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咽喉炎是指胃内的酸性离子和胃蛋白酶原,大部分随着气体,小部分随着液体经食管到达咽喉,气管,支气管,鼻,甚至中耳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总称。反流性咽喉炎分为混合型即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单纯性反流性咽喉炎 反流性疾病的现状 在2015年之前,我们对反流性咽喉炎的认识,还只留停在,反流性咽喉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部分,但是2015年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全世界耳鼻喉科医生对反流性咽喉炎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反流性咽喉炎和胃食管反流病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疾病。 如何区别反流性咽喉炎和胃食管反流病 1.症状 反流性咽喉炎:常常有咽部异物感,恶心,干呕,咽干等慢性咽喉炎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反酸,烧心,腹胀, 2.病因 反流性咽喉炎:胃中酸性离子,胃蛋白酶,气体反酸占大多数,激活的胃蛋白酶导致气到黏膜充血,水肿发生炎症反应。 胃食管反流:主要为液体反流,胃酸刺激损伤黏膜诱发Barrett食管,甚至发生癌变。 3.发病原因 反流性咽喉炎:食道上下段括约肌松弛。食道和咽部连接处肌肉闭合功能异常导致抗反流功能减弱。 胃食管反流:食道下段括约肌(贲门)松弛 4.PH值 咽喉反流: Ryan指数评估,反流物大部分在5-6之间,小部分在4-5之间。这种强度的PH值,通常不会引起食道损害。 胃食管反流:Demeester指数评估。反流的液体常常小于4。 5.临床症状: 反流性咽喉炎:常以日间症状为主,典型症状如,声嘶、咽异物感、晨起干呕、清嗓、说话费力、咽部和鼻咽部黏液增多不易咳出,饭后或躺下后咳嗽,严重有喉痉挛甚至窒息,当合并反流性咽喉炎时,合并烧心,反酸,嗳气,胸骨后灼热感。 胃食管反流:常夜间症状重,烧心为主要症状。 反流性咽喉炎治疗策略 1.改善胃排空功能 a 促胃动力药物 b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c乐观心态,避免焦虑情绪 2.H2受体拮抗剂,酸中和剂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戒烟酒、浓茶、碳酸饮料、咖啡 酸的水果(橘子、芦柑、柠檬、西红柿)高热量食物延迟胃排空(巧克力、朱古力、油炸、午餐肉、添加防腐剂和干燥剂食物) 睡前3小时禁食,睡前1小时尽量不饮水。别穿紧身衣,增加腹压也能导致反流(如腹型肥胖建议减肥)
扁桃体炎作为一种常见病,相信绝大部分朋友都不陌生。很多人的经验就是受凉感冒或者劳累后,喉咙开始疼痛,这时再去医院就诊检查,往往医生就会告诉你得了“扁桃体炎”。 那么究竟什么是扁桃体炎呢?是不是只要“嗓子疼”就是扁桃体炎,亦或与大家耳熟能详的“咽喉炎”又有什么区别呢?其实简单地说,扁桃体炎就是咽部炎症的一种表现,因为咽喉部的粘膜下都有一层有抵御病菌作用的淋巴组织,而扁桃体恰是咽喉入口淋巴组织相对集中之处,在病菌造成的炎症刺激下,出现红肿、疼痛甚至流脓等症状。因此,扁桃体仅仅是咽部炎症的集中表现,每次咽部炎症发作时,也并非一定伴发扁桃体炎,单纯的咽喉炎也会出现“嗓子疼”等症状,只是扁桃体炎更加常见而已。 扁桃体炎发作时,最常伴有咽部疼痛及高热症状,但大多数人经过药物治疗都能在3~7天恢复,少数人需要1~2周。那么扁桃体炎到底要不要手术呢?特别是儿童及青少年,因为咽部淋巴组织增生活跃,扁桃体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前面我也提到,扁桃体作为淋巴免疫器官,是有一定抵御病毒及细菌入侵作用的。相信不仅仅是患儿家长,即使是成年患者或者医务工作者,也会有扁桃体切除后会影响人体抵抗力的顾虑。 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利”与“弊”的权衡问题。不仅仅是手术,即使是吃药,也会有副作用,难道因为有副作用就久病不医,这显然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的做法。首先我们要明确,扁桃体是有免疫功能,但是其免疫作用是有限的,在16~18周岁以后,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逐渐完善,大多数人的扁桃体都会逐渐萎缩,也就很少再发炎了,因此,长远看来,切除扁桃体不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害。 其次,由于扁桃体表面有很多细小而较深的凹陷,我们称之为“扁桃体隐窝”,容易让病原菌隐匿其中,一旦身体抵抗力低下的时候就会让炎症卷土重来,甚至因为炎症反复发作在少数人诱发肾炎、风湿性心内膜炎、关节炎等。这种时候,扁桃体不仅不再是人体的“卫士”,反而变成了隐藏的“敌人”,留着他只会后患无穷。 