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手术切除胆囊后的病人而言,很多人都很忌口,其实对于饮食没有严格的控制,一般而言,对于高脂肪餐后,如果没有腹泻,证明患者对脂肪的乳化功能尚好,也就无需再过多忌口。但对于中老年人而言,高脂肪餐对心脑血管的损害较大,所以仍不建议高脂肪餐饮食,如蛋黄,鱼籽,肥肉,坚果类食品瓜子花生等,都是高脂的
决定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侵犯胃壁的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有无肝肺转移和腹腔内种植转移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大致预测肿瘤的预后。什么是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的分化程度一般分为4级,即I,II,III,IV级,I级分化程度最好,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比较接近,一般预后做好;IV级肿瘤细胞分化最差,恶性程度高,一般预后较差。胃壁可以分为哪几层?胃壁一般可以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以及浆膜层,根据肿瘤的侵犯深度可以将肿瘤分为T1,T2,T3以及T4期(图一),T1期肿瘤局限在粘膜下层内,手术效果最好;T4期为侵犯周围脏器的肿瘤,一般需要行联合脏器切除术。胃周围淋巴结约有20组,一般分为3站,第一站距离胃癌最近,第三站距离胃癌最远(图二)。如果胃癌出现肝肺等远处转移,或腹腔种植,则属于晚期,往往不能手术切除了。图一 胃壁与肿瘤浸润深度示意图:根据胃癌浸润胃壁的深度,可以将肿瘤分为T1-T4期图二 胃周围淋巴结的分布与分组示意图
一、大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 答:大肠癌生长较慢,临床出现症状时表明肿瘤生长已经历很长时间。早期出现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不易引起重视,大肠癌可能的症状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不尽感、腹泻与便秘交替,腹部发现肿块或疼痛不适,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消瘦或发热等。为能早期发现大肠癌,需重视警觉可疑症状,尤其便血病人不能自认为痔疮而延误诊断。对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密切随访,对可疑病例要行直肠指检或全结肠镜诊断。 二、大肠癌的治疗方法有那些?疗效如何? 答: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大肠癌一旦确诊,手术根治是最有效的方法。大肠息肉的切除可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大肠息肉一般可通过内镜下摘除,但对巨大息肉,基底宽的息肉有时须手术切除。大肠癌的手术治疗效果与癌肿发现的早晚有密切关系。局限性的大肠癌行根治性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大肠癌手术治疗方法有传统的开腹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前者切口长,创伤大,恢复慢。微创外科利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开展腹腔镜下结直肠根治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开展使病人又多了一个治疗选择,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三、何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该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在疗效上有无区别?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是在电视监视器下通过器械操作分离肠管,清扫淋巴,切除肿瘤,操作视野放大清晰,淋巴清扫更加彻底,对腹腔干扰少,手术过程中不需要触摸挤压肿瘤。超声刀的应用使创面很少出血。国外大宗病例随访显示腹腔镜与传统手术在肿瘤复发,远处转移,五年生存率等方面有报道优于传统手术。 四、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有哪些优点? 手术创伤小、切口小、美观、术后疼痛轻、手术应急反应小,常不需或减少止痛剂应用、恢复快、进食早,一般术后第一天排气并拔除胃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五、直肠癌病人手术治疗是否都需要行肠造口(人工肛门)?人工肛门对病人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癌肿发生距肛门很近或肛管癌,必需行结肠造口,有时低位直肠肿瘤手术切除后即使肠道可连接,为了防止术后发生吻合口漏,近端结肠需做预防性临时造口。一般情况下,对于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均不需行肠造口。造口术后早期会给病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沉重负担。首先,要正确对待造口所带来的心理影响,勇敢面对现实,造口病人只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通过精心的造口护理,对今后的日常生活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可以正常上班和社交活动。 六、人工肛门的患者护理中要注意哪些?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因不洁饮食引起腹泻,进行排便训练,每天定时进行排便以达到控制大便的目的。学会肛门袋的使用及人工肛门周围局部皮肤的护理。如发现人工肛门狭窄及排便困难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