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一句话科普:盯上中年女士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2)
一句话科普:盯上中年女士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2)1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erousCysticNeoplasm,SCN)多发病于年龄51岁女性。在胰体尾部多见。2其影像学特点十分明显,大约70%~90%是微囊腺瘤,由充满浆液的多个小囊组成。也有其他类型。3约三分之一没有症状。如果有症状,包括腹痛和可触及的腹部包块,而黄疸、消瘦、胰腺炎则较为少见。4在诊断上,超声作为筛查,CT和MRI(磁共振)检查是诊断PCN的首选方法,准确率高。5治疗:无症状、病灶较小(小于3厘米)的患者,可以选择观察并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肿瘤较大、快速增大或有症状时,手术切除。6具体手术方法根据位置等决定:保留胰腺功能的胰腺囊性瘤切除术(就是尽量少切一些其他器官或者组织)。7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基本不会变成恶性的。
郑大一附院科普号2024年07月23日198
0
0
-
囊肿
王川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8月02日55
0
1
-
胰腺囊性肿瘤的认识和处理
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cysticneoplasms,PCN)是指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和(或)间质组织的囊性肿瘤性病变。而胰腺假性囊肿指慢性或急性胰腺炎,导致胰管的阻塞或者局部坏死,组织液化坏死之后积存大量液体,形成局部囊性病变。其本质是炎症引起,并非肿瘤性病变。PCN相对少见,包括良性、低度恶性及恶性,常见类型4种: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约51%~57%浆液性囊性肿瘤(SCN):13%~31%黏液性囊性肿瘤(MCN):8%~18%实性假乳头状瘤(SPN):4%~5%不同类型的PCN均有恶性潜能,但癌变率差异较大。(1)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最常见为胰腺导管上皮来源的产黏液囊性肿瘤。囊性病灶源于胰管,病灶沿胰管分布并与正常胰管相通是IPMN最重要的影像学特点。分为主胰管型、混合型、分支胰管型。(点击查看我的科普文章:浅谈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浆液性囊性肿瘤(SCN):多见于老年女性,恶变率低于1%起源于胰腺中心腺泡细胞的非黏液性囊性肿瘤,多位于胰体尾部。不规则的多房蜂窝样结构,中央可伴有钙化,囊壁上无结节,囊肿不与胰腺导管交通可分为4种类型:小囊型、寡囊型、混合型和实性型。1.小囊型最为常见,通常由多个(≥6个)囊壁菲薄的小囊(<2cm)组成。内含浆液,囊泡叠加排列,形似蜂巢样结构,内部有呈辐射状的分隔。30%的患者可见中央钙化,又名“日出征”,为特征性表现。2.寡囊型SCN约占全部SCN的10%,通常由少数(<6个)较大囊肿(直径≥2cm)组成,亦可为单个囊肿位于胰头者多见,可压迫胆管,与MCN难以鉴别。3.混合型及实性型罕见,有误诊为胰腺癌的报道。研究显示其术前确诊率仅为13.7%(83/606),55.8%(338/606)的患者术前影像学仅作出胰腺囊腺瘤或囊性占位的模糊诊断。(3)粘液性囊性肿瘤(MCN):多见于中年女性,癌变率10%~17%为一类非导管细胞来源的粘液性囊性肿瘤,病灶多位于胰体尾部。典型的MCN为大囊结构,囊壁较厚,内有实性乳头状结节,内含粘液,囊液中癌胚抗原及CA19-9均明显升高。影像学表现为单囊或多囊,不同于SCN囊泡呈叠加排列,而为囊中含囊,中央无钙化,但肿瘤边缘多有强化或钙化。我国的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仅有15.6%的MCN患者获得准确的术前诊断,而62.5%的患者仅作出囊腺瘤或囊性肿瘤等模糊诊断。(4)实性假乳头状瘤(SPN):多见于年轻女性,低度恶性肿瘤。为血供丰富的实性肿瘤,肿瘤内部出血导致其内部的实性成分形成假乳头样改变,似囊状结构。典型表现为中央囊性部分被厚而不规则的囊壁包裹。一经诊断,均应积极手术治疗。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数据显示:SPN术前正确诊断率为48.8%(314/644),15.5%(100/644)的病例仅作出“囊实性占位”的模糊诊断,误诊率为24.8%。二、手术治疗策略(1)IPMN的手术治疗策略:简单来说主胰管型及混合型IPMN,直径≥2cm的年轻分支胰管型建议积极手术切除,手术方式主要取决于分型及病灶位置。主胰管型及混合型IPMN根据病灶部分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甚至全胰腺切除术。(点击查看我的科普文章:浅谈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SCN的手术治疗策略:由于SCN恶变率不足1%,对术前明确诊断者均可随访观察。我国《胰腺囊性疾病诊治指南(2015)》建议将肿瘤直径>6cm作为SCN的手术指征。(3)MCN的手术治策略:为癌前病变,可发展为黏液性囊腺癌,诊断明确的MCN均建议手术治疗。2018年欧洲循证医学指南推荐对肿瘤直径<4cm、无壁结节等危险因素的MCN,可密切随访观察。除了直径>4cm、有壁结节等特征外,肿瘤周围“蛋壳样”钙化、随访期间肿瘤直径进行性增大、合并CA19-9升高等,也是提示可能发生恶变的危险因素,此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4)SPN的手术治疗策略:由于SPN为低度恶性肿瘤,且包膜完整,绝大多数患者手术切除后可获治愈,5年生存率达94%~97%。对所有术前考虑为SPN的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5)术前无法明确类型的PCN手术治疗策略:术前作出精确到PCN亚型的正确诊断率仅为33%,约41.1%的患者术前仅作出囊腺瘤、囊/实性占位、胰腺囊肿等模糊诊断。4种亚型中,SPN和主胰管型/混合型IPMN术前最容易通过影像学检查得以确诊,而SCN、MCN和分支胰管型IPMN的术前影像学确诊最为困难。研究显示短期内生长速度较快(≥2mm/年)的PCN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应行手术治疗。囊肿壁强化结节常提示肿瘤具有恶性倾向,尤其直径超过3cm的PCN合并强化壁结节表现时,应及时手术治疗。总之,尽管目前PCN的临床检出率不断增加,但术前准确诊断率仍有待提高,治疗策略也存在较多争议。参考《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22,11(5):438-442
陈勇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07日3042
0
8
-
达芬奇机器人保脾手术
麻勇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0月03日727
0
0
相关科普号

