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全植入式巴氯芬泵:术后注意事项(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近半年,越来越多的痉挛性截瘫病友接受了巴氯芬泵(ITB)治疗,很高兴看到他们从最初的治疗阶段,进入到术后康复阶段。今天,我们对术后注意事项、常见问题汇总作答,方便大家查阅。团队组成和工作入正题前,我们先了解MDT团队的构成和职责,有助于大家寻求不同的医疗帮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功能神经外科-康复科”MDT团队:以下症状,显著改善:痉挛步态,坐姿,睡眠障碍,过度出汗,慢性痉挛性疼痛,括约肌功能障碍等的改善,最直观和显著。以下症状,将在远期逐渐改善: A. 有效预防和缓解肌肉、骨骼畸形和挛缩,增强活动能力,保持相对良好姿势。以更好的骨-关节-肌肉功能状态,配合后续康复。 B. 通常起病至少1年以上才考虑该方法。但痉挛严重进展快速者,经评估后也可酌情尽早采用。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整体功能、减轻护理负担。 C. ITB对脊柱侧弯改善不明显虽然,未经ITB治疗的患者随疾病进展也会出现脊柱侧弯。但是,已经出现脊柱侧弯者,行ITB泵植入后,由于椎旁肌张力降低,可能加快脊柱侧弯进展。也有研究者持不同意见:脊柱侧弯可通过骨科治疗(如内固定系统)进行干预,同时考虑到ITB可以减少髋内收肌痉挛、骨盆倾斜和髋关节脱位,从而可能获得延缓脊柱侧弯进展、减轻会阴护理负担等好处。对于合并脊柱侧弯者,应多学科会诊综合考虑、权衡患者远期获益。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绝大多数都是暂时性的。通过调整剂量,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常可缓解。具体的效果和不良反应,都总结下来见下表,截图收藏方便查阅!术后,绝大多数患者感受到双腿张力明显松驰下来。由于肌肉的紧张感突然下降,而肌肉力量、骨关节功能还不能马上适应,会出现行走和站立不稳(腿软)的情况。通过术后精确调节药物至合适剂量,正确的康复训练,是改善整体运动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环,促进肌肉力量调整,帮助姿势稳定、动作协调性恢复。参考资料DuraskiSA.IntrathecalBaclofenTherapyandtheRoleoftheRehabilitationNurse.RehabilNurs.2023Jul-Aug01;48(4):137-139.ChoSR.IntrathecalBaclofenTherapy:ProsandCons.AnnRehabilMed.2023Feb;47(1):1-3.DietzN,WagersS,HarkemaSJ,D'AmicoJM.IntrathecalandOralBaclofenUseinAdultsWithSpinalCordInjury:ASystematicReviewofEfficacyinSpasticityReduction,FunctionalChanges,Dosing,andAdverseEvents.ArchPhysMedRehabil.2023Jan;104(1):119-131.SaulinoM,AndersonDJ,DobleJ,FaridR,GulF,KonradP,BosterAL.BestPracticesforIntrathecalBaclofenTherapy:Troubleshooting.Neuromodulation.2016Aug;19(6):632-41.BhimaniR.Intrathecalbaclofentherapyinadultsandguidelineforclinicalnursingcare.RehabilNurs.2008May-Jun;33(3):110-6.BakerKW,TannB,MutluA,Gaebler-SpiraD.Improvementsin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followingintrathecalbaclofen:useoftheRehabilitationInstituteofChicagoCareandComfortCaregiverQuestionnaire(RICCareQ).JChildNeurol.2014Mar;29(3):312-7.
田沃土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04日 310 0 1 -
脊髓受伤,导致下肢截瘫,大小便不知道
王辉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8月14日 36 0 1 -
瘫痪病人能站起来吗?
赵东升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5月22日 37 0 1 -
颈椎突出,牢记这3点,可以让你远离瘫痪的困扰!
