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肿瘤

就诊科室: 耳鼻喉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耳部肿瘤是发生在外耳道和内耳道的良性或恶性肿瘤。耳部恶性肿瘤包括耳廓癌、外耳道癌、中耳癌等。良性肿瘤常见的有乳头状瘤。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当心搏动性耳鸣,可能是耳部肿瘤?

黎长江 主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耳鼻喉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 紫外线的照射:长期照射紫外线,可以导致外耳道部位的表皮细胞增生,发生肿瘤性的病变。
  • 炎症刺激:有些外耳道可以发生慢性的炎症,尤其是外耳道真菌感染,对外耳道的刺激比较大。长期的炎症刺激,也是发生肿瘤性变化的原因。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耳部肿瘤,需加以注意: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
  • 用耳不卫生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掏耳朵会导致耳部恶性肿瘤吗?

魏凡钦 副主任医师 中山一院 耳鼻咽喉科/耳专科

症状表现

不同类型耳部肿瘤表现有所不同。

典型症状

  • 乳头状瘤:表面呈棕红色,颗粒突出不均匀。耳部瘙痒,阻塞和听力丧失。
  • 耳廓癌:耳廓肿物增长迅速、伴有疼痛、表面破溃等。
  • 外耳道癌:耳痛、耳溢液、耳流血、听力下降等。
  • 中耳癌:耳道无痛性出血、耳部疼痛、外耳道或者中耳腔新生物、听力障碍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当心搏动性耳鸣,可能是耳部肿瘤?

黎长江 主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耳鼻喉科

如何预防

  • 注意防晒。
  • 改正反复挖耳等不良习惯。
  • 外耳炎和中耳炎应及时诊治。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耳部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耳科常规检查:纯音听阈、声导抗、耳纤维内镜检查,了解患者听力情况,肿瘤的大小、外观以及位置等。
  • 颞骨 CT 检查:初步判断肿瘤类型。
  • 磁共振成像(MRI):判断肿瘤是否向邻近组织扩散。
  • 病理检查:取肿物、肉芽等做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当心搏动性耳鸣,可能是耳部肿瘤?

黎长江 主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耳鼻喉科

治疗方式

耳部肿瘤均以手术切除为主。治疗目的是尽可能完全彻底切除肿瘤,防止扩散和复发。

药物治疗

  • 抗生素:如青霉素软膏外涂、滴入氧氟沙星滴耳液等,主要目的是控制感染。
  • 口服糖皮质激素:目的是减轻局部肿胀,并辅助消炎。

手术治疗

  • 耳廓癌根据肿瘤大小可行局部扩大切除术、耳廓楔形切除术和耳廓切除术。
  • 外耳道肿物根据分期可行外耳道肿物切除术,耳道袖状切除术,乳突根治术,颞骨外侧切除术(视情况选择是否切除同侧腮腺浅叶),若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需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并采用术后放疗。
  • 乳突切除术:适用于病灶局限在中耳腔,或者乳突腔,无面神经管、内耳、颗骨外侵犯。
  • 颞骨次全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外耳道、乳突、部分颞颌关节、颞骨鳞部及岩骨外 1/2~1/3,仅保留部分内耳道、部分颈内动脉管和颈内动脉管之内的岩尖部分。
  • 颞骨全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颞骨鳞部,乳突及全部岩骨。

其他治疗

放射治疗:由于中耳肿瘤被颞骨包裏,放疗难以彻底根治,因此手术加放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对肿瘤侵犯到颈动脉管,无法清除时,可考虑先行放疗,缩小肿瘤范围,再行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当心搏动性耳鸣,可能是耳部肿瘤?

黎长江 主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耳鼻喉科

注意事项

  •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7 小时,儿童睡眠时间应更长。避免劳累、熬夜等。
  • 平时要保持外耳道干燥,戒除挖耳习惯,擦去污秽时切忌动作粗暴或反复擦。
  • 术后饮食尽量清淡,多吃流食或半流食。注意休息。忌辛辣、生冷、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否则会不利于刀口的愈合。

预后

本病预后取决于肿瘤的性质以及发现的早晚。

  • 如果是良性肿瘤及时进行手术切除,是可以根治的。
  • 早期的恶性肿瘤及时发现,治疗及时也是有根治的可能,但是术后要定期门诊复查,因为有复发的可能。
  • 中晚期的恶性肿瘤是无法根治的,因为癌细胞在体内已经出现扩散的现象,只能做一些姑息手术和放化疗,来延缓患者的生命。

耳部肿瘤相关科普号

杨博医生的科普号

杨博 主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耳鼻咽喉科

960粉丝19.9万阅读

杨小玲医生的科普号

杨小玲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耳鼻咽喉科

117粉丝66.6万阅读

周亚鹏医生的科普号

周亚鹏 副主任医师

菏泽市立医院(总院)

整形美容科

70粉丝47.1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