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简称: 盛京医院
公立三甲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子宫颈息肉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子宫颈息肉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宫颈息肉常见,并不简单!宫颈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病变,通常表现为:生长在宫颈管粘膜或宫颈表面的赘生物。其恶变率不足1%,且容易早发现早治疗,因此预后较好。什么是宫颈息肉?宫颈息肉的本质是宫颈黏膜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的赘生物,通常有一个细长或短粗的蒂与宫颈相连。外观常为红色或紫色,柔软、脆弱,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单个或多个。绝大多数(超过99%)是良性的,极少数情况下,特别是绝经后女性或息肉较大、外观不典型者,可能存在恶性变,但较为罕见。宫颈息肉形成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慢性炎性刺激;2.宫颈局部血管充血;3.雌激素水平升高(如妊娠期);4.宫颈管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宫颈息肉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呢?多数宫颈息肉没有明显症状,常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其主要症状包括:1.异常阴道出血:最常见。表现为:性交后出血(接触性出血),两次月经之间出血(经间期出血),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绝经后出血(应特别重视)。2.白带异常:主要是白带增多,有时可能带有血丝。3.其它症状:较大的息肉可能引起下腹坠胀感或腰骶部不适(较少见)。诊断诊断宫颈息肉主要依靠妇科检查:1.妇科检查(窥器检查):医生使用窥阴器撑开阴道,直接观察宫颈。大部分宫颈息肉(尤其是位于宫颈外口的)可以直接看到,呈粉红或暗红色的赘生物,有蒂或无蒂。2.阴道镜检查:如果息肉位置较深在宫颈管内,或者医生需要更清晰地观察宫颈表面血管和上皮形态(排除其他病变),可能会进行阴道镜检查。它像放大镜一样,可以更仔细地检查宫颈。3.宫颈/盆腔超声:特别是经阴道超声,可以帮助发现位于宫颈管深部、不易被窥器直接看到的息肉,并了解其大小、位置、蒂部情况,以及排除子宫内膜息肉等其他问题。4.病理检查(最重要):所有摘除下来的宫颈息肉都必须送病理检查!这是确诊息肉性质(良性还是恶性)的金标准。虽然恶性率极低,但病理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可以完全放心。治疗宫颈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摘除。1.门诊手术摘除方法:这是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医生在妇科检查床上,用窥阴器暴露宫颈后,用止血钳夹住息肉的蒂部根部,轻轻旋转将其拧下或用小剪刀剪除。对于位置较深在宫颈管内的息肉,可能需要用特殊的器械(如息肉钳)伸入宫颈管将其取出。通常不需要麻醉或仅用一点局部麻醉,因为宫颈神经对疼痛相对不敏感,操作快速(几分钟内完成)。优点:简单、快捷、安全、痛苦小、费用低。术后:蒂部根部可能会有少量出血,医生通常会用药物(如硝酸银)或电凝止血。术后可能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几天到一周左右。2.宫腔镜下摘除适用情况:对于蒂部位置很深、位于宫颈管上段或宫腔内(需要区分是宫颈息肉还是子宫内膜息肉)、或怀疑息肉根部较宽、或门诊摘除困难/失败、或反复复发的息肉。方法:在宫腔镜直视下,观察息肉位置、形态,并用器械(如电切环、剪刀)精准切除息肉及其蒂部根部。优点:视野清晰,定位准确,切除彻底(尤其根部),减少复发风险。通常需要麻醉(静脉麻醉或硬膜外麻醉)。3.其它特殊情况妊娠期:妊娠期发现宫颈息肉,如果无症状,通常建议暂时观察,不急于处理,因为孕期宫颈充血,手术易出血。如果反复出血或引起感染,可在医生评估后谨慎摘除。巨大息肉或根部宽大: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手术方式或在手术室进行。病理结果异常:如果病理报告提示有异常(如不典型增生、恶性变),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治疗(如宫颈锥切术、甚至子宫切除术等,但非常罕见)。术后注意事项1.休息: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1-2周。2.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术后2-4周内(遵医嘱)避免盆浴、游泳、泡温泉,可以淋浴。3.性生活:术后2-4周内(遵医嘱)禁止性生活,以免引起感染或出血。4.出血观察:术后几天内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是正常的。如果出现出血量多(超过月经量)、鲜红色出血不止、或出现腹痛、发热、分泌物有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复诊。5.病理结果:务必按时复诊,查看病理报告结果,这是最重要的步骤。6.定期复查:即使息肉已摘除且病理良性,也建议定期(如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因为宫颈息肉有复发的可能。总结关键点宫颈息肉非常常见,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主要症状是异常阴道出血(尤其是性交后出血)。诊断主要靠妇科检查,阴道镜和超声是辅助手段。治疗首选简单、快速的门诊手术摘除。摘除的息肉必须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金标准)。术后需注意休息、卫生,短期内禁止性生活,并按时复查病理结果。即使摘除后,仍有复发可能,定期妇科检查很重要。如果你有异常阴道出血或其他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检查,明确诊断。不要因为害怕而拖延就医,早期发现和治疗通常简单有效。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息肉大小、位置、症状、年龄等)制定最适合你的诊疗方案,确保你的健康得到妥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