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你腿上的“沉默杀手”!深静脉血栓全解析与超实用保命指南
深静脉血栓藏得深、危害大,就像血管里的不定时炸弹,平时悄咪咪,炸起来很要命!看完这篇,保准你知道怎么防、怎么躲,关键时刻还能救人!一、 深静脉血栓(DVT)是什么? 把我们身体里的血管想象成纵横交错的河流。深静脉就是藏在肌肉深处、负责把血液从四肢(主要是腿)运回心脏的主要“河道”。当血液在这些深静脉里异常地凝结成块,就形成了“深静脉血栓”——相当于河道里突然筑起了一道“血栓大坝”。二、 为什么称之为“沉默杀手”?1. 隐匿性强:初期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容易被当成普通的肌肉拉伤、疲劳或“腿有点肿”等小问题而忽略。2. 致命转移:最危险的是!血栓可能突然松动、脱落,随着血流。如果它到了肺部,堵住了肺动脉,就会引发肺栓塞(PE)——这是一种起病急骤、死亡率极高的急症!肺栓塞就像给肺部的供血按下了暂停键,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甚至猝死。3. 长期困扰:即使没有发生肺栓塞,DVT本身也可能导致长期的,血栓后综合征(PTS):患腿持续肿胀、疼痛、皮肤变色、发痒,严重时可能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老烂腿”),极大影响生活质量。三、 哪些人容易“中招”?——引发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 通常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看看你或你关心的人是否属于以下情况:长时间不动:这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 1. 长途旅行(经济舱综合征):坐飞机、火车或汽车超过4小时,尤其是空间狭小、腿无法活动,腿上的血液就像“死水”一样不动。 2. 住院或大病卧床:手术后(特别是骨科、盆腔、腹部大手术)、中风后、严重疾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 3. 办公室久坐/久站:连续数小时坐着办公或站着工作,缺乏活动。受伤或手术:腿部、骨盆或腹部受到严重创伤,或接受过相关部位的大手术。血管损伤和术后制动都是风险。某些疾病状态: 1. 癌症及癌症治疗:癌症本身和一些化疗药物会增加凝血风险。 2. 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影响血液循环。 3. 炎症性肠病、肾病综合征等。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血栓病史,或者自身存在“易栓症”(血液天生容易凝固)。激素变化: 1. 怀孕及产后(尤其是产后6周内):身体处于高凝状态保护产妇,但也增加了血栓风险。 2. 服用含雌激素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HRT)。还有特类人群: 1. 老年人群:60岁以上风险翻倍,血管老化,血流变慢。 2. 肥胖人群:体重过重增加下肢静脉压力。 3. 老烟枪&酒鬼:损害血管内皮,促进凝血。 4. 静脉曲张患者或既往有DVT病史。 四、 警惕DVT的“求救信号”1. 单侧腿肿:一觉醒来,一条腿突然粗一圈,按下去一个坑,像发面馒头!2. 疼痛:通常从小腿肚开始,感觉像是抽筋、酸痛或沉重感。站立或行走时可能加重。有时疼痛可能不明显,主要是胀感。3. 皮肤发红或变色:腿部皮肤可能发红、发紫或变得比另一条腿颜色深。4. 皮温升高:感觉患腿的皮肤摸起来比另一条腿暖和。5. 表面静脉扩张:可能看到腿上的浅表静脉(青筋)比平时更明显。肺栓塞(PE)的紧急信号(更危险!):l 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气短、喘不上气)。l 尖锐的胸痛,尤其在深呼吸、咳嗽时加重。l 咳嗽,甚至 咳血。l 感觉 心跳加速、心悸。l 头晕、昏厥。l 严重的焦虑感 或 濒死感。⚠️ 出现以上任何肺栓塞症状,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这是生死攸关的急症!五、 血管外科医生如何诊断DVT?1. 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2. 下肢静脉超声检查(首选):无创、安全、快捷。【检查用探头在腿上滑动,直接观察静脉里的血流情况和是否有血栓。】这是确诊DVT最常用的方法。3. 其他检查(必要时):如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静脉造影(较少用),主要用于复杂情况或怀疑肺栓塞时。