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肠镜发现了肠息肉,怎么办?
什么是结肠息肉?结肠息肉(Colonpolyps)是结肠(也称为大肠)内组织的增生。一些息肉是茎端的蘑菇状突起。其他息肉则是平贴在肠壁上的肿块。息肉有多种类型,大多数是非癌性的(良性的)。但有一种类型,即腺瘤性息肉,与结肠内壁DNA的变化(称为突变)有关;这些突变可发展为结肠癌。息肉越大,其含有癌细胞的可能性就越大。有些人天生就有罹患多发性息肉的遗传倾向。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denomatouspolyposis,FAP))和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syndrome)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结肠和直肠中长出数百个息肉。如果不进行手术切除受影响的肠道部分,几乎可以肯定,到中年时,这些息肉中至少有一个会变成癌症。但这两种情况的发生率比较低。约75%的结肠直肠癌始于腺瘤性息肉,约80%的结肠息肉都是腺瘤。但只有约5%的腺瘤是恶性的。随机、平均大小的结肠息肉癌变的风险估计为10年内8%和20年内24%。结肠息肉的症状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结肠息肉,因为没有任何症状。较大的息肉会出血,导致粪便带血。有时出血的息肉会导致疲劳(Fatigue)和其他贫血症状(红细胞水平低)。在极少数情况下,较大的息肉会导致腹泻或大量钾分泌。这会导致明显的疲劳和肌肉无力(Myasthenic)。诊断结肠息肉您的医生可能会使用以下一项或多项检查来确定您是否患有结肠息肉:1.直肠指检——医生将戴手套的手指插入直肠,检查是否有异常生长或形成。这只能检测直肠(肠道下部几英寸)内的息肉。2.粪便检测——检查粪便样本中是否有微量血液或DNA或两者,这是息肉的征兆。3.乙状结肠镜检查——一根装有摄像机的细管通过直肠插入结肠,让医生检查结肠部位是否有息肉。可以通过内窥镜切除小息肉。4.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中使用的仪器的加长版可用于查看整个结肠。这是唯一一种检查所有可能出现癌症的区域的检查。可以通过内窥镜切除小息肉。5.钡灌肠——通过直肠将白垩液体注入结肠,然后拍摄肠道的X射线图像。通常会注入空气以扩张结肠,这样更容易看到是否存在息肉。6.虚拟结肠镜检查——类似于钡灌肠;但不是使用标准X射线,而是进行CT(计算机断层扫描)扫描。这些图片比常规钡灌肠检查的结果更详细。结肠息肉的预期持续时间如果不切除息肉,它会继续长大。息肉通常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转变为癌症。然而,有些息肉即使很小,也可能含有恶性细胞。如果未被发现或忽视,大约三分之一的腺瘤性息肉会在三至五年内发展为癌症。预防结肠息肉息肉的危险在于,大多数结肠癌病例都源于这些生长物。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罹患癌性息肉的几率:增加水果、蔬菜和粗粮的摄入量。限制加工红肉的摄入量。大多数日子至少进行30分钟的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多余的脂肪,尤其是腰部脂肪,会改变新陈代谢,增加患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几率。此外,一些研究表明这些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每日服用复合维生素或维生素D补充剂——与维生素D水平异常低的人相比,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较高与结肠癌风险较低有关。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几项研究表明,经常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人患腺瘤性息肉或结肠直肠癌的几率降低了40%至50%。由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如果您的癌症风险仅为平均水平,则不建议每天服用这些药物来预防结肠癌。不吸烟——吸烟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绝经后服用激素的女性患结肠癌的风险较低。但是,绝经后不应为此目的长期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由于结肠癌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45岁及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筛查,以便尽早发现息肉和结肠癌。筛查选项包括:结肠镜检查——如果正常,10年后复查。每隔1至3年进行一次粪便检测——这是一种在家中即可完成的简单测试。每五年进行一次柔性乙状结肠镜检查——结合每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检测。双重对比钡灌肠——过去十年来,该项筛查测试的使用已经减少。虚拟结肠镜检查——仍然需要与结肠镜检查前相同类型的结肠准备。如果您患有导致大肠息肉过度生长的遗传性疾病,您应该从青春期开始经常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完全切除结肠,因为到40岁时患上结肠癌的可能性很高。另一种选择是经常进行结肠镜检查。您需要多久做一次结肠镜检查取决于您的年龄以及上次结肠镜检查的结果。治疗结肠息肉通常,医生可以在结肠镜检查期间切除息肉。这是通过利用通过结肠镜末端的线圈的电流从结肠壁上切除息肉来完成的。有时,需要通过腹部进行开放手术来切除非常大的息肉。对于癌性息肉,周围组织或结肠的一部分也可能被切除。正常的结肠镜检查中有多少个息肉?结肠息肉数量从零到少数都是正常的。医疗保健提供者会关注您的息肉数量以及其大小、位置和类型。