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苏皖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亲子心理

你们是“直升机父母”吗?

发表者:郭苏皖 人已读

“母亲节”随着今年五月的飞逝已经过去,“父亲节”在这个周日即将到来。父亲和母亲这是多么美好的两个称谓,父爱如山,深沉厚重;母爱如水,细腻温婉。 每个人一生都需要父母的关爱、支持。绝大部分的人在父母的爱意中出生、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父母牵着孩子的手送他们去幼儿园,父母用自行车驮着孩子上小学,父母伴着孩子上中学,父母放手让孩子上大学、走上社会,放孩子单飞,父母祝福子女的婚姻,笑看成年的子女过自己的丰富人生。

因为人生道路上有艰辛、有坎坷,于是父母的爱意中也伴随着无数的担忧。小时候,担忧孩子学步时跌倒,吃东西被烫了,下雨天被淋着,担心孩子受到伤害;长大一点了,担心孩子在学校开不开心,有没有受同学欺负,有没有挨老师批评,社会会不会伤害孩子,于是很多父母学会了过度保护,替代子女做事,包办子女的人生,从小开始规划孩子的人生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不松手,不放手。即使孩子成年了,依然不放心。

于是,诞生了很多的“直升机父母”: 幼儿园里受小朋友的“欺负”,父母会找老师兴师问罪,小学组织打扫卫生父母主动来帮忙扫地擦桌子,再大一点,担心孩子恋爱,害怕孩子学坏,经常偷偷检查孩子的书包,打探孩子的隐私。就连上了大学父母也要齐上阵,一定要陪着孩子去学校报到,帮助铺床叠被,所有一切都不放心。更有趣的是,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应聘面试的时候,父母站在后面替他回答问题。相亲时父母陪着“把关”,关心孩子和谁在一起,限定孩子外出的时间和行动自由,过度参与和干涉。这些都是“直升机父母”。

所以,把对孩子过度呵护和干涉的父母称为 “直升机父母”。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指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整天盘旋在孩子周围,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一有麻烦,他们立刻现身相助,即使孩子有时并不需要父母帮助,他们“创造机会也要上”。“直升机父母”分很多种类,有的在生活上过度操心,有的在学校上过度干预,有的在人身安全方面过度关注,还有的在食品安全和营养方面过度保护。……

很多父母认为:我爱我的孩子,所以我才会为他做这么多,这有错吗?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说的也是和爱有关的话题。大部分父母会认为:因为爱,所以忧。有时候是这样:因为爱孩子,所以会为他们担忧。比如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得就是孟郊的母亲爱孩子,所以为即将出远门的孩子担忧、做准备的故事,细节表达了慈母挚爱。父母的担忧是一种爱的表达,不过这种担忧是否有一个度呢?长大的孩子需要自由自在地行走,而不是被父母一直牵在手中,父母一直牵着的孩子将没有勇气闯荡世界,没有能力过自己的人生。所有的父母都会担心孩子跌倒,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一直不放手。更多的父母会带着一份忧虑鼓励孩子走路,安慰受伤的孩子,相信他们疗伤之后可以继续前进,经历过失败的孩子更有力量,更有能力继续行走、更能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因此,孟母即使担忧孩子,依然放手给孩子闯荡世界,支持孩子外出远行。而没有打点自己的行李,跟随前行。

而那种过于担忧,忧心匆匆的父母,不是爱孩子,过分的担忧是对孩子的不信任,是对孩子的束缚。凡事替代孩子,包办一切,也不是爱孩子,而是扼杀孩子成长的能力,这种担忧只会培养出无能的后代。

经常在咨询室里听到孩子的抱怨:他们帮我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而那些并不是我想要的。那个女友是父母帮我安排的,我不幸福。那个爱好是他们逼我的,我并不喜欢。……

父母会抱怨:他没有能力,所以我们要帮他安排。如果她自己肯做,我们就不会帮忙。我们做的很辛苦,可是收获的是恨。……

请父母慎重思考一下:是谁在安排一切?是谁让孩子变成今天这样?你们还要继续这样“安排”“帮忙”下去吗?

请孩子思考一下:当你小的时候,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 你已经长大了,你现在有能力为自己作决定了,你现在能够判断是否、能够选择自己人生路了,你是选择继续一直这样抱怨父母呢?还是选择放下抱怨,让自己更好的成长呢?

父母退一步,孩子进一步,这是学步的规律,也是教育的规律,更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规律。父母总有一天会老去,会先离开,未来的世界是孩子们的,聪明的父母懂得适时放手,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学习各种技能和本领,这才是他们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与其动用直升机,费时费力地在孩子的周围筑起一层隔离的“保护墙”,不如让孩子和大多数人一样,在现实社会环境中加以磨砺,经历风雨,自由地成长。

各位亲爱的父母,当你们可能变成了“直升机父母”的时候,请小心,千万别扼杀了孩子成长的能力。孩子不是私有财产,不是听话的机器。做父母的责任是:帮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

本文是郭苏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