颈椎突出,牢记这3点,可以让你远离瘫痪的困扰!做对治疗,远离瘫痪!你好,我是肩颈腰专家李国民。每天写一篇文章,分享我的实际治疗经验和案例,希望给你些启发和帮助,这是第1724篇原创文章。 今天有位来自浙江的朋友咨询我,他主要的是脖子疼痛,片子显示有颈椎突出他比较担心会导致压迫脊髓,最终瘫痪,因为他的职业有关,主要是低头工作为主问我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怎么做效果最佳我相信你查了很多资料,但是光不去做低头的动作是不够的,这只是其一,你一定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案,才能很好的预防就好比我山东的一个患者,他的颈椎挺厉害的,确实也压迫脊髓,前期还有手麻的症状但是通过我给他的方案,现在手麻已经消失了,每年都有拍颈椎磁共振,结果显示并没有加重到现在为止,已经3年过去了,他的颈椎压迫脊髓没症状,而且没有加重,如果他能持续这样做下去,那么维持10年以上是完全没问题的相比而言,有位患者,也是在2020年认识我的,当时就建议他做训练,但是没有听进去最后做了手术(其实他可以完全先保守治疗的),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做完手术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他的压迫脊髓就加重了这次的压迫脊髓,是在新的部分和新的颈椎出现的,原来做了手术的位置是没有加重,因为被内固定器固定了,自然就不会加重的所以如果你没有方案,即使你手术也没用,如果你有看我昨天的朋友圈,你会发现,来咨询的就是一个手麻很多年,最后做了手术也徒劳,依然还是手麻那么如何去预防手术以及瘫痪呢?主要有3点第一、一定要训练任何颈椎的问题,不管你是头晕或疼痛,训练是必须要做的因为你的颈椎已经存在问题,你不训练纠正,你怎么可能预防你不要想以后不低头就可以了,你怎么可能不低头工作呢,重点是你要会预防的措施训练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像基础的靠墙站立训练、缩脖子训练,一定是你长期要练习的,刚刚分享的那个山东的患者,他就一直在做这个第二、尽早解决现有症状这一点比较好理解,因为你有颈椎突出了,那么你有疼痛,你就需要做一些类似筋膜松解的治疗为什么要尽早呢,因为你的疼痛,会让你的整个颈椎筋膜出现问题而且随着筋膜的牵拉或关节的错位,是会很容易让你的颈椎压迫脊髓,这个就进一步加重致瘫痪的你有头晕头昏,或者手麻,也是一样,具体的方法,你可以参照我前面的文章里面的方法去做这里如果你目前还没有好的方法,那么我的建议是可以从颅骨松解或中医能量康复入手因为这个比较简单,只要你学了就可以自己操作,就可以很好的预防你的症状加重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减轻你目前的症状第三、改变颈椎姿势当你做到了前面2点,那么这一个才有意义如果你都没有针对性的训练,也没有解决现有症状,只是去做几个颈椎姿势预防说句不好听的话,确实没用,因为的症状没解决,即使你改变了你的姿势又怎么样不会有丝毫的帮助,只有在减轻你的颈椎不舒服的基础,你才来避免低头,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这个才有意义如果你不去解决你的症状,比如你有头晕,你就只是改变颈椎姿势,你觉得有用吗?一点用都没有,而且还会让你更难受事有轻重缓急,先解决最严重的,才来提这个颈椎姿势,并不是不重要如果你的头晕或疼痛没有解决好转,你就开始颈椎姿势的避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可以就不停给的做所谓的一些睡啤酒瓶,或者把头放在床边缘做牵伸,那么这些是有很大可能加重你的头晕或疼痛的你的颈椎突出是否做到了这3点呢?
