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他山之石,欧美如何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小叶增生、乳腺病、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是绝大多数成年女性都会有的或轻或重的慢性病。相当多女性由于情绪等诱因,会连续疼痛几个月;严重者甚至频繁经前双乳广泛严重疼痛。不仅中国女性时这样,欧美女性也是如此。有份美国的报道:68%的女性有一定程度的周期性乳房疼痛,其中22%为中度或重度。这和国内情形类似。乳腺增生一般要绝经后才会静止,疼痛才会基本消失。欧美是如何治疗乳腺增生的?和国内有何差别?一、饮食心情等一般治疗欧美同样强调饮食的调整,也认为低脂饮食/高纤维素饮食很重要。强调特殊的食物和食物可能会加重症状,如妇科激素治疗、部分精神科的药物如吩噻嗪类。欧美指出人参类可能会加重如下疼痛症状,这点国内没有报道。人参等补益中药很多属于豆科植物,有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理论上可能会加重症状的。顺便说一句,国内外很多文章都认为豆类是对乳腺增生有益处的食物。但我在门诊很多次遇到,喝现磨浓豆浆后乳腺明显胀痛加重的。眼见为实,所以我个人建议患者少吃豆类,至少不能为了缓解症状鼓励患者大量进食豆制品。欧美也强调咖啡因和甲基黄嘌呤对乳腺增生不利。其它的饮食注意点可参见我的文章《乳腺增生的药物治疗原则》,其中有些食物和保健品是中国人喜欢的,欧美不会特别标注。欧美也强调心情调整的作用,认为解释安慰可让85%的患者疼痛消失,尽量不用药的原则和国内一致。那些对饮食心情调整和至少三种药物治疗均无效者被称为顽固性疼痛,大约占4%。研究发现这类患者焦虑、恐慌、抑郁、躯体化障碍都比较常见。欧美认为可以心理评分,如有问题可用抗抑郁类药物。这在国内几乎不用。二、把乳腺增生疼痛分类欧美分之为三类:1、周期性疼痛,约占70-80%,一般表现为经前期或月经中间的排卵期乳腺胀痛,有的还有少量乳头清水样或淡黄色溢液。2、非周期性疼痛,其中一半是真性乳腺疼痛,约占10-15%,可以为胀痛、刺痛或烧灼痛,疼痛与月经关系不密切。3、另一半非周期性疼痛是假性乳腺疼痛,是邻近部位的肌肉骨骼疼痛。约占10-15%,多为肋骨软骨炎,表现为胸骨旁疼痛,可参见我的文章《容易误诊为乳腺疾病的其它病变》;或前锯肌起源区域肌肉韧带疼痛,疼痛多位于在侧胸壁的腋前线。严格来说第三种不能算乳腺疼痛,所以只有两类真性乳腺疼痛。???国内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另外选择中药治疗时,我个人把疼痛分为胀痛为主和刺痛为主两类,前者多为气滞,后者多为血瘀,选择中药时作为依据之一。未见欧美如此分类。依据我的临床经验,一般刺痛多见于非周期性疼痛。三、药物品种的选择这一部分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也是我写本文的初衷。国内对于饮食心情调整效果不好患者,首选中成药或中草药,效果不好时基本会选择三苯氧胺等西药,把它当做“终极大杀器”。欧美没有中药,基本是西药为主。常用药物如下:1、三苯氧胺,对抗雌激素作用。对周期性疼痛的反应率为98%,对非周期疼痛为50-60%,可服药2-3月。同类药托瑞米芬效果相似。可导致子宫内膜增厚,需要定期复查妇科B超。2、达那唑,有弱雄激素作用,对周期性疼痛效果较好,对非周期疼痛也有效。治疗后黄体酮水平降低,可服药2-3月,有效者可减量持续服药半年左右。不良反应包括30%患者可能闭经;还可能有轻度雄激素效应,如体重增加、多毛、粉刺。3、溴隐亭,抑制泌乳素分泌。对周期性疼痛效果较好,对非周期疼痛效果稍差。用药周期同丹那唑。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头晕,但不干扰月经。溴隐亭和丹那唑有潜在致畸作用,且干扰口服避孕药的效果,因此服药期间建议工具避孕。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诱导人工绝经,抑制雌孕激素分泌。对于实在顽固的疼痛,可以试行加用GnRHa如戈舍瑞林等缓释药,加强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疼痛的效果。4、月见草油,据报道可以补充必须脂肪酸,对轻度周期性疼痛有效,但对非周期性疼痛几乎无效。优点是几乎没有副作用。被视为天然物质,可以理解成是“老外的中药”吧。5、其它,维生素A、C、E都有不确定的报道;维生素B6抑制泌乳素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补充碘3-6mg/天,据说可提升甲状腺素水平,对40%的患者有效。国内以前的天冬素片,现在中外都基本不用的。四、强调依据疼痛分类选择治疗方案。周期性疼痛:第一选择月见草油,因其副作用小;第二是三苯氧胺,有效率高98%,副作用低于丹那唑;第三是丹那唑,有效率80%;第四选择是溴隐亭。疗程:月见草油4月。后三个西药用药2-3月。如果有效,可持续治疗半年(其中丹那唑需要减量)。50%的复发患者,其中疼痛请的无需治疗。重度的复发患者,需要再次治疗。非周期性疼痛:对药物的总反应性低于周期性,总体有效率64%左右。有效性次序是:首选丹那唑,有效机会最大;如无效可以尝试三苯氧胺、溴隐亭、月见草油。如果疼痛持续局部固定,尤其是有触发点的疼痛,可以尝试局部注射皮质激素加局麻药,如甲基泼尼松龙40mg+利多卡因10mg/ml。更弥漫的触痛区,可以给与外涂双氯芬酸(扶他林)等止痛凝胶。顽固性疼痛:对于各种药物为无效的顽固性疼痛患者(约占4%),除了尝试加用抗抑郁药物,可以尝试GnRHa,如有效可能需要用半年以上,但停药月经恢复后容易再发。局限者可以采用局部注射方法或外涂止疼药膏方法。如果实在没办法,最后一招是乳腺支配神经切断或皮下腺体切除。这一点中外相同,但极为罕见,我从来没遇到过。五、重视乳腺疼痛和经前期综合征的关系。经前期综合征是月经前眼睑肢体浮肿、头痛头晕、腰骶部坠痛、烦躁易怒、忧郁失眠、嗜睡乏力等症状,经期自行迅速消失。乳腺周期性疼痛可以认为是其一部分。经前期综合征在周期性乳腺疼痛患者更常见,但二者也可以独立发生。孕激素常用来治疗前者,但对后者几乎没有远处。丹那唑是周期性乳腺治疗最有效的药物,其也可以用于经前期综合征。欧美比较重视二者的关系和同时治疗,这一点值得国内学习。需要乳腺科和妇科协作诊治。
乳腺专科孙建医生2022年05月06日430
0
6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乳腺增生为什么还疼?
