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更年期综合症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更年期抑郁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女性更年期是在42~52岁之间,更年期抑郁是在更年期发作的重性抑郁症,患病率为33.9%(1/3)【6037】。㈠病因⒈雌激素降低引起神经炎症:卵巢切除的大鼠前额皮质的小胶质细胞激活成M(micro)1型,促进炎症发生,导致神经元凋亡,传导功能障碍,引起抑郁样症状。更年期抑郁用雌激素替代治疗,通过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的致炎症功能,促进M2型小胶质细胞的抗炎症功能,以保护神经元,治疗抑郁症。⒉抑郁素质:有抑郁症史的女性到了更年期,患更年期抑郁的风险比无抑郁症史的更大。㈡症状更年期抑郁除了重性抑郁症本身的症状外,还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例如,失眠、情感波动和体重改变,并增加了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病的风险,这些问题也会恶化更年期抑郁。㈢雌激素替代治疗的疗效更年期抑郁的一线治疗依然是抗抑郁药,但更年期的雌激素降低引起的血管舒缩障碍(面部潮红、全身潮热)、骨质疏松、冠状动脉硬化、失眠、皮肤松弛、粗糙、暗沉、毛发无光泽。阴道黏膜变薄、干燥,引起的阴道瘙痒、性交疼痛。这些症状用抗抑郁药无效,需用雌激素替代治疗。⒈单用疗效:在4项单用雌激素治疗更年期抑郁的临床试验中,有3项证明有效,1项未证明有效,只是改善了睡眠质量。故有理由推断,更年期使用皮透雌激素0.1mg/d治疗4~12周,或口服雌激素1.25mg/d治疗4周,对更年期抑郁可能有效。⒉联用疗效:两项研究一致推论,雌激素联合抗抑郁药缓解更年期抑郁,比单用雌激素或单用抗抑郁药治疗更有效。但雌激素联合丙咪嗪应小心,它能引起类似丙咪嗪过量样中毒症状。㈣雌激素替代治疗的风险⒈子宫内膜癌和乳房癌:既往的临床试验无证据表明,雌激素替代治疗增加子宫内膜癌危险性。10项探索雌激素替代治疗引起乳房癌危险性的临床研究,其中7项是涉及56~79岁的女性,口服雌激素0.625mg/d超过5.7年,没有一个证明口服雌激素替代治疗会增加乳房癌危险性,只有1项研究提示,口服雌激素替代治疗1~2年,就增加与乳房癌相关联的乳房组织密度。相对早的使用皮透雌激素,可能降低乳房癌危险性【6037】。⒉血栓形成和中风:4项临床研究有2项提示,雌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增加血栓形成和中风危险性。并发现,子宫已切除的美国女性口服雌激素0.625mg达5.9年,不增加血栓形成或中风危险性,而黑非洲女性,即使口服雌激素0.625mg7.2年,也不增加血栓形成或中风危险性。一个详细的临床病例研究表明,有缺血性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的病人,即使口服雌激素1mg治疗2.8年,也增加血栓形成和中风危险性,强调了有心、脑血管疾病史或有关危险因素的病人,应慎用雌激素【6037】。⒊诱发躁狂:雌激素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能诱发躁狂样症状。㈤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时机只有更年期才适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此时除了治疗更年期抑郁以外,对骨质疏松症、阿尔茨海默症和更年期妇女的其他共患疾病也有益【6037】。而在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则无帮助,甚至有害。㈥节食治疗限制卡路里摄入,能激活前额皮质和海马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信号传导,抗抑郁。间歇性禁食能改善雌激素不足引起的认知损害和记忆减退【6038】。这样说来,重性抑郁症的厌食,既是症状,又是促进抑郁缓解的一个因素。参考文献6037.XiangX,PalasuberniamP,Pare.ExploringtheFeasibilityofEstrogenReplacementTherapyasaTreatmentforPerimenopausalDepression:AComprehensiveLiteratureReview.Medicina2024,60,1076.6038.SunQH1,LiGQ,ZhaoFY,etal.Roleofestrogenintreatmentoffemaledepression.AGING,2024,16(3):3021-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