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最值得关注的并发症。有感于近期大量患者因治疗不及时导致的痛苦,特撰简文,提醒各位姐妹注意!因为测量方式的不同,对淋巴水肿的发生率至今没有确切的数据。最近的数据来自于针对腋窝淋巴结清扫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在术后12个月时,中重度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在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为13%,前哨淋巴结活检组为5%。目前临床上关于如何预防淋巴水肿并没有可靠的方法可遵循,仍旧沿用的一些传统预防意见包括:避免外伤、感染;避免患肢测量血压;避免持重物或反复剧烈的运动等。 虽然乳腺外科医生普遍认为术后淋巴水肿不可治愈,但是笔者的治疗经验显示淋巴水肿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治疗周期越短,因此淋巴水肿强调早期治疗(从患者术后刚开始出现肿胀不适而不是肉眼可见的水肿)。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马栗树籽提取物,中药等)、物理治疗(梯度压力治疗,弹力绷带,功能锻炼等)以及淋巴管血管吻合等。 本文系华彬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甲状腺病人常出现易怒、睡眠障碍等情况,这些常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尤其是夜间。下面是AI总结的一些方法可供参考: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即减少“战斗或逃跑”反应)可以通过多种生活方式调整、心理干预和医学方法实现。以下是一些科学有效的建议:一、即时缓解方法(快速起效)1.深呼吸法-腹式呼吸:缓慢用鼻子深吸气(腹部鼓起),屏息2-3秒,再用嘴缓慢呼气(腹部收缩),重复5-10分钟。-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循环几次。原理:激活副交感神经(负责“休息和消化”),直接抑制交感兴奋。2.冷刺激-用冷水轻拍面部或握冰袋,刺激“潜水反射”副交感神经。3.渐进式肌肉放松-依次收紧再放松全身肌群(如握拳→松开),缓解紧张。二、长期调节方法1.规律运动-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提升副交感神经张力。-瑜伽/太极:结合呼吸和缓慢动作,平衡自主神经。2.饮食调整-减少刺激性食物:咖啡因(咖啡、浓茶)、酒精、高糖食品。-增加抗炎食物:富含镁(深绿叶菜、坚果)、Omega-3(深海鱼)、益生菌(酸奶)。3.睡眠优化-固定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睡眠不足会加剧交感兴奋)。###三、心理与行为干预1.正念/冥想-每天10-15分钟正念练习,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2.认知行为疗法(CBT)-针对慢性焦虑或压力源,调整负面思维模式。四、医学干预(必要时)1.药物-短期: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用于心悸/手抖)。-长期:需医生评估(如抗焦虑药)。注意:勿自行用药,需专业指导。2.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设备实时监测心率变异性(HRV),学习自主调节神经活性。五、环境调整-减少蓝光暴露:睡前1小时避免电子设备。-自然接触:每周接触自然环境(森林、公园)2-3次,降低皮质醇。###注意事项-排查病因:如长期交感亢进(心慌、手抖、失眠),需排除甲亢、嗜铬细胞瘤等疾病。-循序渐进:长期压力需综合调整,避免急于求成。通过以上方法多维度干预,可有效恢复自主神经平衡。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咨询神经科或心理科医生。
治疗前 患者的女儿先发现“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一年,患者本人体检发现甲状腺双叶4级,B超引导穿刺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母亲既往甲状腺癌手术史。 治疗后 治疗后180天 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包括患者本人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术前B超提示多个病灶。患者和她女儿均实行了甲状腺全切手术。术后病理(包括其女儿术后的病理)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均为百分之百,提示了肿瘤的恶性程度高。 这类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由于其多个癌灶,淋巴转移比例高的特点,应积极采用甲状腺全切和规范彻底的淋巴清扫手术。 目前手术效果很好,达到了治愈的目的。一家三代患者术后均完全康复,生活、学习和工作均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