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简称: 郑大一附院
公立三甲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肥胖症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肥胖症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想吃碳水又怕胖?碳水阻断技术能否拯救你的减肥计划?!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时刻:白天发誓减肥,晚上却在米饭、奶茶和薯片面前败下阵来?「管住嘴、迈开腿」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仿佛要和全世界的美食作对。尤其是想减肥又离不开碳水的人,总在「吃了怕胖」和「饿到发抖」之间反复横跳。难道就没有一种办法,既能吃点碳水解馋,又不至于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时候,碳水阻断技术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减肥续命丸」——听说它能让你吃了主食不长胖,轻松打造能量缺口。但它真的有这么神吗?适合所有人吗?有没有副作用?别着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阻断碳水饮食,是否能做到让你科学吃,健康瘦,让你科学吃、安心瘦。碳水阻断剂,亦称为淀粉阻滞剂或淀粉酶抑制剂,其主要成分包括α-淀粉酶抑制剂(α-AI)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者源自桑叶提取物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在一些富含淀粉的食物中也存在这种物质-碳水阻断剂,比如桑叶、白芸豆、土豆、番薯、大麦、小麦、黑麦、玉米、大米、小米和其他豆类等。研究发现,从白芸豆中提取的α-淀粉酶抑制剂(α-AI),具有抑制活性高且安全的特性,可以有效阻断淀粉分解为单糖;而从桑叶中提取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天然高效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双糖向单糖的转化,非常适合应用在减肥或控糖方案中。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我们平时吃的主食,比如米饭、面条、面包等,里面的淀粉或双糖在体内会被消化酶分解成葡萄糖,然后被身体吸收利用。而碳水阻断剂的作用,就是阻止这些消化酶发挥作用。这样一来,部分淀粉或双糖就没办法被分解成糖,也就不会被身体吸收,等于「吃进去了,但没被利用」,从而减少了热量和糖分的摄入。这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因为糖分未入血,避免血糖快速上升。换句话说,碳水阻断剂为那些想减肥、控糖的人,提供了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去减少热量摄入。?满足身体对碳水的需求,更容易坚持减肥期间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既不科学也难以长期坚持。因为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尤其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重要能量来源。如果过度限制,会导致疲劳、头晕、情绪波动、脱发,甚至免疫力下降。使用碳水阻断剂,可以一边吃碳水,一边减少吸收的热量,从而在不剥夺「口福」的前提下实现减肥目标。例如:像全谷类、豆类、蔬菜等食物富含膳食纤维,不仅能提供饱腹感,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健康碳水的代表。通过合理摄入这些「好碳水」,能帮助控制食欲,也不会因为减肥而造成营养不良。?帮助制造「热量缺口」,实现减肥核心机制减肥的关键是「能量负平衡」,也就是摄入的热量少于消耗的热量。碳水阻断剂的作用就在于:阻止部分淀粉被消化吸收,进而降低热量摄入。比如,你吃了一碗米饭或一块面包,碳水阻断剂会阻止其中一部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被吸收,这样你还能享受美食,但摄入的热量却减少了,有助于减脂。?不影响其他营养的吸收,减肥更健康碳水阻断剂只影响碳水的吸收,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几乎没有影响。这意味着,减肥期间你仍然可以摄入足够的营养,保持身体正常运转。?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和促进新陈代谢?健康脂肪能提供能量、增强饱腹感?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免疫系统和代谢都非常重要使用碳水阻断技术,既能有效控制体重,又不牺牲健康,是一种更科学、更容易坚持的减肥方式。?爱吃米饭、面条的人:高碳水饮食人群如果你平时的饮食以主食为主,比如经常吃米饭、面包、面条、土豆等高淀粉类食物,或者是甜食、饮料等包含双糖(例如蔗糖、麦芽糖等)的食品,使用碳水阻断剂可能会有更明显的减肥效果。因为它可以有效减少这些碳水化合物被身体吸收,从源头上控制热量摄入。?想减肥但又「控制不住嘴」或「没有时间动」的人对于没有时间运动、经常应酬、容易嘴馋的人来说,碳水阻断剂可以成为一个实用的「减肥搭子」。在不完全拒绝美食的前提下,帮你降低吸收的热量,是控制体重的好帮手。?