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公立三级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子宫内膜增生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子宫内膜增生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啥是子宫内膜增生?问题大吗?子宫内膜是女性子宫内壁的一层组织,它会随激素变化周期性增厚和脱落,为胚胎着床或月经来潮做准备。而子宫内膜增生(endometrialhyperplasia)是一种偏离正常生理状态的内膜病变,其核心特征是内膜腺体结构出现异常(大小、形态改变),且腺体与间质的比例失衡(超过1∶1),具有一定的侵袭性,需要引起重视。子宫内膜增生时,腺体像闹脾气的“顽皮蛋”——大小不等、形状乱变,打破了原本的和谐。这种“乱来”的增生,就像土地肥沃却杂乱,悄悄埋下“定时炸弹”。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依据WHO2020年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0年更新了病理分类,将这类病变分为两大类型:1.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EH)???这类增生中,内膜腺体数量增多、大小形态不规则,导致腺体与间质的比例升高,但腺体细胞的形态仍保持正常,没有出现“异型性”(即细胞形态异常)。比如单纯增生,复杂增生。也有地方报道增生紊乱,简单型增生等等。可以理解为内膜组织虽然过度生长,但细胞本身还处于相对正常的状态。没有那么严重,但是也需要治疗和密切观察。?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也称为非典型增生)(AH)或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EIN)????与前一种类型相比,这类增生不仅有腺体过度增生,更关键的是细胞出现了异型性——细胞的大小、形状、排列等都变得异常。这种情况属于癌前病变,若不及时干预,未来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如果发现这类增生,说明问题严重了,需要早点就医。?参考文献:(1)?WHOClassificationoftumoursEditorialBoard.WHOclassificationoftumours—femalegenitaltumours[M].5thed.Lyon:IARCPress,2020:8.
子宫内膜增厚的诊治策略子宫内膜增厚的诊治需结合病因、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病变性质,采取“明确诊断—分层治疗—长期管理”的策略,以下为具体方案:一、诊断流程:明确增厚原因及性质1.病史与症状采集-询问月经周期、出血模式(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绝经后出血)、生育史、激素用药史(如雌激素补充、避孕药)、有无肥胖/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高危因素。2.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初步评估内膜厚度及回声,月经干净后3-5天检查更准确(避免分泌期生理性增厚干扰)。-宫腔镜检查:直观观察内膜形态,发现息肉、黏膜下肌瘤或局灶性增生,同时定位活检,提高诊断率。-诊断性刮宫(分段诊刮):获取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是明确内膜增生类型(单纯性/复杂性/不典型增生)及排除癌变的“金标准”,尤其适用于绝经后或出血量大的患者。-病理检查:重点关注细胞异型性、腺体结构,判断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癌变。二、治疗策略:根据病理结果与个体情况分层处理?情况1:功能性增厚(无器质性病变,病理为良性)-适用人群:青春期/育龄期无排卵性功血、PCOS患者,或绝经过渡期内分泌紊乱者。-治疗目标:调节月经周期、对抗雌激素、预防内膜增生复发。-方案:-孕激素治疗:-周期性用药:月经后半周期口服地屈孕酮(10-20mg/日,10-14天)或肌注黄体酮,促使内膜定期脱落,适用于轻度增厚、月经紊乱者。-长期持续性用药:针对反复增厚或高危人群(如肥胖、PCOS),可选用高效孕激素(如甲羟孕酮)或宫内节育器(LNG-IUD,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持续抑制内膜增生。-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如PCOS患者服用二甲双胍),降低雌激素暴露风险。?情况2:器质性病变(息肉、增生症、癌前病变)-子宫内膜息肉:-若息肉直径<1cm且无症状,可观察或用孕激素促进消退;若>1cm、反复出血或影响生育,建议宫腔镜息肉切除术,术后结合孕激素预防复发。-子宫内膜增生症(非不典型):-无生育需求:首选LNG-IUD,或长期口服孕激素(如甲羟孕酮),每3-6个月复查超声和内膜活检。-有生育需求:采用大剂量孕激素(如甲地孕酮)治疗3-6个月,待内膜转为正常后尝试受孕,期间严密监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无生育需求:建议子宫切除术,彻底消除癌变风险。-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需严格评估后,用大剂量孕激素(如醋酸甲地孕酮)治疗3-6个月,每3个月复查宫腔镜+活检,若6个月未缓解或复发,立即手术;成功妊娠后需密切随访,产后考虑子宫切除。?情况3:子宫内膜癌-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如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结合放化疗、靶向治疗等,具体方案根据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制定,需妇科肿瘤专科团队管理。三、特殊人群管理-绝经后女性:若内膜厚度≥4mm或伴出血,需直接行诊刮或宫腔镜活检,排除癌变;确诊良性增厚后,可短期用孕激素治疗,长期随访。-育龄期女性有生育需求:优先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如孕激素、LNG-IUD),控制内膜厚度后指导受孕,孕期注意监测胎盘附着情况。四、随访与预防-随访频率:药物治疗者每3-6个月复查超声和内膜活检;术后患者每年复查妇科检查+超声,绝经后女性需重点关注。-预防复发:避免长期单用雌激素(如需补充,需联合孕激素)、控制体重、治疗PCOS等基础疾病,减少雌激素持续刺激。提醒子宫内膜增厚不可忽视,尤其是伴随异常出血、月经紊乱或绝经后出血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理性质。切勿自行用药,以免掩盖病情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