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不容忽视的女性盆底常见病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一种常见的下尿路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夜尿增多,有时伴有急迫性尿失禁。OAB虽然不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社交障碍、心理压力增加,甚至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通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增多,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OAB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而非特定的病理生理改变。尿急(urgency)是指突然出现的强烈排尿欲望,难以延迟;尿频(frequency)是指每日排尿次数超过8次;夜尿增多(nocturia)则是指夜间起床排尿次数超过1次。OAB的病因复杂,涉及多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神经源性因素: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的病变可能导致膀胱过度活动。例如,脑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膀胱的控制功能,导致OAB的发生。膀胱出口梗阻:尿道狭窄等膀胱出口梗阻性疾病可能导致膀胱壁肌肉代偿性增厚,进而引发膀胱过度活动。膀胱壁异常:膀胱壁的炎症、感染、肿瘤等病变可能刺激膀胱,导致OAB症状的出现。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膀胱的弹性下降,容量减少,逼尿肌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引发OAB。其他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雌激素水平下降等也可能与OAB的发生有关。OAB的主要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增多和急迫性尿失禁。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存在。尿急:患者突然出现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延迟,常伴有膀胱区域的压迫感或不适。尿频:患者每日排尿次数明显增多,通常超过8次,严重者可能每小时都需要排尿。夜尿增多:患者夜间起床排尿次数增多,通常超过1次,严重者可能每晚起床3-4次甚至更多。急迫性尿失禁:部分患者在尿急时无法控制排尿,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漏出。OAB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并结合相关的检查结果。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患者症状:记录患者的排尿情况,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排尿日记:患者记录每日的排尿次数、尿量、尿急情况等,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体格检查:包括腹部、盆腔、直肠等部位的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尿液分析:通过尿液常规检查,排除尿路感染、血尿等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尿动力学检查:通过测量膀胱内压力和尿流率,评估膀胱的功能状态,帮助确诊OAB。OAB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和手术治疗等。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酒精、辛辣食物等;保持适当的体重;定时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和β3受体激动剂(如米拉贝隆)。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膀胱逼尿肌的过度活动,缓解尿急、尿频等症状。行为疗法:包括膀胱训练和盆底肌肉锻炼。膀胱训练通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增加膀胱容量;盆底肌肉锻炼通过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膀胱控制功能。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OAB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膀胱扩大术、骶神经调节术等。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常见的下尿路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了解OAB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上海市红房子医院妇科科普号2025年06月09日56
0
8
-
小肚子的“大问题”:关于小朋友膀胱过度的那些事
小肚子的“大问题”:关于小朋友膀胱过度的那些事小佳是一名6岁的小朋友,最近家长发现他总是频繁跑厕所,而且经常一进厕所就忍不住要尿尿,但是尿的量却很少。甚至有时上完厕所没多久又想去。这让家长很担心,于是带小佳去了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家长,小佳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复杂,今天我们就通过小佳的故事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家长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改善这一问题。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指孩子的膀胱在未完全充盈时就产生强烈的尿意,导致频繁上厕所,甚至可能出现急迫性尿失禁,没有尿路感染或其他明确的病理改变。它的主要症状包括:1.尿急:突然出现强烈的尿意,必须马上去厕所。2.尿频:小朋友白天上厕所的次数明显增多。3.夜尿:孩子在夜间可能多次起床去厕所。4.有时伴随急迫性尿失禁:无法控制地漏尿。虽然膀胱过度活动症在成年人中更常见,但小朋友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原因是什么?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神经系统的发育不成熟:小朋友的神经系统可能尚未完全成熟,导致膀胱无法正确接收和传递尿意信号。