?乳腺增生(小叶增生、乳腺病、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是绝大多数成年女性都会有的或轻或重的慢性病。相当多女性由于情绪等诱因,会连续疼痛几个月;严重者甚至频繁经前双乳广泛明显疼痛。一般要绝经后疼痛才会基本消失。疼痛明显者除了饮食心情调整外,可能需要服药。在国内,三苯氧胺等西药是中成药效果不好时的“终极大杀器”。???乳腺癌已经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术后,另一侧乳腺的乳腺增生依然存在;如果是保乳手术,患癌这一侧大部分的腺体连同其内的乳腺增生也继续存在。70-75%的乳腺癌患者是ER阳性患者,其中大部分需要长期服内分泌药物。绝经后一般是芳香化酶抑制剂为主,绝经前大多数是服药SERM(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国内基本上是三苯氧胺或托瑞米芬5-10年。但不少服SERM的绝经前患者,服药期间仍然出现乳房疼痛。个别绝经后患者服药芳香化酶抑制剂也有可能类似情况。这是为什么呢?一、乳腺增生的疼痛机制我在《乳腺增生程度和疼痛程度是两回事》里提到小叶增生的疼痛机理。乳腺增生活动期,由于雌孕激素导致乳腺组织充血水肿,组织内压增加;这可为磁共振检查水成像证实。小叶及相关导管的少量渗出和分泌引起导管扩张,甚至可以导管内形成钙化、液体外渗引起导管周围无菌性炎症、或从乳头溢出;有研究发现B超显示的乳腺导管扩张程度与乳腺疼痛成正相关。另外,局部产生的一些活性物质刺激神经等因素;由于疼痛是容易受心理暗示的症状,精神心理因素也很重要。至于以前一直认为患者黄体功能不全的假说,补充孕激素并没有取得比安慰剂更好的效果,目前已不被认可。疼痛可表现为胀痛、刺痛、烧灼痛。二、乳腺增生的疼痛特点首先的谈一下乳腺增生的疼痛类型。可分为三种:1、周期性疼痛,约占70-80%,一般表现为经前期或月经中间的排卵期乳腺胀痛,有的还有少量乳头清水样或淡黄色溢液。2、非周期性疼痛,其中一半是真性乳腺疼痛,约占10-15%,疼痛与月经关系不密切,可以为胀痛、刺痛或烧灼痛。3、另一半非周期性疼痛是假性乳腺疼痛,是邻近部位的肌肉骨骼疼痛,约占10-15%。多为肋骨软骨炎,表现为胸骨旁疼痛,可参见我的文章《容易误诊为乳腺疾病的其它病变》;或前锯肌起源区域的肌肉韧带疼痛,疼痛点位于侧胸壁的腋前线附近。严格来说第三种不能算乳腺疼痛,所以只有两种真性乳腺疼痛。三、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时乳房疼痛的可能原因1、有可能是假性乳房痛。一般来说,绝经后如果没有激素补充,所谓乳腺疼痛一般就是肌肉骨骼性的疼痛。因此绝经后用服药芳香化酶抑制剂出现的乳腺疼痛,尤其要先到这种可能。绝经前这种可能也存在,这种疼痛对三苯氧胺基本无反应。需要请乳腺专科医生仔细触诊检查,此时B超磁共振等影像检查效果并不好。必要时请骨科或胸外科会诊。2、非周期真性乳腺疼痛。此类患者的疼痛机制中,各种原因导致的乳管扩张的因素占比较大。三苯氧胺治疗反应率为50-60%,即便长时间用三苯氧胺,依然可能有的患者疼痛不缓解。托瑞米芬是三苯氧胺同类药,情况类似。“大杀器”也不是万能的。3、周期性乳腺疼痛最常见,三苯氧胺对周期性疼痛的反应率超过90%,这反过来说明有小于10%的患者效果是不好的。由于周期性乳腺痛占所有乳腺增生疼痛患者的70-80%,由此导致的三苯氧胺疗效不佳的患者绝对例数也不算少。4、不少乳腺癌患者有长期焦虑、恐慌、抑郁等不良情绪。众所周知,这些是加重乳腺增生疼痛症状的重要原因。或觉得元气大伤,加强营养、服用很多保健品。这都会让药物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四、对策1、假性乳房痛患者,局部注射类固醇激素或局麻药有效,或局部用双氯芬酸(扶他林)等止痛凝胶也可能有效。50%的患者局部治疗半年后疼痛消失。必要时请胸外科或骨科协助治疗。2、对于真性乳房疼痛患者,不论是周期性还是非周期性,不论是否在用药,饮食心情调整依然是基本治疗,医生和家属的解释安慰永远都是必要的。可以参考我的文章《乳腺增生的药物治疗原则》。3、优先考虑的药物:在继续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同时,可疑选择如下药物:达那唑,有弱雄激素作用,对周期性疼痛效果较好,对非周期疼痛也有效。治疗后黄体酮水平降低,可服药2-3月,有效者可减量持续服药半年左右。不良反应包括30%患者可能闭经;还可能有轻度雄激素效应,如体重增加、多毛、粉刺。溴隐亭,抑制泌乳素分泌。对周期性疼痛效果较好,对非周期疼痛效果稍差。用药周期同丹那唑。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头晕,但不干扰月经。如果患者同时需要更强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疗效,可以考虑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如戈舍瑞林等缓释药,该药也可加强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疼痛的效果,一举两得。此时也可把三苯氧胺换成芳香化酶抑制剂。这些药物都不会影响乳腺癌的治疗效果。4、可以尝试的药物:临床上还有很多药物的疗效没前述药物强大,而且临床研究结论有时相互不一致。临床用药时也可发现同一药物有的患者效果好有的患者差。这也反映了乳腺增生的疼痛机制复杂。上文说的是目前研究认为的主要机制,全部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以尝试应用这些药物,如果效果不好可以更换其他药物继续尝试,找到对具体患者有效的药物。如国内常用的中药组方或中成药,尽量做到辨证施治;月见草油在国外使用比较多,可以尝试;维生素A、C、E都有不确定的报道,维生素B6抑制泌乳素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补充碘3-6mg/天对40%的患者有效;等。这些药物不影响乳腺癌疗效。5、局部治疗:对于各种药物为无效的顽固性疼痛患者(约占4%),一般来说焦虑、恐慌、抑郁、躯体化障碍比较明显,还可以尝试加用抗抑郁药物。如果是乳腺疼痛持续固定于局部,尤其是有“触发点”的疼痛,可以尝试皮质激素加局麻药局部注射;更弥漫的触痛区,可以皮肤外涂扶他林等止疼凝胶;最后一招是乳腺支配神经切断或皮下腺体切除,一般到不了这一步。
乳腺专科孙建医生2022年05月05日1521
0
6
-
乳腺增生真不是病?