再次,在很多青少年及儿童,由于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或者反复炎症刺激后肿胀持续存在的缘故,引起睡眠打鼾、呼吸困难、吐字不清等情况时,也需要及早手术,否则易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言语障碍甚至心理疾病。 此外,由于扁桃体脓肿症状重、易复发,发作后一般建议尽早切除;而伴有不明原因低热、IgA肾病等怀疑扁桃体为潜在病灶或者考虑扁桃体肿瘤的情况下,行扁桃体切除术都是利大于弊的。需要提及的是,以往教科书上均将白喉带菌者纳入扁桃体手术适应症,但因为白喉本身患病率不高以及全国“百白破三联疫苗”普及接种,临床上几乎不能再看到此类患者,所以大家也不必盲目根据网络查询的病名对号入座。 综上所述,扁桃体炎并不是危重病症,而扁桃体炎切除术也并不是疑难手术,关键在于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心中清楚了自然就不用困惑紧张。结合目前多种教材及专家主张,本人将扁桃体切除术指征明确如下: 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每年≥4次(有专家也提出以下标准:近1年发作≥7次,近2年发作平均≥5次/年,近3年发作≥3次/年,但个人以为这种标准仍欠合理,如2年发作9次不符合手术标准,但拖到第3年哪怕一次没发作倒符合标准了;因此判断扁桃体炎慢性活动状态,其实并不需要精确到几次,>5次后也很难记忆精确,一般我的标准是4次;如果近几年都发,平均3-4次之间就行,家长也容易判断,而达到这个标准说明炎症在反复活动而且已经对生活带来相当影响)。 2)既往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者。 3)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导致营养障碍者或者导致明显打鼾缺氧的儿童。 4)风湿热、关节炎、风心病等患者,疑扁桃体为病灶者。 5)因扁桃体,增殖体肥大,影响咽鼓管功能,造成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6)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而扁桃体又有慢性炎症存在时。 7)IgA肾病,疑扁桃体为病灶者。 8)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考虑恶性肿瘤者需慎重选择方案或者综合治疗。
一、 打鼾是疾病吗? 打鼾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睡觉时打呼噜,是司空见惯之事,常被认为是睡得香甜的表现,故很少被人们重视或把它和身体健康及疾病联系起来,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庞大的打鼾人群中,确有一部分因此患上了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打鼾者的上气道不够通畅,所以他们常常被憋醒。并且,由于气道狭窄,气流通过时阻力增加,故打鼾者在睡眠时常常是张口呼吸,让干燥的冷空气直接进入咽喉部,等醒来时咽干舌燥,很容易引起咽炎、咽部充血及水肿等,加重气道狭窄,严重者可导致上气道完全阻塞和呼吸停止。 大量的研究发现睡眠中呼吸停止持续10秒以上可以造成患者血液里的氧气明显减少,引起机体缺氧,因而将10秒以上的呼吸停止称为呼吸暂停。正常人在睡眠中偶尔也会发生呼吸暂停,但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的危害,因此无临床意义。只有当这种呼吸暂停频繁发生,其频率超过每小时5次时,才可由于多次发生的缺氧及患者反复从睡眠中憋醒,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医学上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30岁以上的成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4%,男、女比例约为3~4:1。据估计,全球每天大约有3000人死于该病。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睡眠时打鼾的历史,大约5个打鼾的人中就有1个患有该病。 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那些危害?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不仅因为夜间频发憋醒和睡眠质量不高导致白天困倦和嗜睡,还可因为反复发作性的低氧和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各年龄段的患者出现: 1.头痛、记忆力减退、性格暴躁、精神失常 2.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大血管病(如夹层动脉瘤) 3.脑血管疾病 4.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5.脑出血、脑梗塞 6.