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

简称: 通州区妇幼保健院
公立三甲妇幼保健院

推荐专家

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多囊卵巢综合征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何越来越青睐年轻女性前段时间刷到一则热搜,00后女生小王因长期熬夜追剧、靠外卖度日,突然闭经三个月,检查后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评论区里,不少年轻女孩都在分享自己相似的经历,这不禁让人感叹: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这么多啊?数据显示,我国育龄女性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率高达5.6%-10%,且发病人群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一、不健康生活方式:亲手埋下的健康“地雷”?记得去年在健身房认识的一位女孩小林,刚毕业就进入互联网公司工作。她几乎每天都靠奶茶续命,午餐晚餐不是炸鸡汉堡,就是重油重辣的外卖。结果不到半年,体重飙升20斤,还出现了月经紊乱。去医院一查,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过量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三高”饮食,会让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迅速上升。身体为了调节血糖,就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又会促使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打破体内激素平衡,诱发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研究表明,长期高糖饮食的女性,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比健康饮食者高出30%。?除了饮食,运动缺乏也是一大“元凶”。像我身边不少从事新媒体运营、文案策划的女性朋友,每天一坐就是八九个小时,盯着电脑屏幕敲字、剪视频。长期久坐不仅会让脂肪在腹部堆积,还会影响身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我表姐就是个例子,她做会计工作,平时很少运动,后来去体检,发现卵巢功能指标异常,医生叮嘱她要多运动改善血液循环。数据显示,每周运动不足3次的女性,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概率比经常运动者高2-3倍。?还有熬夜这个“隐形杀手”。现在很多年轻女孩,晚上下班回到家,刷短视频、追剧、打游戏,不到凌晨不睡觉。我闺蜜就是这样,长期熬夜导致生物钟紊乱,原本规律的月经变得不规律,脸上还疯狂长痘。要知道,睡眠不足会干扰人体生物钟,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几率。?二、环境因素:防不胜防的“健康刺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的塑料制品几乎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水杯、外卖餐盒、塑料袋……而这些塑料制品中含有的双酚A,是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我之前看过一个科普,说双酚A会模仿体内激素,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就拿我邻居家的姐姐来说,她在农药厂附近住了几年,平时又不太注意饮食,结果体检时发现激素水平异常,医生怀疑和长期接触环境中的农药残留、内分泌干扰物有关。?此外,空气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像雾霾天,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影响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我有个朋友在北方城市工作,每到秋冬雾霾严重的时候,她就感觉身体不舒服,月经也不太正常。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身体的代谢和调节功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编辑搜图?三、遗传因素:与生俱来的“健康密码”?遗传因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我认识一位妇科医生,她分享过一个案例:有个女孩来就诊,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后,医生建议她妈妈也来做检查,结果发现妈妈年轻时也患过类似疾病。研究发现,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那么其他女性患该病的几率会显著增加。不过,遗传因素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它只是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同样起着关键作用。?四、心理压力:看不见的“健康杀手”?现在的年轻女性,面临着来自学业、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就拿我表妹来说,她刚考上研究生,既要做课题研究,又要准备论文,还得操心未来的就业,每天都焦虑得不行。结果月经周期变得很不规律,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和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有关。编辑搜??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会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这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和激素分泌,诱发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的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症状的比例明显升高。?多囊卵巢综合征越来越“青睐”年轻女性,是生活方式、环境、遗传、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年轻女性们不妨从今天开始,学着自己做饭,减少外卖依赖;每天抽出半小时运动;尽量规律作息,少熬夜;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好心情,再定期进行体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呵护好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