近几年,乳腺疾病作为女性的高发疾病,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尤其是乳腺癌——常年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更是令人谈之色变。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相继被乳腺癌夺去了生命。虽然说乳腺癌早期发现治愈率较高,但是治愈后付出的代价还是让很多人难以接受。患上乳腺癌的女性,乳房会出现肿块、出血、变形,甚至会导致红肿、溃烂。最终只能选择把乳房割掉,不然癌细胞很有可能会转移!作为女性的第二性特征,乳房的重要性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不言而喻。所以很多人即便日后治愈了癌症,但却会因为体貌的改变陷入抑郁。据统计,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人群比欧美国家要年轻,高发年龄在45-50岁之间。不仅如此,乳腺癌逐渐有年轻化的趋势,20多岁的乳腺癌患者并不少见。诱发乳腺癌的原因有多种,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等。遗传占的比例不大,只占患病总数的4%-10%。但若体内携带有诱发乳腺癌的某些基因,有可能会大大增加患病的风险。例如BRCA1基因,一旦人体携带,则有高达80%的概率患病。除了遗传因素会起作用之外,环境、生理因素和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提高乳腺癌的患病概率。据科学研究表明,更迟的分娩、更早的月经来潮都会提高乳腺癌的患病概率。25岁以前频繁使用应急避孕药也会提高乳腺癌的患病率。除此之外,放射性治疗、高脂肪摄入、拒绝母乳哺乳都会提高概率。除了生活环境和遗传因素作用导致产生乳腺疾病外,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认知误区也是形成某些乳腺疾病的必要条件。正是因为这些误区的存在,导致很多人偏离正常的治疗“轨道”越来越远。误区一:乳腺增生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乳腺癌。真相是:仅仅是乳腺增生不用太紧张。其实乳腺增生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乳腺的腺体组织会在体内雌激素的作用下生长发育,所以它是人体发育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只有很少一部分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误区二:月经期间乳房胀痛是乳腺增生导致的。其实在医学上针对这种症状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乳痛症。乳痛症不算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病症,很多人会在怀孕哺乳后发现这种症状有所改善。怀孕和哺乳本身对乳腺有保护作用,确实会对乳房胀痛有一定的缓解。如果月经之前乳房胀痛非常明显,需避免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例如咖啡、绿茶等,因为咖啡因会促进乳腺组织发生充血水肿,进一步加重肿痛。所以自身乳房仅仅发生增生一般问题不大,不用把它当作一个很严重的病症来看待。经期乳房痛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乳腺疾病的预防和自检?在一些大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而且年轻化趋势也越来越显著。仅在武汉,每年新增的患者就达到5-6千人!即便现在乳腺癌诊疗手段和技术在不断提高,但很多人因为没有及早发现,导致拖到后期不得不切除患病乳房。所以每一位女性都应该对自己的乳房健康有一定了解。年轻的朋友可以选择在每月月经结束后三天左右的时间对乳房进行自检。已经绝经岁数较大的女性朋友,可以每个月固定1天进行定期自检。可以在洗澡时对着镜子把手指伸直,用指腹从外周至中间来触摸自己的乳房,感受是否有肿块。除此之外,腋窝下面也要进行触摸自检。再观察乳房外观:两边是否对称,是否有凹陷,颜色是否正常,有没有出水,都是考察乳房健康的指标。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即便有肿块也可能会有遗漏。不是自检没事就万无一失了,自检还是不能代替专科体检。那么体检该做哪些项目?小于45岁的女性,除了触诊之外,体检项目还可以选择做乳腺彩超。大于45岁的女性朋友,除了触诊和彩超,还需要加做乳腺钼靶检查,能检测出更深层次的病变。钼靶对某些疾病更加敏感,比如说乳腺癌的早期,一般检查是无法发现病变的,钼靶能探测到乳腺里点状分布的钙化情况。但钼靶有一定的放射性,一年只用检查一次。很多人都忽视了早期发现病变的重要性。其实早期发现乳房病变,不仅能治愈疾病,还能免于遭受割除乳房之苦。不过已经切掉乳房的患友也不必痛苦抑郁,目前乳房重建技术已非常成熟,可以在乳房切掉之后进行乳房重建。而且早期的乳腺癌有时可以选择保乳手术,保乳手术之后做放疗,局部复发的可能性和全切其实没有差别。虽然绝大部分乳腺增生不会发展成乳腺癌,但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早发现治未病”才是保持乳房健康的秘诀。
赵建国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04日1845
0
2
-
月经前乳房疼痛是否是结节作祟
乳房疼痛是很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个成年女性都在某些阶段经历过,尤其是月经前容易发生。乳腺结节也是乳腺很常见的问题。那么这种疼痛是不是结节在作祟?接下来就来谈谈这二者的关系。一、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乳腺增生处于活动期乳腺增生是绝大多数成年女性都会有的或轻或重的慢性病,普遍到在很多人认为这是成年女性的“自然现象”,不能算病。即便主诉是肿块或乳腺炎等问题的患者,乳腺增生也是这些疾病的“背景板”。我在《乳腺增生程度和疼痛程度是两回事》里说过,乳腺增生的程度和活动度是两个概念。前者指乳腺增生的已经发展到的程度,大多数女性的小叶增生是轻度的,程度越重的人数越少;后者是指乳腺增生是否正在增生以及增生的速度,通常表现为是否有疼痛以及疼痛的程度。月经前乳房疼痛是乳腺增生活动期最常见的症状。性质上:一般表现为胀痛;也有表现为经前刺痛者,但刺痛多数和月经关系不密切。时间上:少数人终其一生也很少疼痛;少数人一年中大部分经前都明显疼痛;大多数的人是有些时段,由于情绪等诱因,会连续疼痛几个月。