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职场人常见的胃肠道问题不可忽视,尤其是胃肠功能性疾病!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消化道每天要进很多食物,其中也包括很多刺激性大、难以消化的食物,所以很容易出现一些胃肠道的不适,包括腹胀、腹痛、腹泻、嗳气、打嗝等情况。这种胃肠道不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等,这类患者到医院检查,通过胃镜、肠镜等检查能够检查出一个明确的病灶,只要针对病灶进行治疗,即可有效缓解。但更多的患者属于第二类,确实有胃肠道不适的症状,但是把能做的检查都做了,像胃镜、肠镜、B超等等,却没有检查出什么问题,我们就把这种没有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胃肠道不适,就称为胃肠功能紊乱。什么是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功能紊乱就是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者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的相关症状,常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功能性症状,需要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因,才可以确诊。胃肠功能紊乱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多表现为上腹痛、上腹部灼热感、早饱、餐后饱胀等。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和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即可确诊。胃肠功能紊乱应如何治疗?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胸宽广、情绪乐观、性格开朗、遇事豁达,是调节功能性胃肠病的最好措施。2.?多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想功能性胃肠病快速恢复,在饮食上需要格外注意,一定要做到细嚼慢咽,这样有助于减轻肠胃负担,更好地促进疾病快速恢复。还要少吃不易消化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乳类、乳制品、瘦肉类、鱼虾、鸡蛋黄等。另外,也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苹果、香蕉等,对于病情恢复有利。而对于易致胀气的食物要避免,如洋葱、土豆、红薯以及甜食等,这些食物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加重病情。3.?调节作息多运动长时间缺乏睡眠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运作,也会导致功能性胃肠病加重,所以大家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过程中最好可以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在八个小时左右。同时,运动可以改善身体功能,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使得便秘等问题得到改善。4.?药物治疗选择药物治疗时要对症,不可盲目用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或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腹痛、腹胀等症状,临床上建议治疗上主要以解痉剂为主,可选择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软胶囊,它是以解痉剂阿尔维林和消泡剂西甲硅油复合而成的,它能够快速缓解腹痛的同时,还能有效缓解腹胀,对于这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患者,是十分适合的。对于腹泻、便秘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平时可以通过服用益生菌来缓解,可以选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它的止泻功能要优于常见益生菌,同时对于调节肠道菌群也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帮助调节肠道菌群以改善症状。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治疗上应以促进消化为主,可以给予一些消化酶制剂来补充人体所需的消化酶,比如米曲菌胰酶片,它是通过补充消化酶来帮助消化吸收的,对于打嗝、嗳气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总结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是讲究方法的,所以大家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时候切勿盲目治疗,而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确定病因,然后调节好心态,可通过药物、饮食护理、睡眠调节、运动等多种方法进行调节,让身体可以快速摆脱功能性胃肠病的伤害,恢复健康。