李国民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5月11日 68 1 1 -
一侧舌下神经瘫痪,舌头歪向一侧,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很多疾病可以导致一侧舌下神经瘫痪,比如脑梗死,手术损伤等等导致一侧舌下神经瘫痪,患者出现伸舌偏向对侧,语言含糊不清,大舌头,吞咽障碍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很多患者会比较痛苦。对于舌下神经损伤的患者,如果经过康复的治疗3-6个月未见任何好转。又有改善的意愿的话。可以考虑行对侧舌下神经吻合术,就是把对侧健康的舌下神经的一部分移植到瘫痪侧,从而用一侧舌下神经支配双侧舌肌运动,效果明显。
天津环湖医院神经外科科普号2023年04月30日 112 0 1 -
上海首例!Intellis脊髓神经电刺激系统有望让截瘫患者重新“站起来”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脑病中心成功开展上海首例Intellis脊髓电刺激全植入手术。原本已出现大小便失禁和完全截瘫、丧失行动能力的患者,在接受手术后,有望可恢复站立及短距离步行,二便恢复正常,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30多岁的患者王先生2年前突发主动脉夹层A型,经急救手术抢救挽回了性命,但却落下了严重脊髓损伤的后遗症。2年多过去了,只能完成独立坐起、床-轮椅转移这些基本操作,大小便失禁,行动只能完全靠轮椅。王先生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科学康复后,肢体功能有改善,但仍有剧烈疼痛、下肢无力和二便管理不佳等症状。听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脑病中心孙伯民教授团队拥有非常全面的神经调控手段,家人决定前往瑞金医院脑病中心,做最后一搏。脑病中心孙伯民教授、李殿友教授带领团队全面分析病情后认为,王先生虽然做了主动脉置换的急救手术,但是因缺血或者炎症影响,他的脊髓病变部位已经变细、萎缩,伴条片状强化,从而造成了脊髓损伤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单纯靠术后的康复治疗或已到达瓶颈。经团队一致协商评估,为了能打破康复瓶颈,实现内源性持续刺激的治疗,决定对患者实施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神经调控方案——脊髓电刺激植入术,通过充分的术前方案讨论,一期体验手术顺利进行。 短短1个多小时,手术便顺利结束,体验电极植入脊柱硬膜外腔后,经过工程师精准的蓝牙程控及测绘,一股舒适的电流酥麻感覆盖了王先生的双腿,取代了原有麻胀痛的感觉,双腿的肌肉群也产生了明确的收缩。几天体验治疗中,王先生的疼痛获得了显著改善,大小便控制及肢体活动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一个良好的测试结果预示着好的长期疗效,王先生在今天植入了永久性刺激器。术后,李殿友主任使用医生程控仪对植入体内的刺激器参数进行精准设置和调整,也让王先生和家人学会了患者自控程控仪的使用,出院后在家即可自行调节参数。“有了这个脊柱源性的工作利器,再配合上规范的康复治疗,在缓解疼痛,调整二便控制以外,王先生有望重获新生,重新站立起来!”李主任欣慰地说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院长兼脑病中心主任陆勇教授介绍,“脊髓损伤后25%~94%的患者会继发疼痛,其中神经病理性疼痛(NeP)约占50%,也是困扰患者和医师的临床难题。瑞金医院卢湾分院脑病中心在疼痛治疗这个领域一直努力不断创新和发现,力争为患者提供最优的诊断和方案。本次上海地区首例Intellis脊髓神经电刺激系统植入,标志着脊髓电刺激疗法在临床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领域进入了全面智能化的时代。同时,在近几年的国际研究中,脊髓电刺激被视为一种治疗脊髓损伤后瘫痪极具潜力的疗法,我们也在积极进行更多临床工作的摸索,期待通过刺激靶点、刺激参数的技术优化,以及康复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能够帮助我们带来更多突破,给更多患者带来重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应用到疼痛临床治疗,患者也得到了更智能便捷的治疗体验。Intellis是美敦力在中国最新上市的一款脊髓电刺激仪,是全球脊髓电刺激系统中的最小神经刺激器,相比传统神经刺激器,其重量轻、使用时间长、充电快,重量仅29.1克,使用9年后电池容量仍大于95%,充电效率较传统锂离子电池快3倍。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体位设置不同刺激参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相比以往的脊髓刺激器不能做核磁共振,Intellis脊髓刺激器兼容1.5T全身不限部位核磁安全扫描,也为后续患者接受其他检查提供了巨大的兼容性。(插入视频:李殿友教授采访)技术插入:脊髓电刺激(SCS)是一种神经调控技术,1967年在国际上首次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和交感神经介导的慢性疼痛,是目前国际上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两弹元勋”技术之一。脊髓电刺激通过将电极放在硬膜外腔,刺激神经皮区对应的身体区域,释放一种舒适的酥麻感替代感觉神经传入的痛觉,达到阻断痛觉传递至大脑中枢,实现缓解疼痛的效果。该疗法的明显优势是可以持续不断的物理镇痛,同时减少神经继发损失,减少神经炎症反应,促进神经修复,是从根源上帮助缓解神经性疼痛的国际目前最高级的绿色疗法。(插入视频:SCS疗法原理动画_中文版)
孙伯民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3月30日 634 0 1 -
脊髓电刺激治疗瘫痪
赵东升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2月16日 76 0 3 -
弥漫性轴索损伤昏迷合并下肢瘫痪怎么办?