部位上:很少有人全乳疼痛的,多是局部疼痛,一般双乳外上部位腺体最多,疼痛也最常见。而且每次疼痛的部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哪个部位疼痛明显,说明那个部位的乳腺增生处于活动状态。二、疼痛可以是特殊结节引起的一般来说,乳腺结节是不疼的。如下一些少见的情况确实是结节导致的疼痛:1,良性结节中最常见的是纤维腺瘤,如果生长实在太大太快,导致表面皮肤绷紧发亮,可导致疼痛。可见于妊娠期体内雌孕激素升高很多倍,或长期服药补充外源性妇科激素。如果没有这两种体内激素升高状态结节生长快伴疼痛,要高度怀疑叶状肿瘤。2,很多人提到结节默认是良性的结节,其实也可以是恶性结节如乳腺癌。乳腺癌肿块一般是不疼的,但如果发展至侵犯皮肤的晚期阶段,或内部出血短时间突然增大等等,也会疼痛的。3,肉芽肿性乳腺炎等炎性结节。这几种结节的疼痛,多是持续性的,不大会有经前加重经后减轻的规律。三、貌似是结节引起疼痛的巧合前面说过,即便有结节的患者,乳腺增生也是这些结节的“背景板”。确有些患者因为乳腺疼痛的部位就在结节的部位,便肯定认为是结节引起的疼痛,进而以为这下结节“危险”了。首先,一般来说乳腺外上象限腺体组织最多最厚,相应的乳腺增生程度也较重,疼痛的机会也最多;也因此乳腺结节位于外上象限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疼痛和结节在位置上重叠并不奇怪。其实这是巧合罢了,疼痛是毗邻结节的乳腺增生的症状,不是结节本身;即便不是在外上象限,也有这种巧合的可能。另外,疼痛是主观性比较强的症状,容易自我心理暗示。有些患者内心已经认定,既然结节是自己乳腺里最严重的部位,就应该比别的部位更容易出现疼痛,或疼痛更严重。在这种暗示下容易觉得该部位疼痛。反过来还有一种情况:有些患者会想当然地认为乳房如果有疼痛,也应该是肿块的部位,毕竟肿块似乎是自己乳腺内最“严重”的病变部位了。但自己乳房的疼痛部位和肿块位置确实不一致,因此很困惑。这种情况最能说明结节是不疼的,疼的是乳腺增生。四、总结一般情况下,经前乳腺疼痛是乳腺增生的表现;乳腺结节一般不疼,只有结节快速增长、乳腺癌晚期或乳腺炎的结节可能表现疼痛;有时候毗邻结节的乳腺增生疼痛会被误以为是结节本身疼痛。月经前后疼痛的患者,如果自己不确定是否只是增生引起的疼痛,需要就医做正规的检查,明确诊断以及疼痛的真正原因,以便进一步治疗。
乳腺专科孙建医生2022年05月03日250
0
6
-
乳腺肿瘤筛查与预防
1、如何区分乳腺增生、乳腺结节、乳腺囊肿 乳腺结节:乳腺结节是指小于1厘米的肿块,好发于育龄期的女性身上,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上调是导致乳腺结节的主要原因。值得提醒的是,也有一小部分乳腺结节可能是恶性的,因此应定期去医院做随访。 乳腺增生:主要症状是乳房疼痛和肿块,月经前几天乳房疼痛感加剧,月经干净后疼痛感减轻或消失,肿块出现也呈现周期性改变。属于生理现象,并非疾病。 乳腺囊肿:乳腺囊肿好发于育龄期,由于一个腺腺上皮细胞分泌液体在乳房内积存,从而生成乳腺囊肿。其主要症状是单侧或双侧乳房有肿物,呈现椭圆形或圆形且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乳腺囊肿大多不需要处理,极少恶变。 2、检查出乳房结节该怎么办 最常见的乳腺结节是乳腺纤维腺瘤,但乳腺结节不一定都是乳腺肿瘤,需要进一步应用专业的影像学和病理评估来明确。通常情况下,采用BI-RADS分级来对乳腺结节的良恶性程度与风险进行评估: 0级:单一的影像学检查不能评价其性质有无病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 1级:为阴性,未发现异常病变; 2级:基本排除恶心病变,可6~12个月随诊; 3级:良性可能性大,建议短期随访观察(恶性的可能性小于2%,3~6个月复查); 4级:可疑恶性,需穿刺或者活检,4a级恶性可能性2%~10%,4b级恶性可能性10%~50%;4c级恶性可能性50%~95%; 5级:高度提示恶性,应进行适当处理,恶性的可能性大于95%; 6级:活检病理已经证实为恶性,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建议女性朋友提高防癌意识,每月进行乳房自检,发现乳房异常变化及时就医。 3、如何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是属于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对于乳腺癌的预防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控制体重,保证脂肪不要过多;2、坚持进行体育锻炼;3、多吃水果蔬菜等食物;4、不要喝酒抽烟;5、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早睡早起. 6.保持心情愉悦,有抑郁倾向及时排遣或就医
乳腺名医大讲堂2022年03月28日545
0
0
-
为什么说乳腺增生不容忽视
在乳腺专科门诊,相当大部分的患者是因为乳房疼痛前来就诊的,最终诊断为乳腺增生(小叶增生、乳腺病、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一、乳腺增生是疾病还是正常现象????其实乳腺增生的患者数远不止来乳腺门诊就诊的人数,因为来就诊的基本上是由于疼痛,或其它少见症状如溢液才来门诊的。还有更多的乳腺增生没有症状,这部分人是不就诊的。乳腺增生是一个绝大多数成年女性都会有的或轻或重的慢性病,普遍到在很多人认为这是成年女性的“自然现象”,不能算病。足够普遍就会被当做是“正常”,这事儿在医学里不算少见,比如由于人类的血压逐渐升高,为了不把全民都诊断为高血压,这些年来高血压的诊断阈值不断抬高。还比如虽然视力5.0以下就算近视眼,但在近视眼颇多的东亚人心目中,轻度近视眼算不上病。类似的,轻微/轻度的乳腺增生可以看作正常现象。但重度的乳腺增生还是算疾病的,有的还会有严重后果。二、什么是乳腺增生???本专业的“官方”定义是:乳腺增生又称为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是一种非炎症、非肿瘤的乳腺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临床和病理两方面来描述。1、临床描述。患者感到乳房疼痛,往往月经前明显;少见的还表现为乳头溢液等。手法检查发现腺体普遍不同程度增厚;有的可有压痛;肿块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质地较韧而不硬,与周边的增厚区无明显界限。如经医生触诊、B超钼靶等检查未见肿瘤等其它问题,就可以临床上诊断为乳腺增生。这是很多女性所熟悉的情形。2、病理描述。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这是乳腺增生的“学名”,看着就拗口。其实这才是这个病的名称由来和本质特征。