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心脏介入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什么是药物球囊1.什么是药物球囊?-原理:药物球囊是一种表面涂有抗增生药物(如紫杉醇)的球囊导管。在血管狭窄处扩张时,球囊将药物快速释放到血管壁内,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生,从而降低术后再狭窄风险。-特点:不留置金属支架,仅通过药物作用预防血管再狭窄,避免体内长期异物留存。2.适用哪些患者?-主要适应症:-支架内再狭窄:支架术后血管再次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案。-小血管病变(直径<2.75mm):金属支架易因尺寸问题影响远期效果。-分叉病变:避免支架覆盖分支血管开口。-高出血风险患者:缩短术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时间(通常仅需1-3个月)。-拒绝金属植入:如年轻患者或对金属过敏者。-禁忌症:严重钙化、血管弹性差、术中发生夹层需支架补救的情况。3.手术过程1.球囊预扩张:先用普通球囊扩张狭窄血管,恢复血流。2.药物球囊释放:将药物球囊送至病变处,加压扩张60秒左右,使药物渗透至血管壁。3.撤出球囊:不留任何植入物,血管仅通过药物作用维持通畅。4.优缺点总结-优势:-避免金属支架长期留存,降低晚期血栓风险。-减少抗血小板药物依赖,适合高出血风险人群。-保留血管原有解剖结构,为后续治疗留有余地。-局限性:-依赖精准操作:若扩张后出现夹层或弹性回缩,需紧急植入支架。-不适用于严重钙化或弥漫性长病变。-远期效果依赖药物作用,部分患者可能再狭窄。5.术后注意事项-严格用药:术后需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3-6个月。-定期复查:术后1、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必要时行冠脉造影。-控制危险因素:戒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预防动脉硬化进展。总结药物球囊通过“介入无植入”理念,为特定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灵活的治疗选择,尤其适合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等场景。但其应用需严格评估病变特点,由心内科医生综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