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术后居家护理指导
一、休息与活动管理1. 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术后1个月内禁止跑跳、深蹲、提重物(重量超过5公斤)、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篮球等),避免增加腹压或牵拉手术部位,防止伤口裂开或影响睾丸固定效果。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二、伤口护理与换药方案1.伤口换药频率-腹部伤口:每日换药1次。-阴囊伤口:术后前3天每3天换药1次,3天后改为每日换药1次。2.换药步骤与药物使用(需严格无菌操作)-清洁伤口: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或碘伏,轻轻擦拭伤口及周围皮肤,去除分泌物或血痂,动作轻柔避免撕扯结痂。-药物交替使用方案:①先取适量创愈宁均匀涂抹于伤口表面,形成薄层保护膜(若为凝胶状,可直接涂抹;若为敷料,按说明书贴敷)。②间隔5-10分钟后,覆盖创面膜(根据伤口大小裁剪,贴敷时避免气泡,保持平整)。③最后取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洒或涂抹于创面膜外层(或遵医嘱直接作用于伤口),促进表皮修复。-覆盖与固定:使用无菌纱布或医用敷贴轻轻覆盖伤口,避免摩擦。三、药物使用注意事项1. 创愈宁与创面膜:若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立即停用并联系医生。2. 表皮生长因子:开封后需冷藏保存(2-8℃),避免高温或阳光直射,使用时注意剂量,勿过量涂抹。3. 交替使用原则:每次换药时按“创愈宁→创面膜→表皮生长因子”的顺序使用,每日换药时重复此流程,无需分天数交替,以达到保护伤口、促进愈合的协同效果。四、饮食与生活习惯1. 饮食建议:-术后1周内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粥、面条、蔬菜),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预防便秘。-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鸡蛋、瘦肉、鱼)和维生素(新鲜水果、蔬菜)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2. 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可遵医嘱服用缓泻剂),减少腹压升高。-注意个人卫生,穿宽松棉质内裤,避免阴囊部位摩擦或挤压,保持伤口干燥清洁。五、术后复查与随访1. 复查时间:术后1个月需到医院复诊,携带出院记录及相关检查单。2. 复查内容:医生将评估伤口愈合情况、睾丸位置及功能,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指导后续康复。六、异常情况观察与处理若出现以下情况,立即联系医生或就医:-伤口持续渗血、流脓、剧烈疼痛或红肿加重;-阴囊部位明显肿胀、淤青或出现异常分泌物;-发热(体温超过38℃)、排尿困难或睾丸剧烈疼痛。七、其他注意事项-术后1个月内避免盆浴、游泳,可淋浴(淋浴时用防水敷贴保护伤口,洗完后及时换药)。-遵医嘱按时用药,勿擅自停药或增减剂量。请严格遵循上述指导,如有疑问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确保术后顺利康复。
赵扬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7月03日36
0
2
-
小儿腹股沟疾病(1):睾丸下降的正常发育生物学过程和相关异常的基本认识
小儿腹股沟疾病包括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和睾丸下降不全三类疾病。此三类疾病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例如,在我国,每年仅接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为5-8万人。对于小儿外科医生,除外熟练掌握手术技巧,还应该准确认知疾病的发生机制。本文从发育生物学角度阐释小儿腹股沟疾病的发病过程。睾丸下降发育生物学过程中需要明晰的几个问题:(1)小儿腹股沟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成人不同,多由先天性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合,或由于鞘状突闭合过程异常所导致。睾丸和附睾在胚胎发育中来源于中胚层的生肾节,位于腹后壁肾的下方。出生前,位于腹膜后的睾丸在睾丸引带的牵拉作用下,贴近腹膜并逐渐从腹后壁向下经过腹股沟管进入阴囊内。此下降过程中,部分腹膜也因牵拉而逐渐凹陷向下,形成腹膜和腹膜腔向下的部分:从腹膜角度而言,其向下的凹陷形成了腹膜的鞘状突(图1),即睾丸下降前,壁层腹膜向外突出形成一个囊袋,即腹膜鞘突;从腹膜腔角度而言,形成了阴囊和阴囊内结构与腹腔外侧壁各层结构的延续。(2)睾丸引带是睾丸下端与阴囊之间形成一个索状的结缔组织。其最后逐步萎缩成为阴囊底部的一个条索状纤维韧带结构。这在睾丸下降不全手术时,小儿外科医生可清晰看到。(4)随着睾丸引带不断缩短,睾丸下降,腹膜鞘突顶着腹腔外侧壁各层结构下降至阴囊。此过程形成了阴囊内的睾丸,精索的被摸以及腹股沟管。此即前面所述“从腹膜腔角度而言,形成了阴囊和阴囊内结构与腹腔外侧壁各层结构的延续”。(5)睾丸下降的动态过程或大致时间为:胚胎3个月末,睾丸到达髂窝,胚胎7个月,睾丸到达内环,胚胎8-9个月,睾丸到达外环。出生前后降入阴囊内。见图片1。(图一)(图片1注解:睾丸下降和先天性鞘膜异常(图内1-4,睾丸下降的过程;5 先天性交通性鞘膜积液;6婴儿型鞘膜积液;7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发育生物学过程异常出现的疾病:(1)鞘状突闭合异常,在人体的腹股沟管和阴囊周围可出现异常的“腔隙”,组织分泌的液体可积聚在此腔隙内,成为鞘膜积液:若位于腹股沟管内(从内环口到外环口)的鞘状突没有闭合,出现的是精索鞘膜积液;若位于阴囊和阴囊与外环口之间的鞘状突没有闭合,出现的是睾丸鞘膜积液,也叫婴儿型鞘膜积液;若位于腹股沟管到阴囊之间的鞘状突没有闭合,即从内环口到睾丸之间的鞘膜腔均没有闭合,出现的是交通性鞘膜积液。见图片1。通常,对于鞘膜积液而言,内环口比较小,腹膜分泌或鞘状突自身分泌产生的积液,不容易从鞘膜腔的流出而积聚于其内。若内环口较大,主要表现的是腹腔内容物坠入腹股沟管或阴囊内,此时不是以液体积聚为主要表现,而是正常腹腔内容物通过“腔隙”到达了异常部位,称之为“疝”,即腹股沟斜疝。因此,也有学者提出:鞘膜积液和腹股沟斜疝是鞘状突发育异常的“不同阶段”,到疝口还小,以鞘膜积液为表型,若疝口增大,以腹股沟斜疝为表型。依据是鞘膜积液患儿不做治疗,最后可以演化为腹股沟斜疝。见图片2。(图片2注解:鞘膜积液的形态学分类,及其与腹股沟斜疝的形态学区分。)(图片3注解:腹股沟斜疝的分类。)腹股沟斜疝按照鞘突膜在股沟管和阴囊内的走形,又包括:阴囊疝(睾丸疝)和腹股沟疝(精索疝)。临床上,“巨大疝”通常都是睾丸疝,此时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腹腔镜经内环口伸入时,镜头可以一路向下,直捣阴囊,透过薄薄的鞘突膜(腹膜的一部分)看到光滑的睾丸和附睾。(图片4注解:精索疝和睾丸疝的外观)(1)而对于睾丸下降不全,目前多数人认为是睾丸引带牵拉睾丸下降过程中出现停顿所致,依据停顿的部位不同,分为腹内型睾丸下降不全,腹股沟管型睾丸下降不全,包括可窥视型,管内型,外环口型等。也有学者认为与引带异常无关,是睾丸下降过程中与鞘状突至今的粘连所导致。笔者在门诊也常见到“可回缩性睾丸”,认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引带组织形态发育异常导致的功能异常所致,其器质性病变的类型决定了睾丸停顿的部位和运动异常。2019年3月6日,刘雪来,草书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病房(初稿完成于2016年5月19日12:00 刘雪来,随笔于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写在最后:请关注刘雪来医生健康号,关于小儿普外科疾病为大家持续更新。
刘雪来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6月14日4231
0
1
相关科普号