如果把这种腺体放在显微镜下看:早期是乳腺导管和腺泡结构扭曲不正常的生长。后期容易发展到乳腺小叶末梢导管和腺泡的扩张成囊性,腺泡之间的纤维组织增生。这就是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名称的由来,有的人纤维化重一些(特严重的叫硬化性腺病),有的人囊性化重一些。相应的,前者手摸上去硬一些,或者B超上可见多发囊肿、导管扩张。据我的经验,比较重的乳腺增生的钙化在显微镜下也比较常见。相应的,钼靶上可以看到钙化灶。然而,这样的病理还只能叫“非增生型”乳腺增生,算不了什么,不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末梢导管和腺泡上皮细胞的增生,则称为“增生型”乳腺增生。正常的一层细胞可以增多变成几层,甚至突起成乳头状,乳头还可以搭一起成筛状。如果细胞的样子还算正常,也只能算是普通型增生,癌变的危险度是没有增生者2倍左右。更有甚者,增生的上皮细胞开始“不学好”东倒西歪斜肩铲背,此时称为非典型增生,癌变风险为5倍,可称为癌前病变。如继续再发展下去,细胞外形和癌细胞一致,就“彻底下水”成为原位癌了。三、乳腺增生不容忽视???之所以说起不容忽视的理由有两条:1、乳腺增生几乎是成年女性的“标配”,其中相当部分人在很多阶段,乳房胀痛影响生活质量,有些症状严重的妨碍工作。2、“增生型”乳腺增生虽然比“非增生型”少的多,但却增加乳腺癌的风险。甚至可以说,除了个别少见类型,几乎所有的乳腺癌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发展的,普通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是其三部曲。四、不容忽视还由于治疗不易不少乳腺专业的年轻医生看不起乳腺增生,这也能算病?把绝大多数精力花在乳腺癌上。但乳腺增生的疼痛治疗上有的很顽固,顽固到国外提出神经切断术乃至乳房切除术。医生如何能够缓解他们的疼痛并不容易。我前面在讲“非增生型”乳腺增生是提到,纤维化、囊性、钙化,可能被触诊及影像检查发现。这些情况病理和临床的对应得比较好。但上皮细胞是否增生,这是事关是否增加乳腺癌风险的大问题,却无法通过临床手段及时探知!只能粗略的说,乳腺增生程度较重,尤其纤维化、囊性、钙化较明显的患者,上皮增生的风险大些。如果一定要知道那些摸起来或B超钼靶看起来比较严重的临床上乳腺增生,是否病理上真的有上皮细胞增生,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取点肉”活检放显微镜下观察。目前并不主张把活检当做整个乳房乳腺增生的普查手段,毕竟有创伤。真正需要活检的,主要是B超钼靶等怀疑具体某个部位的病灶有问题,并且给出的BI-RADS分级也提示有乳腺癌的风险,才会活检这个病灶。但此时这些病灶被认为是可以的肿瘤,不再将其当做乳腺增生的一部分来看待了。病理活检结果可能是良恶性肿瘤,也可能就是伴有上皮细胞普通型或不典型增生的“增生型”乳腺增生。另外,目前也没有治疗办法能逆转这种上皮细胞增生。???所以,乳腺增生不容忽视。希望高水平诊治乳腺癌乃至攻克乳腺癌,有想法是好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把乳腺增生这种“小病”看好开始吧。
乳腺专科孙建医生2022年03月25日695
0
10
-
B超钼靶在乳腺增生诊断中的作用
在乳腺专科门诊,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乳腺增生(小叶增生、乳腺病、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即便主诉是肿块或乳腺炎等问题的患者,乳腺增生也是这些疾病的“背景板”。乳腺的器械检查中,彩超和钼靶占了绝大部分。临床上常有患者神情紧张地拿着彩超或钼靶报告来找医生,当听到医生说是良性小叶增生后,松了一口气,不少患者随即问医生自己的小叶增生严重吧?需要吃药吧?这下轮到医生“紧张”了,特别是只看到报告,从没有为其触诊过,就更觉得无从回答。患者常怀疑医生是敷衍自己,认为都有检查结果了,就应该一目了然,还有什么不好回答的呢?这两个检查在乳腺增生的检查中有什么作用?一、最大的作用是排除其他疾病乳腺增生是个“不要命”的普遍存在的病,要命的是乳腺癌。而乳腺癌目前已经是全球发病率首位的癌症,在中国发病率还在升高。因此,乳腺科医生接诊的每一个病人,不管你诉说自己如何疼痛严重,医生脑子里绷紧的那根弦永远是排除乳腺癌,之后才是治疗乳腺增生疼痛等问题。医生根据问诊和触诊后,很可能开B超钼靶检查。这两个检查的目的首要的也就是了解有无乳腺癌,或怀疑可能有乳腺癌风险的其它病变,其次是有无纤维腺瘤等良性疾病,最后才是看一下乳腺增生情况。诊断是否有乳腺增生很容易,问诊触诊基本就够了,无需B超钼靶。说的极端一点,医生就算不做任何事,按照成年女性乳腺增生“标配”式的发病率,直接打诊断有乳腺增生,基本上也不会错的。乳腺增生的诊断是个“排除法”诊断,必须除外其他疾病才能认为是纯粹的乳腺增生。否则应诊断是某某疾病伴乳腺增生。二、有助于诊断是否是复杂型乳腺增生。我在《乳腺增生的药物治疗原则》里说,如果要详细诊断乳腺增生,需要尽量出乳腺增生的度期型证。包括:度(轻度/中度/重度)、期(静止期/活动期)、型(单纯型/复杂型的囊性增生型/复杂型的纤维硬化型等)和证(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冲任失调/痰凝瘀阻等)。乳腺增生B超诊断单纯型乳腺增生可见:腺体增厚,回声不均,局部结节状改变或豹纹征。不论增生程度如何,文字描述基本都是这样。如B超钼靶检查后发现囊肿、导管扩张、钙化,可称之为复杂型乳腺增生。但复杂型乳腺增生的全部内容也不全是由B超钼靶得出。如乳腺增生的硬度主要靠触诊,可反映纤维化的程度。除此之外,B超钼靶对判断乳腺增生的度、期、证几乎没有用处。判断乳腺增生的度和期,主要靠医生的问诊和触诊。乳腺增生的证更是要靠中医望闻问切那一套方法。三、“维工具论”的错误倾向我在《乳腺增生的药物治疗原则》说过,乳腺增生是否需要治疗,主要看是否处于活动期,具体怎么用中药,主要看乳腺增生的中医辨证。这些都不是B超钼靶能够提供的信息,苛求一点的话,也可认为是由于影像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所致。彩超和钼靶是非常有用的工具,没有它们对于乳腺临床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所有的器械检查,都只是辅助检查,是医生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可以代替医生,把医生给边缘化了。这种“维工具论”的错误倾向要予以纠正。
乳腺专科孙建医生2022年03月25日264
0
3
-
乳腺增生程度和疼痛程度是两回事
