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立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神经内科鲁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神经内科王韵
主任医师
3.6
神经内科胡国华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神经内科王海祥
副主任医师
3.5
神经内科许兰萍
主任医师
3.4
神经内科周立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神经内科李晓东
主任医师
3.4
神经内科郝咏刚
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秦伟
主任医师
3.3
杨磊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陈宇丹
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郭洪亮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牛世芹
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赵文慧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高地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焦俊杰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汪颜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李晨阳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何有娣
副主任医师
3.2
张娟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王玮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纪蒙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董谦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米荷音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徐霁华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张琴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郭佳翔
主治医师
3.2
神经内科吴文汧
主治医师
3.2
神经内科胡秀朝
主治医师
3.2
魏恒阳
主治医师
3.2
神经内科黄琦馨
医师
3.2
神经内科穆巴拉克·伊力哈木
医师
3.2
神经内科杨昌浩
医师
3.2
神经内科侯雨桐
医师
3.2
神经内科唐雨薇
医师
3.2
我是真有病,你怎么能说我是焦虑抑郁呢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种体会,平时经常头痛,头晕,胸闷,心慌气短,胃不舒服,肚子胀,后背酸痛,肌肉疼,容易疲劳,食欲不好,体重减轻或增高,怀疑自己生病,睡眠不好,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不好,情绪低落,委屈想哭。如果超过三条,建议您到心理咨询或者我的专家门诊看看吧。
这是一位我很尊重的一位老大姐,这是她第三次来医院了,背着一个大书包,向我展示了她的宏篇巨著,诉说着她在专业上付出的劳动,取得的成就,她作为科研课题主要负责人完成的,但申报科研成果时该研究所所长、副所长排名都在她前面,因此连续两次申报研究员,作为第三作者的她而没有被通过。现在著作等身,她的学生都是副研究员了,她虽然著作等身,职称上却没有“长进”,继而工资、住房都受到影响,遭遇不公平的待遇……强烈的内心冲突不平衡导致她严重失眠、焦虑、抑郁。 凭心而论我钦佩她,不是钦佩她的病症,而是钦佩她的敬业精神与成就。对此,我也深有同感。联想自己,从不媚上欺下,认认真真做事做人。我也曾因工作陷入暂时的深深痛苦之中。我很快调整了自己:我自信自己是强者,纵然我对医学的现状无能为力,但不能将怨恨与愤怒作为唯一的选择。我没有必要怪罪别人,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以致让别人掌握我的情绪,让自己可怜地任人摆布,自己应该把握属于自己的快乐钥匙,还要将快乐和幸福带给他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要将挫折作为人生的享受。反面的东西更能激励人前进。我感谢我的领导。自己在困难的时候,选择学习心理学,促进自己学会一种医治病人的新手段,因为与某些领导的龃龉使我不得不脱离了神经电生理。很快又找到了自己新的事业发展方向,学习神经心理、心理咨询及治疗。尽管已将近50岁的年龄每周一至六上班,周日去中科院心理所去听课,三年乐此不疲,没有休息一个完整的周末,坚持下来使我获益匪浅,我有了新的飞跃,我为我的患者朋友解决了实际问题,我实现了自我价值,我由衷的感谢我的领导的“无为而治”,逼得我掌握了为人民服务的新本领! 芬兰的《内科医学文献》撰文:绝大多数人极为关注上司对自己的态度,稍一失衡或许是导致人产生压抑、受剥削感和压力的恶源。领导如果心系群众,共同分享了决策信息,以诚实的态度公平对待每个个体时,人们会认为受到公平对待。感到受到公平对待的人患冠心病概率比感到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相比要低30%。 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是被人欣赏。 我对眼前这位大姐谈及周围的现状:以当前的所谓硬指标来说,年资、论文、外语、专著等条件都够,可就是晋升不上的情况不乏。反之,一些脱离实际工作十几年的行政干部却可以晋升副高、甚至正高职称。这就是中国的官本位!这就是中国式的行政高于学术!有的同志气愤地说:算了,我就“终生不升了”。这种用行政干预学术评价,助长了行政高于学术的陋习和偏见,不利于学术共同体和共同文化的形成。由于用人不当造成对人才和学术的伤害相当普遍,已经开始影响医院、学校以致其他团体的学术生态、学术水平。我所认识的人中就有三个人因为职称晋升问题选择了自杀。近年来,一些人弄虚作假,肆意窃掠他人科研成果以获取名利的事还少吗?学术尊严受到践踏,什么发表多少多少学术论文,出版多少多少专著,背后是走了“捷径”!