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是指结肠黏膜内出现大量吞噬有脂褐素样物质的巨噬细胞,使黏膜色素沉着的病变,为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病变,主要症状有便秘,腹痛,腹泻,腹胀,肛门坠胀等。其病因病机之色素来源目前尚不清楚,多认为与长期便秘服用泻药有关,因常伴发结肠肿瘤而逐渐受到重视。
楚瑞阁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07日270
0
0
-
请问艰难梭菌抗原阳性,A/B毒素阴性,这个有问题么
IBD科普健康号2024年10月14日56
0
0
-
大便正常,但有时有白色粘膜,是什么原因
IBD科普健康号2024年09月11日43
0
1
-
艰难梭菌感染,粪菌移植效果好吗
IBD科普健康号2024年09月09日114
0
1
-
艰难梭菌感染,菌群移植后转阴,为什么腹部还是有些不舒服,但是一天比一天强一点,什么原因?
IBD科普健康号2024年09月09日22
0
0
-
CTE回盲增厚强化,直肠增厚水肿,肠镜却正常,怎么回事?
IBD科普健康号2024年09月09日92
0
0
-
之前有肠溃疡,现在拉便便还是细长或者颗粒状,是什么情况?肠胃没有疼痛或者其他异常,需要怎么治疗吗?
林志亮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25日47
0
0
-
我做肠镜显示结肠充血水肿,请问要吃药吗?我们这边医生就开了个益生菌
林志亮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08日14
0
1
-
结肠黑变病.浅谈
为啥大肠变黑了?随着人们对肠镜的普遍接受,很多患者检查后被告知肠道粘膜变黑色,诊断结肠黑变病等,这种疾病到底有多大危害性?又是怎么产生的?是否可以治愈?今天给大家谈谈——结肠黑变病。1、什么是结肠黑变病?结肠黑变病就是黑色素沉淀的原因导致的非炎症性的肠道疾病,其本质是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大量脂褐素。资料表明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大于60岁。主要有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但近年来的门诊数据显示,女性多于男性,且多见于40岁左右,可能与这一年龄段女性追求减肥、“排毒、清肠”,大量服用某些所谓清肠药有关。2、结肠黑变病病因是什么?结肠黑变病无遗传性,常见于老年人,至今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结肠黑变病的本质是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大量脂褐素,以往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报道较少,近年结肠黑变病在我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早在1928年Banle提出了结肠黑变病与蒽醌类泻药(73%)的关系,长期口服泻药被多数学者公认是引起结肠黑变病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蒽醌类药物(美鼠李皮,番泻叶,大黄苏打等)为主,口服以牛黄解毒片,麻仁润肠丸,芦荟,果导等提取物制成的泻药和二苯甲烷类泻药(如比沙可啶),亦可引起结肠黑变病,并且服药的时间和方法也影响着结肠黑变病的发生。有报告服用泻药者出现结肠黑变病的最短时间国外为4个月,国内为1个月,小于4个月者为23.0%。另一组资料显示,间断服药小于1年的患者,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为9.52%;间断服药超过1年者为11.25%,连续服药小于1年,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为77.78%;连续服药超过1年者,发病率高达81.06%。3、结肠黑变病的临床表现结肠黑变病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主要有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部分患者有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偶见水肿性结肠狭窄。较多伴发结肠癌、腺瘤和息肉。4、结肠黑变病的检查①.实验室检查通过血常规的检查显示正常,但是有少数的患者会有钠钾钙的缺乏。②.肠镜检查结肠黑变病的内镜下表现为,结肠黏膜光滑、完整,可见浅棕色、棕褐色或黑色的色素沉着,呈条纹状、斑片状、虎皮状改变,可网络状间断或连续分布,肠腔明显变暗。可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息肉隆起,个别病例黏膜无明显着色,而于乙状结肠的息肉活检意外证实为结肠黑变病。5、结肠黑变病的分度I度:呈浅黑色,类似豹皮,黏膜血管纹理隐约可见,病变多较局限,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不很清楚。Ⅱ度:暗黑褐色,在暗黑褐色黏膜间有线条状的乳白色黏膜,多见于左半结肠或某一段结肠黏膜上,黏膜血管不清楚,与正常黏膜有明显分界。Ⅲ度:暗棕黑色,深棕黑色粘膜有小奶白色线条状或斑点状黏膜,黏膜下血管看不见,这种表演在整个结肠较为常见。从病变的位置来看,如果病变在近端结肠更常见,则可以在整个结肠中进行。6、结肠黑变病的病理诊断主要根据肠镜下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黏膜固有层内有大量含有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黑色素染色阳性,而铁染色阴性。临床表现不能作为诊断依据。7、结肠黑变病的治疗结肠黑变病无特殊治疗,停服上述泻药后可症状改善。对结肠黑变病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多数学者认为,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的非炎症性肠道黏膜病变,随着便秘症状的改善和泻药的停用,大量脂褐素经溶酶体消化、分解,结肠黑变病的色素沉着可减轻甚至消失。对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等一些可能引起黑变病的原因应给予治疗,如行直肠前突修补、内套同定术等。对于已经确诊为结肠黑变病的患者,要定期随访肠镜,及时发现伴发的结肠息肉、腺瘤及结肠癌,早期内镜下进行高频电切或手术根除治疗。但对无服用泻药史而有本病者,治疗方法尚待进一步探讨。祝各位:肠痔久安!
代龙金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4月05日233
0
0
-
请问大便不成形,大便糖稀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李志鹏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31日39
0
1
肠疾病相关科普号

申占龙医生的科普号
申占龙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2598粉丝41.8万阅读

王春喜医生的科普号
王春喜 主治医师
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
门诊部
1546粉丝565.7万阅读

宋志强医生的科普号
宋志强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消化科
3.1万粉丝154.8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王贵齐 主任医师医科院肿瘤医院 内镜科
食道癌 149票
胃癌 74票
食管疾病 62票
擅长: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结直肠癌,早期下咽癌的肿瘤微创治疗; -
推荐热度5.0张锦鹏 主治医师东部战区总医院 普通外科
阑尾炎 58票
肠梗阻 31票
胰腺炎 27票
擅长:腹部创伤、手术、胰腺炎等所致的肠瘘及腹腔感染;克罗恩病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的外科处理;结直肠癌;放射性肠损伤;肠梗阻;阑尾炎;疝与腹壁外科疾病;便秘;肛瘘 -
推荐热度4.7沈骏 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消化科
胃炎 78票
溃疡性结肠炎 31票
肠炎 30票
擅长:擅长胃肠疑难病,尤其是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多年研究胃萎缩、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