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乳房检查报告里的BI-RADS到底是个啥?一文读懂乳腺影像分类系统
当您拿到乳房超声、钼靶或核磁共振检查报告时,是否曾被"BI-RADS4A"、"BI-RADS2"这样的专业术语困惑过?这个看似神秘的字母数字组合,实际上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的简称,它是全球通用的乳腺影像评估标准。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这个关乎乳腺健康的重要评估系统。一、BI-RADS是什么?BI-RADS是由美国放射学会(ACR)建立的标准化乳腺影像评估系统,自1993年推出后不断更新(目前最新为2025年第6版)。它有两个核心作用:统一报告语言:让不同医院、不同医生的检查结果有统一标准量化癌症风险:通过0-6的分类数字直观反映病变恶性可能性二、BI-RADS分级详解根据中国抗癌协会2025版指南,BI-RADS分类及对应临床意义如下:0类:无法评估恶性概率:无法评估临床处理建议:需补充其他检查(如加做超声或MRI)1类:正常恶性概率:0%临床处理建议:常规筛查即可2类:明确良性恶性概率:0%临床处理建议:明确良性(如囊肿、纤维腺瘤),常规随访3类:极可能良性恶性概率:≤2%临床处理建议:极可能良性(如复杂囊肿),建议6个月后复查4类:可疑恶性恶性概率:2%-95%临床处理建议:需活检明确:4A:低度可疑(2-10%)4B:中度可疑(10-50%)4C:高度可疑(50-95%)5类:几乎确定恶性恶性概率:>95%临床处理建议:需立即治疗6类:已确诊恶性概率:已确诊临床处理建议:病理证实为癌,用于治疗前评估三、不同检查方式的BI-RADS特点乳腺X线(钼靶):优势:显示钙化灶最敏感典型图像:毛刺状肿块伴钙化多为5类超声检查:优势:区分囊实性肿块危险特征:不规则形态、厚回声环、垂直位生长乳腺MRI:优势:多灶性病变检测典型表现:段样强化提示导管内癌可能临床案例:54岁女性钼靶发现左乳0.8cm不规则结节,超声示BI-RADS5类,活检确诊为罕见的乳腺腺样囊性癌(ACC)。四、检查结果不一致怎么办?约15%的情况会出现不同检查方法分级不一致,例如:钼靶:BI-RADS3类超声:BI-RADS4A类此时应遵循"就高原则",按较高分类处理,通常需要进一步做增强MRI或穿刺活检。五、特别注意事项致密型乳腺:亚洲女性中约占40%,X线检出率低,推荐补充超声检查高危人群:有家族史、BRCA基因突变者,即使BI-RADS1类也建议每年MRI筛查随访重要性:3类病变虽大概率良性,但6个月复查必不可少,有研究显示约1.8%可能恶变六、最新进展2025年第6版主要更新:新增腺体组织成分(GTC)概念细化淋巴结评估标准(皮质厚度>3mm为可疑)引入AI辅助分级系统(如AISmartDensity工具)记住:BI-RADS分类只是风险评估,不是最终诊断!即使是4类也别惊慌,统计显示约60%的4类活检结果仍是良性。关键是要遵医嘱完成后续检查,才能获得准确判断。健康小贴士: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做1次乳腺检查,致密乳腺者优选"钼靶+超声"联合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才是应对乳腺癌的最佳策略!
