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医院

别名: 山东省儿童医院
公立三甲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动脉瘤性骨囊肿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动脉瘤性骨囊肿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微创激素联合人工骨注射治疗骨囊肿或动脉瘤样骨囊肿微创激素联合人工骨注射治疗骨囊肿或动脉瘤样骨囊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肿瘤科燕太强2024.2.16单纯性骨囊肿或动脉瘤样骨囊肿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儿童良性溶骨性肿瘤,临床经常见到对这两种肿瘤的过度处理。患儿不但承受了开放手术,而且术后很容易复发。本篇科普不是讨论这两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是推荐采取微创治疗的方法,不开刀,且可以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与大家分享我们成功的经验。病例1女性,10岁,右肱骨近端单纯性骨囊肿,病理性骨折(A),微创激素人工骨注射(B),1年后复查,病变修复(C)。病例2男性,7岁,右股骨近端单纯性骨囊肿(A),疼痛,行走障碍,术中微创治疗(B),术后1个月复查(C),术后1年复查,囊肿消失,病变修复良好(D),运动正常。病例3女性,9岁,右腓骨远端单纯性骨囊肿(A),疼痛,行走障碍。微创激素人工骨注射术后片(B),术后6个月复查(C),术后1年复查,囊肿缩小明显,病变修复良好(D)。患者行走正常。病例4女性,13岁,右髋臼动脉瘤样骨囊肿(A),疼痛,跛行。微创激素人工骨注射术中(B),术后片,人工骨充填满意(C)。术后每月注射一次地舒单抗,术后6个月复查,囊肿边界硬化,病变修复良好(D)。患者行走正常。已改为地舒单抗3个月注射一次。病例54岁男孩,右股骨近端囊性病变(A),在当地行刮除植骨手术,术后病例为动脉瘤样骨囊肿,术后半年复查植骨吸收,病变扩大(B)。在当地行第二次刮除植骨术,术后4个月,病变进一步扩大(C)。继续观察2个月,出现病理性骨折,无法行走(D),当地建议再次手术,家属拒绝。在我院行微创激素人工骨注射术后片(E),术后给予地舒单抗60mg,每月皮下注射一次,六次后复查片(F),患儿行走正常(视频附后)。改为3个月注射一次,1年后停用。复查X线片(G)。现微创治疗后已超过两年,患者已恢复学校生活。
如何治疗动脉瘤样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发展过程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表现为侵袭性的生长,而有些病例,病变生长缓慢并且逐渐成熟直到自然消失。1.手术切除病变在腓骨、肋骨、桡骨远端,耻骨以及手、足骨等时手术切除治疗常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其他的部位,病灶内刮除、自体骨移植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在刮除的过程中,可大量出血。因此肢体手术时,尽量使用止血带。单纯的切刮术后的复发率很高,因而刮除病灶时,应开足够大的骨窗,可使用苯酚、无水乙醇等来灭活囊壁,也可以骨水泥来填充残腔以降低复发率。2.放射治疗对于较大的病变,外科手术非常困难并有大出血的可能时(病变位于椎体或骨盆等),可采用放射治疗。放疗可使动脉瘤样骨囊肿停止生长,瘢痕形成,剂量为30~40GY的放疗证明对诱导囊肿骨化有效。然而,放疗的方法只在病变巨大,而且部位特殊,外科手术相对困难时才应考虑,因为出现放疗合并症的比率是非常高的,而且有诱导恶变、损伤儿童生长板的可能性,也可损伤骺软骨造成肢体畸形,在脊柱、骨盆还可损伤神经或器官。3.冷冻疗法刮除局部病变后,用液氮倾入骨腔内,使局部迅速降温,冷冻深度可达1~2mm,灭活残存的组织,然后再植骨可减少复发率。4.介入治疗在最近,一种新的方法已被引入来治疗外科手术相对困难部位的动脉瘤样骨囊肿(椎体、骨盆等)——选择性的栓塞囊肿的营养血管,证明可能促进其成熟及骨化。这种方法既可以与外科方法联合使用,也可以做为一种单独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