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公立三甲妇幼保健院

推荐专家

疾病: 小儿哮喘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小儿哮喘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孩子哮喘总反复?也许不是“脱敏”的错,而是没找对“钥匙”今天门诊遇到小飞妈妈,她脸上的笑容比上次舒展多了。9岁的小飞患哮喘,对螨虫过敏,之前做了一年脱敏治疗,可咳嗽总不好,还老住院,妈妈急得团团转。其实,脱敏治疗就像给过敏体质的孩子“打预防针”,让身体慢慢适应过敏原,是个好办法,但它有自己的“小脾气”——得在哮喘控制得比较稳定的时候用才合适。如果孩子还在频繁咳嗽、喘息,就像给还在发炎的伤口撒药粉,反而可能让身体更“闹脾气”。小飞之前的检查没有查关键数字——免疫球蛋白E(IgE),这次检查总值950(正常一般在90以下)。这就像身体里的“过敏警报器”响得太厉害,脱敏治疗暂时压不住。这时候,奥马珠单抗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能专门把这个“超响的警报器”调小。小飞打了一次就见效,不怎么咳嗽了,鼻塞流鼻血也好多了,正是因为它帮着把过高的IgE降了下来,让身体的“过敏战场”先冷静下来。所以啊,当孩子哮喘总反复,别急着怪治疗没效果。先看看是不是“时机没选对”:哮喘控制好了吗?IgE是不是太高了?就像种地,得先松好土、除好草,种子才能长好。脱敏治疗是好种子,但也得看土壤适不适合。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过敏的“密码”也不一样。遇到问题多和医生聊聊,找到属于孩子的那把“钥匙”,才能让他们少受些罪,多些奔跑欢笑的时光。毕竟,看着孩子们大口呼吸、畅快玩耍,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呀。
为什么给哮喘娃看肺,医生常常关心“心”?——一位儿科医生妈妈的随感记得那年我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跟随经验丰富拥有大批粉丝的许教授出门诊。一个反复喘息、控制不太理想的小男孩来看病。许教授仔细问了情况,检查完,除了调整吸入药物,还开了“保护心脏”的药。当时诊室里另一位进修医生和我一样,眼神里都透着点小问号:我们不是呼吸科吗?看的不是哮喘吗?怎么还用上“护心”药了?许教授像是看穿了我们的心思,温和地笑了笑,一边写病历一边说:“这孩子耐力差,但又多动好动,喘容易反复,脸色也不好,小嘴唇颜色不够红润,肺气不足,心气也会跟着弱。哮喘孩子常常合并有心肌损伤,比如爱发脾气、入睡困难、总觉得累、注意力不集中,化验心肌酶可能正常或者偏高,做一个动态心电图就能看到孩子心肌受损的蛛丝马迹,用药物帮助孩子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好一点,改善一下整体的耐受能力,对肺功能的恢复也有帮助。心肺不分家啊。”这句话,“心肺不分家”,像颗种子,种在了我心里。后来在临床摸爬滚打,自己也做了妈妈,照顾过生病的孩子,对这句话体会越来越深。西医怎么看“心肺好搭档”?咱们抛开那些复杂的术语,就用妈妈能懂的话来说说心和肺这对“铁哥们”是怎么工作的:1.肺是“加油站”,心是“运输队”长:想象一下,肺就像个超级高效的加油站(气体交换站)。孩子吸进去的氧气,在这里被“加注”到血液这辆小汽车里。而心脏呢?它就是最勤劳、最核心的运输队长兼发动机!它负责把那些需要“加油”(充满二氧化碳)的血液(静脉血)从全身各处收集回来,用力泵到肺这个“加油站”去。等血液在肺里加满了新鲜的氧气、卸掉了废气二氧化碳,心脏(这次主要是左边部分)又使劲泵动,把这些充满能量的“好油”(富含氧气的动脉血)送到全身每一个角落,给大脑、给肌肉、给小胳膊小腿提供能量,让孩子能跑能跳能学习。