一天下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有个朋友家的孩子14岁过马路时被车撞伤倒地昏迷了,送往当地县医院说要开颅手术,因为不放心,想转到西安。我安排好床位,让他尽快转过来,来了后看当地检查的头部CT片子,急性硬膜下血肿,中线偏移。再看看病人,神志中昏迷,GCS评分6分,双瞳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上肢刺痛可回缩,下肢刺痛无反应。入院后紧急复查了一下头部CT,发现硬膜下血肿有所减少,中线逐渐居中了,看着这么小的小孩,暂时生命体征平稳,我想想还是保守治疗吧,能不开颅暂时不开颅了。但是患儿下肢瘫痪,用这张头部CT无法解释,随后检查了头部和全脊髓磁共振。经检查提示椎管内无出血压迫脊髓,脊髓也没见明显的损伤表现,考虑下肢瘫痪可能与下肢运动区损伤有关。随后给她行腰椎穿刺释放血性脑脊液,并测颅内压大于330mmH2O,这么高的颅内压需加强脱水,并间断少量多次释放脑脊液缓解颅内压。等颅内压平稳后开始使用经颅磁刺激治疗昏迷和瘫痪。经过20天的治疗后,患儿终于苏醒了,可对答,可用手自行进食,下肢可抬起,肌力可达3级,大小便可自控。随后家属接回家继续康复,再过半个月后家属和患者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看着温馨的一家人,心里非常欣慰。赵主任介绍: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的一种脑损伤,主要发生于大脑灰、白质交界处、左右大脑半球之间的胼胝体和大脑与小脑之间的脑干上端;其基本病理表现为神经轴索弥漫性损伤、胼胝体及上脑干背侧局灶性损伤,即DAI三联征。DAI患者最突出的临床特点是伤后原发性昏迷,表现为去大脑强直或去皮层强直,意识恢复较慢。研究显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DAI占20%,颅脑死亡患者中DAI占29%~43%。很多DAI幸存者长期遗留瘫痪、失语、癫痫、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抑郁等后遗症,即便大部分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也常难以重返社会及伤前的工作岗位,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的幸福感严重受挫,同时也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DAI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CT和MRI。由于CT图像不能直接显示脑内白质纤维的损伤,所以常需借助于敏感的MRI进行诊断。长期以来临床上对于DAI的治疗一直缺乏特异性,效果也差强人意。一直以来很多学者或者医生都在寻求治疗神经损伤的特效药,但至今为止,尚无一种对神经有特效保护或者修复的药物问世,临床上所使用的神经保护剂、神经营养药的作用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并未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那怎么办呢?根据笔者的经验,尽早进行中西医结合加有效的电磁刺激,可最大化的促进受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选对方法坚持治疗,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个人擅长:昏迷促醒、脑中风(脑出血、脑梗死)昏迷、脑干出血昏迷、脑外伤后瘫痪的治疗与及康复;脊髓损伤瘫痪的救治、顽固性疼痛,糖尿病足,下肢缺血疼痛,大小便功能障碍,脑肿瘤、脊髓肿瘤、寰枕畸形(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拴系、烟雾病、脑积水等手术及康复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瘫、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神经外科门诊时间:周一全天门诊一楼如果觉得有用,欢迎转发。
赵东升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16日 244 0 3 -
步态异常,暗藏玄机
你是否听说过“步态识别”?是不是比“虹膜识别”、“指纹识别”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还记得电影《碟中谍5》中的一个片段,“阿汤哥”化妆成反派,但还是由于走路姿势的不同,被安保系统识破。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步态异常,往往预示着健康可能出现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步态,就是每个人的行走姿势,是由神经功能、关节灵活性、不同肌肉的力量协调、性别、年龄、职业、步行环境、日常习惯等因素综合决定的。步态障碍的背后,往往有潜在的疾病因素。如果发现自己或亲朋好友的走路姿势出现异常,又无法确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建议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常见的步态异常有以下几种:(1)剪刀步态:行走时,大腿和膝盖并拢甚至交叉,因此下肢整体形似一副剪刀。往往是由于神经病变,引起髋内收肌群张力增高。常见于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各种原因导致的痉挛性脑瘫等疾病。(2)慌张步态:躯干僵硬,上肢摆动减少,缓慢小碎步样、拖步前行,膝盖弯曲,常见于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3)醉酒步态:又称“共济失调步态”。抬脚时缓慢,落地时如同跺脚,两脚之间的步基加宽,躯干摇晃,步伐不规则,行走速度缓慢,仿佛人喝醉后的步履蹒跚,提示前庭-小脑功能异常。