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忠胜
主任医师 教授
3.4
感染内科温小凤
主任医师
3.4
感染内科袁淑芳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感染内科王柳宁
主任医师
3.3
感染内科张鹏
主任医师
3.3
感染内科柯柳
副主任医师
3.3
感染内科覃川
副主任医师
3.3
感染内科胡家光
副主任医师
3.3
感染内科崔小平
副主任医师
3.2
感染内科李敏基
副主任医师
3.2
梁伟屏
副主任医师
3.2
感染内科李雪梅
主治医师
3.2
感染内科曾文凤
主治医师
3.2
感染内科唐贵
主治医师
3.2
感染内科蒙达礼
主治医师
3.2
感染内科黄小红
主治医师
3.2
感染内科覃锦玉
主治医师
3.2
感染内科刘志娟
主治医师
3.2
感染内科莫胜林
主治医师
3.2
感染内科陈涛
主治医师
3.2
李俩
主治医师
3.2
感染内科佘东明
主治医师
3.2
感染内科陈念
3.2
肝纤维化是指在各种慢性肝病时,肝细胞发生持续、反复的坏死或炎症刺激,导致机体发生修复反应,大量纤维增生同时伴有纤维降解相对或绝对不足,细胞外基质在肝内大量沉积。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因为体内存在纤维降解机制,肝纤维化是可以减轻或逆转,甚至早期肝硬化也可能逆转,但发展至中晚期肝硬化则再不可逆。如能阻断、减轻乃至逆转肝纤维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的预后。因此,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对判断慢性肝病的疾病进展、临床结局、选择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及其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长期以来,肝纤维化的诊断依赖于肝活检病理诊断,这种创伤性检查具有许多明显不足,如具有创伤性、难以反复活检、有一定的并发症(1/3的患者有疼痛;0.3%的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出血,气胸,结肠和胆囊穿孔等;还有0.03%的死亡率[1])、病变在肝脏内不均匀、存在观察者自身和观察者之间的差异(半定量分期系统可误差1-2期)、标本长度不够(长度
1,我还能活多久? 2,我还能不能治好? 3,治疗效果怎样,副作用多吗? 4,如果和其他药一起吃,怎么办? 5,还能不能上班? 6,能不能结婚、要小孩? 7,如果有其他疾病,怎么办?能不能做手术?
慢性肝病患者到医院看病,抽血查二对半、肝功,做肝脏B超,了解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已成为广大病友的常识,但通过肝穿刺采取肝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来判断肝病的严重性却并非大家都知道,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的重性和必要性往往被大家所忽视。目前对肝病患者主要检查手段有血液生化、影像学、肝组织活检。肝活体组织学检查是一种能直接了解组织的病理变化,做出较精确诊断的检验方法,是公认的“金标准”,其诊断价值远远高于血液生化、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亦是其他检查所无法替代的。1、了解肝脏病变的程度和活动性: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是一种能直接了解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可以做出较客观、精确诊断的检查方法。有不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肝病病毒时间很长,但抽血化验发现转氨酶异常可能仅有半年时间,肝病病毒含量水平也不高。这样的病人通过肝穿刺能发现慢性肝病是否处于活动期,并能推断其病变的轻重程度。2、发现早期、静止或尚在代偿期的肝硬化:特别是肝纤维化,在发病早期,通过血液化验、B超检查一般难以发现。但是通过肝脏穿刺检查,可以对肝脏纤维化和早期、静止或尚在代偿期的肝硬化进行精确诊断,并能够鉴别肝硬化临床类型,区分是酒精性肝硬化,还是肝炎后肝硬化,以及是否伴有活动性肝炎。例如,一些诊断为慢性无症状肝病病毒携带者的患者,通过肝脏穿刺检查,可发现是活动性肝硬化或慢性活动性肝炎。3、有利于药物的选择和药物的疗效判断:治疗前后肝活检组织病理变化是评判药物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客观的评价依据。目前常用的抗肝病病毒的药物有干扰素与拉米夫定,应用干扰素或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不仅疗程长,且价格昂贵。治疗前如能进行肝穿刺,根据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应用抗病毒药物,将明显提高疗效。4、提供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大部分肝炎病毒是嗜肝病毒,它们往往多在肝组织中寄生。只有血清肝病病毒达到一定量时,临床化验才能够检测得到。所以目前仍有一些病毒性肝炎,临床化验显示血清肝病病毒标志物全部是阴性,难以确定其病原。但是,通过肝穿刺,用超敏感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出寄生在肝组织中的肝炎病毒。5、作为慢性肝炎病情、预后的评判指标:肝穿刺可发现肝组织的病变情况,为病情变化、预后的判断提供客依据。重型肝炎如以肝细胞水肿为主,则病情较,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如以肝细胞坏死为主,且正常肝细胞残存率较低,则病情严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6、鉴别黄疸的性质和原因:临床上有些黄疸往往难以确定其病因,通过肝活检则可以确定黄疸是胆红素代谢障碍,或是肝细胞性黄疸,还是胆汁淤积所致,是病毒性还是药物引起。不同的病因,预后和治疗是完全不同的,只有诊断清楚,才能制定正确的诊疗方案。7、有利于多种肝病的鉴别诊断:许多临床诊断比较困难的慢性肝病,如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结核、肝肉芽肿、血吸虫病、肝肿瘤、脂肪肝、肝脓肿、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及各种代谢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肝糖原累积病、肝脏淀粉样变性)等,往往需要通过肝穿刺来了解病人的肝脏病变,为明确诊断提供重要的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依据。8、可以进行诊断性治疗:在B超或CT引导下,有目的性地肝穿刺,可开展肝脓肿穿刺排脓、注射药物,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肝癌等。在进行穿刺取材、诊断的同时,还可以开展诊断性治疗,做到诊断治疗两不误。
总访问量 351,920次
在线服务患者 210位
科普文章 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