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新生儿黄疸?为什么会出现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刚出生的宝宝,出现皮肤泛黄的现象,它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现象。它是宝宝出生后,红细胞,代谢破坏的一种表现。几乎每个宝宝都会出现黄疸,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它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的黄疸,即黄疸指数超过6mg/dl; 2、黄疸超过正常的范围,如 48小时之内,>9mg/dl; 72小时之内,>12mg/dl; >72小时>12.9mg/dl; 3、足月儿生后14天内黄疸未完全消退,早产儿生后4周内黄疸仍未完全消退。即>5mg/L,或黄疸退而复升。 导致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溶血因素(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蚕豆病),出血,红细胞异常,红细胞破坏,红细胞数目增多,酸中毒,缺氧,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败血症,肝炎)等等。 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危害为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一旦发生胆红素脑病轻者可以导致脑瘫智力障碍发育落后,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当然,胆红素脑病是完全可防可治的,并没有那么可怕。主要是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病理性黄疸怎么治疗呢? 1、首先是病因治,寻找引起黄疸的原因,进行征对性治疗。 2、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治疗,输液治疗。比如肝酶诱导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茵栀黄,黄疸茵陈等口服药物。 3、蓝光治疗,需住院治疗。 4、换血治疗。 在产科住院期间,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推荐给你不同的治疗方案。轻度增高可以口服药物治疗,中度黄染考虑光疗,严重的黄疸可能需要换血治疗。
一.何为身材矮小? 2岁至青春期前儿童可用公式计算正常身高:岁数×7+70(厘米)。低于正常身高2个标准差(约正常身高的6~7%),或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3个百分位(通俗的讲,就是一百个同龄同性别儿童按大小个子排队,最后3人为矮小)称为身材矮小。二.身材矮小有哪些原因? 内分泌、疾病、遗传、营养等因素均可造成身材矮小,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生长素缺乏和性早熟。当然,运动、睡眠、精神因素也与长高有关。三.发现身材矮小该怎么办? 首先应去正规医院的儿童内分泌专科或矮小症专科做相关检查,分清原因,做针对性治疗。目前已知有300多种疾病与身材矮小有关,不分原因乱服药无疑是可怕的。市场上有些增高药物含有性激素,有“拔苗助长”之嫌,并可促进骨骺(骨骼生长线)提前融合,导致骨骼生长过早停止,最终身高反而下降。四.身材矮小应做那些检查? 首先要拍左手X光片,以了解骨龄,并做成年身高预测。通常骨骼正常发育时,骨龄与年龄大致相等。骨龄与年龄相差较大或预测身高过低时,应积极寻找原因。骨龄大于年龄(如8岁儿童骨龄为10岁)多见于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骨龄小于年龄(如8岁儿童骨龄为6岁)多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症、性发育迟缓等。并查看骨骺是否已闭合,若已闭合则再无长高可能。再做生长素激发试验,检查甲状腺素、性激素、染色体(部分女孩)等,应用生长素前,一般还需要检查血常规、头部CT或磁共振、血糖、肝肾功能等,有条件检查IFG-1。五.目前对身材矮小治疗效果如何? 根据不同原因效果不同,若因甲状腺素缺乏,只需口服甲状腺素片,每年平均可增高10~16厘米,最多可达23厘米,并可改善智力;若系生长素缺乏,注射生长素效果也相当好,每年平均可增高10~14厘米,最多可达21厘米;对于性早熟,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安全有效,可抑制性成熟,提高最终身高8~10厘米。同时由于长个子主要与生长素有关,有很多病因引起的矮小,是通过生长素的分泌减少而导致的,其中包括一部分家族性矮小患者,也是生长素治疗的适应症,但生长素减少者治疗效果稍差于生长素缺乏者。六.身材矮小孩子什么时候治疗最合适? 