膀胱肌肉的异常活动:膀胱肌肉不正常收缩,即使膀胱并未充满也会引发尿意。心理因素:如焦虑、压力等情绪因素也可能引发膀胱过度反应。医生如何诊断膀胱过度活动症?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记录和体格检查来确定孩子是否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会包括以下步骤:1.排尿日记:记录孩子每天上厕所的次数和尿量,帮助医生了解孩子的排尿排便习惯。2.尿液分析:检查尿液是否有感染或其他问题。3.膀胱功能检查:通过一些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和残余尿)评估膀胱的功能。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方法1.排便训练如果小朋友存在便秘或者腹泻等排便功能异常情况,可以先对大便进行调整。2.行为疗法家长可以通过排尿训练帮助孩子重新建立正常的排尿习惯。比如,定时上厕所,即使孩子没有尿意也可以尝试去厕所,在明知道孩子尿量很少的时候,转移孩子注意力等。3.减少刺激性食物含有咖啡因、大量糖分、茶碱类、柑橘的饮料食物可能会刺激膀胱,建议减少这些食品的摄入。4.药物治疗对于较为严重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来帮助控制膀胱的异常收缩。5.心理辅导如果膀胱过度活动症与焦虑或压力有关,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家长们可以做些什么?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让小朋友和家长感到困扰,但通过一些日常训练,症状可以得到缓解:1.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建议孩子按时上厕所,不要等到尿急才去。2.正常喝水、避免刺激性饮料:让孩子正常饮水,不要刻意多喝或者少喝水,避免含咖啡因、茶碱、碳酸类的饮料。3.创造轻松的家庭环境:如果孩子因为膀胱问题感到焦虑,家长应当多给予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舒缓情绪。呵护小朋友的膀胱健康膀胱过度活动症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通过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护理,大多数小朋友都可以逐渐改善这一症状。家长们在发现孩子有类似小佳的症状时,应该尽早就医,避免问题加重。互动环节:你家小朋友有过类似的问题吗?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与建议!(本文图片部分由AI生成,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轶晨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2月15日125
0
1
-
膀胱过度活跃综合症指导
1.正常膀胱如何行使功能? 2.什么是膀胱过度活跃综合症? 3.什么导致膀胱过度活跃综合症? 4.我要通过什么检查能确定膀胱过度活跃?5.现有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的手段都有哪些?“膀胱过度活跃综合症”是一个常见症状,但它常常能致抑郁,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它能每天排尿次数大大增加,有时还能导致漏尿。1.正常膀胱如何行使功能? 膀胱就像气球。随着尿液的不断产生并逐渐充满膀胱,膀胱壁不断拉伸以适应尿量的增加。通过“阀门机制”(尿道括约肌),膀胱将尿液储存其内直到有排尿冲动并将尿液排出。这种阀样机制受到膀胱下方盆底肌肉的协助。当您咳嗽或打喷嚏时盆底肌肉收缩,确保尿液不被排出。当尿液逐渐增多,您开始感到有排尿冲动,但此时还能憋住不排尿。一旦您决定要排空膀胱(如在厕所内,在方便的时间),大脑发出信息使膀胱的肌肉收缩,将尿液挤出其外。同时,膀胱的“阀门”和盆底肌肉都放松,使得尿液能顺利排出。通常情况下,膀胱每天需排空4-8次,夜间1次。 2.什么是膀胱过度活跃综合症? ◇ 尿急 突发的、强烈的排尿感,需立即排尿才能缓解。即使尿量并不多。有时您可能还来不及到厕所就有尿液流出,这被称为急迫性尿失禁。◇ 尿频 每天排尿次数多(通常大于等于7次)。 ◇ 夜尿 夜间起床排尿大于1次。膀胱过度活跃影响各个年龄层的女性,并不仅仅是年龄增长的结果。 3.什么导致膀胱过度活跃综合症? 膀胱过度活跃综合症由膀胱肌肉不适当收缩排尿引起。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没有任何预兆,即便是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 诱发的原因包括◇ 泌尿系感染,是引起膀胱过度活跃最主要的原因。◇ 神经系统疾病◇ 曾行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您有可能更易发生膀胱过度活动。◇ 饮水量及饮料种类也可能影响症状的轻重,例如含咖啡因的饮料4.我要通过什么检查能确定膀胱过度活跃?◇ 医生首先会询问您病史,包括一般情况、摄水量及种类及有无膀胱方面疾病。◇ 填写排尿日记,内容包括:饮料种类、饮水量、每次排尿量。它能反映您的饮水量及膀胱的实际容量。◇ 为了协助诊断,当给你做妇检前,医生会需要确保你有憋尿,检查时会要求你咳嗽。◇ 尿动力学测定 尿动力检查—本项检查可以在向膀胱内灌注液体时检查膀胱肌肉的活动性。尿动力检查能告诉我们膀胱在灌注时是否发生不适当收缩(这被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同时也能告诉我们膀胱是否漏尿(“压力性尿失禁”)和膀胱能否正常排空◇ 超声残余尿测定(排空膀胱后测量膀胱内残余尿量)。◇ 尿常规检查了解是否存在尿路感染。5.现有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的手段都有哪些?◇ 改变生活方式来改善症状。 减少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和可乐,减少摄入碳酸饮料、果汁和酒精,因其均能加重膀胱过度活跃症状。但每天仍应保持1.5-2升的饮水量,不要试图减少现有的饮水量。 ◇ 膀胱再训练 您可能发现您已经习惯于每天排尿很多次,所以您可能会经常想排尿或不能离厕所太远。这样下去您的膀胱容量就会越来越小,使得膀胱过度活跃症状逐渐加重。膀胱再训练旨在通过减少排尿次数帮助增加膀胱内的储尿量。它包括逐渐延长排尿时间间隔,产生急迫感时尝试坚持一段时间不排尿。◇ 药物治疗 目前有许多不同的治疗膀胱过度活跃的药物。虽然药物能够通过医生开具获得,但是控制饮水种类及饮水量、膀胱再训练仍然是很重要的。药物可以帮助您坚持更长时间不排尿、减少排尿次数(白天和夜间)和减少漏尿。有时您可能需要尝试多种药物来寻找适合您自身的药物。少数患者的膀胱过度活跃症状可以在药物治疗数月后好转,从而停止药物治疗。但是,绝大多数患者需长时间服药来控制症状。改变摄水习惯、膀胱再锻炼和药物治疗对绝大多数膀胱过度活动患者有效。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口干、便秘也,但可以通过饮食和药物解决。但是,仍有少部分患者经上述治疗后症状不缓解。这种情况下,可尝试如下方法: ◇ 肉毒素 肉毒素可以在局部麻醉下经膀胱镜注射到膀胱内。