宋志强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24日189
0
3
-
胃热、胃寒、食积……各种胃病,治疗关键其实就一个字!降
病人经常会说:“医生啊!我胃疼、胃胀、胃反酸、胃不知道饿……”胃就是一个消化的器官,中医称胃为“水谷之海”,指的是胃为受纳、腐熟水谷的器官,既然是受纳、腐熟食物的器官,如果不能受纳,受纳后腐熟不了,这就是病了,又或者腐熟过快,也是有病了。胃气是下降的,中医称“胃以降为和”。也就是说,胃气下降,就调和了,就顺了。如果不降,胃气上逆,胃酸就上反,吃饭就没胃口,就生病了。所以胃病的治疗很简单,其关键就是一个“降”字,我们一边分析,一边学习!1.胃气上逆的用药胃气上逆的情况在大部分胃病患者中都存在。胃液是酸性的,胆汁是碱性的?胃气下降后,在肠道酸碱正好中和。如果胃气上逆,胃酸就会腐蚀食道,引起食道炎,再向上反流,损伤咽喉,导致咽炎,很多顽固性的咽炎,通过降胃气就能治好。而西医治疗这类疾病常常采用抑制胃酸的办法,虽然胃酸减少,上逆引起的刺激症状可能减轻,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胃气上逆的问题。相反长期过度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壁细胞会逐渐减少,腺体萎缩,形成萎缩性胃炎,反而加重病情,有的甚至出现肠上皮化生,成了癌前病变!所以降胃气非常重要,常用药有哪些?竹茹、枇杷叶、代赭石、生姜、枳实、沉香、旋覆花、半夏等,凡是能降气的,基本上都可以使用。举个例子,有个女性患者因反酸、恶心、咽喉不适三年前来就诊。患者平素不吸烟,但咽炎很重。切脉后发现右手寸关有上越之势,也就是胃气上逆的脉象。患者闻到中药味就恶心,惧怕服用中药。经过思虑,我给她开了生枇杷叶1公斤,让她长期煮水后当茶饮。过了半月复诊时,患者说好得差不多了,咽炎好了,食道也舒服了,早上也不恶心了,就是放屁多。其实就是降了降患者上逆的胃气,胃酸就不再向上反流了。气向下行,屁就多,这就是治本。也难怪张锡纯认为代赭石是健胃之妙品,因为这味药降胃气效果很好。学会了降胃气,治胃病的技巧可以说掌握了一半,还有一半是什么呢?是胃寒、胃热、食积、气滞等,我们来一一分析。2.胃寒的用药胃腐熟食物需要热量,如果没有热量,就无法腐熟食物,很多病人朝食暮吐,就是说早上吃的饭,晚上吐出来还未消化,从早到晚不知道饥饿,是什么原因呢?胃中无火!如何补火?看看指南针(图见实体书),在前面讲述五行时讲过火能生土,即心火生胃土,也就是说,补充心火,心火足就能让胃火旺,这也就是五行所说的“虚则补其母”。常用的药物有:桂枝、肉桂、附子、薤白、干姜等。使用这些温心阳的药物,胃火就有了,胃腐熟水谷的功能就会得到恢复。3.胃热的用药有胃火不足,出现胃寒,自然也就有胃火过亢,出现胃热。胃热的患者经常有饥饿感,总觉得吃不饱,俗话称为“慌饭”,中医称为“消谷善饥”。治疗很简单,吃点清胃火的药就可以了,比如:石膏、知母、黄连、黄芩、芦根等。举个例子,曾经治疗一例经常“慌饭”的患者。他要求不吃中药,还要能治病,我说这很好办,吃点下火的食物就可以了!什么食物好呢?让病人吃皮蛋拌豆腐,每天用两个皮蛋,加上4两豆腐,拌匀后加上麻油,放少量盐,当菜吃。就这样坚持一周,病就好得差不多了!有人会问,这也是中医治疗?是的!因为运用中医理论来指导饮食,指导养生,这就是中医的精髓。中医学好后可以贯穿于我们的衣食住行,随时随地都可以体会到中?理论的妙处!4.胃阴不足的用药胃火长期过重,必然会伤及阴分,就好像烧锅炉一样,长时间地烧,锅里的水也会被烧干,同样的道理,长期胃火重必然会导致胃阴的亏虚。所以对于胃火重的久病患者,就要养胃阴了。养胃阴的药物有石斛、麦冬、花粉、玉竹、芦根、乌梅、沙参、生地等。5.寒热错杂证的用药临床中胃病的情况有时并非上述这么单一,单纯胃寒和单纯胃热不多。大部分病人都是寒热错杂的情况,只是寒热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比如胃中有热,肠道有寒,这样容易形成胃的上半部分有热,下半部分有寒,形成?热错杂证,用药时则需要寒热搭配,效果才好。如黄芩、黄连配干姜,或者金果榄配干姜等,半夏泻心汤就是治疗寒热错杂型胃病的经典方剂。6.食积的用药胃病还有一些情况,比如食积,同样影响了胃的和降,病情轻的可以采用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来消导,病情较重的可以采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榔、二丑等来攻下,恢复其和降功能。举个例子,很多小儿停食之后,反复发热,服用退烧药后当时可以缓解。第二天照常发热,针对这种情况,将二丑炒香后研成细粉,拌红糖后给小孩吃,每次3g左右,3岁以下的小孩可以适当减量,3岁以上的可以适当加量,一般服用3小时左右会出现腹泻。患儿将停滞在胃肠道的积食泻出来后,病就好了!胃病的情况还有一些,比如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但以前面几种情况多见。了解了上述几种情况的用药特点,就知道了大部分胃病的用药思路,就可以举一反三了。学习胃病的治法,最关键的是要理解一句话,“胃以降为和”,理解了这句话,就抓住了治疗胃病的核心,你明白了吗?