六、 得了DVT,怎么治疗?治疗的核心目标是:1. 阻止血栓增大。2. 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3. 减少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主要治疗方法:1. 吃抗凝药治疗(核心!):Ø 通过抑制血液里的凝血因子发挥作用,防止血栓继续长大和新血栓形成。Ø 口服抗凝药有哪些:如艾多沙班,利伐沙班等。Ø 疗程:通常需要至少治疗3个月后再复查下肢静脉超声。有时可能更长或终身服用,取决于病因和复发风险。⚠️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至关重要!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栓复发。2. 压力治疗: 穿戴“医用弹力袜”。它能从脚踝向上压力递减,帮助挤压腿部肌肉,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预防血栓后综合征。通常需要坚持穿戴较长时间(数月甚至更久)。3. 抬高患肢:休息时尽量把腿抬高到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不适。 4. 活动和行走(在医生指导下):一旦开始抗凝治疗且情况稳定,医生通常会鼓励尽早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活动小腿肌肉就像天然的“血液泵”,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新血栓形成。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5. 其他治疗:a. 溶栓治疗:用药物快速溶解血栓,适用于非常广泛或严重的DVT,但有较高出血风险。b. 下腔静脉滤器:在腹部的大静脉(下腔静脉)放置一个像小伞一样的滤网,用于“拦截”脱落的大血栓块,防止其进入肺部引起致命性肺栓塞。主要适用于“有抗凝禁忌”或“充分抗凝下仍发生肺栓塞”的患者。它通常不是首选方案,也非长久之计。c. 取栓手术/导管介入取栓:通过微创手术或导管技术尝试直接清除血栓,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急性巨大血栓。七、 防大于治!如何远离DVT?1. 多动!别让血液“停滞”:在长途旅行(飞机/火车/汽车 >4小时):ü 穿戴静脉曲张弹力袜ü 定时起身走动(至少每1-2小时一次)。ü 坐着时经常活动脚踝:做“踝泵运动”——用力将脚尖向上勾(背屈)保持几秒,再用力向下踩(跖屈)保持几秒,反复做。ü 避免跷二郎腿,穿宽松衣物。在办公室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接水、上厕所、伸展一下。坐着时也可以多做踝泵运动。在术后或卧床期: 在医生允许和安全的前提下,尽早下床活动!即使不能下床,也要在床上做踝泵运动,活动脚趾,进行腿部肌肉的收缩放松练习。医护人员或家属可以帮助按摩和活动下肢。2. 管理好健康风险:ü 戒烟!!这是保护血管最重要的措施之一。ü 控制体重。ü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ü 如有静脉曲张,咨询医生是否需要穿弹力袜。3. 特殊人群注意:u 孕妇/产妇:遵循医嘱进行适当活动,关注腿部情况。医生可能会根据风险评估建议使用预防性抗凝药或穿戴弹力袜。u 服用激素药物者:了解风险,与医生沟通。长途旅行等高风险期加强预防措施。u 癌症患者:与肿瘤科医生沟通血栓风险及预防策略。u 有血栓家族史或个人史:告知医生,在手术、旅行等高风险期可能需要特殊预防。八、 总结与关键提醒1. 深静脉血栓(DVT)是腿深部静脉里的血块,可能很隐蔽,但后果严重(肺栓塞、长期腿病)。2. 单侧腿肿、疼痛、发红、皮温升高是重要警示信号!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3. 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尤其伴咳血)是肺栓塞的紧急信号,立即打120!4. 长时间不动(旅行、卧床、久坐/站)是主要诱因。5. 治疗核心是“抗凝药”(主要以艾多沙班,利伐沙班等),需严格遵医嘱。6. 预防是关键:多活动、做踝泵运动、管理风险因素、高风险时咨询医生。了解深静脉血栓,识别它的信号,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避免这个“沉默杀手”带来的危害。保护血管健康,从“动”起来开始!⚠如果怀疑自己有DVT,切勿拖延,请立即到血管外科就医!
孙羽东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6月21日79
0
0
-
吃利伐沙班反复出血怎么办?
