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缺血性疾病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神经内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脊髓缺血性疾病是由于脊髓供血不足引发脊髓神经损伤,导致脊髓功能下降的一类疾病。可表现为下肢无力,间歇性地出现跛行。

脊髓缺血可分为:短暂性脊髓缺血发作、脊髓梗死及脊髓栓塞。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脊髓缺血主要病因是脊髓血管的自身病变或其他器官来源的栓塞。

  • 脊髓动脉粥样硬化:可使脊髓血管狭窄,导致脊髓供血量的下降,是脊髓缺血的最常见病因,多表现为短暂性脊髓缺血。
  • 脊髓动脉炎:可使血管痉挛、收缩,降低脊髓供血量。
  • 脊髓动脉畸形、脊髓动脉栓塞、蛛网膜粘连、低血压、红细胞增多症、其他系统的恶性肿瘤转移、手术损伤及外伤血肿压迫脊髓血管也是脊髓缺血的常见病因。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脊髓缺血,需加以注意:

  • 老年人
  • 低血压
  • 高血脂
  • 血液高凝状态
  • 冠心病
  • 过度吸烟、饮酒
  • 先天性脊髓血管畸形

症状表现

短暂性的脊髓缺血可表现为较为典型的间歇性跛行及手脚肌肉力量下降;严重的脊髓缺血可导致脊髓梗死,可有伴有剧烈疼痛,截瘫及感觉障碍。

常见症状

  • 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一段路程之后出现的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沉重、无力、拖着腿行走甚至瘫痪,经过休息之后可以缓解,间歇性发作。
  • 下肢肌肉力量下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肢肌肉力量下降,行动迟缓,该症状为发作性,可自行缓解。
  • 截瘫:严重的脊髓缺血可导致脊髓梗死,引发截瘫,起病迅速,表现为脊髓受损所累及的水平面以下的躯体无力,瘫痪,疾病初期可伴有胸腰部剧烈的疼痛。
  • 感觉异常:严重的脊髓缺血可导致受累水平面以下的感觉异常,可表现为痛觉、温觉、触觉的减弱、消失或异常。
  • 大小便异常:由于脊髓缺血导致神经受损,影响了正常膀胱的功能,可表现为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即膀胱内明明充盈了尿液但却无法正常排出)。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截瘫、压疮、肺部感染等。

如何预防

  • 及早发现并避免脊髓缺血危险因素:如低血压、高血脂、心脏疾病等。患者一旦发现这些疾病,应高度重视,及时就诊。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合理饮食,注重心理健康。
  • 有脊髓血管畸形遗传背景的人,应及时进行基因检测和脊髓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患病风险,必要时选择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脊髓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许尚栋 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主动脉外科中心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史,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检查为有创性检查,但风险较小,可对脊髓缺血病因的判断有很大的作用。
  • 电子计算机 X 线断层扫描(CT):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作用是排除脊髓出血。
  • 磁共振成像(MRI):MRI 是常用的无创性检查,作用是能准确地显示病灶的形状及部位,可发现脊髓动脉闭塞或栓塞所致的脊髓梗死。也可以发现脊髓椎管内的动静脉畸形。
  • 脊髓血管造影:脊髓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费用较低,作用是初步判断脊髓血管畸形。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DSA)是脊髓血管病诊断及分类的最佳方法。作用是明确分类血管畸形,显示脊髓血管的形态、大小、范围,便于指导治疗。
  • 其他检查项目:血脂、血糖、血电解质、凝血功能、癌胚抗原检查等,均为抽血检查,作用是明确脊髓缺血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治疗方式

脊髓缺血的治疗要点在及时治疗相关病因及危险因素,降低脊髓缺血再次发病的风险。对于脊髓梗死的患者,目前现有医学技术治疗效果有限,以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

  • 血管扩张药物:作用是扩张血管,增加脊髓的供血。常用的药物有酚妥拉明、硝苯地平、硝普钠等。特别是伴有心脏疾患的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类药物。
  • 脱水药物:对于脊髓梗死的患者,常用甘露醇脱水,作用是治疗或预防脊髓水肿。
  • 降脂药物:对伴有高血脂的患者,可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是使粥样硬化斑块缩小,降低脊髓缺血发生的可能。
  • 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是降低脊髓梗死再发生的可能性,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单独使用或两种药物联用。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常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伤口愈合缓慢等表现)慎用。
  •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常用的麦角碱类药物(如双氢麦角碱、尼麦角林等),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神经营养药甲钴胺和维生素 B1 等。
  • 镇静止痛药:对于脊髓梗死伴有剧烈神经根疼痛的患者,可使用卡马西平、硫喷妥钠等药物止痛。

手术治疗

  • 显微手术切除脊髓畸形血管:作用是减少脊髓缺血复发可能。
  • 手术松解蛛网膜粘连:作用是减轻粘连物或组织对脊髓血和神经的压迫。
  • 手术清除肿瘤、外伤性血肿压迫也是常见的治疗手段,效果显著。

其他治疗

  • 康复治疗:短暂性的脊髓缺血可自行恢复,不需要进行康复训练。而脊髓梗死患者可出现下肢的无力、瘫痪,需要进积极的康复训练。常用的康复训练有站立训练、平衡训练、力量训练等,康复训练方案要根据患者病情针对性设计。此外,针灸、高压氧疗法、电刺激疗法、支具、矫形器也常常被应用到脊髓梗死患者的治疗中。
  • 纠正低血压:可用腹部束紧带,以改善脊髓的血液供给。

注意事项

脊髓短暂性缺血的患者症状间歇、反复发作,但可自行缓解,而脊髓缺血性梗死的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家属亲友细心看护,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 瘫痪早期的注意事项:瘫痪早期,下肢往往处于无力状态,需要做被动运动以维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粘连),常用的有屈髋屈膝的抬腿动作及踝关节的活动。同时,为了防止压疮和肺炎,家属及护理人员应定时给予翻身、拍背,保持皮肤和床单的清洁。
  • 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应依照专业康复医生设计的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出院后的家庭康复训练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耐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要防范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防止摔倒再损伤。
  • 心理护理:严重脊髓缺血的患者常遗留下一定程度的残疾,常有焦虑、抑郁的情绪。在漫长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消极对待治疗。家属应耐心劝导,帮助其疏解情绪。
  • 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低脂高蛋白饮食,运动功能受损较小者应进行适度的锻炼,戒烟戒酒。
  • 注意监护:脊髓梗死者,家属需要密切关注和看护,防止其摔倒受伤。高度警惕脊髓梗死复发。

预后

  •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许多患者因初期的跛行症状可自行缓解,未引起重视,病情进展到脊髓梗死将难以挽回。
  • 经过正规积极的病因治疗后,大部分短暂性脊髓缺血的患者,有着较好的预后,基本不留下后遗症。但脊髓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脊髓功能仅能部分恢复,往往留下终身的残疾。故在短暂性脊髓缺血反复发病进展到脊髓梗死之前,积极进行病因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关科普号

许尚栋医生的科普号

许尚栋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主动脉外科中心

238粉丝35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