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应急总医院

公立三级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小儿多动症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小儿多动症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医学研究:多动症成年后的症状变化,90%的人不知道!在大众的认知里,多动症似乎是专属于儿童的问题,很多人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这些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自然会消失。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医学研究给出的答案,可能会颠覆大多数人的认知。今天,就来深入探讨多动症成年后的症状变化,带你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真相。一、多动症的基础认知多动症,医学上全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期的常见神经发育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比如,在课堂上,患病儿童很难长时间专注于老师讲课,眼神游离,小动作不断,容易被教室外的动静吸引;做作业时也心不在焉,边做边玩,原本能很快完成的作业,往往要拖很久,且错误百出。在生活中,他们总是闲不下来,跑来跑去,很难安静地参与活动,与小伙伴玩耍时,也常常因冲动行事而发生冲突。二、成年后症状并非都消失(一)部分症状减轻随着年龄增长,的确有部分多动症患者的症状会有所减轻。从大脑发育角度来看,多动症儿童的大脑发育进程相较于同龄人较为迟缓。例如,大脑中负责注意力、行为控制和执行功能的前额叶皮层,发育成熟的时间更晚。到了青春期后期或成年早期,随着前额叶皮层逐渐发育完善,一些患者在行为控制方面会有所进步,像儿童时期那种坐不住、过度活动的表现会减少。有研究表明,约30%-60%的多动症患者在成年后,多动和冲动的核心症状会有明显减轻。(二)核心症状持续存在即便部分症状减轻,注意力不集中这一核心症状却常常如影随形。多项医学追踪研究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患儿在成年后仍有明显的多动症症状,如难以集中注意力、冲动、易分心等。这是因为多动症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像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异常,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动恢复正常。这些神经递质对于调节大脑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起着关键作用,其失衡状态使得成年患者在工作、学习中,依旧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一项任务,容易被外界干扰,频繁出错或拖延。例如,在工作场景中,他们可能难以专注于复杂的项目任务,在阅读文件、撰写报告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按时完成任务,频繁更换工作的情况也较为常见。三、成年多动症患者的症状表现形式(一)注意力方面1.难以集中精力:在与他人交谈时,成年多动症患者常常心不在焉,看似在听,实则思绪早已飘远,容易错过关键信息。在工作中,面对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的任务,如数据分析、文案撰写等,他们往往难以坚持,注意力很快就会分散到其他事物上,比如手机消息、周围人的交谈等。2.疏忽健忘:经常忘记日常事务,如忘记重要会议、约会,出门忘记带钥匙、钱包等物品。在学习或工作中,也容易遗忘学过的知识、做过的工作内容,导致重复劳动或工作失误。3.时间管理困难:很难合理规划时间,制定的计划常常无法按时完成。总是拖延,临近截止日期才匆忙行动,导致工作或学习成果质量不高。比如,本计划用一周时间完成一份报告,却总是在前期拖延,最后几天才开始赶工,结果报告内容漏洞百出。(二)多动或焦躁方面1.难以安静工作:在办公室中,很难长时间安静地坐在办公桌前工作,常常不自觉地抖腿、转笔、摆弄手边的物品。在参加会议时,也会坐立不安,频繁变换姿势,甚至忍不住在座位上起身走动,影响他人。2.言语过多:在交流中,话多且常常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有时会打断别人的讲话,在不恰当的场合说出不恰当的言语,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人际关系。例如,在团队讨论中,一个话题还未充分讨论完,就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且滔滔不绝,忽略了他人的感受。3.情绪不稳定:情绪容易波动,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变得烦躁、焦虑或愤怒,且情绪恢复平静需要较长时间。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如在工作任务繁重时,可能会突然发脾气,对同事态度恶劣。(三)冲动行为方面1.决策冲动:在做决策时,缺乏深思熟虑,往往仅凭一时冲动就做出决定,事后又常常后悔。比如,在购物时,看到喜欢的商品,不考虑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就立即购买,导致不必要的消费。在职业选择上,也可能因为一时冲动,轻易更换工作,而没有充分考虑新工作的发展前景、自身的职业规划等因素。2.行为缺乏克制:在一些场合,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出不符合场合氛围的举动。例如,在电影院、图书馆等需要安静的场所,大声喧哗、随意走动,影响他人。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容易冲动攻击对方,引发冲突。四、影响成年后症状变化的因素(一)病情严重程度症状较轻的多动症患者,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自身努力、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以及大脑的自然发育,症状更有可能得到明显缓解,甚至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基本消失。他们能够逐渐学会自我调节和应对技巧,较好地控制行为和注意力。而症状严重的患者,多动症症状往往会持续到成年期,对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可能需要持续的治疗和支持来管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二)是否接受干预治疗早期接受系统、规范治疗的多动症患者,成年后症状改善的情况通常更好。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如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家长培训以及学校干预等多方面。药物治疗可以帮助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症状。心理治疗则帮助患者学习有效的应对技巧,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如果患者在儿童期未得到及时治疗,成年后症状持续的可能性更大,且治疗难度也会增加。(三)生活环境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多动症患者症状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在家庭中,家长给予理解、支持和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学校里,老师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给予适当的关注和鼓励,这些都有助于患者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多动症症状,促进症状的缓解。相反,不良的环境因素,如家庭关系紧张、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或忽视,学校环境压力过大、缺乏包容等,都可能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从而使多动症症状更加明显,成年后症状持续的可能性也更高。多动症成年后的症状变化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症状并非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了解这些症状变化,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它能让我们更加关注成年多动症患者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多理解、支持和有效的治疗,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多动症相关困扰,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