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动脉瘤患者福音—— WEB支架
WEB装置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高效安全、定制治疗等优点,尤其在治疗分叉部动脉瘤具有诸多独到优势,比如:可避免支架的应用,降低了超选择远端分支血管的难度,更容易降低手术并发症以取得良好的预后;同时,既可干扰瘤腔内血流动力学,又不影响载瘤动脉及周围正常分支血管血流;术后无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减轻了患者长期服药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张治国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13日151
0
0
-
颅内动脉瘤为什么要治疗
有一些患者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完善检查寻找病因的时候发现颅内动脉瘤,还有一些患者因为头痛、复视或者其他原因完善脑血管检查的时候发现了颅内动脉瘤。但是,患者和家属觉得,患者完全没有不适,或者只是头痛,也没有出现肢体无力,对治疗存在顾虑,担心手术的风险。目前,颅内动脉瘤有两种手术方案,一种是介入治疗,进行动脉瘤栓塞,另一种是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目的都是为了防止动脉瘤破裂。因为动脉瘤一旦破裂,会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个死亡率很高的疾病。首次出血的死亡率超过10%,二次出血的死亡率超过50%,远远高于脑梗死和脑出血。所以,一旦发现颅内动脉瘤,如果有必要还是需要积极手术治疗的。
赵海燕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09日92
0
0
-
瘤内扰流装置WEB:颅内动脉瘤治疗的“自由斗士”
在颅内动脉瘤的“拆弹”世界里,患者们常常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么接受开颅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要么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却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担心出血风险。直到“自由斗士”——瘤内扰流装置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一僵局,为患者带来了真正的“自由”!“自由斗士”的制胜法宝:瘤内扰流装置的最大优势,就是无需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这得益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1.“内鬼”潜伏:装置植入动脉瘤内部,不与载瘤动脉直接接触,避免了支架植入后需要抗血小板治疗的问题。2.“内部瓦解”:通过扰乱血流,促进血栓形成,最终使动脉瘤闭塞,无需依赖药物维持。“自由斗士”的其它优势:除了无需长期服药,瘤内扰流装置还有以下优点:“无孔不入”:对于宽颈动脉瘤等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顽固分子”,瘤内扰流装置却能轻松应对。“微创高效”:手术过程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患者体验更佳。“一劳永逸”:装置植入后,可以持续发挥作用,降低复发风险。自由斗士”的未来展望瘤内扰流装置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让患者摆脱了长期服药的束缚,获得了真正的“自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瘤内扰流装置将会在颅内动脉瘤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上海瑞金医院科普号2025年02月11日287
0
3
-
血流导向装置: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革命先锋”
想象一下,你的大脑里藏着一颗“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传统的“拆弹”方法,要么开颅手术“直捣黄龙”,要么弹簧圈栓塞“填满炸弹”。然而,这些方法对于某些“顽固分子”却束手无策。直到“革命先锋”——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这场“拆弹”游戏的规则!“革命先锋”的独门秘籍:血流导向装置是一种密网支架,它不像传统方法那样直接“拆除炸弹”,而是玩起了“釜底抽薪”的把戏:1.改道而行:植入后,它会像“交通警察”一样,引导血流改变方向,不再冲击“炸弹”。2.断其粮草:没有了血流的冲击,“炸弹”得不到“养分”,就会逐渐“枯萎”。3.化敌为友: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内皮细胞会慢慢覆盖支架,最终使“炸弹”完全闭塞。革命先锋”的辉煌战绩: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斩草除根”:对于大型、巨大型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的治愈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永绝后患”:它能够显著降低动脉瘤的复发率,让患者告别后顾之忧。“微创高效”:相比开颅手术,血流导向装置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总结: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就像一场及时雨,为颅内动脉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以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显著的疗效,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革命先锋”。相信在未来,它会继续引领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幸福!
江泓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11日150
0
2
-
颅内动脉瘤:哪些“炸弹”需要拆除?
想象一下,你的大脑里藏着一颗“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它可能一辈子安安静静,也可能突然“爆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那么,哪些“炸弹”需要及时“拆除”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个头大的危险: 直径大的“炸弹”更容易“爆炸”。位置决定命运: 位于血管交汇的关键部位的“炸弹”风险更高。奇形怪状要当心: 形状不规则、有“犄角”的“炸弹”更容易“爆炸”。年轻力壮早处理:年轻、身体好的患者,预期寿命长,建议尽早“拆除”。家族病史要警惕: 有动脉瘤破裂家族史的患者,风险更高。已经“爆炸”过: 破裂的动脉瘤必须紧急“拆除”,防止二次“爆炸”。并不是所有的颅内动脉瘤都需要立即“拆除”。医生们会根据“炸弹”的大小、位置、形状、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你被诊断出颅内动脉瘤,不要惊慌,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拆弹”方案,就能化险为夷!
江泓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10日98
0
1
-
双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该如何处理
毛立武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2月30日28
0
2
-
脑动脉瘤介入还是开颅,到底该如何选择?
脑动脉瘤的治疗选择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和开颅手术成为了治疗脑动脉瘤的两大主流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不同情况,选对医生或团队很重要。
何川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5日674
0
2
-
大脑中动脉瘤
治疗前检查发现,但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出血风险高,建议治疗,微创介入优先考虑治疗中治疗的难点在于下面分支的保护,大脑中动脉瘤的治疗我们一共有6种不同的治疗策略,我们选择了支架辅助,关键是术中弹簧圈的调整对术者要求高治疗后治疗后即刻手术顺利,分支通畅,患者无不适
周宇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30日94
0
1
-
脑动脉瘤会影响患者的视力吗?
脑动脉瘤,一种脑血管的异常膨出,通常与严重的健康风险相关联,包括出血和神经系统损伤。然而,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并发症外,脑动脉瘤还可能对患者的视力产生影响。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脑动脉瘤是如何影响视力,以及这种影响对患者日常生活和治疗决策的意义。
何川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10日175
0
1
-
为什么脑动脉瘤患者都是好几年才复查一次,这期间难道不会破吗?
脑动脉瘤是一种潜在的严重健康问题,它是指脑内动脉壁弱化并形成的一个囊状突出。尽管脑动脉瘤可能在任何时间破裂,但并非所有动脉瘤都会立即引起症状或破裂。因此,对于许多患者来说,定期复查以监测动脉瘤的变化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管理策略。本文将探讨为什么脑动脉瘤患者往往被建议每隔几年才进行一次复查,以及在这段时间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何川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30日498
0
0
脑动脉瘤相关科普号

