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朋友,手术室是一个陌生又神秘的地方,充满了好奇与恐惧,手术室是不是一个阴森恐怖的小黑屋?是不是像电影一样,一捂鼻子,我就倒下了?下面让我带小朋友们认识一下手术室以及另各位小朋友及家长都担心的儿童麻醉。手术室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屋子,正中央放置一张手术床,围绕在手术床周围的是各种麻醉以及手术相关的仪器,这些仪器实时监测着孩子的状态,保护着孩子的安全,进入手术室,你会看到很多人,包括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以及手术室护士,他们都是孩子的守护者。手术室内的温度与外界不同,这是因为手术间一直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由于手术的特殊需要,会让孩子脱掉衣裤,不过不用担心,手术室护士会为孩子进行遮挡,保护隐私,并且及时用被子给孩子盖好,不会让孩子受凉,进入手术室还需要摘掉所有的饰品及金属物品,以免在麻醉状态下伤害到孩子。下面着重给大家介绍一下儿童麻醉:1.儿童麻醉与成人麻醉一样吗?如果认为儿童只是成人的缩小版,麻醉药物只要成比例的缩减就可以,那是极其错误的。儿童由于各种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手术中出现的心率、血压波动的代偿能力与成人相比较差。儿童对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术中散热较快,在手术中必须对体温进行监测,及时采用保暖措施,体温过低会给孩子造成很大伤害。因此在进行麻醉时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适合儿童的监护设备,这样才能使儿童在手术期间处于平稳的状态,在术后不会产生副作用。儿童与成人麻醉还有一个显著区别,儿童遇到问题无法进行表述和沟通,在恐惧时常常出现哭闹等不配合情况,会对手术造成严重的困扰,所以在麻醉的选择上与成人也有较大差异。2.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该如何选择?首先,麻醉方式可以粗略的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区域或局部浸润麻醉),每一种麻醉方式都有很多形式和用途。那究竟是选择全身麻醉还是局部麻醉,首先要根据孩子病情及手术性质来考虑。其次,要把握安全高效,避繁就简的原则。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自控力差,表达能力参差不齐,学龄前儿童对手术的恐惧及与家人分离困难造成患儿配合度低,难以耐受局麻手术。儿童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就是全身麻醉,开始麻醉后,麻醉医生会将一个氧气面罩罩在孩子的口鼻处,用于吸氧,不要惊慌,麻醉药物一般采用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者肌肉注射等方式对患儿进行麻醉,麻醉药物起效后,患儿会神志消失进入昏睡状态,身体痛感会消失、肌肉也会进入松弛状态。手术将在孩子的睡梦中不知不觉的进行,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始终陪着孩子身边,保护着孩子的安全,直到手术顺利完成。当孩子手术结束,慢慢醒来时,嘴里会有一根管子,口咽部可能会有些不舒服,这时,孩子会听到麻醉医生的声音,记得配合医生,张开嘴,配合拔出口中的管子,深呼吸,不要憋气,睁开眼睛,就可以见到爸爸妈妈了。3.全身麻醉会影响孩子智力吗?这个问题也是家长最关心的,目前,麻醉大夫所使用的新型高效麻醉药物和精密高档的仪器越来越多,比如多模式麻醉机、麻醉深度监护仪及脑部氧供监护仪等麻醉设备,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一般麻醉不会对儿童智力有不良影响,但由于静脉麻醉药物有催眠、遗忘、镇痛的作用,因此会对患儿手术前后的记忆力有短时间(数小时)的影响,这可以使患儿更好地配合手术,避免患儿在康复以后仍然保留手术的恐惧记忆造成心理影响。目前所使用的静脉麻醉药在体内包括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中清除快,苏醒迅速,在体内无蓄积,因此对患儿完全苏醒后的记忆没有任何影响,也不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据研究,大脑损伤是与孩子本身的病情相关,如术中严重喉痉挛、大出血、心跳骤停等情况,造成对脑组织细胞缺氧损害,这时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与麻醉药物本身无直接关系。反之,由于惧怕麻醉而延误手术、选择不麻醉或术中保持儿童清醒,反而会造成孩子的心灵创伤或痛觉过敏。