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疾病: 食管裂孔疝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食管裂孔疝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让胃悄悄搬家的病——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认识食管裂孔疝,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是一种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简单讲就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口腔、咽喉、气管、甚至肺,导致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疾病。引起胃食管反流的病因很多,但其中一种发病率高、症状反复发作、服用药物无明显缓解的病因,那就是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主要是胃,也包括小肠和大网膜等)通过人体的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导致。人的食管在胸腔,胃在腹腔,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层片状的肌肉,叫膈肌,它的作用就是把胸腔和腹腔隔开,不能相通;在膈肌上有一个食管裂孔,是食管穿过膈肌第地方,食管穿过食管裂孔和胃相连。食管裂孔疝,就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这个食管裂孔扩大了,胃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游走到了胸腔,后果是食物、胃酸等反流到食管、口腔、鼻腔、肺等器官,于是引发一系列胃食管反流症状。中老年女性,特别是肥胖的经产妇,尤其容易发生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有哪些症状?1.?胃食管反流症状典型的症状是烧心、反酸、胸痛、呕吐酸水等。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典型表现如:阵发性咳嗽、声音嘶哑、喉头异物感等。但这些症状其实都是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更有严重者胃酸反流进入气管还会出现反复的哮喘及吸入性肺炎等。随着病程的延长,胃食管反流的程度会越来越加重,并引发各种各样的食管反流症状。2.?并发症相关症状(1)出血:主要是食管炎和疝囊炎所致,可引起出血,多为慢性少量渗血,可导致贫血。(2)反流性食管狭窄:胃酸反复反流至食管,可损伤食管继而出现器质性狭窄,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甚至引起食管癌变。(3)疝囊嵌顿:裂孔疝病人如果突然出现剧烈上腹痛伴呕吐,完全不能吞咽或同时发生大出血,提示发生急性嵌顿可能,需马上就诊治疗。3.疝囊压迫症状腹腔的内脏随着食管裂孔疝的疝囊突入胸腔内,可压迫胸腔内部的重要器官如心脏、肺、纵隔等,可以产生胸闷、气促、咳嗽、发绀等症状。压迫食管时可产生胸骨后食管停滞或吞咽困难。食管裂孔疝如何确诊?诊断食管裂孔疝除了症状、体格检查外,我们掌握的检查手段还有很多:1.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除可诊断食管裂孔疝外,还可了解食管的动力。2.胃镜检查:能直视下观察疝的情况,并可观察胃食管反流的情况,通过胃镜还可以观察到食管、胃黏膜病变的程度。3.胸腹部CT:可发现食管下端纵隔内有疝囊,并了解疝囊的大小、疝囊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确诊食管裂孔疝后该如何治疗?食管裂孔疝的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看,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症状轻的患者通过服用抑酸药减少胃酸的食管返流以达到控制症状。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者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目前首选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固定术,是一种微创术式,创伤小,一般术后第一天可下床活动,2~3天即可进食,4~5天出院。食管裂孔疝该如何预防呢?1.?少张嘴,迈开腿,调节饮食,减少食量,以高蛋白质、低脂肪饮食为主,限制饮食的总热量和糖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活动,从而减轻体重。2.?避免弯腰、穿紧身衣,避免束紧腰带或弹性围腰带,少做较长时间的下蹲或弯腰体位的劳动以免导致腹压的增加。3.?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者应积极治疗,去除引起腹压增加的因素。4.?戒掉宵夜,避免餐后平卧和睡前进食,特别是晚餐勿过饱,应在餐后4小时后再卧床。5.睡眠时取头高足低位,床头抬高15-25cm,卧位时抬高床头。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EvEK31Y5IKxtwrPJ1IJGQ
教你正确认识食管裂孔疝视频来源于天助手术通视频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外医学部录制,仅限于医学科普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膈肌的食管裂孔疝出。多数较小的Ⅰ型(滑动型)食管裂孔疝没有症状。较大的Ⅰ型食管裂孔疝患者可能出现GERD的症状,其中最常见的是胃灼热、胃内容物反流和吞咽困难。很多Ⅱ、Ⅲ和Ⅳ型(食管旁)疝患者没有症状,或仅有不明确的间歇性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餐后饱胀感、恶心和干呕。与Ⅰ型食管裂孔疝患者相比,此类患者出现GERD症状的情况较少见。Ⅰ型:滑动疝—Ⅰ型或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特征是胃食管连接部移位至膈上。胃仍保持其正常的纵向位置,胃底仍处于胃食管连接部之下。Ⅱ型食管裂孔疝是由膈食管膜的局部缺损导致的,胃底作为疝的引导点,而胃食管连接部仍固定于主动脉前筋膜和正中弓状韧带。Ⅲ型食管裂孔疝兼具Ⅰ型和Ⅱ型食管裂孔疝的特征,其特点是胃食管连接部和胃底均经食管裂孔疝出。胃底位于胃食管连接部之上。Ⅳ型食管裂孔疝与膈食管膜的较大缺损有关,特征是疝囊内存在胃之外的其他器官(如结肠、脾脏、胰腺或小肠)。通过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可能诊断出食管旁疝,但食管吞钡造影才是诊断食管旁疝最敏感的检查。>2cm的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可通过食管吞钡造影、内镜检查或食管测压检查得出诊断。相比之下,较小的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只能在手术中确诊。CT不被常规推荐,但仍然有助于提供有关食管裂孔疝位置和类型的额外信息。GERD的治疗目标包括有效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提高生命质量和预防并发症。我们强烈建议单纯无症状性Ⅰ型食管裂孔疝无需手术修复。有症状的滑动型食管裂孔疝患者需要同时优先治疗GERD。无症状食管旁疝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存在争议。虽然一些专家推荐即使患者没有症状也应进行预防性外科治疗,但也有一些专家反对这样做。存在症状或并发症的食管旁疝(Ⅱ、Ⅲ、Ⅳ型)需要手术修补,是否需要迫切手术取决于起病速度。紧急修补术的指征包括:急性胃扭转、不能控制出血、梗阻、绞窄、穿孔或继发于食管旁疝的呼吸功能损害。引起急症的食管旁疝死亡率高。择期修补术的指征包括:存在食管旁疝但症状为亚急性,如吞咽困难、早饱、餐后胸部或腹部疼痛、贫血、呕吐或者内科治疗难以控制的GERD。手术修补可改善这些患者的症状和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life,Q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