2.谁离了谁都不行!肺离不开心:没有心脏这个强力“泵”把血推过来,肺这个“加油站”再高级也没用,因为没有“车”来加油啊!就像原文说的,发动机不给力,车跑不起来。肺自己可没本事把血吸过来。心也离不开肺:心脏这个“发动机”要工作,它自己也需要最优质的“燃料”——那就是氧气!如果肺这个“加油站”功能不好(比如哮喘发作时气道堵了、氧气进不来),血液里的氧气不足,心脏这个发动机就得不到足够的“好油”,时间长了也会“疲惫”、没力气。它自己都“饿”着,还怎么有力气给全身供血供氧?孩子自然就容易累、喘、没精神。3.哮喘娃的“心”事,我们得懂:反复发作的“压力”:孩子哮喘频繁发作,气道阻塞、呼吸困难,身体就处于缺氧状态。缺氧就像让心脏在“高原”上跑步,特别累!短期还行,长期这样,心脏这个“发动机”就可能过度劳累。活动受限的“连锁反应”:有些控制不太好的哮喘娃,因为怕喘,不敢动。活动少了,心肺功能就像不锻炼的肌肉,也会慢慢变弱。心肺功能弱了,稍微动一动就更喘,形成了恶性循环。许教授当时关注那个小男孩的活动耐力、面色、唇色,就是在评估他整体的氧合状态和心肺储备功能。看不见的“消耗”:慢性炎症(哮喘的核心问题)和长期缺氧本身,对身体就是一种能量消耗,对各个器官(包括心脏)都是一种“内耗”。给咱们家长的小启示:养育哮喘娃,要“心”“肺”同养,再总结下:1.规范治疗是基石:最最重要的,还是要听医生的话,坚持规范用药(特别是吸入激素,是控制炎症的根本),减少发作,避免长期缺氧。肺这个“加油站”功能稳定了,心脏才有“好油”用,负担也轻了。别怕激素,医生都会用最小有效剂量,控制好炎症比反复发作对孩子的长远影响小得多!2.关注孩子的“整体状态”:活动耐力:孩子比以前更容易喊累吗?爬同样的楼梯喘得更厉害、恢复更慢吗?这不仅是肺的问题,也可能提示心肺整体功能需要关注。面色和精神:孩子脸色是否红润有光泽?嘴唇颜色是健康的粉红色吗?还是有时有点发暗、发白?精神头足不足?这些都是身体氧合状态和能量的“晴雨表”。生长发育:身高体重增长是否在正常轨道?慢性病控制不好可能影响生长。3.在医生指导下,安全地“动”起来:等哮喘控制稳定了,循序渐进地帮孩子恢复适度的运动。游泳、慢跑、快走、骑车都是很好的选择。运动是锻炼心肺功能最强有力的方式!它能增强心脏的泵血能力,提高肺的利用效率,打破“不敢动-心肺弱-更不敢动”的怪圈。孩子心肺功能强了,耐力好了,对哮喘的控制本身也是正向促进!4.健康生活方式是共同土壤:均衡饮食(保证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充足睡眠(身体修复的关键期),保持心情愉快(情绪影响神经内分泌,间接影响心肺),坚决远离烟草烟雾(二手烟、三手烟对心肺都是巨大伤害)!这些好习惯,是为孩子的心肺健康共同施肥浇水。(爸爸爷爷戒烟也是为了自己好)海燕医生的心里话:那次在北京门诊的经历,许教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看孩子,尤其是看慢性病的孩子,真的要有整体观。肺不舒服,不能只盯着气管和药;心有余力不足,也可能让肺更受累。中医的智慧“心肺不分家”,用西医的视角看,原来是血液循环和能量供应的精密配合。我们治疗哮喘的目标,从来不只是“不喘”,而是希望孩子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自由地呼吸,畅快地奔跑,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这离不开强壮的心和健康的肺这对“黄金搭档”的共同努力。所以,亲爱的家长们,在咱们一起守护孩子呼吸的同时,也别忘了关注他们那颗努力跳动的小心脏,给它也加加油!相信在规范治疗、科学养育和爱的呵护下,我们的宝贝一定能心肺强健,健康成长!希望这篇随感,能给您一些启发。养育路上,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