这已经不是少数、个人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 除了官本位,学术腐败开始泛滥,令人发指的考试题泄露,买卖各种文凭,替考枪手......在学校,学生拿学位、考研尽现不正当手段。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很多人却将进入最高组织阶层当作惟一目标,时刻瞄准顶头上司的职位,翘首以待。专业职称评定以外语独尊,冲击其他专业,破坏课程设置的平衡,形成一整套政府行为支撑的外语门槛。文革排斥外语,造成一个时代外语人才的匮乏,如今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新的弊病:抑制人才生成的多样性,降低了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地位,具有古典文化修养的人越来越少;我了解到:许多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工作繁重又没有时间念外语,念了、考了,平时工作用不上,实用性也不大,有时为达到目的就作弊。应该知道,晋升并非职业发展的唯一通道。一位人类资源管理专家曾说过:“职业计划不应仅仅集中在晋升机会上,应着重于实现心理上的成功。因为,组织中从来都没有足够的职位使每个人的升迁成为现实。” 我欣赏我的同事说的“我就终生不升了”!可以理解为没必要阿谀奉承,没必要请客送礼!做人有做人的尊严!我有我的人格!某些人不过就是手中掌着那点儿权利,又用那点儿权力遏制他人,谋取个人利益!我不“fans”你!我不跟你玩了! 我化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为朋友式的交心,对她讲:您并没有错,您唯一的要求就是实现自我价值。任继愈老先生说:“抄袭是知识产权的贪污行为,也是见不得人的偷盗,不要对抄袭者容忍,这不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事,也是对社会的负责。”如果您认为自己是强者,就挺身而出去与您的领导抗争,无论从学术伦理的范畴还是从法律的层面看,必须向社会呐喊,那些粗暴践踏学术尊严的抄袭、剽窃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您认为自己是形影孤单无力与其抗衡,最高的轻蔑是无言。今日社会是多元社会。任何人都可以在无法实现抱负时选择新的环境,离开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东西,而非“负气而去”。心理学有一句话:“集中精力,转移目标。”许多人通过这句话取得成功。退一步海阔天空,要使自己的目标更长远一点,眼界更宽一点,事业也就会更成功。成为“叛逆者”,是坚持不媚俗,不随波逐流的坦诚气质,坦诚是勇气;在完善民主体制的过程中,坦诚勇气,还是智能。您现在的状态是由于强烈的心理冲突而导致躯体的不安,焦虑、抑郁……。 知识经济时代应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以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活动为中心。但对知识分子和知识生产的管理的现状仍处于前现代化状态。科研学术团体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革目前过分行政化、官本位的管理制度,实行以专业人士为中心的“学术本位”的管理。由官本位到“学术本位”的管理。学术自治、学术自由、专家自治则是现代制度的本质体征。纵观历史和世界,教育、人才、学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不同制度文明的竞争。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术发展、知识创造的制度环境,我们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应选举产生行政领导,并成为一种轮流担任的服务岗位。发扬科室层面的学术民主,实现专业人员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 我告诉这位大姐,和许多领域一样,能够成为大师者寥若星辰,默默无闻积极奉献者大有人在,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企及的高峰,但仍不失为努力攀登高峰的人。 宠辱无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因为豁达,可以不再为调职晋级苦苦争斗,留下宁静淡泊的心境。因为豁达,会暂时放下自己的处境,去维护一种公正,哪怕所维护的是极少数人的观点与意见,也许会因此而使自己孤立无援,或者被人睨视仍执着坚持公正。因为豁达,可以无忧无虑专著学识,敞开宽敞明亮的心胸。因为豁达,不慕虚荣,赞许别人的才能,有许多朋友,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机会。 宠辱无惊,去具体留无意-一生的心境。做人首先要修正自己的心态,而迷惑之人修心只是口中妄说,智慧之人修心应是修而立行。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人犯大错误,大都与心态不正有关,;凡是不见自己过,总见他人非;不思自己贪,总怒他人德;不想自己小肚鸡肠,总嗔他人冤家路窄。如此颠倒是非,本末倒置。应该多见自己过,少见他人非;不思他人得,却防自己贪;不想他人小肚鸡肠,谨防自己心胸不宽。有了这样心态,人就能够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做人,做到修而乐之。就能够使身心处于泰然、安详、平和的欢乐之中;能够胸怀大度、无忧无虑、身心健康;能够精进苦学、聪明智慧;就能够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就能够知足长乐,助人为乐,与众同乐,“勤而行之,修行不已,其乐无穷。 患者识多见广,能更好地照顾自己,能更好地迅速理解医生的建议,使医生们清醒谨慎,就能得到更好的医疗结果。我和大姐有了以上的心灵沟通后成了朋友,她在敞开心扉中自然进入了我的医疗过程。 由这位大姐的诊疗中,联系到更多的同病患者,我由衷地希望我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不再为晋升、学位、职称等问题烦恼,焦虑抑郁,甚至重化到不能自控的程度。更希望这个社会逐渐走向良性循环,公平、公正,减少以至不再出现由领导操控职称评定等腐败现象。我衷心祝愿这位大姐愉快的生活工作,继续做我们民族的脊梁。
总访问量 9,911,746次
在线服务患者 12,135位
直播义诊 93次
科普文章 1,084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