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简称: 北京妇产医院别名: 北京妇产医院
公立三甲妇产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内分泌疾病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内分泌疾病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雄激素水平居高不下,中老年男性的这些身体表现你注意到了吗?坚实的臂膀,结实的肌肉,健壮的体魄加上满满的男友力……这样富有阳刚之气、男人味十足的形象,不知可以俘获多少女性的芳心,引来多少男性的羡慕。而想要拥有男人味,雄性激素是必不可少的。除却这些好处,雄性激素还会带来什么结果呢?男性五十岁以后又会因为它而发生什么变化呢?男性50岁后,雄激素分泌旺盛是好事吗?一、雄性激素分泌旺盛使年轻人精力充沛雄性激素主要是指由性腺(睾丸)合成的一类内分泌激素,它对男性尤其是青年男性的生长发育以及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性特征雄性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分泌正常与否直接导致了男性性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维持着男性特殊的性特征。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的男性往往具有身体强健、肌肉发达、体毛旺盛、身材高大、声音粗犷等特征。且他们往往精力充沛,诸多原因便导致了男性相比于女性,更容易在体育场上挥汗如雨,这也导致了他们更受异性的欢迎和喜爱。2、增加男子气魄,勇敢且自信雄性激素分泌是否旺盛往往也会导致男性的性格有所不同。相比于心思缜密,性格内向安静的“书生”形象,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的男性往往是勇敢、自信、爱冒险、不肯服输、敢于斗争的代表。他们争强好胜,你总是可以看见篮球场上的他们勇往直前;他们勇敢无畏,喜欢挑战一切不可能;他们自信又乐观,丰富的生活充满了无穷的乐趣。二、人到中年,该如何面对雄性激素分泌带来的弊端?事物都有两面性,雄性激素分泌旺盛也会为男性朋友带来诸多烦恼。我们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素质便会不断下降,无论是机体健康还是内分泌,雄性激素也一样,并不会一直分泌旺盛。所以人到中年,如果雄性激素依然分泌旺盛,那势必会带来许多问题。1、雄性激素导致脱发脱发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年男性,而它的罪魁祸首,便是雄性激素的分泌。雄性激素分泌越多,脱发发生的概率越大,脱发现象也越明显。有的人头顶长出一片“地中海”,有的人脑门锃亮如灯泡。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头发日益稀疏,不由得感叹,时光易逝人易老。而除却雄性激素本身导致的脱发之外,其实中年朋友的工作压力、生活习惯等也是加重脱发的原因之一。吸烟、饮酒、熬夜以及工作压力大,再加上激素作用就会加重皮肤油性物质分泌,从而阻塞毛孔,导致脱发。所以中年朋友应该多注意适当地缓解压力、尽量少吸烟饮酒,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运动,规律作息生活。虽然不能完全避免脱发,但可以有效缓解脱发的症状,并且有利于中年朋友的身心健康。2、前列腺问题随之而来相比于普通人,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的朋友前列腺疾病的发生率往往更高。而前列腺一旦出了问题,不但会大大降低男性性生活质量,还会导致“尿频、尿急、尿不尽”现象的发生。男性到了50岁之后,前列腺疾病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而70岁男性患前列腺增生的概率甚至可高达70%。为了有效预防以及降低患病率,男性朋友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发现自己有排尿困难、频繁或者尿痛尿不尽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切不可拖延病症,最后导致膀胱甚至肾脏发生病变,因小失大。3、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也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美国迈阿密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与服用安慰剂的一组参试者对比,采用雄性激素疗法的老年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这也导致男性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往往高于同龄的女性人群。因此中年朋友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与之相反,甚至可能会造成致命的危险。而该致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雄性激素对血脂以及血压的影响,因此对于中年朋友而言,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饮食清淡也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雄性激素的分泌对于男性,尤其是青年男性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雄性激素虽然可以让男性更具有阳刚之气,但切记不可盲目追求“男人味”而补充过多营养,这往往会导致雄性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脱发等副作用。年轻朋友如果想要让自己更加男人味,可以适当地加强锻炼,如跑步、健身、打篮球等等;补充优质蛋白质,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营养;如果发现自己有缺乏雄性激素的可能,必要时请寻求医生的帮助,切记不可擅自服用相关药物。而中年朋友则应该更多注重“养生”,不要盲目追求男人味,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痛”等疑似前列腺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不可拖延导致病情恶化。只要能够做到这几点,相信雄性激素一定可以发挥所长,助你成为一个理想的优质男性。