田彦龙医生的科普号
田彦龙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外科
1万粉丝2.3万阅读

孟国路医生的科普号
孟国路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972粉丝7.7万阅读

王杰医生的科普号
王杰 主任医师
上海德济医院
神经外科
460粉丝24.9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何川 主任医师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脑动脉瘤 246票
脑血管畸形 36票
脊髓血管畸形 13票
擅长:1,脑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治疗擅长:(1)微创介入治疗:弹簧圈栓塞,web扰流装置“担任中国区web导师”,密网支架动脉瘤“担任大中华区PED导师”。(2)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 2,脑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畸形和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擅长:(1)微创介入栓塞,(2)伽马刀。 3,脊髓血管畸形,包括:硬脊膜动静脉瘘,髓内动静脉畸形,髓周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畸形治疗擅长:(1)微创介入栓塞,(2)开刀畸形团切除。 4,小儿脑和脊髓血管病,治疗擅长:小儿脑和脊髓血管病微创介入治疗,开刀治疗。 5,治疗特色,擅长上述神经系统血管疾病的开刀和介入治疗的“两栖”神经外科专家。 -
推荐热度4.9田彦龙 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外科
脑动脉瘤 242票
脑血管畸形 47票
脑血管病 9票
擅长: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脊髓动静脉畸形、髓周动静脉瘘、硬脊膜动静脉瘘等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复合手术(介入手术结合外科手术)治疗。 -
推荐热度4.6姜除寒 主任医师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
脑动脉瘤 120票
脑血管畸形 25票
脑血管病 12票
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脊髓血管畸形、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脑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