赵东奇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21日38
0
0
-
“点睛之药”:30余年老胃痛1周治愈
王某,男,62岁,2020年10月30日初诊。诉胃痛30余年,患者30年来胃痛反复发作,多次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近半年来,胃痛加重,每天发作,饭后及夜间明显,喜欢热食,凉食后疼痛明显,痛时喜按,按则痛减,伴有反酸,胃胀,活动后乏力,大便偏烂,夜间小便多,舌质淡,苔薄,脉沉。此前在当地医院就诊,服用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方药:党参10g,炒白术12g,姜半夏9g,茯苓12g,干姜4g,陈皮10g,苍术9g,延胡索10g,炒白芍15g,制香附15g,厚朴10g,炒薏苡仁15g,羌活6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空腹分服。2020年11月7日二诊:胃痛明显好转,仍有胃胀,上方加苏叶10g,炒麦芽15g。7天后三诊:胃痛痊愈,上方去羌活,继续服用7剂巩固疗效。按民国名医张简斋善用羌活治疗胃病及其他诸疾,笔者近来再次研读张先生医案后,悟出了张先生临证不忘气机升降,着眼郁于久病,用羌活等药物疏肝气升脾阳,调整全身气机,这也是李东垣先生补中益气汤加柴胡、升麻之义。东垣称之为风药,少量的风药可以升清气,降浊气,调整人体表里的气机,也可以协助增强补药的力量。本案中患者久病脾胃功能减退,虚寒之证明显,服用理中汤等方后无效,结合脉证后考虑气机郁滞,在前医方子基础上加用羌活风药,一方面调整气机升降平衡,另外还可以增强补益药物效果;当然,临证需要注意的是,风药虽可用于脾胃内伤之证,但毕竟其性辛散升浮,有较强的发散作用,妄用会耗正气,这也是东垣所说的“诸风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王进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赵东奇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05日234
0
0
-
浅谈叶天士对栀子豉汤的应用及变通
栀子豉汤最早出现在《伤寒论》中,仲景用以治疗虚烦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使用栀子豉汤治疗的案例,可达37处之多,在继承仲景之学的基础上,把栀子豉汤发展成“清宣上焦”以治疗风温、秋燥、肠痹;“宣化湿热”以治疗暑湿、痞证、痰热;“调和肝胃”以治疗胃痛、眩晕、哽噎等诸多疾病,延伸了栀子豉汤的治疗范围,对栀子豉汤的继承应用和变通发展起到了启迪后学之作用。1清透郁热1.1吐后余热未清刘渡舟认为,《伤寒论》中栀子豉汤所治的虚烦证,是太阳病经汗吐下后,余热不解,内陷胸膈而导致的,治宜清透胸膈郁热而除烦,栀子苦寒,善清心胸烦热以降火郁,豆豉辛微温,能透散邪热之结,故以栀子豉汤治之。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痛乃宿病。当治病发之由。今痹塞胀闷。食入不安。得频吐之余。疹形朗发。是陈腐积气胶结。因吐。经气宣通。仿仲景胸中懊憹例。用栀子豉汤主之”。该患的宿病是陈腐积气胶结于胸膈导致的痹塞胀闷,食入不安,经吐法治疗后而经气宣通,为郁热外散而解的一种机转,故发为疹病,不能按火热论治,以免错失人体自愈之机,故用栀子豉汤清透郁热、化腐畅清,由此可知,叶天士深明栀子豉汤清透之意。1.2温病后期余热未尽“热病后,不饥能食,不寐,此胃气不和。(病退胃不和)香豉黑山栀半夏枳实广皮白”。此为温病后期余热未尽,病已痊愈但胃气不和,用苦寒直清里热,难免进一步损伤气机,使胃气不运。