当然,很多患儿患有先天性疾病,需要早期甚至出生即刻进行手术干预,才能挽救患儿生命,此时,还是应该权衡利弊,如需手术,还是要及早进行手术,对麻醉医生来说,将患儿“麻过去”只是麻醉医生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负责患儿整个手术期间的生命维持,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顺利、平稳,这才是麻醉医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就是常说的“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4.孩子手术前为什么要禁食水?禁饮食可显著降低麻醉过程中呕吐及误吸的风险。麻醉以后,机体的各项保护性反射消失,孩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如果胃内有食物可随胃酸返流到气管,由气管进入到肺,引起吸入性肺炎,可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所以为了安全,手术前6-8小时停止食用固体食物,包括牛奶或有颗粒的果汁。5.孩子有些咳嗽、流鼻涕,可以麻醉吗?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上呼吸道感染在儿童中很常见,冬季的时候大约30%的儿童都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手术前两周以内发生过上呼吸道感染,以及目前正处于上呼吸道感染期都会增加围术期呼吸道相关的风险。例如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缺氧等,合并了肺炎、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表现的患者则风险明显增高,在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正处于上呼吸感染期并合并有粘稠分泌物风险发生率高于分泌物清亮的患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会增加围术期气道风险,因此提倡推迟择期手术。如果涉及到紧急手术,麻醉医生应充分和家长沟通风险,做好相应的预案,保证孩子的安全。6.孩子手术后哭闹,能否使用止痛药?孩子无法用语言交流,如果有不适则会表现为哭闹。疼痛、饥饿、排尿困难、发热等不适均会造成患儿哭闹不安,疼痛是其中常见原因。全麻中使用的药物主要是维持术中的镇痛镇静,孩子恢复意识后全身麻醉期间所使用的药物浓度水平较低,无法维持术后的镇痛,孩子这个时期的镇痛主要依靠镇痛泵及病房追加镇痛药物。当患儿烦躁不安时,在排除无手术并发症及其他情况下,可考虑适当追加止痛药物。7.手术很简单,为什么孩子进去几个小时出不来?孩子进入手术间后首先是核对病情再次评估麻醉风险,连接各种保证安全的监护设备,然后进行麻醉诱导并建立安全的气道,常规麻醉诱导大约10分钟左右,如果患儿存在通气困难,那么为了麻醉安全,麻醉诱导时间将会延长,如果手术比较复杂,相应的麻醉准备时间会更长,麻醉诱导结束后由外科医生消毒铺巾准备就绪后才开始手术。手术结束后,开始麻醉苏醒,也就是让孩子恢复良好的自主呼吸,如果是气管插管的患儿,还需要拔出气管插管。拔出气管导管后观察患儿自主呼吸良好,则转运至麻醉复苏室,等待患儿恢复意识后才会送到家长身边。因此除了手术时间以外,还有麻醉诱导建立安全气道,手术消毒铺巾,麻醉复苏的时间,因此家属会觉得孩子在手术室的时间很长。END作者:北京儿童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高佳主任医师李立晶插图:北京儿童医院手术室芮岩
1、埋置扩张器手术需要住院多久一个星期左右2、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注水?一般术后10-14天开始定期注水,术后第一次注水要来门诊3、回家后伤口如何护理?每日用酒精消毒伤口2-3次,保持注射壶及周围皮肤清洁,位于头皮部位的,需要把头发剃除干净。避免发生感染4、伤口什么时候拆线?一般术后3周-4周拆线5、注水时头皮针连接管里有空气,注入扩张器有影响吗?影响不大,只要能顺利打进去水就可以。5、扩张器有尖角或者凸起是怎么回事?一般是早期扩张器还没展平,随着注水量的增加,会圆润的撑起。如果出现局部皮肤的红肿痛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反馈给医生。6、扩张器总的注水量可以超过自身容量吗?可以,扩张囊有很大弹性,抗张强度很大。扩张器注水量可以超过自身设计量容量的2-3倍。不用因为超量而焦虑。
孩子家长特别用心,会定期发送图片评估恢复情况,并针对日常护理中遇到的问题询问医生的意见,这是家长发来的术后恢复情况,恢复的不错。从8个月时间可以看到,伤口拆线后,由”变红“,接着是“变白”,最终呈现为一条白色线状疤痕。是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