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产儿

(又称:过熟儿)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营养与饮食
  • 8注意事项
  • 9康复锻炼
  • 10预后

介绍

妊娠期超过 42 周(≥294 天)出生的新生儿称为过期产儿。因为过期妊娠影响胎儿的发育,增加患病率及死亡率,因此过期妊娠危险程度较高。若诊断失误或处理不当,可造成新生儿窒息和死亡。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 激素:孕妇在怀孕末期体内激素异常(孕酮过多和雌激素过少)可能导致过期产儿。
  • 生活习惯:可能与孕妇怀孕期间经常卧床休息,活动过少有关。
  • 胎儿因素: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异常和胎儿畸形可能导致本病发生。
  • 营养状态:营养过剩,补充维生素 E 过多也可能导致本病发生。
  • 遗传因素和个人体质:本病不会直接遗传,但父母其中一方或两方皆为过期产儿,其子代发生过期产儿的比较多。年龄小于 35 岁且初次怀孕的母亲出现过期产儿的情况少。有剖宫产史的母亲,或有其他妊娠期并发症的,出现过期产儿的比较多。
  • 高龄初产:年龄较大,同时是初次怀孕更容易导致过期产儿。
  • 子宫因素:过期产儿可能伴有子宫收缩无力。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过期产儿,需加以注意:

  •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高龄产妇:年龄大于 35 岁,且是初次怀孕的母亲,出现过期产儿的风险较高。

    剖宫产史:有过剖宫产史的母亲,较顺产的母亲出现过期产儿的风险更高。

    妊娠期并发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糖、妊娠胆汁淤积综合征等的母亲,出现过期产儿的风险比较大。

  •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环境因素: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氧分压较低,产程发动早,过期产儿发生率较低。

    内分泌因素:若孕妇内分泌失调,激素分泌异常,比如长期作息不规律等,均可能导致患病风险增加。

    生活习惯:跟孕妇怀孕期间经常卧床休息,活动过少有一定的关系。

    营养状态:营养过剩,补充维生素 E 过多也可能导致本病发生。

症状表现

过期产儿的表现根据胎盘的功能情况有所不同。胎盘功能良好的过期产儿,外观表现可与正常胎儿无太大的差异;胎盘功能不足的过期产儿,外观表现像一个“小老人”。

典型症状

  • 胎盘功能良好的过期产儿:表现与正常胎儿外观基本一致,即两眼灵活,皮肤较白,似生后几天的新生儿,皮下脂肪丰满,指甲较长,头发较粗,毳毛(胎毛)消失,耳郭软骨富有弹性,乳头突出明显。
  • 胎盘功能不好的过期产儿:主要表现为胎儿的皮肤干燥、松弛、起皱、脱皮(以手心和脚心明显)、身体瘦长、皮肤上原有的一层白色油状物消失、皮下脂肪减少,看起来没有活力,头发浓密,手指或脚趾指甲长,胎儿皮肤可被染成黄色,脐带可以呈黄绿色,看起来就像一个“小老人”。

其他症状

部分过期产儿可能出现巨大儿(出生体重等于或大于 4000 克)或小样儿(出生体重低于 2500 克),严重时胎儿可能出现呼吸不规律甚至没有呼吸、哭声微弱、皮肤青紫等新生儿窒息的表现。

并发症

如果出现并发症,可能会有呼吸急促、面色青紫、拒绝吃奶、脸色苍白、不哭不闹、双手活动不对称等症状。

如何预防

  •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高龄产妇应当根据医生制定的时间定期产检,监测胎心及羊水情况等,平时注意休息及营养补充,不要过度熬夜,不要吸烟及喝酒,忌生冷食物。

    剖宫产史的人群,怀下一胎时,应当间隔 2~3 年,孕期不要过度补钙和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

    有妊娠期并发症的患者,应当积极处理相应的并发症。做好产前监护。如 B 超、BPS 评分(对胎儿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等的一种评价)、胎心监护、胎盘功能测定及胎动监护。

  •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对于生长在含氧量较低地区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低流量吸氧,以促进产程。

    对于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的孕妇,应当及时纠正生活习惯。

    对于长期不活动的孕妇,应当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一直躺着或坐着。

    怀孕期间补充的维生素 E 不宜过多,根据医生指导,只补充需要补充的营养素,切勿自己私自摄入额外营养元素。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核算孕周、胎心监测及超声检查进行诊断,一般胎龄满 42 周或以上(≥294 天)出生的胎儿即可诊断为过期产儿。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胎动监测:测算 12 小时内的累计胎动次数,来评估胎儿是否缺氧。
  • 胎心监测:胎心监护的正常值为胎心率为 120~160 次/分钟,胎动为大于 30 次/24 小时。当胎心率大于 160 次/分钟或持续 100 次/分钟,胎动次数小于 20 次/24 小时,则提示胎儿可能在缺氧状态。
  • 超声检查:可以用来观测胎动,胎儿的呼吸情况,以及羊水量是否充足,是否出现了浑浊现象等。