北京肿瘤医院科普号2025年05月10日210
0
0
-
普通患者可以读懂的乳腺彩超报告单
乳腺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乳腺疾病筛查和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乳腺内的肿块、囊肿、钙化等病变,并初步判断其性质。然而,许多患者拿到彩超报告单时,常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上面的专业术语和数据到底意味着什么。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帮助普通患者读懂报告单的主要内容及其代表的含义。一、什么是BI-RADS系统BI-RADS(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是由美国放射学会(ACR)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乳腺影像报告系统。它旨在规范乳腺影像检查的术语和报告格式,减少不同医生之间的解读差异,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乳腺病变的风险,并为患者提供明确的后续处理建议。BI-RADS系统不仅包括乳腺X线检查(钼靶)的评估,还涵盖了乳腺超声检查的内容。通过标准化的术语和分级系统,BI-RADS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描述乳腺病变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对病变进行风险分级。二、乳腺彩超报告单的主要内容一份典型的乳腺彩超报告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临床病史:报告单的开头通常会简要描述患者的临床病史,包括检查的原因(如体检发现肿块、乳腺疼痛等)、患者的年龄、是否有乳腺癌家族史等信息。2.检查范围和使用技术:报告会说明检查的范围(如双侧乳腺、腋窝等)以及使用的超声技术(如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等)。3.超声发现:这是报告的核心部分,详细描述了超声检查中发现的乳腺组织的类型、病灶的大小、位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特征、周围组织改变等。4. BI-RADS分级:根据超声发现的特征,报告会对乳腺病变进行BI-RADS分级,从0级到6级,每个级别代表不同的风险程度和处理建议。5.处理建议:最后,报告会根据BI-RADS分级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如短期随访、活检、手术等。三、BI-RADS分级及其含义0级:评估未完成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才能完成评估,通常意味着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乳腺X线)来综合判断。1级:阴性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可以放心,建议定期体检。2级:良性发现病变本质上是非恶性的,如单侧囊肿、稳定的纤维腺瘤等。这类病变通常不需要进一步处理,建议定期随访。3级:可能良性发现病变可能是良性的,但存在一定的恶性风险(约2%以下)。建议短期随访(如3-6个月)以观察病变的变化。4级:可疑恶性病变有恶性可能,恶性风险为2%-95%。根据恶性风险的高低,4级又分为4a、4b、4c三个亚级:4a:低度可疑恶性,恶性风险为2%-10%。4b:中度可疑恶性,恶性风险为10%-50%。4c:高度可疑恶性,恶性风险为50%-95%。5级:高度提示恶性病变几乎肯定为恶性,恶性风险超过95%。建议立即进行活检。6级:活检证实的恶性病变已经通过活检证实为恶性,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四、如何读懂超声描述中的专业术语1.肿块形态圆形或椭圆形:通常提示良性病变,如纤维腺瘤。不规则形:可能提示恶性病变,如乳腺癌。2.边缘和边界边缘光整:通常提示良性病变。边缘不光整(如模糊、成角、微小分叶、毛刺状):可能提示恶性病变。边界锐利:通常提示良性病变。高回声晕:可能提示恶性病变。3.内部回声无回声:通常提示囊性病变。低回声:可能提示实性病变,需要结合其他特征判断良恶性。混合回声:可能提示囊性和实性成分混合的病变。4.后方回声后方回声增强:通常提示良性病变。后方回声衰减:可能提示恶性病变。5.钙化粗钙化:通常提示良性病变。微钙化:可能提示恶性病变。6.血管供应血流丰富:可能提示恶性病变。血流较少:通常提示良性病变。五、常见问题解答1.我的报告单上写着“BI-RADS3级”,我该怎么办?BI-RADS3级表示病变可能是良性的,但存在一定的恶性风险(约2%以下)。建议您在3-6个月后进行短期随访,以观察病变的变化。如果随访过程中病变没有明显变化,可以继续定期随访;如果病变出现增大或其他可疑变化,建议进一步检查。2.我的报告单上写着“BI-RADS4级”,我需要活检吗?BI-RADS4级表示病变有恶性可能,恶性风险为2%-95%。根据恶性风险的高低,4级又分为4a、4b、4c三个亚级。一般来说,4a级病变可以考虑短期随访或活检;4b级和4c级病变建议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3.我的报告单上写着“BI-RADS5级”,我该怎么办?BI-RADS5级表示病变几乎肯定为恶性,恶性风险超过95%。建议您立即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并及时开始治疗。4.我的报告单上写着“BI-RADS6级”,我该怎么办?BI-RADS6级表示病变已经通过活检证实为恶性,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建议您尽快与乳腺外科医生联系,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六、总结乳腺彩超报告单虽然看起来专业,但通过了解BI-RADS系统和一些基本的超声术语,普通患者也可以大致读懂报告单的主要内容及其代表的含义。如果您对报告单有疑问,建议及时与医生沟通,他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给出专业的建议和处理方案。记住,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是预防乳腺疾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周建桥,詹维伟.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及其解读[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8(6):1234-1240.