经常有患者问:吃利伐沙班反复出血怎么办。首先们要知道利伐沙班是什么药?它的作用机制以及常见的副作用是什么?利伐沙班是一种抗凝血药,就是抑制血液凝固,防止血栓形成,属于Xa因子抑制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血栓,比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还有房颤患者的中风预防。不过,抗凝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抑制血栓形成的同时,也会造成出血的风险,所以反复出血是该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患者正在服用利伐沙班,出现反复出血,又不敢自行停药,想知道如何处理?如果出血严重的话,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果是轻微出血,可以自我处理一下,同时可能想知道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患者发生的“反复出血”,包括不同部位或程度的出血,比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尿血、皮下瘀斑,或者更严重的出血,例如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颅内出血等。这时候需要根据情况分别处理,轻微的出血和严重出血的处理方式不同。首先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如果是轻微的出血,比如皮肤瘀斑、鼻出血或小伤口出血需要局部处理,压迫止血,观察出血情况。同时,患者应该避免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活动,例如剧烈运动,避免使用其他可能增加出血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吲哚布芬及非甾体类止痛药等。另外患者是否有服用其他药物或补充剂,例如抗血小板药物、银杏、人参、丹参、红花、莪术等,这些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要排查。如果是严重出血,例如呕血、黑便、消化道出血、全程血尿、严重头痛、怀疑颅内出血、无法控制的鼻出血等,需要立即就医。这时候需要立即停药,并采取紧急措施,比如输注凝血因子或其他止血药物。另外,长期使用抗凝药、例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艾多沙班的患者如果反复出血,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医生也可能会考虑用其他替代药物,或者调整剂量,或者检查是否存在其他导致出血的因素,比如肾功能不全,利伐沙班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好可能导致药物积累。或者排除是否有其他出血性疾病,例如胃溃疡、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此外,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小板、凝血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虽然利伐沙班通常不需要常规化验凝血功能,但在出血情况下可能发生变化,需要检查凝血功能、肾功能等。同时,患者教育也很重要,比如避免受伤,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避免剃须时使用锋利的剃刀等。常见的误区是患者可能自行停药,但突然停用抗凝药可能导致血栓风险增加,特别是对于房颤、脑卒中、糖尿病、心衰、有血栓病史的患者。所以必须强调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而不是自行决定。利伐沙班引起的出血,是否有其他辅助治疗措施,比如维生素K是否有效?但是利伐沙班不依赖维生素K代谢,所以维生素K通常无效。而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可能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如逆转剂明确。反复发生出血事件后,医生会评估是否继续使用利伐沙班,或者调整剂量,个体化选择合适的剂量,或者换用其他抗凝药物,比如华法林,虽然华法林也有出血风险,但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更容易监测和管理。总结下来,利伐沙班引起出血注意以下几点1.发生严重出血,立即就医。2.轻微出血自己观察处理。3.与主诊医生沟通调整药物,或用其它药物替代,或者调整剂量,选择一个合适的剂量。4.排除潜在出血风险因素。5.日常预防措施。6.对于血栓风险较高的患者不要自行停药。
宁波中医院科普号2025年03月24日167
0
0
-
防水肿,避血栓,一起来做静脉回流操。
冯睿-血管外科国之名医2025年01月09日64
0
1
-
四招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冯睿-血管外科国之名医2025年01月08日40
0
2
-
静脉血栓的抗凝药物什么时候能停药?
