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在线答疑】发现无症状、良性脑膜瘤,是定期观察还是手术治疗?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2022年9月磁共振检查脑膜瘤大小2.41.92.5cm,2024年2月磁共振检查脑膜瘤大小2.3×2.0×2.7cm,如果休息不好会感觉头痛,休息好之
赵天智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13日29
0
0
-
嗅沟脑膜瘤--嗅觉丧失、头痛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
嗅沟脑膜瘤为前颅底的常见脑膜瘤,早期无症状,长大后会导致嗅觉丧失,由于肿瘤生长缓慢,非常容易被忽视。肿瘤更大后会导致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性格改变等额叶脑损害症状。病例1.女性,50岁,头痛伴嗅觉丧失。深圳患者,来我这里手术全切,1年后复查无复发。病例2.女,32岁,广东韶关人,嗅觉减退半年余,头痛头晕2天,突然晕倒,检查发现直径达9cm的绝大肿瘤。由于肿瘤巨大,风险高,当地医院邀请我前去会诊手术,考虑患者年轻,我推辞了4台会诊手术,利用北京开会的间隙抽空从北京前去手术【由于车票不好买,还需要中转,病人已经住院2周了】,手术顺利,肿瘤全切。下面为出院前状态病例3.62岁患者,我到阜阳五院会诊手术全切。病例4.患者4年前在外院手术,残留部分肿瘤复发,来我这里切除,到2023年术后已经4年,无复发。
夏成雨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07日73
0
3
-
什么是脑膜瘤?怎么治疗?
脑膜瘤是起源于硬脑膜的肿瘤,但是大多数是良性的,不会传染也不会遗传。它们大多生长缓慢,常常需要经过许多年,肿瘤已经长得很大才会引起临床症状,进而被发现。脑膜瘤且极少恶变。根据脑膜瘤生长的部位,可分为大
邢毅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03日35
0
0
-
颅内脑膜瘤(蝶骨嵴内侧),术后肢体活动良好~
张继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29日18
0
1
-
如何正确预防脑膜瘤的发生?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为偶然发现。多发脑膜瘤偶尔可见,文献中有家族史的报告。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病人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位置不同,还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在老年人,尤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多见。颅压增高症状多不明显,尤其在高龄病人。在CT检查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许多患者仅有轻微头痛,甚至经CT扫描偶然发现为脑膜瘤。因肿瘤生长缓慢,所以肿瘤往往长的很大,而临床症状还不严重。临近颅骨的脑膜瘤常可造成骨质的变化。那么,脑膜瘤的常规预防方法有哪些?1、避免有害物质接触脑膜瘤发生的一些相关因素在发病前进行预防,很多癌症在它们形成以前是能够预防的。1988年美国的一份报告详细比较了国际上恶性肿瘤相关情况,提出许多已知的恶性肿瘤其外部因素原则上是可以预防的,即大约80%的恶性肿瘤是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改变而预防。2、提高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力能够帮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斗争,所面临的肿瘤防治工作重点应首先关注和改善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例如戒烟、合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任何人只要遵守这些简单、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识就能减少患癌的机会。3、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苯并芘、亚硝胺等致癌物质进入体内。讲究个人卫生,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防止病毒感染。避免脑部外伤,发生脑外伤时应及时治愈。已患颅内肿瘤的人不宜再生育。日常生活中,应多食用些黄绿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南瓜、西红柿、莴苣、油白菜、菠菜、大枣、香蕉、苹果、芒果等。4、保持积极心态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脑膜瘤会对身体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预防脑膜瘤的发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才能更好的预防疾病的侵扰。确诊脑膜瘤是否需要手术?