怀化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科普号2025年02月11日210
0
3
-
乳腺的“第二眼”超声检查
“第二眼”超声(second-lookultrasound),是指乳腺首次超声检查没发现异常,而之后钼靶或磁共振发现问题,再次找超声检查定位的检查方式。“第二眼超声”可以更换不同B超医生;使用不同超声仪器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或结合超声弹性及超声造影等“高级”检查方式。以期更好地发现异常病变。一、“第二眼”超声的原因为什么需要“第二眼”超声?看第一眼还不够吗?“由于乳腺在不同体位时形变较大,病变在乳腺内移位,另外乳腺体积增加、乳腺背景回声不均匀、非肿块型病变以及病变太小、检查时乳腺处于不同月经周期等原因,造成乳腺内病变在常规超声检查中的漏诊风险较高”。这是本专业文献报道作者给出的解释。所以当其它检查方式怀疑有问题时,可以再次有针对性地超声复检,仍然有可能发现病变。我的观点有些不一样。1)、主要还是B超检查的主观性导致的。我在之前的文章《B超检查的乳腺结节会自动消失或再出现吗》里提到B超检查的主观性,检查结果高度依赖B超医生个人经验。不同B超医生对于同一个病灶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实,检查结果还依赖医生的注重程度,B超医生仔细缓慢检查和快速检查对病灶的发现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不是说B超医生敷衍了事,国内的B超医生一般都工作繁忙,一个患者检查半小时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快速检查全乳的基础上,对发现问题的区域再详细检查。在快速检查时对于一些不显眼的病灶滑过去是可能的,也不必苛责。让你我去做B超医生也一样的。2)、当乳腺癌以非肿块形态的作为“首发”现象是难以被B超发现。我在《早期乳腺癌的四大表现及相应症状》提到钙化、乳头溢血和乳晕湿疹样改变是结节之外的三大表现。这些病变在B超上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无占位效应的片状低回声区;导管内的低回声结节;簇状分布的微钙化,甚至没有表现。这些征象本就很难被B超发现,尤其是探头快速滑过皮肤时更难。有研究者报道,首次超声检查未提示异常而仅MRI发现的56个病灶中,35个(62.5%)为非肿块型。这些病灶在磁共振上多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无占位效应,病灶结构比较松散,其中夹杂着正常的纤维腺体及脂肪组织。由于造影剂的“加持”,磁共振比B超发现能力强一些。3)、受乳腺增生的不均匀程度影响。我在《乳腺B超报告的“结节状”是结节吗?》说过。成年女性乳腺增生往往轻重不等地遍布整个乳腺,乳腺增生不是论个计数的病灶,可以认为是乳腺的“材质”,是乳腺B超检查的“背景图”。轻的部分表现为回声不均匀结构稍紊乱,严重部分可以豹纹征或结节状改变。尤其是当严重部分作为无占位效应的早期乳腺癌病灶的背景时,可想而知其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有多大;甚至以小结节为首发表现的乳腺癌灶,也可能“淹没”在明显的豹纹征和结节状改变的背景里。这在月经前乳腺胀满最严重的时候更加明显。4)、磁共振自身病灶定位能力和引导活检能力薄弱是重要原因。既然磁共振在发现无占位效应的乳腺癌灶方面有明显优势,那就自己引导医生活检病灶就行了,为什么还要“麻烦”B超医生再做“第二眼”超声检查呢?主要还是因为磁共振定位和引导能力的薄弱导致的。而B超不仅便宜安全可以反复多次重复检查,其超强的定位引导能力常需要替磁共振作“瞄准镜”。指出问题的人就能解决这问题,这是很多人的惯性思维,但磁共振偏偏做不到。二、“第二眼”超声的临床价值国内外均有些文章报道“第二眼”超声的临床价值。如有学者在52例患者经乳腺MRI发现的80个恶性病灶,经MRI导向下的"第二眼"超声均检出。其中26个(32.5%)病变所在的乳腺背景回声均匀;54个(67.5%)病变所在的乳腺背景回声不均匀。但一项Meta分析显示第二眼超声对病灶的检出率差异较大,为22.6%~82.1%。还有一项研究做了分类报道,“第二眼”超声对肿块型和非肿块型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9.87%(71/79例)和77.94%(53/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还是肿块型更容易被"第二眼"B超发现。