尹杰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2月30日49
0
0
-
下腔静脉滤器现行国际指南荟萃
下腔静脉滤器现行国际指南荟萃下腔静脉(Inferiorvenacava,IVC)滤器是一种旨在防止血栓从下腔静脉远端静脉进入肺循环的医疗装置。因此,置入IVC滤器有可能降低肺栓塞(PE)的死亡率,但也有显著的风险。随机临床试验(RCT)在不同临床场景中所起作用的相关数据稀缺,指南大多依赖于专家意见。根据发表指南的科学学会的背景,指南倾向于介入放射学方法或以临床为导向的方法。有时在卫生技术评估的基础上建议使用它们。建议各不相同。因此,在无明确适应证的情况下,临床医师往往仍不确定。以下回顾和比较了现行指南使用的原始论文。指南建议许多科学学会的指导方针已经考虑到上述研究的结果。然而,由于此类研究的质量相对较低,因此建议略有不同。以下是最重要的临床学会的建议概述。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认为置入IVC滤器的潜在适应证是有VTE和抗凝剂绝对禁忌证(IIa类;C级)——表现为复发风险高且缺乏替代治疗策略,并且在适当抗凝期间PE复发的情况(IIa级;C)水平;静脉血栓栓塞(VTE)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也被引用为潜在适应证,但在最终建议中未报告。同一份指南承认,与IVC滤器置入相关的并发症常见,而且可能严重,因此不建议常规使用(II类,A级)。指南目前不认为存在游离血栓、外科取栓术和肺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是IVC滤器置入的适应证。米国胸科医师学会(AmericanCollegeofChestPhysicians)发布的指南仅提到有抗凝禁忌证的急性近端DVT/PE是置入IVC滤器的适应证(1B级)。对于>10kg合并下肢DVT(2C级)的儿童,建议采用类似的适应证。同一份文件特别反对在无抗凝禁忌证的患者中置入IVC滤器(1B级)。最后,该文件建议接受血栓内膜剥脱术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置入永久性IVC滤器(2C级)。在无抗凝药物禁忌证的情况下,不建议常规使用IVC滤器。本研究未提及尽管进行了适当的抗凝治疗,但PE复发的情况,以及其他扩大的适应证。米国心脏协会描述了以下可能需要置入IVC滤器的患者:a.有抗凝剂禁忌证或活动性出血的任何急性近端DVT或EP成人患者(I类,B级证据);b.接受抗凝治疗后EP或DVT复发的成人患者(IIa类;证据级别分别为C级和IIb级,证据级别分别为C级)。该文件强调,一旦禁忌证或出血并发症不再存在,必须立即重启抗凝剂(I类,B级证据)。该文件还指出,对于接受可回收IVC滤器置入的患者,必须在预设的滤器取出时间窗内定期评估(I类;最后,该文件指出,根据抗凝药禁忌证的预期持续时间,应向髂股静脉DVT和/或PE患者提供可回收或永久性IVC滤器(IIa类,C级证据)。米国放射学会(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2019文件证实了目前关于滤器置入的指南之间缺乏共识,并建议了三类潜在适应证。首先,对于具有抗凝绝对禁忌证的急性VTE(腿部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抗凝的主要并发症或抗凝失败等经典适应证,可回收的IVC置入被认为“通常合适”,而永久性装置“可能合适”。其次是扩大适应证,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即使没有可靠数据支持其疗效,但永久性或可回收滤器“可能合适”;最后,预防性适应证(如严重创伤、创伤性脑损伤等),其中永久性IVC滤器“通常不合适”,而可回收装置“可能合适”。英国国家卫生和医疗质量优化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areExcellence)就这一主题发表了一份广泛的文件。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件强调缺乏可靠的研究;事实上,被引用的绝大多数研究都被评为低质量或非常低质量。基于符合预设纳入标准的20项研究,作者具体确定了在发生VTE时可考虑使用IVC滤器的以下情况:a)有抗凝禁忌证的VTE;b)服用抗凝药的患者发生VTE复发;c)在高危手术(例如对VTE高危患者实施大手术)前进行一级预防;D)无抗凝药物禁忌证,但发生栓塞事件时出现不良结局风险高的患者;e)PE(如果首发事件是DVT)或PE复发(如果首发事件是PE)风险高的患者。作者得出结论,只有对于点a和b所描述的情景,才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可考虑”使用IVC滤器。作者还分析了一个癌症患者亚组,但得出的结论是数据不足以制定建议。该文件规定,在考虑对治疗期间复发的患者置入IVC滤器之前,主治医师必须证实所开的治疗方案是最佳的,该药物确实定期服用,并且可以排除导致药物活性降低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例如药物相互作用)。