肾功能衰竭 7.糖尿病 8.性功能障碍等 9.猝死 由此可见,这样的呼噜显然不能称为“香甜”了,而是一种潜在性的严重疾病! 三、哪些人容易打鼾(呼噜)? 有引起咽喉不狭窄的因素:肥胖、小下颌、颈部粗短、慢性鼻炎、扁桃体肥大、咽喉部肿物等,过度疲劳、饮酒、服用安眠药物可为诱因。 四、哪些打鼾者需特别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虽然打鼾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表现多种多样,但大多数患者的表现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响亮而不均匀的打鼾声。 2.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停止现象。 3.睡眠时异常动作。 4.白天嗜睡,看电视、开会、坐车、听课时不可抑制的瞌睡,瞌睡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5.白天疲乏无力、头脑昏昏沉沉。 6.肥胖。 7.晨起口干,头痛,头晕。 8.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学习成绩下降。 9.男性功能减退。 10.夜间遗尿。 当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具备以上特点,特别是在病情较轻时,患者本人并不知道,其妻子、儿女、朋友常常最有机会观察到病人呼吸暂停的发作,他们的观察与叙述常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线索。 五、如何及早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及时就诊? 如果你在夜间7小时的睡眠中,出现30次以上长于10秒的呼吸停止,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每小时在5次以上,即可能由于缺氧及频繁憋醒,构成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主要表现如下: 白天表现:嗜睡;疲劳,睡觉不解疲乏力,记忆力减迟,工作能力下降,学习成绩差;激动易怒;早晨头痛、头晕、口干;阳痿、性欲减退。 夜间表现:打鼾;频繁发生呼吸暂停;睡眠时动作异常;失眠、多梦、恶梦;多尿、遗尿;憋气。 如果发现你的家人或朋友有以上异常表现,应该及时就诊。 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如何诊断的?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是确诊睡眠呼吸暂停的最佳手段,并能确定其类型(中枢型、阻塞型和混合型)和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对于确诊此病的患者还应进行耳鼻喉及口腔检查,了解有无局部解剖和发育异常、增生和肿瘤,以进一步寻找病因和确定治疗方案。 七、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后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减肥、改变睡眠体位(侧卧位或俯卧位)、戒烟酒、避免服用安眠药物 2.药物治疗:疗效不确定,乙酰唑胺、甲羟孕酮等,鼻炎的药物 3.器械治疗:口腔矫正器、无创睡眠呼吸机 (1)口腔矫正器中,目前较多使用下颌前移器,通过前移下颌位置,使舌根部及舌骨前移,上气道因此扩大。优点是简单、温和、费用低。4.适应证:①单纯性鼾症;②轻、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③不能耐受其它治疗方法患者 (2)无创睡眠呼吸机:是治疗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的主要方法。常用有持续气道正压(CPAP,也称单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和智能型CPAP(auto-CPAP)呼吸机等,通常采用鼻罩或口鼻面罩接呼吸机进行治疗。CPAP通过机械压力使上气道保持通畅,同时刺激气道感受器增加上呼吸道肌张力,从而防止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避免发生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消除因后者所引起的各种症状。CPAP呼吸机使用前需要进行压力滴定,设定个体所需最适压力在家中长期治疗,并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压力。auto-CPAP机器自动根据气道阻力和阻塞程度不同,呼吸机送气时随时调整压力,因而实时性和耐受性可能优于CPAP。CPAP和auto-CPAP的适应证:①AHI≥15次/小时的患者;②AHI
总访问量 2,692,817次
在线服务患者 4,488位
科普文章 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