三、“第二眼”超声的检查效果的影响因素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议使用更高频更高分辨率的超声探头,如有条件必要时使用三维超声、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影像组学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等。2)、建议由经验丰富的B超医生详细检查。无庸多言,检查者才是是决定因素。B超医生平时检查任务繁忙,对单个患者检查很长时间是不可能的。检查“第二眼”B超时,最好能给检查者足够的时间。就像读书那样,反复精读和快速浏览肯定获得的信息量是不一样的。3)、转换检查思路。普通检查B超时,B超医生的形态是把认定有问题的乳腺部位找出来。做第二眼B超时是在磁共振或钼靶高度怀疑的特定区域找出病变部位。既然已经“认定”嫌疑犯就在这里,那么采用“排除法”,把不象有问题的乳腺部位排除掉,剩下的就是病灶部位了。就算都不大象也要“矮子里面选将军”找出最可疑的部位,除非是该区域所有腺体实在都不象病灶。四、两种特殊情况患者如果已经有外院的磁共振或钼靶,本院就诊时需要做B超时,让患者主动把报告交给B超医生作为参考,直接做的“第一眼”B超就具有了“第二眼”的性质了,可避免再次做B超。如果患者之前做过B超,显示结节多发,只写了一个“较大者”,患者如果需要手术切除更多的结节,且术者认为最好B超把结节位置定位好。那么也需要做“第二眼”B超,目的是描写更多的结节并定位。
乳腺专科孙建医生2022年08月07日617
2
7
-
解读乳腺BI-RADS系列之六---细化
六、BI-RADS分级的细化BI-RADS分类(分级)系统最常见的数字示2-5级,0级(诊断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检查)和6级(已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少见。2级基本上随访,4和5级基本上活检,一般也不难决策。只有3级最让人纠结:癌的风险有,但又不是很大,只有0-2%。一般来说,可以手术活检(毕竟有癌的风险),也可以选择影像随访复查(因为癌的风险很小)。具体到某个患者的某个结节(或钙化灶、强化灶等病灶)的具体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如遗传因素、用药因素、既往手术史等很多因素,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是否手术。详见我的文章《再论B超示BI-RADS3级乳腺结节(肿块)是否需要手术的问题》。在上述因素里面,结节是3级(癌的风险0-2%)这一点作为前提,一般不再作为权衡因素。 分析B超医生检查结节给出BI-RADS3分类信息的心态,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况:1)、某个结节尺寸较小、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没有血供、内部低回声均匀,很容易给出BI-RADS3级的结论。2)、但如果其中个别因素不符合良性的标准,如只有边界不清晰或形态不规则,别的因素也都很好。B超医生经过综合判断后,依然易给出BI-RADS3级的结论。我在之前的文章《B超显示乳腺肿块不规则或有血流是癌吗?》里提到,这类似门门功课优异的学生自然是好学生,只有一两门功课差一些的学生也能算是好学生。但深入分析可以认为,这两种BI-RADS3级的情况在B超医生的心目中应该也有所区别:前者更靠近0%,后者更靠近2%。似也可参照4级的做法,分为3a和3b两个亚级,一家之言,估计支持者寥寥。把0-2%这么小的风险范围还细化分析有必要吗?这对于那些考虑问题比较细致的患者,权衡上述利弊因素后仍然举棋不定,多一个考虑点,有利于做决策。另外:对于多发3级结节患者总是希望一次手术把所有结节统统扫地出门。但一次局麻药能支撑的切除结节的数量是有限的,患者需要决定活检其中哪几个。由于遗传史、手术史、用药史等其它因素一致的时候,能依据的因素只有结节大小、发展速度(如果有之前B超报告可供对比的话)来决策。此时这些结节是BI-RADS3级里的亚级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可见,BI-RADS3级的细化还是有临床需求的。既然我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把事情做到极致。
乳腺专科孙建医生2022年07月30日476
0
4
-
乳腺B超发现异常为什么钼靶没看到?