肥胖患者(BMI>55kg/m2[上标])可考虑置入IVC滤器。最后,必须规定,在置入IVC滤器之前,如果认为可能,必须对其移除进行规划。实际上,该文件指出了限制IVC滤器使用的必要性。即使在今天,根据国际指南,IVC滤器的使用仍有争议,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是合适的。在特殊患者人群中置入IVC的适应证1.癌症患者虽然癌症相关血栓栓塞患者是出血和VTE复发风险均增加的特殊人群,但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SocietyforMedicalOncology)关于癌症相关VTE的指南未就这些患者使用IVC滤器提出具体建议。有趣的是,关于IVC滤器使用情况的主要RCT在活动性癌症患者中的代表性不高:在PREPIC研究中,在被分配接受IVC滤器置入的人群中,只有16%的患者患癌症,而在未被分配接受滤器置入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12%。在PREPIC2研究中,尽管活动性癌症是纳入标准要求的严重程度的附加标准之一,但在IVC滤器组和非IVC滤器组中,活动性癌症的患者百分比分别为16.6%和14.6%。一项前瞻性随机试验在癌症相关VTE患者(住院或门诊患者)中评估了磺达肝癸钠抗凝联合IVC滤器的益处,结果发现在安全性、VTE复发或生存方面无获益。在本试验中接受IVC滤器+磺达肝癸钠治疗的30例患者中,7%出现了并发症,包括需要延长住院时间的置入部位持续出血和需要经皮血栓切除术的血栓形成。癌症相关高凝与血栓形成2.多发伤患者多发伤患者在预防VTE方面的临床管理尤为复杂。在这些患者中,所谓的Virchow三联征的所有要素(内皮功能障碍、高凝状态和活动能力降低)都存在,而且出血风险非常高,这可能使血栓预防工作存在问题。不出所料,除了前面提到的文件和指南之外,还有许多文件和指南讨论了这个问题。米国东部外科创伤学会(EasternAssociationfortheSurgeryofTrauma)建议,高危创伤患者可考虑预防性使用IVC滤器,包括:-因出血风险高而不能使用抗凝剂治疗的患者;-患者的病变使他们长期卧床,包括。a)严重闭合性头部外伤(格拉斯哥创伤评分<8分);B)不完全脊髓病变伴截瘫或四肢瘫痪;C)复杂骨盆骨折伴长骨骨折;D)多发长骨骨折。在澳大利亚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多中心对照试验纳入了240例因严重创伤(损伤严重度评分>15)入院,且有药物预防禁忌证的连续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组,在受伤72小时内分别接受可移除的IVC滤器或不接受IVC滤器。本研究表明,在有抗凝药禁忌证的患者中,严重创伤后预防性置入IVC滤器未显著减少90日时的有症状PE或死亡。在同一试验的一项预设子研究中,作者分析了远期结局,中位随访时间为65个月。未观察到与IVC滤器相关的显著发病率。一项成本-效益分析表明,如果仅限于严重损伤后7日内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使用IVC滤器预防有症状PE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3.怀孕这种情况下发生VTE的风险是非孕妇的5-6倍,从妊娠早期到产后2个月。少数孕妇可能有血栓预防禁忌证(例如前置胎盘)。一些研究表明,妊娠期使用下腔静脉滤器是安全的,应在分娩后尽早回收滤器。4.减肥手术患者在这些患者中,由于病态肥胖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关于这些患者预防性抗凝剂的最佳剂量尚未达成共识,因此VTE预防存在问题。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VTE是仅次于脓毒症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然而,这一情况下的现有数据似乎不一致。5.儿科患者与成人相比,这些患者的VTE被认为是罕见的。Blevins等发表了一项利用儿科健康信息系统(PediatricHealthInformationSystem)数据进行的大型多中心回顾性分析,该系统包括米国44家三级儿科医院的数据。作者得出结论,在儿童中置入IVC滤器的情况罕见(10万次住院中有6次),而且与在成人中观察到的情况相反,这一数字在研究期间(2004-2012年)保持稳定。在这一人群中,只有少数人因预防适应证接受了滤器治疗。介入放射学学会没有报告这类患者的具体适应证。总而言之,尽管IVC滤器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但由于缺乏随机试验支持的稳健数据,其在VTE治疗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除了VTE急性事件期间使用抗凝剂的禁忌证这一明确的IVC滤器置入适应证外,其他潜在适应证应由有经验的临床医师逐例评估。
吕平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2月27日189
0
0
-
深静脉血栓是如何致人死亡,并成为静脉曲张最大威胁的?