虞先濬医生的科普号
虞先濬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胰腺外科
1.7万粉丝64.8万阅读

敬怀波医生的科普号
敬怀波 副主任医师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介入科
2968粉丝13.8万阅读

董筱静医生的科普号
董筱静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院
妇科
0粉丝821阅读
-
推荐热度5.0皮庆猛 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整形外科
体表肿瘤 82票
疤痕 18票
皮肤肿瘤 17票
擅长:乳房整形(男乳肥大、隆胸、假体障碍、巨乳、副乳等);抽脂塑形及脂肪填充(大腿上臂环吸、腰腹瘦身、背臀塑形、面部吸脂、面部脂肪填充等);眼鼻整形(双眼皮、眼袋、开眼角、倒睫、隆鼻、鼻翼缩小、歪鼻矫正等);腋臭(腋下多汗异味、清新微波/Miradry等);面部年轻化微整形(瘦脸、除皱、玻尿酸填充等)等整形美容手术。对各类良恶性体表肿物/皮肤肿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尤其头面部肿瘤、会阴部肿瘤)、复杂疤痕(外伤/术后疤痕增生、疤痕疙瘩、头面部难治性疤痕、剖腹产术后疤痕等)整形修复、脂肪抽吸、复杂性脂肪瘤切除、副乳矫正、“腋臭”微创根治、男性乳房发育等整形外科常见病。 -
推荐热度4.5郑炳鑫 主治医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骨肿瘤科
骨肿瘤 202票
软组织肿瘤 83票
体表肿瘤 35票
擅长:①四肢恶性及良性骨肿瘤(骨转移癌,软骨肉瘤,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骨样骨瘤,单纯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纤维皮质缺损,非骨化纤维瘤等)的外科治疗; ②各类骨与软组织肉瘤(骨肉瘤,尤文肉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未分化肉瘤等)的保肢外科治疗和规范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肢体黑色素瘤的外科综合治疗; ③脊柱、骶骨、骨盆转移癌(肺癌,乳腺癌,肾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肝癌等)的射频消融+骨水泥微创治疗和外科手术综合治疗; ④脊柱原发肿瘤(椎管内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脊柱浆细胞骨髓瘤、淋巴瘤、骨巨细胞瘤、脊索瘤、骨母细胞瘤/骨样骨瘤等)的外科治疗; -
推荐热度4.3商冠宁 主任医师盛京医院 第七骨科(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骨肿瘤 100票
软组织肿瘤 31票
体表肿瘤 26票
擅长:擅长恶性骨肿瘤肿瘤型人工假体置换保肢技术;复杂软组织肉瘤组织缺损修复重建技术;骶骨肿瘤及复杂骨盆肿瘤的规范化手术治疗;骨转移癌的诊断及外科综合治疗;骨软组织肿瘤化疗,靶向,免疫综合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