它可以使膀胱肌肉放松,从而缓解尿急、增加储尿量。虽然目前没有长期随访结果,但肉毒素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治愈率高达80%)。肉毒素治疗效果持续9个月以上,之后需再次注射。但治疗后有20%可能发生膀胱排空困难,需留置尿管。◇ 胫神经刺激 通过刺激脚踝附近的神经来刺激支配膀胱的神经。在脚踝附近插入一个小针,连接到专门的仪器上,刺激胫神经。这种刺激为非直接刺激,用以再训练支配膀胱的神经◇ 骶神经刺激 直接刺激支配膀胱的神经。它需要在体内植入神经刺激器,需专人操作,适用于症状严重并持续存在,并且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 您的医生可能会给予您个体化治疗的更加全面的信息。 您可能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治愈膀胱过度活跃综合症,但是您也会发现,膀胱过度活跃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可以帮助您改善症状从而提高生活治疗。
管庆红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1日335
0
0
-
062膀胱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术(手术视频)
膀胱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的应用(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一、背景与发展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A,简称BTX-A)最早由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梭菌产生,并用于临床治疗肌肉痉挛等多种疾病。近年来,BTX-A的应用逐步扩展到泌尿外科领域,尤其是在治疗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国际上,BTX-A已被批准用于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NDO),并得到多个国际泌尿外科学会的指南推荐。二、BTX-A的作用机制BTX-A通过抑制胆碱能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释放,阻断神经传递,从而减弱逼尿肌的收缩反应。它的作用靶点包括膀胱逼尿肌的平滑肌纤维和尿路上皮感受器。这种双重作用机制既能减少膀胱平滑肌的无抑制性收缩,又能降低膀胱感觉神经的敏感性,从而达到缓解尿急、尿频和尿失禁等症状的目的。三、适应症与治疗方案BTX-A主要用于以下几类下尿路功能障碍疾病:1. 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NDO):常见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病变患者。这类患者的逼尿肌常在膀胱充盈期发生无抑制性收缩,导致尿失禁、尿频和高压膀胱。2. 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对于口服抗胆碱药物或β3受体激动剂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患者,BTX-A是一种有效的二线疗法。3. 逼尿肌收缩障碍或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适合于保守治疗无效、存在排尿障碍的患者。四、注射技术膀胱逼尿肌BTX-A注射技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与验证,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操作流程。1. 注射剂量:根据不同的适应症,BTX-A的推荐剂量有所不同。对于NDO患者,通常推荐使用200U至300U的剂量,稀释后注射到逼尿肌的多个部位。对于OAB患者,推荐剂量为100U至200U。较高剂量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疗效,但同时也增加了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的风险。2. 注射部位:注射时应避开膀胱三角区,一般选择膀胱的非三角区进行10至20个点的注射。研究表明,包含三角区的注射疗效可能更优。3. 注射设备:使用膀胱硬镜或软镜均可完成该操作。膀胱硬镜通常需联合镇静或全麻,而软镜可在局麻下进行,适合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五、疗效与不良反应1. 疗效BTX-A注射在NDO和OAB患者中的疗效已被多项研究证实。研究显示,BTX-A注射后患者的尿失禁次数、尿急发作频率显著减少,膀胱最大容量增加,逼尿肌压力下降,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其效果通常可以维持6至12个月。对于症状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重复注射,重复注射后的疗效并不会减弱。2. 不良反应BTX-A的注射虽然总体安全,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尿潴留:由于逼尿肌收缩被抑制,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尿潴留,需要通过间歇导尿或留置导尿管来解决。患者在术前应被告知此风险,并接受相关导尿技术培训。- 尿路感染:术后尿路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有感染迹象的患者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其他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血尿、膀胱区疼痛或流感样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是自限性的。六、随访与管理BTX-A注射后的患者应定期随访,通常在术后6周、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内容包括评估下尿路症状、排尿日记、残余尿量监测、尿液分析及泌尿系超声检查。对于出现严重尿潴留或持续尿路感染的患者,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七、重复注射的可行性BTX-A的疗效通常持续6至12个月,部分患者在疗效减弱后可选择重复注射。研究表明,重复注射不会增加膀胱纤维化的风险,也不会降低疗效。重复注射的间隔时间至少应为6个月,以确保安全性。八、未来展望随着对BTX-A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其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BTX-A可能会应用于更多的下尿路功能障碍疾病治疗中,如膀胱疼痛综合征、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以及一些复杂的排尿功能障碍病例。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仍是研究的重点。结论膀胱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在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泌尿外科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BTX-A的治疗方案,同时密切监测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治疗获益。