我们常说,静脉曲张是病在腿,险在肺,说的就是它最为凶险的一种并发症——深静脉血栓。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血管,长期处于大量血液淤积、返流冲刷的高压状态。因此血管壁脆弱、凸起膨胀、血液流速缓慢,极易在受伤或长期卧床等条件下,激活凝血机制,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诱发血栓。如果栓子长期长在血管里,安静、稳定地待着,那还不用引起恐慌,因为人体的下肢静脉系统非常庞大,这条路走不通,血液会自己找到另一条路去走,不怕堵住。怕就怕在,因为你的剧烈活动或者外力损伤,血栓突然脱落,沿着光滑、粗大的静脉一路向上流到心脏,并最终移动到肺动脉。肺里的血管不同于其他,它由粗变细,最终变成密密麻麻的毛细血管,附着包裹在数百万的肺泡上,进行氧气交换。一路通畅无阻的血栓,因为血管的狭窄停止通行,堵住血液流通的道路,导致血液中丰富的氧气运送不出去。身体的各个器官,很快就会因为没有新鲜氧气的到来处于“缺氧”状态,并逐渐失去功能,致人死亡。这就是深静脉血栓真正危险的并发症——肺栓塞。肺栓塞之所以凶险,是因为它发病急、危害大,一旦发生,死亡的概率极高。但是,我们也不用对它过于恐慌,因为在肺栓塞发生之前,身体会通过无数种方式向你发出警报,告诉你及时预防。首先,如果双腿出现血管凸起、迂曲成团、红肿瘙痒、湿疹溃疡、皮温升高等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做血管B超检查,确诊是否为静脉曲张,并通过微创手术等方式及时治疗。其次,在经历骨科手术、癌症手术、长期卧床、长途飞机等制动状态后,如果双腿出现单边肿胀、皮肤颜色发红、温度升高、疼痛等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做血管B超或者血管造影检查,排查是否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并及时进行抽栓、溶栓等治疗。最后,日常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做运动,锻炼下肢,避免血液长期淤滞,从最根源处预防肺栓塞,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孙国洋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2月25日64
0
0
-
8个症状自测有没有深静脉血栓,8条全中很危险
1.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后症状加重2.小腿后方或大腿内侧按压有痛感,腿抬高之后又有好转3.下肢皮肤出现轻度瘀血,严重者出现青紫色或白色4.下肢疼痛伴随发热症状5.突然呼吸急促、胸部疼痛或不适6.深呼吸或咳嗽时感到头晕目眩甚至晕厥7.心率加快8.咳血需注意,以上症状如单独出现,那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小,不必过于忧虑;如果超过3个以上症状一起出现,那就有一定概率是深静脉血栓,需要医生诊疗后判断;如果8个症状全部都有,很可能深静脉血栓已经发展成肺栓塞,需要马上入院治疗,不能耽误。#静脉曲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
孙国洋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8日309
0
0
-
静脉滤器取出
完成一例超时间窗近100天的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手术,从图片这血栓形态可以看出,滤器还是能真正的兜住血栓,避免了严重的肺栓塞的事件的发生,科里遇到有不明原因下肢浮肿,尤其非对称性浮肿,彩超探及血栓的,皮肤溃烂,行走后疼痛,跛行,静息性疼痛等下肢症状的,还是可以鼓励患者行下肢静脉或者下肢动脉造影,这也是下肢血管疾病的金标准,风险系数除了造影剂过敏外,几乎很少!
