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虎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儿童骨科组) 1什么是骨折? 骨折是骨骼的断裂,当施加于骨骼的力比骨骼能承受的力更大时,就容易发生骨折。如果骨折处伴有皮肤破裂,就是开放性骨折,虽然比较少,但是治疗不当,会有感染风险。 2儿童骨折与成人骨折有什么不同? 儿童的骨骼与成人骨骼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决定了儿童骨折的特点。 1.骨弹性好 儿童发育中的骨骼比成人更柔韧更有弹性,所以断裂前往往会弯曲。所以会出现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骨折模式,例如:“竹节样”骨折、“青枝”骨折和生长 板骨折 ?隆凸样或竹节样骨折:骨骼的一侧弯曲而对侧没有断开。这是儿童跌倒时常见的骨折。 ?青枝骨折:骨骼一侧完全断裂,而另一侧折弯,类似于树枝被掰折,一侧断开另一侧还连着。 ?生长板骨折是儿童独有的,也是常见的。儿童在长骨的两端都有生长板(骨骼生长的区域,X 片上显示是一条和骨干垂直的缝隙(红色箭头)),因为生长板是软骨,所以遭受暴力时容易损伤,并且在极少数情况下,即使骨折愈合仍可导致肢体不等长或成角畸形。在对儿童骨折进行手术时,医生必须考虑并注意这 些生长板。 2.更快愈合 儿童骨骼由一层厚厚的结缔组织(骨膜)包绕,以保护骨骼免受损伤。该组 织还对骨折区域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可以来供应替代骨折时受损的细胞。相比之 下,成人骨膜更薄,导致愈合过程缓慢。 骨折的症状和原因 1儿童骨折有哪些症状? ?受伤部位疼痛、肿胀,或者明显畸形 ?难以以正常方式活动受伤的肢体?受伤部位发热,瘀伤或发红 2儿童骨折有哪些原因? 儿童大多数骨折是由于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发生的轻到中度、但不是严重的创伤导致。手臂是儿童骨折最常见的部位。随着儿童和青少年接近成年期,骨折风险增加。相比之下,男孩比女孩更易骨折,此外有明确的因素可能增加骨折的风险,例如营养不良,包括饮食缺钙、肥胖、既往有骨折史等。 3儿童受伤后什么情况下需要去看医生?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任何骨折症状,请立即寻求医疗护理。并在等待医疗帮助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伤时尽快制动受伤的肢体。 ?冷敷或用布包裹冰袋外敷在伤处,但是不要直接敷在皮肤上。不要以任何形式热敷或者揉搓伤处,因为热量会增加肿胀和疼痛。 ?在不移动受伤肢体的情况下,去除骨折周围的衣服。有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用剪刀要用剪衣服。 4儿童骨折怎样诊断? 儿童的骨骼比成人骨骼更柔软,能够更快愈合。这对于康复来说是个好消息, 但这也意味着您的孩子应该迅速得到医疗帮助或手术治疗,以确保骨骼在愈合时保持在正确的位置。接诊医生将仔细检查受伤部位,并将预约诊断性影像学检查, 包括: ?X 线片 ?CT: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很多结构不规则骨的骨折,如膝、踝关节、骨盆、脊柱等 ?核磁共振(MRI):一些骨折(例如应力性骨折)直到骨头开始疼痛几周后才在 X 线片上有表现。MRI 可以在它们恶化之前较早发现细小骨折。 5儿童骨折有哪些治疗方法? 骨折的具体治疗方法取决于骨折类型,严重程度和患儿年龄。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骨折采用夹板或石膏进行治疗,固定受伤的骨骼促进愈合,减轻疼痛、肿胀。 1.夹板或者支具因为石膏可能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所以医生有时会在新鲜骨折处放置夹板或者支具治疗。一旦肿胀消失,将用石膏替换。夹板或者支具也用于轻微骨折。 2.石膏 石膏比夹板更坚固,为受伤区域提供更多保护。石膏有两层:一个靠在皮肤 上的柔软内层(纸棉或衬垫)和一个可以防止受伤骨骼断端移动的坚硬外层。 3.骨折的其他治疗: ?手术治疗将骨折断端放回原位(使用麻醉剂,医生将金属钢板或钢针插入骨骼,以便将骨碎片固定到位,让骨骼在正确的位置愈合) ?闭合复位是一种用于固定复位骨折端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医生在患者体外复 位骨折端,并用石膏或夹板固定在位) ?开放性骨折,需要药物控制疼痛和预防感染