由于息肉生长非常缓慢,因此息肉数量较少且较小意味着您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仍然相对较低。如果您有以下情况,则罹患结肠癌的风险较高:息肉超过三个。息肉大于10毫米(毫米)。结肠右侧(乙状结肠或横结肠)的息肉。绒毛状或管状绒毛状腺瘤。无蒂锯齿状病变或锯齿状腺瘤。一种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何时到医院看医生如果出现直肠出血,应尽快到门诊寻求建议。您还应从45岁开始进行常规结肠检查。有早期结肠癌家族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加德纳综合征的人应尽早开始筛查。预后息肉很常见。但只有不到1%的息肉会癌变。通过切除息肉,风险会更低。生存率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如果癌细胞局限于息肉内,或者癌细胞尚未生长到结肠外层深处,则预后良好。扩散到结肠以外的结肠癌与长期无癌生存风险较低有关。
广西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科普号2025年01月20日161
0
0
-
无蒂锯齿状息肉
锯齿状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息肉、传统锯齿状息肉。后两种锯齿状息肉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多位于右半结肠,直径一般为5~10mm,息肉扁平无蒂或轻微隆起,表面光滑,常有黏液覆盖,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本例息肉紧邻阑尾开口内镜下无法切除,遂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
于威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7日257
0
0
-
沈主任,您好!2022年结肠镜发现肠息肉,做了息肉切除,但一直大便潜血阳性粘液血便,腹痛,请问后续检查
IBD科普健康号2024年11月19日19
0
0
-
0.3x0.6升结肠扁平息肉,医生没给切,活检病理慢性炎症伴息肉样增生,问了个医生说是锯齿状病变
IBD科普健康号2024年11月19日28
0
2
-
管状腺瘤结肠息肉切除了,容易复发吗,必须每年都要复查吗?吃什么药能改善肠道,让其不复发?
林志亮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6日73
0
0
-
结肠息肉冷切除你了解吗?
作为一名内镜医生,今天和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结肠息肉冷切除的知识。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上的小肉疙瘩,它们大多数是无害的,但有些可能会发展成为结直肠癌。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结肠息肉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结肠息肉冷切除术简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是一种内镜下的微创手术,它通过使用圈套器套住息肉后直接切除,无需使用高频电凝,因此术后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已经被广泛推荐和使用。冷切除术的优势安全性高:由于不使用热能,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了出血和穿孔的风险。恢复快:微创手术,病人术后恢复时间短。适用性广:适合直径较小的非带蒂结直肠息肉。冷切除术的操作步骤术前评估:使用白光内镜、电子染色内镜等工具对息肉的大小、形态、边界及性质进行详细评估。切除过程:调整息肉至最佳切除位置,使用专用冷圈套器套住息肉,逐步收紧直至切除。术后处理:切除后的息肉通过吸引通道回收,创面进行冲洗和观察,确保无息肉残留。术后管理休息与活动:术后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减少对腹部造成压力,从而降低术后出血的风险。饮食调整:术后初期应遵循医嘱,可能需要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随着肠道功能的恢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肠道健康。用药指导:术后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药物,如抗炎药、止痛药等,患者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术后恢复同样重要。患者可能会有焦虑、担忧等情绪,应通过与家人、朋友沟通或专业心理咨询来缓解。定期随访:根据息肉的性质和切除情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患者应按时进行复查,包括结肠镜检查和病理学评估,以监测潜在的复发或新生息肉。生活方式调整:鼓励患者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教育与自我监测:患者应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如异常出血、腹痛等,并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及时就医。注意事项术前准备:患者需进行肠道准备,确保肠道清洁。术后饮食:术后应遵循医嘱,逐渐恢复饮食。
李景泽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4日435
0
0
-
肠镜检查升结肠9毫米息肉,进行了切除,病理报告是管状腺瘤,请问是癌前病变吗,怎样处理?