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有早长晚长之分”,这样很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我国近二、三十年来生活水平提高显著,而食品安全下降,环境污染,保健品泛滥,加上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孩子的发育比上一代人明显提早。为了尽早发现,除与同龄儿童比较身高外,平时还应注意孩子的生长速率,3岁至青春期每年小于4~5厘米,青春期每年小于5.5~6厘米,视为生长迟缓,应及时去医院找专科医师检查咨询。如:女孩骨龄超过12岁后身高增速开始减缓,骨龄14岁后更锐减至每年1~2厘米,女性初潮后一般平均再长5~7厘米。一旦青春期结束,骨骺闭合再无长高可能。当然,过早使用也不合适,正常人在不同生长阶段,生长调节方式是不一样的。1周岁之前,延续宫内生长调节方式,以代谢轴调节,1周岁之后逐步向生长素调节过渡(因而生长素缺乏者1周岁前常常不矮),2周岁以上基本以生长素调节为主,极个别需要到3周岁左右才完全由生长素调节,因而虽然目前也有人主张2岁后可开始应用,但多数人观点还是3岁以上再用更好。年龄过小,也还有检查较困难和孩子不配合等方面问题,一般5~6岁开始治疗相对方便。七.注射生长激素副作用是不是很大? 生长素与一般所说的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它由脑垂体合成,定时释放,平时在血中很难测到,释放时血中浓度可突然增高50倍以上,消失也很快,半衰期仅20分钟。目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与人体自身的生长素完全一致,而且在选择注射时机时尽量与人体生理过程吻合,几乎不对人体内分泌系统造成任何影响。生长素用于儿童增高国外已有50多年历史,基因重组人生长素(rhGH)是被目前国际上对药品审查最为严格的机构--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FDA)认可的增加身高唯一安全有效药物,每年可使矮小儿童增高10~14厘米。欧洲小儿内分泌协会(ESPE)总结几十年的治疗试验结果,于1993年正式宣布“rhGH在应用于常规治疗时具有令人吃惊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八.正常人对自己身高不满意是否可用生长素? 正常人注射生长素虽然也有一定的增高作用,但效果不如生长素缺乏或低下者明显,同时还需摄X光片,以了解骨骺是否闭合,对成年人绝对无效。2003年7月25日,FDA放宽了对合成人类生长激素的使用范围,允许让身材异常矮小但身体健康的儿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增加身高,由于此类就诊者一般就诊时年龄都已经较大,提高最终身高幅度常常有限,多数只能提高3~5厘米。而且应用生长素治疗费用仍然较高,并需通过皮下注射才能起效,有一定痛苦。国外有研究显示:“人的身高70%由遗传因素决定,30%由后天因素决定”。对于正常人长高,充足的睡眠、有氧运动(中等强度、有规律、连续性、每次不少于20分钟、尽量在户外)、平衡的营养都很重要。九.家族性矮小者有无治疗办法? 父母身高与子女身高密切相关,遗传身高计算方法:男孩=45.99+0.78×(父身高+母身高)÷2±5.29cm;女孩=37.85+0.75×(父身高+母身高)÷2±5.29cm。此处的±5.29厘米不可小视,对最终身高来说,可认为差别“巨大”。这主要与营养、运动、睡眠、慢性病,甚至精神因素等有关,适当注意有可能达到高限。当然,家族性矮小,目前可归为特发性矮小类,多数情况下,只要骨骺未闭合,可以通过适当治疗,在一定程度提高终身高。同时,由于父母过去都未进行过任何矮小方面的检查与治疗,不代表家族中肯定没有影响身高的疾病,有些疾病现在可以检查,并可得到有效治疗,如果孩子也有相同疾病,完全可能通过检查、治疗达到比较理想的终身高。如果发现孩子矮小,应用时找专科医生做适当检查咨询。十、生长素是否会促进骨龄增长? 时常有人说,生长素会促进骨龄增长,其实,这种观点明显是一种误区。之所以有人有这样的看法,主要还是片面理解造成的。生长素更多地应用于生长素缺乏儿童,这样的儿童,骨龄常常偏低,应用生长素使生长素基本正常后,落后的骨龄有向正常骨龄靠近的趋势,容易误认为是促进骨龄增长,还有不少应用生长素儿童,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骨龄快速增长也容易误认为是生长素造成。因为用药期,出现任何问题都容易往药物影响上考虑。目前已经有足够证据表明,男孩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因为女孩不适合用,易造成男孩化)使雄激素不能转化为雌激素后,骨龄几乎可以做到不增长(由于尚未得到正式批准,目前还未用于临床,只是用于科研),但芳香化酶抑制剂量并不象GnRHa那样会抵制生长素分泌,和抑制生长素受体的敏感性。说明骨龄增长,主要与雌激素有关(男孩体内一样有雌激素)。再说,如果生长素会促进骨龄增长,FDA还会批准使用它来提高终身高吗?还会有那么多人花那么大的代价长期使用吗?今后我们还会在该栏目中继续搞这类问答,有兴趣的了解更多有关知识的朋友,我建议读者查阅国内最具权威科普报刊——《健康报》,也可访问其网络版(http://www.jkb.com.cn)中的寻医问药栏目,或生长发育网(http://www.zenggao.org)、好大夫在线(http://www.haodf.com/)等。