?????在乳腺专科门诊,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乳腺增生(小叶增生、乳腺病、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即便主诉是肿块或乳腺炎等问题的患者,乳腺增生也是这些疾病的“背景板”。这是一个绝大多数成年女性都会有的或轻或重的慢性病。虽是良性,却给广大女性带来不小的困扰。很多女性就诊时医生说小叶增生很严重,但自己并不疼痛;反之也有人疼痛很重,医生触摸之后却认为增生不严重。这是咋回事?一、乳腺增生的几个“指标”这里说的乳腺增生是临床诊断,其详细的病理诊断的定义见我的文章《为什么说乳腺增生不容忽视》。大家知道,对待具体的乳腺癌患者,诊断不能仅仅是乳腺癌三字,而应该需要知道其详细的分类、分期、分级和分子分型等信息。临床乳腺增生同样如此,由于本专业专著基本上是有关乳腺癌的,乳腺增生的内容往往只有1-3页纸左右,没有这方面的明确描述。但这个病发病率远高于乳腺癌,也是门诊主要的病种。我在长期临床诊治中,总结归纳了如下一些“指标”。1、乳腺增生的严重程度。乳腺增生的触诊印象是:腺体普遍不同程度增厚;有的可有压痛;肿块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质地较韧而不硬,与周边的增厚区无明显界限。但不同的个体,在增厚的程度和广度,肿块的形状数量和分布广度上,质地硬度上,明显是不一样的。但这个严重程度的轻中重没有明确的界限,也主要靠医生大量触诊后的经验总结,B超钼靶等作用不大。我有时会告诉患者,你的增生程度类似近视眼300度或500度左右的程度。大多数人的心目中300度近视眼算中等程度,500度算比较严重的吧。2,、乳腺增生的活动程度。什么样是乳腺增生的活动期和静止期?我们先来思考一个系列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个体有的疼痛,有的不疼?为什么同一个体有时候疼,有时候不疼?为什么同一个体同一时期有的部位疼,有的部位不疼?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差别?凡事总有原因,这是哲学和逻辑学的基本观点。我的分析认为:活动期增生由于组织内压增加、导管膨胀、局部产生的一些活性物质刺激神经等因素,突出的表现为乳腺疼痛,可以是胀痛、刺痛、烧灼痛。随时间推移,导致疼痛的因素会刺激纤维组织增多、乳腺腺管扭曲扩张、腺泡扩张形成囊肿、甚至腺管和腺泡细胞增殖层次增加。因此,是否有疼痛发生是判断小叶增生是否活动期的重要依据。疼痛意味着此时患者的小叶增生正在增生的过程中。不同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乳腺增生程度严重,但回顾前几十年说基本没怎么疼,这是痛觉比较迟钝的。但一般来说,疼痛严重程度反映了乳腺增生的活动度,或增生的速度。另外,乳头瘙痒和溢液,在排除湿疹、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和paget病等原因之后,也可认为与疼痛具有相似的机制,也具有了解病情是否处于活动期的判断价值。超声下囊肿或结节状改变较前增多增大等,也可认为是活动期的标志。3,乳腺增生的类型?乳腺增生B超检查可见:腺体增厚,回声不均,局部结节状改变或豹纹征。可称之为单纯型乳腺增生。如触诊B超钼靶检查后发现质地偏硬、囊肿、导管扩张、钙化,这些在病理上可以找到对应的现象。详见我的文章《为什么说乳腺增生不容忽视》。可称之为复杂型乳腺增生。复杂型乳腺增生一般比单纯型增生程度重;胀痛之外的症状,如乳头瘙痒、溢液及乳腺刺痛,较单纯型常见;用药使症状消失较难。病理上乳腺增生分为“非增生型”和“增生型”乳腺增生,后者乳腺癌的风险高于前者。遗憾的是,临床上没有什么方法能对映区分这两种更有意义的分型。一般来说,复杂型乳腺增生是病理上“增生型”的风险高于前者。4,乳腺增生的证这个就是中国特色了,乳腺增生从中医上讲,肝气郁结是起始病机,然后可发展为气滞血瘀、痰凝瘀阻等,后来总有冲任失调问题。是本虚标实的病证。国内乳腺增生的治疗首选中药,这些证候的区分是为了中医药治疗服务的。二、乳腺增生程度和疼痛程度是两回事在上述乳腺增生的四个“指标”中,最重要的是前两个。可能有些人质疑疼痛程度反映增生速度的观点,他们认为月经前乳房疼痛时乳腺是涨的,但经后乳腺不疼了又会松软一点的。这种松软是腺体间质内的充血水肿随着雌孕激素水平的周期变化出现的消退,并不是增生的上皮细胞细胞、纤维组织、囊肿等病变的减轻。这是进一步退半步,不可能完全回到经前状态。小叶增生程度就是这样半步半步地积累的。如若听之任之,小叶增生的严重程度将逐渐加重。疼痛程度(增生速度)和增生程度是不一样的概念,分别相当于一辆汽车的行使速度和已经行使的路程。临床上有些患者听医生触诊后说自己增生严重,会反驳说痛的不算重嘛。就是没有分清这两个概念。三、一些推论既然疼痛程度反映了增生速度,增生速度的长时间积累就是增生程度。那么:1,乳腺增生疼痛较重时,是有必要吃药或其它方法使之不疼的,不疼了说明增生基本静止了。不全是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如果已经服药不疼了,长期持续服药能让乳腺增生程度退缩回去,直至“返老还童”至乳腺增生发生前?那是不可能的。乳腺内的纤维组织增多、乳腺腺管扭曲扩张、腺泡扩张形成囊肿、甚至腺管和腺泡细胞增殖层次增加这些现象是无法逆转的,只能是停顿在现有的增生程度。3,尽量避免使乳腺疼痛出现或加重的事,比如吃得太好,或心情不好。
乳腺专科孙建医生2022年03月25日351
0
6
-
乳头溢液、乳腺增生、乳腺包块,女性该如何应对?
乳房很脆弱,女性要注意。日常体检中,不少女性看到报告单上的乳腺异常有着莫名的紧张,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等字眼撞击着小心脏,需要治疗吗?危险吗?是不是癌?一系列问题随着而来,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乳腺的那些疾病,其实大多数都是小问题。1乳头溢液-----乳房的“哭泣”乳头溢液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疾病的症状,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现乳头益液,它指的是非妊娠期或者是非哺乳期,患者轻轻挤压乳头会有大量的或者是中量的液体溢出。症状与感触:1.乳头在挤压下可见不同颜色的液体溢出(也有不挤压自行流出)。2.液体的颜色多见于透明,咖啡色,乳白色,鲜红色等。3.仔细观察乳头,可见单孔或多孔流出液体。4.偶有可见的乳头凹陷,歪斜等表现。应对策略:1.?乳腺的超声、钼靶检查,结果常见为导管扩张,如未提示明确肿物,BIRADS分级为1-3类,可随访观察。如为4类以上,建议住院治疗。2.?乳头溢液的细胞学涂片检查,如结果提示不典型上皮细胞,甚至直接发现癌细胞,则需尽快住院治疗。3.?乳管镜检查,如发现乳腺导管内占位,建议住院治疗。4.?泌乳素检查,如高于正常值上限,建议行脑垂体MRI检查,排除垂体肿瘤可能。?2乳腺炎----乳房的“伤风感冒”乳腺炎是指急性或慢性的乳腺组织炎症,多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大部分是由于微生物感染引起,也有一部分为无菌性的自发炎症。