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粪吸入综合征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胎粪吸入综合征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发生气道阻塞、肺内炎症和一系列全身症状,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同时伴有其他脏器损伤的一组综合征,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胎粪吸入综合症是怎么回事

王新良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儿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的最主要原因为胎粪的排出和吸入。当胎儿在子宫内或者生产过程中出现缺氧情况,会使得患儿的肠蠕动增加和肛门肌肉松弛,因此排出胎粪。同时因为缺氧的原因,患儿呼吸时喘息,把混着胎粪的羊水吸入了气管和肺内。

高危人群

以下新生儿容易发生胎粪吸入综合征:

  • 胎龄大于 42 周产下的新生儿。
  • 孕母子宫内细菌感染产下的新生儿。
  • 孕母有吸烟史或药物滥用产下的新生儿。
  • 孕母孕期出现高血压、羊水过少产下的新生儿。

症状表现

本病的主要表现为羊水被胎粪污染以及胎儿呼吸窘迫的症状。

  • 羊水被污染:孩子皮肤和头发可以看到绿色或者黄色的胎粪混合物。
  • 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大于 60 次每分钟。
  • 发绀:皮肤显露出青紫色。
  • 鼻翼扇动:随着呼吸,鼻孔反复开大与缩小。
  • 吸气性三凹征:表现为吸气时胸骨(喉咙和锁骨交汇处)上窝、锁骨上窝、肋骨间隙出现明显凹陷的症状。

如何预防

  • 尽量避免过期产。
  • 定期产检,如有异常,应及时治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新生儿呛羊水谁之责?如何预防?

李敏 副主任医师 福鼎市医院 新生儿科

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结合胸片、血气分析、血常规、血培养等进行诊断和评估。

  • 胸片:胎粪吸入综合征有特征性的胸片改变。可以通过胸片诊断胎粪吸入综合征,还可以评估病情轻重和治疗效果。
  • 血气分析:抽血化验,帮助了解孩子缺氧的情况,是出现呼吸衰竭时必须检查的项目。
  • 血常规:帮助判断有无合并细菌感染和感染的程度。
  • 血培养:帮助判断感染细菌的种类。
  • 心脏彩超:评估有无出现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判断心脏功能。
  • 头颅 CT 或者头颅 MRI:评估孩子脑部情况,有无脑部损伤。

治疗方式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主要治疗原则是及时清除胎粪,保持患儿的呼吸有效通畅,控制感染等。

一般治疗

  • 氧疗:当患儿发生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时,需要进行吸氧。并且根据缺氧程度选择鼻导管、面罩或者头罩等不同的吸氧方式。适用于轻度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者。
  • 机械通气: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在呼吸机的帮助下,维持气道的通畅,改善缺氧情况。
  • 一氧化氮吸入:当存在持续肺动脉高压时,一氧化氮吸入可以扩张肺部血管,改善患儿的缺氧症状。另外,一氧化氮的吸入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肺部的损伤。

药物治疗

  • 纠正酸中毒的药物:常用药物为碳酸氢钠,可纠正酸中毒。
  • 维持正常血液循环的药物:常用药物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可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主要适用于出现了休克体征的人群,如体温低、面色苍白、低血压等。
  • 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布地奈德、甲泼尼龙等,能有效减轻肺部炎症和肺水肿。
  • 抗生素:常用药物有青霉素等,能有效的控制细菌感染情况。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胎粪吸入综合征应如何治疗

王新良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儿科

注意事项

  • 注意患儿保暖,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温大致控制在 24 ~26℃,湿度约 55%。早产儿或低体温的患儿,可放置在保暖辐射台或暖箱中,以维持新生儿的体表温度处于 36.5 ℃。
  • 回家之后家长应该多和孩子皮肤接触,可以做抚触按摩,肌肤亲昵对促进孩子的发育有益。
  • 多和宝宝目光交流,对宝宝说话,这些情况都对孩子的脑部发育有益处。
  • 因为孩子刚刚从比较严重的疾病恢复,容易被传染疾病。要避免客人探视孩子,避免客人亲吻等密切接触孩子;尽量少出门,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防止感染。

预后

本病经及时治疗后,可挽救患儿的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部分患儿由于缺氧严重,可能合并出现脑部的损害,从而留有后遗症。

相关科普号

李敏医生的科普号

李敏 副主任医师

福建省福鼎市医院

新生儿科

9粉丝4418阅读

儿科医生王新良

王新良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儿科

3041粉丝3778.5万阅读

花少栋医生的科普号

花少栋 主任医师

陆军总医院八一儿童医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276粉丝11.7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