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简称: 北京地坛医院
公立三甲传染病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狂犬病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狂犬病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狂犬病自救指南:被咬后这几点没做对,99%的人后悔莫及!近年来,宠物伤人事件频发,尤其是天气转暖时,动物情绪活跃,致伤风险骤增。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近乎100%,因此科学评估致伤动物风险并规范处置伤口,是救命的关键!以下是必须掌握的评估要点与处置原则:1.动物分类:高风险、低风险、无风险,决定生死差异根据传播狂犬病的风险,动物分为三类:高风险动物:犬、猫、蝙蝠、流浪/野生食肉哺乳动物(如狐狸、狼等)。处置原则: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均需立即处理伤口+接种疫苗+免疫球蛋白(Ⅲ级暴露时)。低风险动物:家畜(牛、羊等)、啮齿类(仓鼠、兔子等)、兔形目动物。例外情况:若当地有动物异常死亡或狂犬病报告,或伤口位于头面部,需按高风险处置。无风险动物:非哺乳动物(如龟、鱼、鸟类等),仅需清洗消毒伤口即可。关键提醒:蝙蝠即使未咬伤,仅接触黏膜或破损皮肤也视为Ⅲ级暴露,必须注射免疫球蛋白!2.观察动物状态:健康≠安全,这些细节可能致命健康动物:若家养犬/猫已接种疫苗且无异常行为(如攻击性、流涎、怕光等),可暂观察动物10天。异常动物:若动物出现狂躁、瘫痪、不明原因死亡,或无法追踪(如流浪动物),需立即按高风险处置。注意事项:即使家养宠物“看似健康”,若未接种疫苗或处于疫区,仍需按高风险处理!3.暴露等级判定:伤口深度与部位决定急救措施根据接触方式和伤口严重程度,暴露分为三级:Ⅰ级暴露:完整皮肤被舔舐或无接触。处理:无需特殊处置,仅需清洗皮肤。Ⅱ级暴露:轻微抓伤/咬伤(无出血)。处理:彻底冲洗+接种疫苗。若伤口在头面部或免疫功能低下,按Ⅲ级处理。Ⅲ级暴露:贯穿性伤口、黏膜接触、蝙蝠致伤。处理:冲洗+疫苗+免疫球蛋白(立即注射,中和病毒)。1.立即冲洗: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2.消毒杀菌: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或涂抹药膏(影响病毒排出)。3.分级处置:按暴露等级接种疫苗(0、3、7、14、28天)和免疫球蛋白(Ⅲ级暴露必用)。4.破伤风预防:深伤口或污染严重者需接种破伤风疫苗。“24小时内打疫苗才有效”是谣言!只要在发病前接种均有效,但越早越好。“家养宠物不用打疫苗”大错特错!法律要求犬猫定期接种,且蝙蝠、老鼠可能传播病毒。狂犬病防控的核心是科学评估动物风险+规范处置伤口。记住:任何哺乳动物致伤都不可掉以轻心!转发此文,关键时刻能救命!参考资料:国家疾控中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版)》等。
关于狂犬疫苗:这7种情况必须打!救命知识一定要知道一、狂犬病:潜伏在身边的"死亡杀手"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它通过受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这种病毒会攻击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更可怕的是,全球每年仍有约5.9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95%发生在亚洲和非洲。你可能不知道:看似温顺的动物可能携带病毒。除了常见的犬类,猫、蝙蝠、狐狸、浣熊等哺乳动物都可能成为传播者。特别是蝙蝠,它的牙齿极其细小,咬伤可能不易察觉,但传播风险极高。二、这7种情况必须立即接种疫苗暴露风险等级对照表|暴露等级|具体情形|处理方式||----------|----------|----------||I级暴露|接触动物但皮肤完整|清洗即可|II级暴露|皮肤被轻咬/轻微抓伤|立即接种疫苗|III级暴露|穿透性咬伤/新鲜伤口被舔舐|疫苗+免疫球蛋白|必须立即就医的7种情况:1.被流浪猫狗咬伤或抓伤(哪怕只是破皮)2.被野生动物(如蝙蝠、狐狸)咬伤3.伤口被动物唾液污染(如被舔到破损皮肤)4.无法确认动物是否接种过疫苗5.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病毒更快侵入中枢神经)6.动物在伤人后10日内死亡7.被咬后动物出现异常行为(如狂躁、流涎)特殊案例:被家养宠物咬伤怎么办?-如果宠物已规范接种疫苗且半年内加强免疫,可先观察动物10日-但期间若动物出现异常,必须立即补打疫苗-伤口在头面部或无法确保观察时,仍需立即接种三、黄金72小时自救指南暴露后规范处理四步法:1.立即冲洗: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配合肥皂交替使用2.深度消毒:交替使用碘伏和75%酒精,避免伤口缝合3.精准免疫:??-24小时内接种首针疫苗(最迟不超过48小时)??-严重咬伤者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免疫球蛋白4.全程接种:遵循"5针法"或"4针法"完成全程免疫疫苗接种时间表:-5针法:第0、3、7、14、28天各1针-4针法(2-1-1程序):第0天2针,第7、21天各1针四、打破5大认知误区1."宠物打过疫苗就安全"??真相:动物疫苗保护率并非100%,且存在免疫失败可能2."只有出血才要打疫苗"??案例:2021年浙江某患者被猫抓出白痕未出血,未接种疫苗后发病死亡3."超过24小时无效"??科学依据:只要在发病前完成全程接种都有效,但越早越好4."打过疫苗终身免疫"??事实:全程免疫后保护期通常为6个月-1年,再次暴露需加强5."十日观察法可替代接种"??正确应用:观察期间仍需开始接种,10日后确认动物健康可终止后续接种五、预防胜于治疗:5大防护要点1.定期带宠物接种疫苗(建议每年加强)2.避免接触流浪动物,教育儿童不要逗弄陌生动物3.野外活动时穿长袖衣物,避免进入蝙蝠洞穴4.高危职业者(兽医、动物救助员)建议提前接种预防5.出境旅游时了解目的地狂犬病流行情况重要提醒:暴露后处理费用(清洗、疫苗、免疫球蛋白)已纳入医保范围,切勿因费用延误治疗!六、科学认知,理性应对记住这些关键数字:-0.5mm:可能传播病毒的伤口最小深度-1.5cm:头面部伤口病毒进入神经系统的距离-10天:观察肇事动物的黄金期-100%:及时规范处置后的保护成功当发生可疑暴露时,请立即前往当地疾控中心或犬伤门诊。我国县级以上医院均设有24小时犬伤处置点,专业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制定个性化处置方案。生命安全无小事,及时正确的处置能让我们远离这个"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