需要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碳水阻断剂不仅适合减肥,也能帮助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它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与吸收,让餐后血糖更稳定,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从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希望「长期缓解」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对于一些刚患糖尿病、超重及肥胖的糖尿病人群(如病程5年以内、BMI>25、空腹C肽>1.1ng/ml、餐后2小时C肽>2.5ng/ml),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碳水阻断技术,有机会实现糖尿病的短期或长期缓解。这种方式副作用少,可持续性强,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科学减肥方案。?喜欢「重油重糖」的人如果你不仅爱吃碳水,还特别偏爱油炸、肥肉、奶油等高脂肪食物,那单靠碳水阻断剂也很难让你瘦下来。毕竟热量的来源不仅是碳水,油脂的热量更高,而且更容易囤积成脂肪。?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如果你经常熬夜、不吃早餐、不运动,还喜欢吃外卖、零食,就算用了碳水阻断剂,减肥效果也会打折。只有在保持良好作息和饮食习惯的基础上使用,碳水阻断剂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孕妇、哺乳期妈妈等特殊人群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妈妈等特殊人群,若确实有必要使用碳水阻断剂,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服用,以防对自身及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并不是所有「糖」都能阻断碳水阻断剂主要是针对「淀粉」起作用,比如米饭、面条、土豆里的那种复杂碳水。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桑叶中,含有抑制双糖转化为单糖的关键提取物主要是1-脱氧野尻霉素(DNJ)。1-脱氧野尻霉素是一种天然生物碱,它作为一种高效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发挥作用。α-葡萄糖苷酶主要负责在小肠中将双糖(例如蔗糖、麦芽糖等)分解为单糖(如葡萄糖),以便人体吸收。1-脱氧野尻霉素能够与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位点紧密结合,阻止双糖与该酶接触并发生水解反应,从而有效抑制双糖向单糖的转化。然而,对于糖果、饮料、水果中所含的「单糖」(例如葡萄糖、果糖),基本上无法阻止其吸收。因此,如果你主要摄入的是含有单糖的甜食,那么这种阻断效应几乎不会产生任何作用。?控制用量,别贪多一般建议每天的使用量不要超过10克。用太多,反而可能带来副作用,比如疲劳、精神不集中等。正确的使用方式,是「搭配主食,适量服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胃肠不适:由于它抑制了淀粉酶,导致淀粉无法被正常分解,可能引起胀气、腹泻等消化道问题,尤其是刚开始使用的人更容易有反应。营养吸收问题: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让身体对碳水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影响能量供应与营养吸收,不利于健康。?每个人反应不一样,尤其是慢性病人要谨慎碳水阻断剂对每个人的效果不同,有人很有效,有人反应不大。这跟个人的体质、新陈代谢水平有关。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使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不能自己随意吃,以免影响血糖控制。杏林内分泌代谢体重管理团队率先在国内将阻碳技术应用于体重控制与血糖管理领域,并已积累了大量成功的临床案例,效果显著、实践成熟。我们采用中医和现代营养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应对肥胖问题。在由专业医师和营养师组成的医疗团队指导下,利用互联网数据监测技术,依据中医理论调整阴阳平衡、改善脾胃功能,优化肠道微生态,同时配合营养干预措施,并融入阻碳技术,致力于为肥胖人群提供一个科学、健康且舒适的减肥方案,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并帮助他们轻松保持理想体重和健康体态。若您正遭遇减肥的挑战,无论是应酬多、运动少、喜食碳水,还是正承受中度、重度乃至极度肥胖的困扰,抑或是未成年肥胖问题,都可以放心选择我们的专业服务。我们的减肥方案与众不同,不用任何西药,不仅健康、科学、效佳,而且舒适可持续,它将帮您有效脱离肥胖,并有效预防体重的再次增加和反弹。我们会定期更新减肥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涉及医学内容的声明:本文为科普文章,文章所描述之内容并不能完全推及每个个体,不可依文章自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与专业医生共同商议后制定--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我方所有。图文中涉及图片、插画、视频、音乐、字体等第三方版权元素,均已获得商业授权,均在shutterstock、envato等平台许可下使用。感谢转发至朋友圈!