赵天智主任介绍介绍:虽说越早治疗,治疗难度和效果越低,但是手术毕竟是有风险和创伤的,所以临床上并不主张对所有的脑膜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脑膜瘤患者是不是需要手术需要根据患者肿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等来综合判断,具体如何处理则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来制定相应的方案。目前,临床上主主张对于出现肿瘤生长较快或出现癫痫、虚弱乏力、感觉缺失、颅神经功能紊乱等临床症状,需要手术治疗。那么,哪些患者是不需要或者不建议手术治疗的呢?1、患者没有出现临床症状,且肿瘤直径小于30mm,首选观察;2、患者年龄较大(≥65岁)可能难以耐受手术的患者,不建议手术;3、对于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危险性很大的患者,不建议手术;4、对于病人难以接受手术的病例,不建议手术;5、观察期间,如果发现脑膜瘤周围没有明显水肿,可以不手术;6、脑膜尾征不典型;7、肿瘤位于非重要功能区。
赵天智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08日140
1
1
-
脑膜瘤的症状及手术治疗效果
脑膜瘤大多属于良性,是“惰性肿瘤”,即这种肿瘤很“懒”,不爱进展、也极少转移。脑膜瘤的病因至今还没有研究清楚,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认为蛛网膜细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诉因素加速了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导致细胞变性的早期重要阶段。有许多脑膜瘤患者早期没有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但若肿瘤位于脑功能区,或短时间内加速生长,就会出现头痛、突眼、视力、嗅觉、听觉障碍及癫痫发作、肢体运动障碍等。虽然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出现早期症状要2-5年,但它长在颅内,总会让我们害怕,因为大脑是我们的精神、语言、感情和行为的指挥中枢,所以必须重视它。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它呢?如果瘤体小、多次复查变化不明显,甚至出现部分钙化,观察就是很恰当的处理方式。但如果脑膜瘤位于脑功能区,或者复查期间发现它不老实,逐渐增大了,就要及时治疗了。脑膜瘤首选手术治疗脑膜瘤是一种潜在可治愈性肿瘤,外科手术治能逆转大多数神经系统体征,愈大多数脑膜瘤。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如双极电凝,超声吸引器以及激光的不断改进和普及,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不断提高,使大多数病人得以治愈。影响手术类型的因素包括部位、术前颅神经损伤情况(后颅凹脑膜瘤)、血管结构、侵袭静脉窦和包裹动脉情况。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如患者无症状且全部肿瘤切除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功能丧失的危险,应选择部分切除。对大脑凸面的脑膜瘤,力争全切肿瘤并要切除受累硬膜以减少复发机会。蝶骨翼内侧、眶、矢状窦、脑室、脑桥小脑角、视神经鞘或斜坡的脑膜瘤可能难以完全切除。对海绵窦脑膜瘤,要考虑到有损伤颅神经和颈内动脉的风险,外科治疗要求高,应选择正规神经专科医院就诊。
赵天智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22日160
0
1
-
脑膜瘤复查
患者问:脑膜瘤术后还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林松主任答:必须要复查!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多数患者或家属会查阅各种相关的资料,以便了解更多的治疗信息。绝大多数的脑膜瘤术后病理提示为WHO1级良性肿瘤,因此很多患者或家属误认为是良性的,手术切除后就痊愈了,不需要复查了。甚至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误认为自己已经痊愈,没有复查的必要了。这是万万不可的!临床上见过不少患者术后不复查或是随访不及时的情况。很多患者等有症状了再复查发现肿瘤已经复发且长的很大了。所以说,脑膜瘤术后强调要终身随访、按医嘱时间复查,尽量避免一直不复查。医生会综合患者年龄和脑膜瘤的位置、手术时间、级别、有无其他治疗方案等信息给出一个最合理化的随访意见。根据最新的指南建议:原则上对于WHO1级脑膜瘤术后通常3个月做增强核磁复查,随后1-5年每年复查一次。动态随访5年以上且无新发病灶后可每隔2年复查一次增强核磁。对于诊断为WHO2级脑膜瘤患者,随访时间较为密集,通常术后3、6和12个月进行增强核磁检查,然后每6-12个月随访一次共5年,随后可每1-3年进行一次随访复查。对于诊断为WHO3级脑膜瘤患者,随访时间更为密集且要严格遵守随访时间,通常术后3个月复查一次,随后每3-6个月应复查一次增强核磁。具体复查的要求仍需要术者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后续有问题可以通过好大夫在线林松主任的网上诊室给我留言。我和我的团队会在线为您解答,感谢您的选择和信任。
林松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14日126
0
3
-
【典型病例】唐都医院赵天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妙手全切脑深部“鸡蛋”大脑膜瘤!