方中栀子、豆豉清透郁热,半夏、枳实、陈皮行气化湿调理脾胃,使气机宣展,温病后期余热宣散而解。2清宣上焦2.1风温“风温入肺。气不肯降。形寒内热。胸痞。皆膹郁之象。辛凉佐以微苦。手太阴主治。黑山栀香豉杏仁桑叶栝楼皮郁金”,该案例病机为风温袭肺,肺气不降,叶天士认为风属阳,温化热,上焦近肺,风温相袭则肺气不能舒转,又因肺主一身之气,肺气阻则周行之气阻,致胸痞,脘闷,治疗风温类疾病宜微苦以清郁热,微辛凉以宣透风邪,叶师常常用栀子豉汤配伍杏仁、桑叶、栝楼皮、郁金清利上焦肺热。2.2燥“脉右数大。议清气分中燥热。(气分热)桑叶杏仁大沙参象贝母香豉黑栀皮”,该患者右脉数大,以数脉论热象,以大脉论虚候,此为肺热气分热盛兼有燥,燥伤皆因阴分不足,故用栀子豉汤配伍桑叶杏仁象贝母以清透气分之热,单用沙参滋阴润燥,肺热得除,郁热宣透,肺阴才能恢复。2.3肠痹“(三一)肺痹,鼻渊,胸满,目痛,便阻。用辛润自上宣下法。紫苑杏仁栝楼皮山栀香豉白蔻仁”。该患者肺痹病,肺气不利则鼻窍不开,肺气膹郁,气机困滞,经曰:上焦不行则下脘不通,叶天士运用宣降肺气的方法治疗,选用栀子豉汤合紫苑、杏仁、栝楼皮、白蔻仁清利肺气,使气降便通。3宣化湿热3.1暑湿“伏暑阻其气分。烦渴。咳呕喘急。二便不爽。宜治上焦。又:痰多咳呕。是暑郁在上。医家乱投沉降。所以无效。石膏杏仁炒半夏郁金香豉黑山栀”,此案为伏邪温病的范畴,伏暑所发,热势较盛又多夹痰湿,病在气分,故湿热困阻肺脉,故烦渴、咳呕喘急,肺主宣发速降,肺气不运则二便不通,叶天士认为宜治上焦,用栀子豉汤之清透配伍石膏、杏仁、炒半夏、郁金清热化痰,湿热得去,肺脉得通,诸证痊愈。3.2痞证“(三四)食进颇逸。而胸中未觉清旷。宜辛润以理气分。勿以燥药伤阴。枇杷叶大杏仁橘红黑山栀香豉郁金栝楼皮晨服”。该患者因胸腹陈腐胶固不解,痞塞憋闷,宜开气涤痰与清透郁热并行,选用栀子豉汤配伍枇杷叶、大杏仁、橘红、郁金、栝楼皮。3.3痰热“前议辛润下气以治肺痹,谓上焦不行,则下脘不通,古称痞闷都属气分之郁也乃气郁必热。陈腐粘凝胶聚,故脘腹热气下注,隐然微痛,法当用仲景栀子豉汤,解其陈腐郁热,暮卧白金丸一钱。盖热必生痰,气阻痰滞,一汤一丸,以有形无形之各异也。(痰热内闭)黑山栀香豉郁金杏仁桃仁栝楼皮降香另付白金丸(五钱)”这是无形邪热与有形陈腐糟粕相互为病的案例,叶天士以清宣郁热之栀子豉汤配伍清苦微辛之郁金、杏仁、桃仁、栝楼皮、降香共奏行气解郁之功,使气分之郁得以透散宣发,上熏之热气不扰肺之升降,同时以白金丸去有形之陈腐糟粕,胃中陈腐郁热解除,痰热不生,有形无形之搏结自然分消而解,肺胃得安。4调和肝胃4.1胃痛“老年郁勃,肝阳直犯胃络,为心下痛,久则液枯气结成格。金铃子延胡索黑山栀淡豆豉”。栀子豉汤味苦微辛,可清肝火而不伤肝阴,解气郁而无苦寒凝滞气机之弊,符合叶天士“辛散以理肝、柔肝而不伐肝、从肺治肝”的学术特点,方用栀子豉汤配伍金铃子、延胡索调和肝胃,清宣郁热,通络止痛。4.2眩晕“脉左浮弦数,痰多,脘中不爽,烦则火升眩晕,静坐神经稍安。议少阳阳明同治法。(痰火)羚羊角连翘香豆豉广皮白半夏曲黑山栀”。该患者左脉浮动弦数,为痰湿中阻,肝风化热所致眩晕证,叶天士认为,治疗此类实证,应“泄厥阴,通阳明”,肝阳顺乘胃口则脾运不行,化生痰湿,脘中不爽;肝风内动,阳盛化热上犯轻窍则致眩晕。方选栀子豉汤合羚羊角、连翘清泄厥阴肝火,半夏、陈皮运通阳明气机,共奏调和肝胃的功效。根据四诊纳谷脘中哽噎,脉象小弦,患者自述因郁强饮,病机为木火犯土,胃气被伤不能转输,故用栀子豉汤合竹茹、郁金、丹皮宣解肝木之火,辛开苦降之半夏、黄连、生姜调理胃气。
赵东奇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31日103
0
0
-
您好!我吃您开的药三十多天的快吃完了,我胃病没任何症状,也不知道恢复的怎么样,下一步还吃中药吗?