儿童矮小症应如何治疗? 如果身高低于健康儿童同年龄、同性别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以下或在同龄人第三百分位数以下的就是身材矮小。正常儿童的生长速度,1岁以内全年身高将增长24~25厘米,1~2岁要增长10~12厘米,2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期,每年则增长5~7厘米。如果在3岁至青春期之间每年增长5厘米以下,或在3岁以前和青春期身高增长速度低于正常70%,均为生长缓慢。 儿童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家族性矮小;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即所谓晚长);全身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腹泻、哮喘等);染色体病(特纳氏综合征);骨骼发育异常(软骨发育不良等);先天和遗传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占矮小儿童的1/4左右。 矮小症的治疗曾是世界级的难题,但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儿童矮小症的治疗有了很大的突破,很多“袖珍少年”完全可以成为“白马王子”。然而,儿童身材矮小的就医、诊断、治疗总是过迟,多数在青春期后因为上学、分配工作、参军、婚姻等遇到挫折才前去就医,虽然其中少数人还有治疗机会,身高能有所增加,但要想达到成人平均身高已不可能。因此矮小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这个“早”字,决定孩子身高将来能否达到平均水平,能否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工作、生活。 不同的原因治疗方法不同,所以治疗前必须在正规医院查清病因,即先要做出正确诊断,然后考虑如何治疗,只有对症下药方能获得良好效果。切不可在不明原因时,盲目购买滋补品、增高药品及增高鞋等,那样可能对孩子的身体起到相反的作用。 全身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腹泻、哮喘等)要先治疗原发病,如果原发病得到控制后,身材矮小仍明显,可用生长激素进行追赶性治疗。自从1983年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hGH)临床应用以来,目前已经肯定以下疾病引起的矮小应用hGH治疗有效。1.生长激素缺乏症是应用生长激素效果最好的适应症。国内外多年临床应用表明,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使这类矮小患儿一般每年增长10~14cm。2.特发性矮身材(ISS)即指矮小儿童中还有一部分属于目前尚难确定病因机制的孩子。他们呈均匀矮小,出生时体重正常、无内分泌功能失常等,如不进行治疗,成人时将是矮身材,对这类小儿应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观察,已取得较满意的结果。3.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特纳氏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宫内发育迟缓等所造成的矮身材,也已经被公认是生长激素治疗的适应症。4.家族性矮小、性早熟、发育迟缓、软骨发育不良应用生长激素治疗也有效。不同的疾病,生长激素的用量、疗程、效果也不尽相同。对于生长激素治疗矮小,许多人心存疑虑。目前使用的生长激素是基因重组型,其分子结构与人的生长激素一模一样,而且由于是替代治疗,所以一般不会发生副作用。长期使用生长激素不仅不会导致性早熟,而且性早熟儿童,由于最终身高较矮,也需要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花费也越少。由于大多数矮小儿童早期常不易被发现,家长应注意孩子的身高发育,发现身高低于同龄孩子或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早请医生进行诊断。对大多数矮小儿童,治疗的理想年龄是4~6岁,上学时达到正常水平。 在治疗矮小过程中,要改正几个认识上的误区,首先是试图改变遗传身高,如果孩子达到正常的遗传身高,我们并不主张盲目为孩子“拔苗助长”。其次,盲目相信广告宣传,为孩子滥用增高产品,往往给孩子带来许多危害。故而针对孩子的矮小问题,应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治疗。另外,除生长激素治疗外,身材矮小的儿童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不吃甜食、不喝饮料、保证睡眠质量、足够的运动等。
总访问量 533,178次
在线服务患者 495位
科普文章 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