门诊经常有患者问我:是不是钼靶比乳腺B超看结节更清楚?或者为什么B超看到小结节,再做钼靶没看到?这是很多患者的误解,亚洲女性乳腺腺体致密,钼靶检查常常无法看到B超探查到的较小结节,但不表示结节不存在或没有问题。彩超和乳腺核磁对于2mm以上的结节敏感性很好,针对恶性病变,超声表现如下:①肿块形态:形态的大小是判定恶性乳腺肿瘤最直接的影像学特征,恶性乳腺肿瘤基本上都是浸润性生长。②纵横比:纵横比是重要的超声鉴别肿块类型的指标,恶性肿瘤在早期呈现出不同方向的浸润性生长趋势,从而造成纵横比>1。③边缘:毛刺特征通常作为超声诊断中乳腺癌的影像特征,超声影像下的边缘呈“蟹足形”。而钼靶检查对≤5mm的结节敏感性较B超低,钼靶检查微小结节的敏感性差,对于一些乳腺致密的患者经常显示无异常,造成假阴性,中国人的乳腺致密,这个缺点尤其突出。那么为什么做B超后还需要做钼靶?那是因为钼靶对乳腺钙化非常敏感,乳腺钙化包括良性和恶性钙化,因此有些患者B超检查发现结节,拍钼靶后未见结节这个情况是常见的。那么B超下哪些结节应该做手术活检?一般以乳腺彩超报告的BI-RADS分类做指导,BI-RADS1类:阴性;2类:良性;3类:良性可能性大;4类:可疑恶性,具体细分4A类:>2%—≤10%恶性可能,4B类:>10-≤50%恶性可能,4C类>50-≤95%恶性可能;5类:恶性可能大,>95%可能为恶性;6类:已确诊为恶性。临床医生对乳腺结节BI-RADS4类及以上无法确诊性质时,建议可行病理明确诊断。
刘恒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4月30日2735
0
9
-
乳腺超声报告BIRADS 3类,到底要不要做手术
乳腺超声报告BIRADS3类,要不要手术。首先BIRADS3类乳腺结节,总体是良性可能性大,恶性几率<3%,那是否就根据这单一结果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呢?我认为还是要综合其他情况具体分析,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1.有没有进行钼靶检查2.直系亲属中是否有乳腺恶性肿瘤病史,或者本人是否有乳腺癌病史3.肿物大小4.患者年龄(以45岁为界,中国的乳腺癌发病两个高峰,第1个高峰从45岁开始,明显早于西方国家)5.肿物生长时间。如果钼靶发现簇状、沙砾样钙化,或者结构不对称扭曲,是建议活检的。直系亲属或者本人有乳腺癌家族史,是建议穿刺或手术切检的。假如钼靶没有恶性征象提示,无家族史。那么我们以年龄45岁分界。小于45岁,肿物<1.0cm,可以定期复查;肿物1.0-2.0cm,可以观察,如果患者有手术意愿,可以手术,不超过2.0cm的肿物,是微创手术最佳指征,超过2.0cm进行微创手术一方面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另一方面容易残留肿物(微创活检针凹槽2.2cm左右);超过2.0cm建议手术。大于45岁,肿物不超过0.5-2.0cm,建议手术,>2.0cm,建议手术。另外我们要关注的是患者肿物生长时间。1个55岁患者,告诉医生我乳房10几年前就有这个结节,超声报告BI-RADS3类,超声检查、钼靶检查一直没有变化,我认为是可以继续观察的。假如1位超过60岁患者,同样超声报告BI-RADS3类结节,只要身体可以耐受手术,尽早手术。超过60岁的老人,乳腺腺体萎缩没有了,良性结节也很少了,一有结节,要考虑的恶性可能,及早活检,明确诊断,良性最好,恶性早诊早治。
王春建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3月27日1565
0
1
-
乳腺超声分级 科普一下 让您远离乳腺癌
徐飞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3月19日633
0
2
-
乳腺4a肿块
高泽俊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3月07日342
0
0
-
乳腺4a肿块
高泽俊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3月07日433
0
2
-
乳腺检查——钼靶(下)
马兆生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2月28日449
0
3
乳腺超声相关科普号

李永强医生的科普号
李永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肿瘤内科
142粉丝1.5万阅读

吴蓉医生的科普号
吴蓉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超声医学科
1118粉丝2.5万阅读

梁琦医生的科普号
梁琦 主治医师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乳腺甲状腺外科
325粉丝7.2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董刚 主任医师郑大一附院 超声科
甲状腺癌 2票
卵巢囊肿 2票
肝囊肿 1票
擅长:超声介入微创治疗:肝囊肿,肾囊肿,肝脓肿,卵巢附件盆腔囊肿,妇科术后淋巴管囊肿的硬化治疗,巧克力囊肿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甲状腺乳头状癌射频消融 肾衰透析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射频消融 乳腺纤维瘤射频消融术。 宫外孕局部穿刺治疗 肝癌射频消融及转移性肝癌或者肝占位射频消融、肝血管瘤、肾癌、胰腺癌、肾癌,肾上腺肿瘤射频或微波消融 子宫肌瘤射频消融、子宫腺肌症射频消融,尤其是大肝癌的消融。 下肢静脉曲张,前列腺增生的射频消融术。 -
推荐热度3.2朱阳军 副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超声医学科擅长:腹部、浅表等脏器超声诊断。浅表器官如甲状腺、乳腺、体表包块、淋巴结、阴囊等;腹部脏器如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后腹膜等
-
推荐热度3.1孙丽萍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超声医学科诊疗中心擅长:小器官、腹部及血管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