宋宝林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13日1056
0
1
-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行为干预
膀胱过度活动症以尿急症为突出症状,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增多,可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没有尿路感染或其他病理改变。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病因。行为治疗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症状,具体如下:1.生活习惯的改变:建议每日饮水量不超过2.5L,同时避免饮用可能加重症状的饮品,包括茶、咖啡、可乐和酒精。2.肥胖是尿失禁的风险因素,减轻体重能够有效改善尿失禁的症状。3.膀胱训练:逐渐增加排尿间隔时间,如白天每1.5小时排尿一次,达到目标后再延长排尿间隔变为每2小时排尿一次。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膀胱容量,减少尿频次数,恢复控制膀胱功能的信心。4.伴有尿失禁症状的患者建议进行盆底肌训练,必须要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具体可参照以下方法: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3~8次,如此训练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
王岩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4日229
2
1
-
膀胱过度活动症小知识
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简称OAB)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强烈和突发的尿意,通常伴有尿频和尿急的症状,有时还会导致尿失禁。OAB的主要症状1.尿频:白天和夜间排尿次数增多,通常白天超过8次,夜间超过2次。2.尿急:突然强烈的尿意,难以延迟排尿。3.急迫性尿失禁:在感到强烈尿意时,无法控制尿液,导致尿失禁。OAB的原因OAB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以下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膀胱肌肉过度活跃:膀胱的逼尿肌不正常地收缩。-神经系统问题:包括帕金森病、中风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可导致类似OAB的症状。-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引发或加重OAB症状。诊断方法诊断OAB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病史记录:详细记录症状、排尿次数及失禁情况。2.体格检查:包括腹部和盆腔检查。3.尿液分析:检查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异常。4.膀胱功能测试:如尿流率测试和膀胱镜检查。治疗方法1.行为疗法: -膀胱训练:通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来训练膀胱。 -饮食调整:避免咖啡因、酒精和辛辣食物。 -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加强盆底肌肉控制。2.药物治疗: -抗胆碱药物: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减少膀胱肌肉收缩。 -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米拉贝隆,放松膀胱肌肉。3.手术治疗: -膀胱扩张术:通过增加膀胱容量来减少症状。 -神经调节:如骶神经刺激,通过电刺激神经控制膀胱功能。日常管理建议-保持健康体重:减轻体重有助于减少膀胱压力。-定期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戒烟:吸烟可加重OAB症状。总结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问题,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和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如果你有OAB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评估和治疗。
王聪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2日270
0
2
-
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治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通常伴有尿频、夜间多尿、遗尿等,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且排除尿路感染或明确病理因素。常表现为:1、尿急:有尿意即迫不及待要排尿,难以自控但尿量少2、尿频:白天>10次,夜间>2次3、遗尿或夜尿增多4、白天尿失禁原发性OAB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异常有关:膀胱功能异常,如膀胱不稳定或逼尿肌不稳定、小容量膀胱等尿道不稳定(URI)及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膀胱感觉过度敏感,常与膀胱黏膜及神经感觉过敏有关盆底肌功能异常,如盆底功能减弱等其他发病因素行为治疗:是OAB一线治疗方式的首选,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Kegel运动)、生物反馈治疗(BioT)及治疗便秘等。药物治疗:治疗OAB的一线药物主要为抗毒蕈碱(M受体)。包括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索利那辛等。
赵丹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06日505
0
1
-
请问膀胱起搏器装下来个人自费多少钱?