症状与感触:1.急性期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妇女,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有时可触及乳腺肿块,质地较软,如发生组织坏死液化,可触及波动感。病因多为哺乳时缺乏母乳喂养技巧,导致乳汁淤积,细菌经乳管逆行感染所致。2.慢性乳腺炎常见于非哺乳期妇女,多数可触及乳房肿块,边界不清,疼痛不明显,但常见皮肤破溃,瘘道形成。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性因素、细菌感染、乳房外伤。药物刺激等有关。应对策略:1.乳腺超声检查,如有脓肿形成,建议医院就诊抽出脓肿,脓液可涂片及细菌培养,根据检查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2.如培养提示为无菌性炎症,建议住院手术治疗(以切除病灶为主)。3.彩超钼靶发现的乳腺肿块,BIRADS分级为4类以上,如临床诊断乳腺炎,仍建议行空心针穿刺活检,以排除恶性肿瘤可能。?3乳腺增生----乳房的“多愁善感”乳腺增生,简称乳腺病,女性多发病,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多为体内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引起的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症状与感触:1.月经前乳房胀痛和肿块,月经来潮后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块也软化和消失。2.有时候整个月经期都有疼痛。3.劳累、生气、压力大均能诱发。4.体检可发现整个乳房或部分乳房增厚,查体多为条索感或多发结节感。应对策略:1.主要是对症治疗:疼痛较轻微或不明显者,如没有其他症状,可定期复查,基本不必治疗。应加强对该疾病的认知,避免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保持稳定的情绪,活泼开朗的心情有利于康复;疼痛较严重者,除以上外,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如中成药(每个区域可能各不相同)或西药(他莫昔芬,尤其适用于较重的患者)。2.乳腺增生有无恶变可能尚有争论,乳腺病好发年龄与中国乳腺癌好发年龄相近,为了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恶性可能,建议定期复查(一般40岁以上的女性每半年一次彩超,每年一次钼靶;40岁以下的多建议每年一次彩超)。局限性增生肿块明显时,要与乳腺癌鉴别,后者肿块更明确,质地便硬,可有腋窝淋巴结肿大,彩超及钼靶有助于鉴别。3.对于以下几种情况更应遵从乳腺专科医生意见进行随访:1)有明确的乳腺癌家族史;2)有乳腺癌相关基因BRCA1/2突变者;3)有硬化性腺病、瘤样增生等特殊类型乳腺增生者。?4乳腺结节----“不明身份的小阴影”结节并不是某种特定疾病,它和乳头益液一样,是某种疾病的表现症状。表示在做超声、拍片子时,拍到了一团不明的团块”阴影”。乳腺结节类型不同,疾病不同,但具体是什么疾病需要确认。具体而言,乳腺结节可以见于各种乳腺疾病,比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癌等,约80%以良性疾病为主。应对策略:通过乳腺BI-RADS分级法,我们可以判断结节的性质。进行0~6类的分类结论。0类: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其他影像学检查评价。1类:阴性征象,1年复查。2类: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6-12月一次)。3类: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次),这一级恶性的比例小于2%。4类:考虑恶性病变可能(2%-95%),需组织活检,进一步明确。4a:3-8%的恶性可能,在取得良性的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后需随访6个月。4b:中等拟似恶性病变,9-49%恶性可能。4c:50-94%恶性可能,尚不代表5级的的典型恶性特征。5类: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95%),需要手术切除活检。6类:已经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可以说,0-3类可以判断为良性,4-6类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有了这个分级结论,体检者再结合自己病史、体征等情况,就可以进行管理。?5乳腺纤维腺瘤----乳房的“软肋”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15-35岁,多数专家认为与乳腺内腺上皮的雌孕激素受体的数量和敏感度有关,一般很少恶变。症状与感触:1.多扪及可滑动、边界清楚的肿块,无疼痛,大小不随月经等因素改变。2.多数患者为单发,约10-15%的患者为单侧或双侧多发。3.肿块较小或腺体过于致密时不易扪及,彩超可辅助诊断。应对策略:1.定期自我体检(每月一次),扪及可疑圆形肿块或体检发现乳房异常低回声,及时就诊。2.手术切成是治疗纤维腺瘤的唯一有效方法,较年轻的患者肿块较小时(<2cm)也可观察随访;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包块切除或微创旋切活检切除。3.肿瘤过大、短期内迅速长大、有明确的乳腺癌家族史等不排除恶性者则尽快行手术活检。4.孕期因雌激素大量分泌,有可能使它迅速生长或发生恶变,计划怀孕前一般都应及时手术切除。6乳腺癌----乳房的“致命杀手”乳腺癌是由乳腺腺体内不正常的细胞生长发展而来的,不受人体控制,最终形成肿瘤或者新生物,而且能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目前已成为恶性肿瘤中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症状与感触:1、多扪及单个肿块,质地较硬,不活动,凹凸不平,一般无疼痛。有时候可扪及同侧腋窝肿大的淋巴结。2、有些伴有皮肤红肿、乳头溢液、橘皮样变、乳头或皮肤凹陷等改变。3、乳腺癌早期肿块较小,难以扪及,定期体检(彩超、钼靶等)尤为重要。应对策略:1.定期自我查体(每月一次),扪及可疑乳房肿块或腋窝肿大淋巴结及时就诊。2.定期乳腺专科随访,若检查发现:①彩超提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包膜、边缘毛刺或蟹足样;②钼靶提示点状成簇钙化,需提高警惕,及时就诊明确诊断。3.乳腺癌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应遵从专科医生意见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王永坤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2月26日222