李博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24日174
1
0
-
【健康365】守“胃”健康,记住以下八点
胃病是与胃相关疾病的统称,常见的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外卖、久坐、重口味等因素,胃病如影随形,盯住不少人,因此,胃病患者群体庞大。胃病的致病因素有哪些?1.?遗传,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2.?饮食,辛辣刺激的饮食,腌制品等;3.?药物,如止痛药;4.?感染,如幽门螺杆菌;5.?其他有哪些常见的症状????不同类型的胃病,症状不同,常见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严重者可有黑便或血便。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少部分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恶心等。守“胃”健康,记住以下八点!我们要注重日常养胃,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如果不注意,普通的胃病有可能向胃癌发展!1.三餐规律,不要等到饿才想起来去吃饭,饮食规律了,胃肠功能才能维持正常。2.细嚼慢咽,食物嚼的越细,胃的负担就越小。3.戒烟戒酒,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广泛胃粘膜充血糜烂,甚至溃疡。养生的「药酒」,也不要喝。烟直接损伤胃粘膜,对胃的微血管造成损害,使胃黏膜处于「缺氧」状态。4.缓解压力,精神因素对胃肠道影响非常大。5.注意卫生,我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过50%,注意分餐,防止交叉感染。6.不吃腌制食物剩饭菜、烤制或腌制的食品,亚硝酸盐含量往往比较高,而亚硝酸盐可以在胃里转化为亚硝胺,是诱发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8.及时看病定期体检,是发现问题的好方法,不能忽视哦。
邱志远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4月12日445
1
10
-
胃镜发现肠化生就要癌变吗?
什么是肠化?慢性胃炎时,胃黏膜上皮生长,形成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其形态结构与肠黏膜上皮组织相似,故称为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正常胃表面生长的是胃黏膜上皮细胞,具有分泌胃酸功能的,当胃黏膜细胞受损后,修复过程中部分黏膜出现肠化生。肠化生导致胃黏膜分泌胃酸功能下降,患者出现腹胀、早饱等消化不良等症状。肠化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高龄人更为多见,多合并见于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各种观察和实验证据表明,肠化生是胃黏膜损伤和修复的产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肠化生会癌变吗?肠化生被称为是一种癌前病变,但癌前病变不一定都会进展成癌症。在慢性炎症的刺激下,胃黏膜可出现腺体萎缩,随着萎缩的进展,部分黏膜出现肠化生,若损伤因素持续存在,继而黏膜可能出现不典型增生,其中少部分还可发生癌变。有多少比例肠化生会癌变呢?答: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肠化生都会癌变,在东亚,据估计3-5%的肠化生患者才会进展为胃癌。肠化生多长时间会癌变?答:肠化生的年化癌变率大约在0.13%–0.25%。研究表明,在出现癌变的人群中,其癌变的中位时间约为6.1年(从4.7-6.8年不等)。什么是年化癌变率呢?答:如果年化癌变率是0.2%,那么5年内癌变的概率就是1%(0.2%X5=1%),那么10年内癌变的概率就是2%。肠化的原因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胃炎,均可以出现肠化生,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其他常见胃炎病因包括:烈酒、浓茶、咖啡及过于粗糙食物,阿司匹林等药物,情绪紧张,胆汁反流、及维生素缺乏等有关。肠化的治疗首先应针对慢性胃炎的病因进行治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其次可以服用促进黏膜修复的药物。01根除HP感染:推荐四联疗法10-14天。02控制和改善胆汁反流,如:胃动力药(莫沙比利)、吸附胆汁的药物(铝碳酸镁)。03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瑞巴派特、替普瑞酮,吉法酯等。04摄入维生素:维生素C、微量元素硒、适量补充叶酸,可以改善肠化生,而减少胃癌的发生。05中医中药治疗: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中成药胃复春、摩罗丹等联合维生素B等具有一定的逆转肠化生的效果。肠化的监测01首先应该积极针对病因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定期胃镜随访,一般建议1-2年随访一次胃镜。02如若病变进展,出现不典型增生,需要更加密切随访,必要时行内镜下切除;若肠化好转,可以延长随访间期。03对于传统的白光胃镜无法准确区分和诊断的癌前病变,可推荐使用更加精准的放大胃镜检查(包括蓝激光放大胃镜或窄带成像放大胃镜)。(图片源于网络)供稿: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系病分会青年委员会作者:李文帅 罗忠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系病分会青年委员会秘书