治疗方式

本病主张在合适时间通过阴道分娩或剖宫产终止妊娠。

药物治疗

  • 催产素:主要作用是帮助胎儿娩出。
  • 肾上腺素:主要作用是在出现新生儿窒息时,帮助新生儿复苏。

手术治疗

  • 剖宫产:主要目的是终止妊娠。对于胎儿体重 ≥4000 克、胎位不正,如胎儿体位为臀先露(即臀部朝下)、产程异常(如分娩期间的某一段时间过长)、孕妇和胎儿情况差、预计经阴道分娩困难的孕妇, 应果断行剖宫产术,保证母婴安全。
  • 破膜引产:主要目的是排出羊水,改变宫腔容积,从而让子宫规律地收缩,促进分娩。适用于宫颈已经成熟的孕妇。

其他治疗

  • 经阴道分娩:目的是娩出胎儿,终止妊娠。对于胎儿体重小于4000 克、头先露(胎儿的头朝下,有利于顺产)、母婴一般情况良好的孕妇,在严密的监护下,可经阴道分娩。
  • 促宫颈成熟法:目的是通过促进宫颈的成熟,促使胎儿经阴道分娩。可以通过徒手或仪器刺激乳头及乳晕,或经阴道在宫颈内药物促进宫颈成熟。
  • 加压给氧:出现缺氧的胎儿,除了采用气管插管以及清除气管内异物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加压给氧,保证胎儿血氧分压。
  • 新生儿复苏:由于宝宝在出生前后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这是确保宝宝的心跳、呼吸能正常过渡的重要手段。医生会对刚出生的宝宝进行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再根据评估及复苏后宝宝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正压通气、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来重建新生儿的呼吸心跳等。

营养与饮食

  • 手术患者
    术后第一天,可以视情况吃易消化的流食,如米汤、豆浆、藕粉、果汁等。

    术后第二天起,可以吃软饭、鱼汤、肉汤、蔬菜、家常小炒等。

    术后第三天起,可以正常饮食,多吃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新鲜蔬菜等。

    少吃生冷油炸类食物,如薯片、冰淇淋等。

  • 普通患者:多吃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新鲜蔬菜等,少吃生冷油炸类食物,如薯片、冰淇淋等。

注意事项

  •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术后需要注意手术部位的清洁与消毒,不要沾水,不要洗澡,可以使用湿毛巾避开手术部位擦澡。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注意站姿和坐姿,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术后应当根据医生建议尽早下床活动,产后有咳嗽或者活动后伤口疼痛时可以使用收腹带。

    术后应当注意清洗会阴部,勤换护理垫,避免伤口感染或者是影响伤口愈合。

    对于胎儿应当尽可能早进行母乳喂养,吸食母乳后,应当适当轻轻拍背防止吐奶和误吸的发生。

    应当定时观察婴儿,比如观察皮肤颜色、呼吸频率、嘴角颜色等是否正常。

  • 用药注意事项:需要按照医嘱服药,不要私自服用民间偏方,不要给婴儿使用非正规的药物或洗护用品。

  • 定期复查:在妊娠期需要根据医生制定的产检时间定期复查,复查项目主要为胎心监测、超声等项目。出生后需要监测孩子的脑部发育、运动功能等是否正常。

  • 生活护理、其他
    大小便:不要憋尿。保持大便规律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果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可以使用软化大便的药物。

    注意外阴清洁:每天用干净清水清洗外阴,避免细菌滋生,勤换内衣内裤。

康复锻炼

  • 手术患者:
    剖宫产后通常术后一天就可以下床,适当在床边活动。

    术后二天可以增加活动量,如慢走、抬腿、双臂举高后弯腰等。

    出院后建议休养 42 天左右,在此期间不要剧烈运动。

  • 普通患者:日常应当适当加强运动,可以每周运动 4-5 次,每次 20-30 分钟,推荐产后瑜伽、养生操等活动,不要进行快跑、举重等活动。

预后

  •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能会出现胎儿缺氧和营养不良,缺氧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胎儿窒息,从而导致死亡。部分胎儿可发展为巨大儿或小样儿,会影响分娩的正常进行。如果胎儿器官受到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体现出来,比如出现智力低下、运动发育落后、脑瘫、癫痫等,对生活质量跟寿命产生影响。
  • 若早期诊断并接受正规治疗,则可以有效避免过期产儿的发生,与其他正常分娩的胎儿无明显差异。

过期产儿相关科普号

王丽鸽医生的科普号

王丽鸽 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普通内科

101粉丝148.1万阅读

王莹医生的科普号

王莹 主任医师

武汉儿童医院

呼吸内科

455粉丝61.3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营养与饮食
  • 8 注意事项
  • 9 康复锻炼
  • 10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