楚瑞阁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3日426
0
0
-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如果不及时防治,极容易形成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致生命危险。静脉血栓栓塞是目前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特点,全球每16秒钟就有一例新发病例,每37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静脉血栓栓塞相关疾病。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病因、症状表现和危害。(一)主要病因:(1)病人长时间的卧床、下肢活动减少等导致血流缓慢;(2)外伤或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3)血管的损伤。(二)症状表现:大小腿及足的突然肿胀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三)血栓形成后容易脱落至肺、心脏、脑,形成肺动脉栓塞,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多数患者会出现胸闷、憋气、咳嗽、下肢憋胀、疼痛、单侧肢体肿胀等症状。其中,不明原因的憋气、喘不过气来最容易被患者忽视,误以为是晚上没有睡好觉、体质不好、缺乏锻炼等原因导致。但实际上,80%的肺栓塞病人往往会出现憋气的症状,尤其需要重视。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典型的症状是腿肿。若出现一个腿粗一个腿细、下肢肿胀等表现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防止病情延误带来严重后果。韩国总统金大中、北京大学医学教授熊卓为、波兰著名前奥运会女子链球冠军26岁的索科利莫维斯卡、25岁的八一女篮队员王凡等都是致死性肺栓塞患者,即使是顶级的医院一样没有抢救回他们的生命。预防有:一、气压治疗。有一定预防作用,作为自我功能锻炼的补充具有良好的效果。二、运动疗法。运动疗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简单有效。请遵以下指导行功能锻炼。早中晚各锻炼300-400次,每天至少1000次。(一)不需固定的患肢运动指导:(如:手受伤后需要卧床的患者)(1)小腿肌肉的功能锻炼:平卧于床,足趾尽量往头侧翘起(绷紧小腿前侧的肌肉)然后足趾下钩,就像站立时抬起脚跟的动作(绷紧小腿后侧肌肉)。活动要求:一翘一钩为一组早、中、晚、临睡前各活动一次,每次100~200组,练到肌肉有疲劳感为宜。(2)大腿肌肉的功能锻炼:腿伸直抬离床面,坚持2~3秒(用力绷紧大腿前侧肌肉)用力弯曲膝关节,膝盖屈曲紧贴腹部脚跟紧贴臀部(屈时绷紧大腿后侧肌肉)活动要求:一伸一屈为一组,每天早、中、晚、临睡前各活动一次,每次100~200组为宜。(二)需要制动的患肢运动指导(如:下肢支具或石膏固定的患者)。如果一条腿受伤或手术后需要固定,好腿可以按以上方式来做。石膏或支具固定的腿,大腿锻炼方式同前。小腿功能锻炼时所有肌肉同时绷紧脚趾不动,坚持2-3秒,然后放松。此活动为一组。活动要求:早、中、晚、临睡前各一次。每次100~200组。三、低分子肝素抗凝,作为一种预防手段,需要在充分运动疗法基础之上。专家简介:王加波,淮安八十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九三学社社员,淮安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淮安市工伤鉴定评审专家。擅长脊柱,创伤,关节骨病等骨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从医20余年独立开展脊柱创伤关节绝大部分三级四级大型手术,擅长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颈椎病。擅长四肢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等复杂骨折手术治疗。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下午,门诊三楼骨科专家诊室。就诊预约电话051783568824或直接好大夫预约。
淮安82医院科普号2024年11月13日123
0
3
相关科普号

张宪生医生的科普号
张宪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介入血管外科
957粉丝9.6万阅读

戴兵医生的科普号
戴兵 主治医师
天津市天津医院
血管外科
1592粉丝12.8万阅读

吴子衡医生的科普号
吴子衡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管外科
1385粉丝5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甘树杰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 血管外科介入中心
下肢静脉血栓 110票
动脉硬化闭塞症 91票
肺栓塞 26票
擅长: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微创保肢、胸腹主夹层动脉瘤、颈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抗栓治疗、微创治疗静脉曲张。 -
推荐热度4.4崔佳森 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血管外科
静脉曲张 331票
动脉硬化闭塞症 51票
腹主动脉瘤 45票
擅长: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血栓 动脉硬化闭塞症 脉管炎 主动脉瘤 血管瘤 糖尿病足 易栓症 下肢淋巴水肿 腹主动脉瘤 动脉栓塞 动脉瘤 颈动脉狭窄 周围动脉瘤 肾动脉狭窄 静脉炎 周围血管病 主动脉夹层 深静脉血栓形成 KT综合症。下肢静脉曲张微痕、微创美容手术。 -
推荐热度4.4冯睿 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介入中心 血管外科
腹主动脉瘤 91票
主动脉瘤 41票
周围动脉瘤 30票
擅长:长期专注于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等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亦擅长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肾动脉瘤,脾动脉瘤,肠系膜动脉夹层,颈动脉狭窄,椎动脉/肾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静脉血栓,血透通路,盆腔淤血综合征等血管疾病的微创腔内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