罗忠光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4月10日666
1
11
-
奥美拉唑不是万能胃药!不是想吃就能吃——这4种病尤其要注意???
提起奥美拉唑,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妇孺皆知,连几岁的孩子都可能知道胃不舒服,吃一粒奥美拉唑。在我国、乃至在美国的处方药当中,它都稳稳地排在前十。也的确是,很多胃的小毛病,很多是胃酸过多引起的,一吃,就会奏效,于是,很多人认为它就是治胃病的神药,几乎什么胃病都可以拿来抵挡一阵子。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和任何药物一样,它也不是万能的,有自己的适应症。长期服用、滥用,也会产生副作用,甚至有致癌风险。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抑酸剂(制酸剂)简史我们用于抗胃酸的药物大致有三大类:中和胃酸类、替丁类、拉唑类。在1970年代以前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靠"抗酸剂",主要种类是一些无机弱碱,口服后能够直接中和胃酸,可减弱或解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如小苏打、胃舒平、铝碳酸镁等;到了1980年代,H2受体拮抗剂(H2RA)横空出世,即俗称的"替丁"类药物,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在当时被大家公认为可以提供安全、高效的抑酸作用。然而使用不久就发现到,由于影响H2受体的因素较多,患者个体的差异性较大,在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消化性溃疡时易出现泌酸反跳现象和耐受性不佳等问题。直到20世纪90年代,第一个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1988年由阿斯特拉公司开发上市。随后,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和雷贝拉唑等多个质子泵抑制剂纷纷上市。PPI的高效优势在于它能够更直接地抑制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疗效显著优于其他抑酸剂,同时解决了耐受性等诸多问题,受到了患者的一致青睐。有研究显示全球每年因使用PPI所消耗的医疗费用大约为70亿英镑,然而这些使用PPI的患者中有70%并不符合临床用药指证。拉唑类的作用机理拉唑类药物,简称PPI制剂,学名叫质子泵抑制剂。第一代主要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第二代主要包括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等。它的作用就是抑制胃酸分泌!胃酸指胃液中的分泌盐酸。人胃是持续分泌胃酸的,胃液中的胃酸(0.2%~0.4%的盐酸),杀死食物里的细菌(幽门螺杆菌除外),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同时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帮助消化。众所周知,胃液对消化食物起着重要作用。可胃液分泌有一定的量,如分泌过多,就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胃酸分泌的盐酸(化学式为HCl),由氢离子及氯离子组成,盐酸的分泌有赖于壁细胞对于这两种离子的转运。而质子泵抑制剂恰好可以阻止壁细胞对于氢离子的转运功能,进而阻碍了胃酸的分泌。它对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哪些人需要服用拉唑呢?总体说来,凡是胃酸过多为主要病因的疾病治疗和预防,包括1、消化性溃疡2、应激性溃疡3、胃食管返流症4、药物相关的胃肠黏膜损害5、慢性胃炎以胃酸过多为主要表现的6、功能性消化不良伴随烧心症状的7、幽门螺杆菌根除的配合治疗四种胃病患者慎用"奥美拉唑"滥用PPI会有风险第一,"拉唑"类药物作用机理是抑制胃黏膜腺体细胞的H+的转运,因此其他腺体的其他功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呼吸道黏膜,会损害黏膜的非特异性免疫。因此老年人(尤其是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儿童、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奥美拉唑以及拉唑类药物都慎用。