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有哪些?
发表时间:2018-04-20 02:55 发表者:常玉英 人已读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比较复杂,但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其突出病变。主要表现在胃黏膜固有腺的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同时还伴有炎性细胞浸润,上皮增生及化生等。
腺体萎缩是萎缩性威严的基本病变,也是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萎缩多发生与腺体颈部以下的腺体,腺体变短,数量减少,重者腺体可以完全消失,粘膜变薄。在萎缩区可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常波及粘膜全层。可形成淋巴滤泡。如果在粘膜浅层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即可诊断胃活动性萎缩性胃炎,这时的粘膜上皮常常发生坏死,或形成糜烂。
一、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
二、值得关注的是萎缩性胃炎贲门炎,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窦炎,它与胃贲门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以认为是贲门癌的癌前状态,特别是与高分化肠型胃癌的发生更为密切。由于贲门部癌的特殊性,X线及胃镜检查,常常容易漏诊,而组织学又常为高分化腺癌,不易与良性病变区分。所以对于萎缩性胃炎贲门炎要加强重视,定期复查。检查时,一定要仔细认真查看,才可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避免漏诊误诊。
发表于:2010-01-18 06:20
相关文章
网上咨询常玉英大夫
常玉英的咨询范围: 食管疾病、胃肠疾病、肝胆胰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