赵强医生的科普号
赵强 副主任医师
临沂市中医医院
泌尿外科
74粉丝32.9万阅读

杨昆霖医生的科普号
杨昆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2158粉丝5.7万阅读

赵扬医生的科普号
赵扬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儿童泌尿外科
640粉丝2.8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劳伟华 主任医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泌尿外科
隐睾 61票
包皮过长 57票
隐匿阴茎 40票
擅长:1、小儿疝气、鞘膜积液、隐睾腹腔镜微创手术专科; 2、小儿包茎、隐匿性阴茎无痛手法按压矫正治疗评估; 3、门诊包皮手术专科; 4、隐匿性阴茎专科; 5、肾积水、重复肾、膀胱输尿管反流等腹腔镜微创手术; 6、尿道下裂专科; 7、胎儿泌尿外科/产前诊断外科(胎儿镜手术); 8、睾丸、膀胱、肾肿瘤微创手术专科; 9、小儿夜遗尿专科。 -
推荐热度4.9唐静 副主任医师江西省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
包皮过长 11票
鞘膜积液 8票
隐匿阴茎 6票
擅长:擅长①小儿外生殖器整形:尿道下裂、隐匿性阴茎、包茎、包皮过长、阴茎下弯、女童外阴肿物等的个性化整形手术,追求外观美观。②应用机器人、腹腔镜进行肾积水、膀胱输尿管反流、隐睾、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等的微创规范化治疗。③女童妇科、卵巢囊肿、卵巢肿瘤等疾病的综合诊治。④性发育异常、胎儿产前咨询等。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睾丸肿瘤、卵巢肿瘤等的综合治疗。 -
推荐热度3.2罗迦耀 主治医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泌尿外科
隐睾 1票
鞘膜积液 1票
小儿疝气 1票
擅长:小儿疝气、鞘膜积液、隐睾、尿道下裂、隐匿性阴茎、包茎包皮过长、肾积水、肾肿瘤、胆道闭锁、先天胆总管囊肿、肝母细胞瘤、肛周脓肿、肛瘘、先天性巨结肠、直肠肛门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