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内妇女禁用。第二,对于长期滥用抗生素的患者,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得人体内肠道正常菌群成员之一的艰难梭菌变得耐药,从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以及伪膜性肠炎等疾病。因此,抗生素的滥用对胃肠道有很大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更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寄希望于"拉唑"类药物改善这种不适症状。殊不知,过量、长期使用"拉唑"类药物反而增加了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发病风险。第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拉唑类药物。"拉唑"类药物在人体代谢依赖肝脏的作用,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此类药物对于肾脏有一定的负担作用。第四,服用奥美拉唑时,如果同时服用其他类药物,如地西泮、氯吡格雷、硝苯地平等。应务必到门诊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奥美拉唑用药注意事项1、切记不能随意用药奥美拉唑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等的治疗。无上述疾病的患者若随意用药,有可能引发严重和罕见的不良事件。特别是中老年患者,胃痛时自服奥美拉唑还可能掩盖癌症早期的信号,延误治疗。使用前先要排除胃癌的可能性。2、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奥美拉唑口服用于消化性溃疡一次20mg,一日1~2次;用于胃食管反流病一次20mg,一日2次。剂量不足难以保证药效,过量使用又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3、时间、方法很关键国内最常用的奥美拉唑剂型是肠溶片和肠溶胶囊,一般将每日剂量在早晨一次服用或分成早晚两次服用。服用相同剂量的奥美拉唑,早晨比晚上服药的抑酸时间长,药效更佳,且饭前30分钟服药最佳,服药后吃早餐比不吃早餐的疗效好。肠溶制剂需要整片吞服,不得嚼碎,否则将破坏肠溶衣膜,影响药效。4、短期用药更保险胃溃疡一般用药6~8周,十二指肠溃疡4~6周。胃食管反流病一般用药4~8周。建议短期治疗,达到疗程后及时停药。因长期治疗(≥1年)会增加骨折、胃癌等的发生率,影响维生素B12和铁的吸收,造成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5、避免与下列药物合用奥美拉唑会影响某些药物物的吸收或代谢;如奥美拉唑会增加阿司匹林、他汀类、硝苯地平、地高辛和地尔硫卓等的吸收;减少氯吡格雷、泼尼松、多潘立酮、铝碳酸镁、碳酸钙等的吸收;使艾司唑仑、华法林、克拉霉素和他克莫司等的清除下降;使苯巴比妥的清除增加。对于合并用药较多的患者,应询问医师或咨询药师。6、良好的习惯更给力比如胃食管返流者睡觉时垫高床头,少食多餐、低脂低糖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降低心理压力等有助于患者康复,从而减少药物的使用。
吕文帅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3月23日561
0
0
-
注意了!近端胃切除的患者经常反流打嗝该怎么解决呢?
(1)改变生活方式、体位和睡眠姿势。卧位时,抬高床头20~30cm,或高枕卧位;进食后避免立即平卧,保持直立体位或散步,避免体位反流,促进重力排空作用。(2)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提倡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吃的越慢,气体越难以进入胃中,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每一口咀嚼20次,不要吃易产生气体的食物,比如洋葱、牛奶、酒精饮料等。睡前勿进食,避免食用高脂肪、刺激性食物和酸性饮料,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只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可以缓解症状。(3)控制情绪、通畅大便以减少气体的咽下和促进肠内气体的排出能一定程度的减少术后反流打嗝。(4)使用抗酸剂,中和酸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缓解症状,但作用有限。(5)服用胃动力药,如吗丁啉,对食管、胃或全胃肠道平滑肌有促动力作用,能加快食管蠕动,有效加速胃的排空。(6)另外,中医的针灸对于治疗胃气上逆引起的打嗝也有很好的疗效,可以尝试针灸或用指腹重力按压足三里、内关穴、攒竹穴等穴位。
刘茂兴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3月19日220
0
0
-
钡餐和胃镜该如何选择?