从业多年,一直觉得头皮血肿是小问题,2019年遇到3例头皮血肿机化需要手术的患儿,今天又网上咨询一例,让我觉得很应该写点什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这些“常识”,避免小问题大后果。 婴儿出生后各种原因导致的头皮血肿临床很常见,具体分型无需纠结,绝大部分头皮血肿可以自行吸收,早期可以适当冷敷或不处理,后期可以适当按摩、热敷促进吸收,避免头皮外伤,严密观察2周,若是血肿有明显缩小趋势,再继续观察一周,往往都可以吸收;若是2周后血肿变化不明显或是血肿有增大或血肿明显变硬,应当医院就诊进一步处理,避免处理不及时形成骨化;据报道,婴儿头皮血肿最快2周即可形成骨化,一旦彻底骨化虽然不会影响脑部发育,但是会明显影响患儿头部外形美观,对患儿以后的学习、生活造成明显不良影响;而手术处理,创伤难以避免,且疤痕、出血问题也不能小视,所以头皮血肿并不都是没事,一定要专科及时就诊,往往只需数次血肿抽吸即可痊愈,婴儿由于其特殊性,头皮薄弱,抽吸血肿既和成人相似又有不同,有条件的最好可以小儿神经外科专科就诊处理。 对于儿童和较大儿童的头皮血肿,处理原则上基本一样,需要注意的是患儿可因巨大帽状腱膜血肿导致贫血,严重的要补液、甚至输血,早期反复抽吸和加压包扎不当,可能导致贫血加重、头皮感染、坏死等,严格无菌操作很重要,血肿稳定后再抽吸相对安全和简单。 总之,对于婴儿和儿童头皮血肿,要视具体情况处理,过度处理和处理不及时都应避免,及时小儿神经外科专科就诊咨询是理想选择,避免小问题大后果。
简单来说就是:脊髓下端(圆锥)因各种原因受制于于椎管的末端,使其位置低于正常,被拴住了。在儿童最常见的原因是:脊髓脊膜膨出、隐性脊柱裂、脊髓分裂畸形、皮毛窦及皮样囊肿等,甚至外伤。有些外观上能看见异常,比如骶尾部出现皮肤隆突或凹陷,可能伴有分泌物或感染;多毛发;皮毛窦、脊膜膨出,皮下脂肪瘤类似小尾巴的东西。有些外观上无异常,比如仅仅有脊柱隐裂。对于外观有异常的家长,有些家长比较警惕,会去检查,在小儿外科或者神经外科医生的帮助下通过磁共振发现问题,也有些人甚至医生不以为是,导致耽误治疗最佳时间。对于外观没有问题的孩子,往往是到出现问题才去检查,往往是出现,下肢的运动障碍表现为行走异常,下肢力弱、踝变形(马蹄内翻足)。下肢的感觉障碍,表现为下肢、会阴部和腰背部的感觉异常和疼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常见表现为尿潴留,排尿困难,尿床、尿失禁,尿频,每次量较正常少等等;少数患者有大便秘结、便秘,或失禁。诊断与检查诊断标准:对于儿童,脊髓末端(圆锥)位置低于腰2水平,终丝增厚(正常直径<1mm,>2mm为病理性。)磁共振(MRI)是诊断脊髓栓系的主要方法,它不仅可以明确有无脊髓栓系,还可以了解并存的其它病理改变,如脂肪瘤、脊髓纵裂,脊髓空洞等。X线平片及CT可以确定有无脊柱裂。结合大小便功能情况行泌尿系B超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评价泌尿系受累程度和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松解栓系的脊髓。如仅有终丝增厚变短,只需行节段性腰骶部椎板切除,显露辨认终丝后切断;如合并有脂肪瘤者,如易与神经组织分离,可与终丝一并切除。若有脊膜膨出、脊髓膨出,还需要修补缺损和神经松解术,消除对脊髓的牵拉。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应贯彻微创理念,坚持做显微外科手术,必要时配合神经电生理监测,以做到尽可能彻底松解栓系,避免神经损伤,减少再粘连和栓系,以及预防术后伤口并发症。
总访问量 4,109,930次
在线服务患者 4,868位
科普文章 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