IBD科普健康号2024年08月01日132
0
1
-
无蒂锯齿状息肉腺瘤/息肉
无蒂锯齿状息肉腺瘤/息肉:两例女性病人,一例病变在升结肠,一例在盲肠,表面覆盖粘液,不易冲掉,切除后病理均提示:无蒂锯齿状息肉腺瘤/息肉(SSA/SSP)。该病比腺瘤更容易发生结肠癌,多见于高龄女性,好发于右半结肠,一般6-9mm,发现困难,边缘模糊,有粘液帽,易漏诊。大家镜下仔细辨认、识别,发现及早切除,避免发现成结肠癌。SSA/P锯齿状腺瘤的内镜下的特异性表现:1、腺管开口呈II-d型或II-0型pit2、扩张的VMV血管3、黏液帽,白光为黄色,NBI为红色4、模糊的边界5、积云样的表面结构6、隐窝中的黑斑7、右半结肠多见,约15-30%的恶变机率
陈宏超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4月09日467
0
0
-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病理解读 #消化内科周益峰医生
周益峰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4月02日97
1
3
-
增生性结肠息肉癌变几率大吗?
IBD科普健康号2023年12月31日97
0
2
结肠息肉相关科普号

杨小强医生的科普号
杨小强 主任医师
万宁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9粉丝2921阅读

陈涛医生的科普号
陈涛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消化内镜科
811粉丝4.4万阅读

高显华医生的科普号
高显华 主任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肛肠外科
1329粉丝22.7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杨东 副主任医师天津市人民医院 肛肠疾病诊疗中心
肠息肉 113票
痔疮 66票
直肠癌 28票
擅长:擅长胃肠镜检查和治疗,尤其是复杂息肉及早癌的内镜治疗以及内痔的内镜下微创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及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炎性肠病的外科治疗;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藏毛窦等肛周疾病的治疗。 -
推荐热度4.9罗忠光 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消化科
肠息肉 60票
胃癌 35票
结肠癌 17票
擅长:1.消化道恶性肿瘤综合治疗(胃癌,肠癌,食管癌等),包括肿瘤化疗、免疫、靶向治疗及临床新药,消化道肿瘤梗阻支架治疗、胃肠肿瘤冷冻消融治疗。 2.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小肠疑难病例诊治,其中小肠疑难杂症累计诊治160余例。 3.胃肠道早癌内镜下筛查与治疗,包括结直肠息肉、胃早癌、食管早癌的内镜下治疗(ESD、EMR等),尤其擅长粘膜下肿瘤内镜下治疗(胃间质瘤、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等) 4.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胃炎伴不典型增生 5. 胆管结石及胆管肿瘤,ERCP治疗术 -
推荐热度4.7顾佳毅 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胃肠外科
肠息肉 74票
结肠癌 31票
直肠癌 16票
擅长:1. 大肠癌肠镜早筛 2. 肠息肉内镜治疗 3. 腹腔镜、内镜双镜联合治疗胃肠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