李旭东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29日65
0
1
-
病例:60岁女性,尿频30余年,白天10余次,夜尿20余次!(BL004)
详细病史:患者女,60岁,2024年6月3日首次就诊。主诉:尿频尿急尿不尽30年。现病史:白天10余次,夜尿20余次,基本半小时至1小时1次,每次量少,伴下腹胀痛,排尿不畅。无尿痛,无会阴部不适,无腰酸腰痛,无咳嗽漏尿。5年前曾于外院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具体不详,术后症状无好转并加重。查尿常规正常,彩超:肾、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残余尿143ml。尿流率:8/90/143。首诊考虑:膀胱出口梗阻、膀胱过度活动症、间质性膀胱炎?予尿道狭窄扩张,扩至女性宫颈扩张器12号(6月10日、17日逐步扩至14号)。特拉唑嗪2mgqnpo,米拉贝隆50mgqdpo。6月17日复诊,残余尿83ml,较前略减少。6月23日复诊,排尿不畅较前稍好转,但排尿次数无任何好转。遂收住入院,拟行膀胱镜检查、膀胱水扩张治疗。入院后查尿动力,膀胱顺应性可,容量可,未见逼尿肌过度活动,膀胱出口梗阻。入院后,6月26日全麻下行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口抬高、挛缩,膀胱三角区电切术后改变,膀胱黏膜血管增多紊乱,水扩张后,于膀胱后壁、两侧壁,近膀胱颈口周围黏膜大量出血点,出血点严重处,予等离子电切,并留送病理,膀胱颈口予5-7点钟切开。术后诊断:膀胱颈梗阻、间质性膀胱炎、膀胱过度活动症。手术视频如下:后续治疗及效果,请持续关注本文章。
宋宝林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27日933
0
0
-
安装了骶神经刺激器,可以做电针灸吗
吕坚伟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24日44
0
0
相关科普号

宋奇翔医生的科普号
宋奇翔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泌尿外科
4318粉丝8.6万阅读

郭文彬医生的科普号
郭文彬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376粉丝4.5万阅读

姚海军医生的科普号
姚海军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7227粉丝99.8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刘娇 主任医师中国医大一院 泌尿外科
膀胱炎 39票
肾肿瘤 36票
膀胱癌 32票
擅长:女性泌尿外科疾病(尿频,尿急,尿失禁,阴部神经痛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泌尿系肿瘤 -
推荐热度4.7肖远松 副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泌尿外科
神经源性膀胱 33票
肾结石 13票
肾肿瘤 12票
擅长:擅长治疗各类神经源性膀胱(脊柱外伤后、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筋膜膨出)、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尿频尿急和尿路刺激征、间质性膀胱炎、挛缩膀胱、尿道下裂、骨盆外伤后尿道狭窄闭锁、泌尿系肿瘤结石等尿路疾病。尤其擅长影像尿流动力学、骶神经调节(膀胱起搏器)、抗尿失禁手术。以及各种微创治疗泌尿系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肾上腺肿瘤等。 -
推荐热度4.6葛征 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
膀胱过度活动症 4票
包皮过长 3票
尿道下裂 2票
擅长:小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治,尤其尿道下裂的治疗有丰富手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