消化道里搭“高速”,内镜“代谢搭桥” ----肥胖治疗新纪元42岁的孙先生怎么也想不到,困扰他多年的肥胖和糖尿病竟能通过一场“不用开刀的胃镜手术”迎来转机。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仅用15分钟,就从他的口腔通过胃镜送入一个特殊支架,在消化道内搭建起一条“代谢高速路”。这种被称为“十二指肠-空肠旁路内衬术(Duodenal-JejunalBypassLiner,DJBL),即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术”的微创技术,通过物理性隔离食糜与消化液,减少肠道对糖类、脂类的吸收,从而实现安全、有效的减重效果,为肥胖合并代谢疾病的患者打开内镜无创治疗的新大门。孙先生的BMI高达34.11,属于中度肥胖,还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按传统观念,他可能需要面对开腹减重手术的创伤,但他对外科手术开刀的恐惧,使他迟迟不能下定决心。经多方打听,孙先生了解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钟芸诗教授,针对肥胖的治疗,有独特的内镜减重治疗新方法,抱着一丝希望,他来到中山医院,找到钟教授,这场15分钟的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技术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仅耗时15分钟,便完成支架从精准定位到释放的全过程。钟教授先将一根细如发丝的导丝通过胃镜送入消化道,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实时“导航”下,导丝精准抵达十二指肠水平部,确保后续支架不会偏离“航道”,沿导丝送入的胃转流支架是一段带膜软管,前端有可膨开的小球,在胃镜的“现场直播”下,支架如同“伸缩水管”般穿过幽门,通过操作手柄推送导丝,支架前端的小球被送达十二指肠水平部,确认位置无误后,支架如同“自动撑开的帐篷”,从十二指肠起始部延伸至空肠近端,形成约60cm长的独立通道,相当于搭建了一条“高速公路”,让我们吃进的食物从胃内出来,走进支架的内部,在隔膜管道里流动,不接触肠壁,不能被消化,从十二指肠乳头流出来的胆汁、胰液,在管壁外和肠壁之间流动,到软管的末端,和食物混合,再进行消化。??这段被“绕道”的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其实是人体的“代谢开关”,正常情况下,食物刺激该区域黏膜会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如GLP-1),但肥胖患者的“开关”常因过量营养刺激而失灵,导致胰岛素抵抗;通过物理隔离让食物暂不接触这段肠黏膜,以此来减少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激活肠道内分泌细胞(如GLP-1),相当于给“开关”按下重启键,改善胰岛素抵抗。置入一段时间以后,可以通过内镜取出支架。??临床数据显示,术后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可提升30%~50%,血糖控制显著改善,同时体重平均下降8%~15%。???术后孙先生的体重从?104.4公斤降至88.7公斤,腰围、臀围分别减少了11厘米和7?厘米,血糖基本控制正常,代谢指标全面优化,孙先生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肥胖是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心理疾病等多系统疾病的高危因素,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深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实现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目标。??目前肥胖的治疗方式很多,从生活方式调整到药物治疗,再到消化内镜减重技术及外科减重代谢手术,各有千秋。对于大部分中重度肥胖患者,由于长期依从性有限,仅通过饮食、运动调整往往难以达到足够有效的体重控制,且往往在回归“日常生活”后出现体重反弹,药物治疗受限于成本、副作用及依从性,现阶段,外科减重手术以其出色且持久的减重效果,成为中重度肥胖患者实现持久有效减重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外科手术存在创伤较大、手术不可逆、术后相关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费用较高等因素,最终选择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的患者不足其适应人群的?2%。消化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选择,十二指肠-空肠旁路内衬术(DJBL),即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是一项新兴的内镜微创代谢干预技术,该技术通过无痛胃镜进行肠道微创介入,无需复杂的手术操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体重管理等多项指标,尤其适用于中度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患者。2024年中国肥胖内镜专家共识明确提出,体重指数(BMI)大于27.5以上,类似的患者,我们就可以进行内镜下的代谢减重手术。???胃转流支架是一种非常安全、简易的办法,术后6小时即可开始进食,次日即可出院,具有“创伤小、易操作、不损伤人体结构、轻松取出、可多次置入”等优势。通过术后饮食、运动健康宣教和进一步多学科:营养科、中医科、内分泌科、康复科等的综合指导管理,减重、控糖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效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及其团队,常规开展各种内镜下的微创手术,尤其对于新兴的内镜微创代谢干预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既免除了患者的手术之苦(不开刀),又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减重选择,也为整个医学减重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专家介绍???钟芸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息肉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经肛门微创手术专业学组、早诊早治学组副组长,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微创联盟理事长,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大肠镜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兼任大肠镜学组副组长。??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治疗和基础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开展并熟练掌握包括ESD、EFTR、EUS、ERCP等各种内镜诊疗操作。?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