0
0
-
关于乳腺增生 你应该了解的几点
门诊经常会接诊很多以乳房胀痛为主诉的患者,还有一些女性因体检查出乳腺增生而苦恼不已,担心会导致以后患乳腺癌。其实,在内分泌激素(特别是雌、孕激素)的作用下,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每个月乳腺都会发生一次增生和一次复旧。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乳腺增生的症状在不同年龄段表现不一样,在未婚未育的女性身上,常会表现为乳腺的胀痛,疼痛部位以双侧乳房多见,有一些疼痛严重的患者都不可触碰乳房,导致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在月经前后、熬夜或情绪激动后,疼痛、胀痛明显加重。乳腺增生原因1.精神因素:精神过于紧张、情绪过于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2.不良生活习惯:人流,不生育或30岁以上生育,不哺乳,夫妻不和,服用含激素的保健品等等,佩戴过紧的胸罩。3.饮食不合理:饮食结构不合理,如脂肪摄入过多。4.其他因素:还有一些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乳腺增生有哪些症状?乳房疼痛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隐痛,有时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情绪波动或者月经前症状加重;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乳房肿块一侧或双侧乳房可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好发于乳房外上方,也可见于其他部位。肿块大小不等,小的如米粒,大的可达3~4cm,常有触痛。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多为淡黄色或淡乳白色,也有少者经挤压乳头可见溢出溢液。乳腺增生需要吃药吗?乳腺增生主要跟内分泌相关,一般会推荐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减少外源性激素的摄入来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建议患者保持开朗的心情,经常锻炼,让情绪得到舒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也有些女性疼痛症状很明显,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这种情况可以给予药物治疗。乳腺增生会导致乳腺癌吗?乳腺增生是一个在女性中非常常见的良性疾病,70%~80%的女性都会出现乳腺增生,但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乳腺增生会导致乳腺癌。乳腺增生如何预防?1.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心情。2.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3.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4.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避免人流,产妇多喂奶,能防患于未然。
周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2月10日434
0
7
乳腺增生相关科普号

雷玉涛医生的科普号
雷玉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普通外科
2340粉丝53.4万阅读

赵华栋医生的科普号
赵华栋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普通外科
3413粉丝56.3万阅读

刘正人医生的科普号
刘正人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普外)乳腺外科
316粉丝37.6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只向成 主任医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科
乳腺增生 200票
乳腺癌 170票
乳腺疾病 131票
擅长:乳腺癌各种术式,前哨淋巴结活检,微创手术,以及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等 -
推荐热度4.8张建 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乳腺病科
乳腺疾病 252票
乳腺癌 122票
乳腺增生 116票
擅长:从事乳腺、甲状腺疾病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乳腺、甲状腺疾病的预防及诊治规范,精通乳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手术,如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术、乳腺癌前淋巴结活检术、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手术、乳腺良性肿瘤美容及微创手术等,擅长乳腺肿瘤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综合规范化、个体化及精准治疗。 -
推荐热度4.8崔潇洋 副主任医师齐齐哈尔建华医院 乳腺外科
乳腺增生 168票
乳腺癌 84票
乳腺纤维瘤 42票
擅长:擅长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擅长 乳腺良性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乳痛症保守治疗,能保守不手术,能简单不复杂。治疗病因,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