胃不舒服的人去医院看病,经常会面临两种检查选择:钡餐还是胃镜。权衡的原因也简单明了:钡餐不用插管痛苦小,但看不清楚;胃镜看得清楚,但插管很痛苦。翻译成医学术语是这样的:钡餐检查诊断效率较低,但为非侵入性;胃镜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但为侵入性检查,存在患者耐受性的问题。在讨论这两个选择之前,先简单说一下钡餐和胃镜的原理。钡餐其实就是X线检查,X线透过人体后,因为人体各个部位密度的不同,呈现出有对比的图像。但胃和周围的组织密度差不多,直接透视除了看到胃底的一个大胃泡,什么也看不到。于是就让病人喝入一种不透X光的含钡溶液,钡喝入以后不会吸收,均匀涂抹在胃里面,就将胃的形状勾勒出来。胃在空腹状态下是瘪的,胃壁重叠在一起,为了看清楚,还需要注入一定的气体。胃镜原理就简单多了,是一个一端装了数码相机的长管子,管子里面除了传送数码影像的电线外,还有一些能够控制数码相机一端上下左右拐弯的线,通过手柄控制数码相机这一头的方向。把数码相机这一头伸到胃里,就能够上下左右前后的观察整个胃里的情况。同时胃镜也有注气和吸引装置,能够把胃腔充起来,把胃内的粘液吸掉,从而更好的观察。明白了原理,两者哪个更准确怕是没有异议了。打个比方,钡餐相当于看皮影,而胃镜则是高清数码。实际情况也基本支持这种对比。钡餐检查没有显示异常,病人不放心再做一个胃镜结果发现有病,或者钡餐检查显示胃里有病,再做胃镜检查结果没病,这两种情况经常能够遇到。较早的统计结果显示,以胃镜为标准,最终胃镜证实有病的,钡餐只能发现50%左右,而胃镜最终证明没病的,仍有将近10%被钡餐误诊为有病。也就是说,一个病人做完钡餐发现没病,并不能证明没病,还得再做胃镜进一步排除;如果有病,也先不要着急,有可能没病。如果再考虑到只有胃镜才能获得活检进行病理诊断,钡餐诊断有病的病人依然需要再做一次胃镜。相反,如果做过胃镜,就不必再做钡餐。这样一比,钡餐应该被胃镜完全淘汰了。
刘茂兴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3月18日320
0
3
胃病相关科普号

崔忠敏医生的科普号
崔忠敏 副主任医师
北部战区总医院
消化内科
1万粉丝366.1万阅读

李鹏医生的科普号
李鹏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467粉丝3.1万阅读

宋志强医生的科普号
宋志强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消化科
1.7万粉丝130.9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张亚历 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胃炎 442票
胃病 149票
功能性胃肠病 90票
擅长: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反流性食管炎、胃息肉、肠息肉、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腹泻、便秘、消化不良。 -
推荐热度5.0宋志强 主任医师北医三院 消化科
胃炎 296票
功能性胃肠病 135票
胃病 120票
擅长:各种消化道疾病及疑难杂症: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化、功能性胃肠病、胃肠早癌/息肉/黏膜下隆起的内镜下切除(EMR、ESD等)、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泻/腹痛、小肠疾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良性和恶性肿瘤、胶囊内镜、小肠镜等。 -
推荐热度4.8杨希山 主任医师南方医院白云分院 消化内科
胃病 92票
胃炎 78票
功能性胃肠病 32票
擅长:腹痛、腹泻、腹胀、里急后重、便后不畅、便秘、幽门螺杆菌感染、更年期胃肠病、胃肠反流、口臭、咽干口苦、消瘦、增肥、反酸嗳气、胃肠炎症、胃肠功能紊乱、胃肠息肉和早期胃癌、大肠癌及疑难病例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