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病房收治了一位年仅42岁的男性晚期肝癌患者,病人10年前曾因肝功异常、HBsAg(+)住院治疗一个月,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功正常出院,之后随诊两个月,肝功持续稳定,且一直无不适感,未再就医。近两周病人感右上腹不适、双下肢浮肿再次就诊时,B超已提示为晚期肝癌,失去了手术时机,后很快因肝癌破裂出血死亡。在临床工作中,像这样伴有慢性乙型肝炎,因未感不适而未定期复查,直到出现症状再就医,已发展至晚期肝癌而失去治疗机会而导致死亡的的病例屡见不鲜,应引起大家的重视。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癌”,因为其发展迅速,治疗棘手,疗效欠佳,近期病死率相当高,且待病人出现不适症状时再就诊,多已属于中晚期肝癌。所以,及早发现很重要。 如何能早期的发现小肝癌呢?我们应对肝癌的高危人群定期的随访观察。肝癌的高危人群---即在40岁以上,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标记物阳性者,有癌症家族史,有5到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以及已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这一人群应至少每半年全面检查一下肝病的生化和影像学指标,包括做B超、查甲胎蛋白(AFP)。一旦发现可疑病变,就要做CT等进一步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如果患者AFP持续升高,B超和CT检测不能支持诊断,应进一步做肝动脉造影检查或病理检查,这对早期小肝癌和肝癌子灶的发现有重要价值。
长期大量饮酒会通过多种途径损害肝细胞,引起慢性酒精性肝病,肝脏在不断的损伤修复过程中发生纤维化,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是欧美国家常见的病因之一,我国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2020年全球肿瘤报告显示,当年全球新增肝癌患者91万人,中国41万人;全球因肝癌死亡83万人,中国39万人。在中国,肝癌的高发主要与乙肝病毒感染、酒精的过量摄入等原因有关。乙肝病毒会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等途径进行传播,持续性的乙肝病毒感染,就可能诱发肝癌。另外,调查发现有30%的肝癌与饮酒有关,长期大量的饮酒,会增加肝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
总访问量 1,335,477次
在线服务患者 914位
直播义诊 2次
科普文章 12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