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石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男科严肃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4.1
泌尿外科李永强
主治医师
4.0
泌尿外科臧美孚
主任医师 教授
3.8
泌尿外科石冰冰
主任医师 教授
3.8
泌尿外科李汉忠
主任医师 教授
3.8
泌尿外科严维刚
主任医师 教授
3.8
泌尿外科纪志刚
主任医师 教授
3.8
泌尿外科文进
主任医师 教授
3.8
泌尿外科荣石
主任医师 教授
3.8
徐维锋
主任医师 教授
3.8
泌尿外科毛全宗
主任医师 教授
3.8
泌尿外科范欣荣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泌尿外科张学斌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泌尿外科刘广华
主任医师 教授
3.7
泌尿外科谢燚
主任医师 教授
3.7
泌尿外科东洁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泌尿外科张锐强
主任医师 教授
3.7
泌尿外科邓建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泌尿外科董德鑫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周智恩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泌尿外科肖河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泌尿外科黄钟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泌尿外科周毅
副主任医师
3.6
泌尿外科周敬敏
副主任医师
3.6
泌尿外科吴兴成
副主任医师
3.6
泌尿外科樊华
副主任医师
3.6
泌尿外科马琳
副主任医师
3.6
泌尿外科黄厚锋
主治医师
3.6
泌尿外科王栋
主治医师 讲师
3.6
叶子兴
主治医师
3.6
泌尿外科郑国洋
主治医师
3.6
泌尿外科张震宇
主治医师
3.6
泌尿外科张寅生
主治医师
3.6
泌尿外科乔逸
主治医师
3.6
泌尿外科赵欣
主治医师
3.6
泌尿外科连鹏鹄
主治医师
3.6
泌尿外科王文达
主治医师
3.6
泌尿外科左宇志
主治医师
3.6
泌尿外科赵奕
主治医师
3.6
石维坤
医师
3.5
泌尿外科魏梦超
医师
3.5
泌尿外科杨帆
医师
3.5
膀胱癌根据肿瘤浸润程度及转移情况进行分期,具体情况如下: 1、T分期:根据膀胱肿瘤浸润深度,如在膀胱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称为T1期。肿瘤达到膀胱肌肉层称为T2期。浅肌层为T2a期,深肌层为T2b期。肿瘤超出肌层到达膀胱外称为T3期。肿瘤继续向外生长称为T4期。沿着膀胱黏膜表面生长称为原位癌,属于特殊类型肿瘤,恶性度相对较高,易出现浸润、转移; 2、N分期:根据淋巴结转移范围、部位,如肿瘤转移盆腔淋巴结,真骨盆内出现单个淋巴结转移称为N1。2个以上淋巴转移称为N2。波及髂总动脉称为N3; 3、M分期:出现远处转移即为M1期。 因此,比如T2bN1M0表示膀胱癌侵犯深肌层,盆腔单个淋巴结转移,没有远处转移。
恶性肿瘤的发生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由环境因素、基因突变、遗传易感性共同作用所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预防方式,膀胱癌的三级预防具体方法如下: 1、一级预防:去除病因,避免膀胱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职业暴露比如油漆和重金属等,慢性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 2、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发现膀胱癌相关症状,及时就医;早诊断,要处理,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 3、三级预防:综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膀胱癌的临床症状如下: 1、无痛性肉眼血尿:发生率为20%左右; 2、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预示膀胱肿瘤范围大、恶性度高; 3、局部侵犯症状:侵犯输尿管口引起肾积水,表现为腰痛、肾功能不全,严重者出现尿毒症;侵犯膀胱周围神经组织,引起臀部、下肢疼痛,甚至导致行走困难; 4、转移症状:肿瘤转移肺部,引起咳嗽等相关症状;转移肝脏,引起肝脏多发肿瘤,严重者出现腹部疼痛,肿瘤破裂大出血;肿瘤转移骨骼引起骨痛; 5、全身症状:发热、乏力、消瘦等。
总访问量 24,437,698次
在线服务患者 46,047位
直播义诊 1次
科普文章 95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