低钠血症有哪些原因?低钠血症有哪些原因?低钠血症,如何定位原发病?低钠血症是临床上最重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血钠浓度下降常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低钠血症的病因繁多,对其病因的鉴别诊断可按照图1所示诊断路径逐步分析。根据实测血渗透压,低钠血症分为低渗性、等渗性和高渗性,低渗性低钠血症才是真正的低钠血症。若所在医疗机构尚无法行血浆渗透压测定,则可根据患者有无低渗透压症状(恶心、呕吐、纳差、头痛、乏力、意识障碍等)、血糖情况、有无高渗液体输注、血脂水平、血蛋白水平等间接帮助判断。根据细胞外液容量状态,低渗性低钠血症进一步分为(表1):表1.低渗性低钠血症的分类及原发病ISIADH的诊断SIADH是临床低钠血症最常见原因之一,占所有低渗性低钠血症患者的20%~40%。SIADH的主要特点是体内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或活性增加导致不适当的体液稀释和潴留,使尿钠排泄增多,共同引起低钠血症的临床病理状态。目前国际上公认的SIADH诊断标准如下表所示表2.SIADH诊断标准▲SIADH有A、B、C、D四种亚型,其中D型血浆ADH水平正常,机体ADH分泌调节机制完好,但肾脏对ADH的敏感性增高,因此血浆ADH浓度不是诊断SIADH的必要条件SIADH的病因SIADH一般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则容易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对于临床诊断为SIADH的病例需进一步排查病因,可归为以下三类:(1)非渗透性刺激引起下丘脑-神经垂体过度释放ADH(2)肿瘤相关性异位ADH的产生(3)肾小管或集合管对ADH或其类似物(如赖氨酸加压素、催产素)的敏感性增加具体病因如下:?恶性肿瘤的类癌综合征,如肺癌、鼻咽癌、消化系统肿瘤(胃、十二指肠、胰腺)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脑血管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感染(细菌性、病毒性、脓肿、结核、曲霉菌)、结节病;?呼吸系统疾病:结核、肺炎、气胸、肺不张、哮喘;?药物:刺激ADH分泌药、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文拉法辛)、抗痉挛药(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丙戊酸钠、拉莫三嗪)、抗精神病药(酚噻嗪类、丁酰苯类)、抗癌药(长春新碱、顺铂、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喷司他丁)、解热镇痛药等;?其他:遗传性(加压素V2受体突变)、暂时性(运动相关低钠血症、全身麻醉、呕吐、疼痛、应激等)、催乳素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SIADH的治疗策略病因治疗:病因治疗在SIADH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切除肿瘤、放化疗、控制感染、停用相关药物等。疾病的预后最终取决于患者的病因是否得到根本的处理。对症治疗:急性低钠血症治疗策略包括高渗盐水、袢利尿剂、V2受体拮抗剂及限水。治疗策略应随着低钠血症的进展而适时调整。大多数SIADH属于慢性低钠血症,治疗应遵循慢性低钠血症的原则。指南推荐限制液体量是针对轻中度患者的一线治疗——每日液体摄入量≤500ml,且应低于24h尿量。有学者建议将尿/血电解质比值(UNa+UK)/PNa作为指导SIADH患者限水措施的指标:??比值>1,需完全禁水;?比值介于0.5~1.0,则每日可摄水达500ml;?比值<0.5,则每日可摄水达1000ml。美国共识认为对于以下患者,限水治疗的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液体限制时,可以联合药物治疗:①高尿渗透压(>500mOsm/kg);②尿钠及钾总和超过血钠浓度;③24h尿量<1500ml/d;④每日限水量≤1L,而24~48h内血钠上升仍<2mmol/(L·d)。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目前治疗SIADH的主流药物,其能促进患者自由水的排泄使尿量增加、尿渗透浓度增高而24h的尿钠排泄基本不受影响,其主要不良反应为烦渴、口干、乏力、多尿等[5]。2009年,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均批准托伐普坦(Tolvaptan)用于SIADH患者低钠血症的治疗。美国共识建议托伐普坦从1次/日,15mg/d为起始剂量,对虚弱的老年人可从7.5mg/d起始,如48h后血钠仍低于135mmol/L或升高幅度低于5mmol/L,可加量至15~30mg/d,大多数情况于第4天左右血钠恢复正常,可减至7.5mg/d维持应用,但需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治疗方案。SIADH的病因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