2022年11月25日门诊中,杜先生在做完深部功能区脑膜瘤手术后第18天到赵天智主任门诊复诊后,激动的身前、身后各背着一面锦旗进到诊室,刚进入诊室就很激动的说道:“我现在恢复的很好,做了手术清醒后,手、腿都能正常活动,手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走路,什么都好好的,没有一点的活动障碍,对生活没有一点影响。”视频:患者讲述治疗经济及术后现状壮年男子查出深部功能区脑膜瘤,多位医生下结论:手术极大可能导致瘫痪家住宝鸡36岁的杜先生,正值壮年,担负着一家老小的生活,是家庭的顶梁柱,支撑起家庭的重担。一年前在发现自己出现偶尔的右边身体麻木,刚开始以为是累了,就没有放在心上,照样工作、生活。渐渐的发现出现右边身体麻木感觉的次数增多,到后面甚至每天都会有一、两次身体麻木,这才意识到不对劲,急忙到医院去看,做了检查发现颅内有占位,位置比较深,还在运动功能区,医生在看了检查后都摇头说:“手术的难度非常大,还极有可能术后会瘫痪”,听到这样的话犹如晴天霹雳,不敢相信会这样,更不敢相信以后自己的父母、妻子、孩子该怎么办?不愿意相信这样的结果,开始拿着检查结果到多家医院,找知名专家去看,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就想着要是做了手术瘫痪了,连生活自理都做不到了,还得需要家人的时时照料,就一直拖着不敢手术,肿瘤一天天的长大,手术的风险也一天比一天大。后来还是家人的长期鼓励,决定再找找专科医生做手术,开始在全国不断寻找治疗脑膜瘤的专家,直到无意间在网上看到脑膜瘤手术冠军的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颅底肿瘤专家赵天智主任,就抱着尝试的心态到门诊评估。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术前头颅MR平扫及增强阅片,可以看到在患者的颅内占位病变位置位于大脑镰旁,肿瘤直径将近5.03cm,肿瘤不仅巨大,还是分叶状生长,手术难点在于:1.肿瘤表层有一层薄薄的脑组织,要进入颅内切除肿瘤的情况下,要保护好这部分重要的脑组织,如术中伤到这部分的脑组织,术后患者会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2.手术入路需从大脑和重要的矢状窦之前进入,同时需保护好中间的矢状窦,如术中损伤,这部分的脑组织会发生缺血,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对侧肢体瘫痪以及偏身感觉障碍的并发症;3.肿瘤巨大,位置深在周围粘连重要的动脉、静脉,血管丰富,呈分叶状生长,术中全切肿瘤难度非常大。唐都医院赵天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全切脑深部功能区巨大脑膜瘤2022年11月5日,赵天智主任及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左侧镰旁占位切除术,同时应用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手术用时9小时,术中沿着额顶部“U”形切口,切口长约25cm。在显微镜下,于左侧中央后回脑沟进入皮层下脑组织,可见肿瘤呈实性黄白色,薄层包膜,质地较韧,与脑组织界限清楚,瘤内减压分块切除脑实质内肿瘤,并沿大脑镰向下切除肿瘤,沿包膜边界仔细分离,瘤内减压分块切除肿瘤,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并缺损处用人工硬脑膜(欣脑膜)修补,从患者术后检查中可以看到肿瘤切除较彻底,而且对周围的脑组织没有明显的损伤、出血、坏死等病变,同时因为之前被肿瘤挤压的脑组织,都已经恢复到一个接近正常的位置,未出现并发症。术前、术后检查结果对术后病理术后病理结果:细胞增生还比较活跃,肿瘤周围的脑组织再用伽马刀射线继续巩固。先恢复一段时间,再进行伽马刀治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的应用,让颅内巨大与深部肿瘤手术更安全、高效脑肿瘤是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约为15-20/10万人年,患病率为130.8/10万人年,我国每年应该有20万左右的新发脑肿瘤病例,有达200万的脑肿瘤患者群体。脑肿瘤危害巨大,对患者的生存期影响极大,所导致的平均寿命减少为21.3年,在所有癌症中排第一位。存活患者的致残率很高,多达85%左右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及多种精神障碍,如偏瘫、失语、失明、失聪、忧郁、焦虑等,严重影响生存质量,需要长期的临床干预。手术是绝大多数脑肿瘤治疗的首选,近20余年来,神经内镜、导航、超声等先进技术不断涌现并不断应用于临床,推动了微创神经外科的快速发展,微创的理念成为指导广大神经外科医生手术的重要准则,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设备让颅内巨大与深部肿瘤手术更安全、高效,是近两年发展出的专适用于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的高新设备,其集冲洗、电凝、乳化、吸引、切割等多项功能与一体,简化了手术步骤,并极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缩短了手术时间,在颅脑肿瘤手术治疗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天智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09日88
0
0
-
脑膜瘤会不会有生命危险?能不能治好?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好发于中年女性。50%位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
赵天智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0月23日214
0
1
-
脑膜瘤到底要不要手术?
