地讲,膀胱是一个容器,用来储存小便。当膀胱里面储存的小便达到一定的容量后,会通过神经向大脑发出信号,人们就意识到需要解小便了。然后大脑发出排尿指令,通过传出神经把 指令传达到膀胱,膀胱就开始收缩。膀胱就像一个房间,通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尿道)与外面相通,而走廊的两侧有两扇自动开关的门(前列腺和括约肌)。平时不排尿时,膀胱不会收缩,这两扇门也不会打开,这样尿液就不会自己流出来。当大脑发出指令要开始排尿时,膀胱收缩,而这两扇门就会自动打开,尿液通过走廊顺利排到体外。所以,要想正常地排尿,各个环节都要运转正常:(1) 神经系统功能要正常,这样可以准确地发出或接受指令。(2) 膀胱的感觉和收缩功能要正常。(3) 尿道内外括约肌(两扇门)的开关要正常。(4) “走廊”要宽敞、通畅。前列腺增生使走廊变狭窄,影响尿液通过。而前列腺增生的手术就是要把狭窄的走廊重新整理通畅。但是,即使手术成功了,术后排尿的情况还要来自膀胱的正常感觉和收缩功能。以下介绍的几种情况就属于虽然尿道这条走廊通畅了,而膀胱功能不佳引起的排尿异常。一、第一种情况就是膀胱的感覚功能不好如果膀胱不能很好地感觉到里面储存尿液的量,不向大脑发出信号,当储存的尿量已经超出正常范围,还没有要排尿的意识,这样必然会影响排尿,有时还会引起尿潴留,小便根本不能排出。二、第二种情况属于膀胱收缩能力不佳当大脑发出排尿指令后,膀胱不能进行有力的收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走廊再通畅,膀胱内的尿液也很难顺畅地排出体外,患者就会感到排尿费力,这种情况多出现 在糖尿病时间较长或重度前列腺增生时。出现慢性尿潴留时,膀胱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对这样的患者,手术以后短期内排尿仍然会感到费力,但是部分患者可能 随着前列腺部位梗阻的解除,膀胱收缩功能会慢慢地恢复,排尿症状也会慢慢地减轻。三、第三种情况属于膀胱过度收缩在大脑没有发出排尿指令的时候,一些患者的膀胱也会不自主地收缩,就像小腿肌肉抽筋一样。膀胱收缩的同时,患者常会感到难以抑制的尿意,其实此时膀胱内并没有多少尿液,因此也就解不出多少小便。这种尿频、尿急的情况可能因为患者的膀胱功能原来就有问题,也可能由于前列腺手术后创面的刺激而产生,临床上医生往往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处理,部分患者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得到好转,但也有的患者膀胱功能本已受到严重损害,即使手术以后也很难恢复。2021年09月14日
1948
2
8
-
李旭东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尿频、尿急、尿失禁什么原因造成膀胱“多动”?据近年美国报道,全美有膀胱过度活动症人数超过1700万,排在所有慢性疾病的前10名,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8岁以上女性混合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率40.4%,以压力性尿失禁居多,即我们平常见的咳嗽、大笑、变换体位腹压增加时,下面“水龙头”“漏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李旭东这很可能是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啥?患者有尿急,尿频/夜尿,急迫性尿失禁,持续半年以上,检查排除急性尿路感染和其它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如膀胱结石,急慢性泌尿系特异、非特异性感染,泌尿系肿瘤)。尿急是特征性症状,指突发,急迫排尿感,很难被意念控制而推迟。尿频:24小时8次,每次尿量<200ml。夜尿:每夜2次醒来排尿。单有尿频不能诊断。什么原因造成膀胱“多动”?有或无明确病因。目前临床上认为与盆底肌损伤、逼尿肌老化、膀胱感觉过度敏感、雌性激素下降、精神因素等有关。女性常发生于顺产侧切、吸引器或产钳助产;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各式阴式手术、盆腔器官脱垂、留置各种尿路支架管以及绝经后。不管你生育不生育,年龄增大后,逼尿肌老化或各种老年性疾病、雌激素下降等,都可造成膀胱的“闸门”失灵。怎样解决膀胱“多动”的问题?1、膀胱训练憋尿训练:尿急不要立即冲入卫生间,而是先憋些时间,等待排尿感觉减弱。定时排尿:逐渐增加排尿的时间间隔,从1小时延长至3或4小时。2、盆底肌肉训练凯格尔训练小便时突然憋住,然后,再放松,这一收一缩的就是盆底肌肉,除了小便时间外,其它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锻炼,每次收缩5秒,放松10秒,为1次,每天30次。3、药物治疗一线药物托特罗定或新药卫喜康,对逼尿肌选择性作用最强的药物,副作用较小,耐受性好。绝经后雌激素分泌下降引起的,可联用局部雌激素治疗。4、手术治疗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即:单切口吊带手术)简单,微创,并发症少,开展此手术的医院已达60%-90%的治愈率。5、膀胱起搏器如果以上治疗效果不佳的,还可选择膀胱起搏器治疗,通过简单微创手术,将仪器放入体内长期使用,能让主管膀胱和排尿的神经,准确向大脑送达“开”,“关”信号,能使病人恢复日常活动,也避免接受膀胱扩大或尿流改道等创伤很大的手术。6、预防OAB预防OAB才是重中之重,平时多运动健身;积极治疗各种病症,如糖尿病;对泌尿系感染合并尿频、尿急的,长程抑菌治疗。2021年01月05日
1055
0
0
-
齐灿副主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 在门诊工作中,经常遇到尿频的宝宝,看了很多医生一直没有好转,很多医生把其归结为炎症或者神经心理问题,其实并不是的。先来说一下尿频的现象在孕妇中比较常见的,人们也都比较容易理解,是胎儿对膀胱压迫或者膀胱的神经所致的,同样的道理对于儿童尿频膀胱的压迫和神经的刺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病因的。儿童尿频,尤其是长期的顽固性尿频出现的一个病因大便干压迫或者受凉刺激膀胱神经引起的膀胱过度活动,我们专业也叫叫做OAB,通俗讲就是膀胱抽筋了。对于这种情况在儿科诊疗中经常容易被忽视的。很多宝宝通过调节大便,保暖及解痉药物等治疗后多年的顽疾很快就解决了!(愿各位宝宝早日恢复健康,如需面诊可在好大夫平台预约就诊!)2021年12月28日
1582
0
1
相关科普号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
贾钰华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
1.2万粉丝947.2万阅读

夏盛强医生的科普号
夏盛强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泌尿外科
2296粉丝5.3万阅读

郑龙宝,副主任医师,泌尿外科、男科科普号
郑龙宝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
泌尿外科
285粉丝1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