(4)摇摆步态:形似“鸭步”,由于骨盆肢带近端肌肉无力,行走时抬腿费力,躯干不得不向另一侧弯曲,因而左右摇摆,仿佛鸭子行走一般。这种步态也被称为肌病步态,常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脊髓性肌萎缩、髋关节功能异常等疾病。(5)偏瘫步态:行走时患侧脚呈现画圈状前行。患侧肢体无力,且僵硬不灵活,该侧上肢通常弯曲,而下肢伸展。通常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例如中风)引起。(6)跨阈步态:行走时足背不能翘起,脚尖下垂,走路时脚趾会刮地,不得不高抬腿走路。是由腓深神经受损,引起踝关节背屈肌肉无力所致。常见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症、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因此,当步态发生了变化,则代表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通过分析步态,就可以了解一个人健康状况,进而为其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还可以为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此外,对于患者来说,步行姿势的异常不仅会影响外观,引发一个人的自卑,还会导致关节退行性变的提前发生。日常生活中,悉心观察步态,可以及时发现背后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就诊、及早干预。
田沃土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23日 260 0 3 -
脊髓受损能恢复走路吗将来
李德洁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08日 41 0 0
截瘫相关科普号
田沃土医生的科普号
田沃土 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83粉丝8824阅读
司同医生的科普号
司同 主任医师
北京博爱医院
中医康复治疗中心
629粉丝10.2万阅读
卢振和医生对因治痛
卢振和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疼痛科
761粉丝21.3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马辉 主任医师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 137票
脊柱骨折 78票
腰椎管狭窄 40票
擅长: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颈椎病开放及微创手术治疗;2、老年人退变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狭窄的微创及手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3、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脊柱感染、青少年脊柱侧弯畸形等脊柱伤病的开放及微创手术治疗。 -
推荐热度5.0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神经外科
椎管内肿瘤 80票
脊髓空洞症 55票
脑外伤 54票
擅长:1. 颅脑外科:(1)脑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鞍区肿瘤、海绵窦肿瘤、桥小脑角区肿瘤、岩斜区肿瘤、脑室内肿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干肿瘤)和脑血管病(脑梗塞、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等),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2)脑外伤、脑出血及后遗症(脑积水、颅骨缺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昏迷促醒、神经功能重建、神经调控和康复工程 )。 2. 脊柱脊髓外科:(1)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复杂椎管内外沟通肿瘤、高难度脊髓肿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椎管内囊肿、骶管囊肿、脊柱转移瘤(肺癌、乳腺癌、肝癌等)、脊柱原发肿瘤;(2)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狭窄、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及后遗症(脊髓电刺激、神经调控技术);(3)颅颈交界区畸形(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扁平颅底、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4)脊髓血管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髓周动静脉瘘、脊髓海绵血管瘤)、脊髓拴系综合征等、腕管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压迫。 -
推荐热度4.7任亚锋 主任医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
脊髓损伤 7票
脑出血 1票
神经源性膀胱 1票
擅长:脊髓损伤、脑梗塞、脑出血、脑瘫等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二便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