大家好!我是赛医生,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脑膜瘤的话题。我在门诊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就是患者在体检或碰伤头部的时候,行CT或MRI发现颅内有“脑膜瘤”。很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有脑膜瘤后,非常焦虑和恐惧,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脑膜瘤需不需要手术?”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非常缓慢,大多数脑膜瘤生长的速度约为2至4毫米/年。由于生长速度不快,所以患者症状的发展也很慢,常被忽视。脑膜瘤是否需要手术,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患者是否出现症状、脑膜瘤的大小、部位,以及周围脑组织是否存在水肿。什么样的脑膜瘤需要做手术?简单的说,如果存在下述任何因素,就需要手术:(1)出现直接相关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出现头痛的脑膜瘤患者,头痛并非是由脑膜瘤造成,也有可能是偏头痛、神经性头痛等,需要医生分析鉴别。而对于明显压迫神经及脑组织,造成视力下降、面部麻木、偏侧手脚乏力的脑膜瘤,需要手术治疗;(2)肿瘤最大径大于3cm。对于大于3cm的脑膜瘤,会导致脑内压力增高,患者会出现头痛、记忆力减退、反应变迟钝等,需要手术治疗;(3)周围脑组织出现水肿。一般情况下,脑膜瘤边界清楚,与脑组织间会有一层隔膜,但部分脑膜瘤呈侵袭性生长,即使直径小于3cm,也可以造成周围脑组织水肿。水肿会对脑组织产生刺激,患者会诱发头痛,甚至癫痫发作,因此也建议手术治疗。那什么情况下,脑膜瘤可以先观察?赛医生建议,对于偶然发现的(如体检)、没有症状的、不伴有脑水肿的、最大径小于3cm的脑膜瘤,可以每年复查核磁共振,评估脑膜瘤的生长速度,当肿瘤有增大趋势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切除。在这里,赛医生告诉大家,脑膜瘤为良性肿瘤,绝大多数生长非常缓慢,如果偶然发现的、无症状的小脑膜瘤,患者一定不要焦虑,生活照旧,只要定期复查即可。赛医生在门诊中看到,很多患者随访3-5年,脑膜瘤仍保持稳定的状态。如果大家还有关于脑膜瘤的问题,可以找赛医生做进一步的咨询。
赛克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0月20日312
0
2
脑膜瘤相关科普号

周梦良医生的科普号
周梦良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神经外科
972粉丝5.1万阅读

王海均医生的科普号
王海均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神经外科
2170粉丝5926阅读

肖新如医生的科普号
肖新如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854粉丝5077阅读
-
推荐热度5.0徐伟 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外科
脑膜瘤 176票
听神经瘤 72票
小脑扁桃体下疝 62票
擅长:颅脑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听神经瘤、垂体瘤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颅脑外伤,脊髓疾病(高难度的髓内肿瘤、椎管内外沟通肿瘤),脑积水,脑出血,脑寄生虫及枕骨大孔区病变等神经外科疾病的的诊治和手术治疗。 -
推荐热度4.8王林 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外科
脑膜瘤 101票
听神经瘤 44票
烟雾病 36票
擅长:专攻复杂脑血管病和脑肿瘤的显微(微创)手术,包括:脑膜瘤、听神经瘤、动脉瘤、烟雾病、动静脉畸形、胶质瘤、颅底肿瘤(三叉神经鞘瘤、颈静脉孔区肿瘤、岩斜区肿瘤、颅咽管瘤、垂体瘤等) -
推荐热度4.8昝昕 副主任医师华西医院 神经外科
垂体瘤 136票
脑膜瘤 111票
脑肿瘤 48票
擅长:微创和显微手术治疗: · 颅内肿瘤(包括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神经鞘瘤、脊索瘤、转移瘤、胶质瘤等) · 颅内外沟通性肿瘤(颅鼻、颅眶、颅颌、颅颈沟通等复杂、疑难肿瘤) · 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 · 脑外伤、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