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这个8个原则要牢记,hiv不仅仅是性传播
高广程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7月18日29
0
2
-
恐艾人群还会得艾滋病吗?
李侗曾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6月26日87
0
1
-
请问艾滋病的窗口期是多久啊
李群辉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4月15日138
0
2
-
您好,请问舌吻会感染艾滋病吗?
李群辉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4月15日225
0
2
-
日常生活中接吻会不会感染上HIV?
符式景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4月07日30
0
0
-
HIV可防可控
李建辉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20日67
0
1
-
艾滋病晚期容易有哪些症状
李侗曾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16日28
0
0
-
女生感染艾滋病半年传播三百男生,这有可能吗?
李侗曾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16日99
0
0
-
每半年皮下注射一次的艾滋病药物国内获批
每年给药2次、入选《科学》年度突破,HIV长效药国内获批上市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王艾冰王圆2025-01-0508:311月2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吉利德申报的新药来那帕韦片和来那帕韦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用于与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当前方案无法达到病毒学抑制的多重耐药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成人患者,该药物一年仅需给药两次。此前,在2024年12月,该药入选《科学》杂志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我们都关注到这个消息了,尤其是一些出现耐药的病友们,也都很激动,但是我们听说可能价格还是有些高,期待接下来能够逐步地被纳入医保,让更多有需要的耐药病友用上这款药。”1月3日,多名艾滋病患者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半衰期超长,可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来那帕韦(Lenacapavir)是一款HIV-1衣壳抑制剂,将为对现有疗法无有效应答的HIV感染者提供一种每年仅需给药两次的全新治疗方案。该药此前已在欧盟、美国等地获批上市。“衣壳抑制剂主要是破坏艾滋病病毒的衣壳,使病毒复制不能完成。这个药物在体内代谢很慢,有效治疗浓度可以维持长达26周。,因此仅需每半年皮下注射一次。”1月4日,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在村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但是这个药物不是单独使用的,也不适用于普通的艾滋病患者,用于之前发生多次治疗失败、多种药物耐药的患者,在每日口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上每半年皮下注射一次该药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由于艾滋病目前依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药以实现长期病毒抑制,因此用药依从性成为患者的一大挑战。一年两次的给药方式可以极大减少服药频率、改善患者的用药体验、降低患者的病耻感,为长期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患者是否按时按量坚持用药更多取决于患者自身,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无法完全避免患者的漏服或者少服,但是一年两次在医院完成注射的给药方式,可更好的保障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长期的抗病毒治疗管理。”入选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或可100%预防艾滋病毒感染。2024年12月12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其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其中,来那帕韦以“卓越的预防感染能力”获评年度头号突破。《科学》杂志刊文称,来那帕韦通过靶向艾滋病病毒的衣壳蛋白起效,能够干扰艾滋病病毒衣壳蛋白侵入细胞核,阻止病毒复制,还能干扰病毒的组装和成熟过程。“该药物入选2024年科学十大突破不是因为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而是其预防感染艾滋病毒。国际上有研究证实,每半年皮下注射一次这个药物可以预防女性和男性同性恋人群感染艾滋病毒风险接近100%。但是其作为预防效果的适应症,目前还没有被批准,只是临床研究中应用。”李在村告诉记者。卢洪洲也提醒,“位列科学突破之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Lenacapavir在PrEP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年6月,该药物在南非和乌干达进行的一项涉及5000多名顺性别女性和青春期女孩的双盲研究中,首次实现100%有效预防HIV感染。另一方面,lenacapavir的成功应用也意味着针对lenacapavir所靶向的HIV衣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鉴于许多其他病毒亦拥有各自的衣壳蛋白,这些蛋白围绕着遗传物质形成保护层,对衣壳抑制剂的研发为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责编:陈龙飞主编:张赫校对:谷雨微
李在村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1月05日397
0
1
-
伤口传播艾滋病的风险等级,哪种伤口可能传播艾滋病!?
不小心割破手指,会传播艾滋病吗?被别人的指甲划伤,会传播艾滋病吗?手指上有倒皮、倒刺,发生手指插入的性行为,会传播艾滋病吗?背上有破损的痘痘,住酒店,床单被褥上的“疑似血迹”,会传播艾滋病吗?今天就来讲一下这些问题。伤口会传播艾滋病吗?简单来说,通过“新鲜伤口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或新鲜体液”的确有可能会传播艾滋病,但一般认为“伤口”传播艾滋病通常只发生在一些非常特定的场景:比如,医护工作者给艾滋病患者手术时、外科治疗时发生了医疗暴露;阿sir在抓捕艾滋病罪犯的时候遇到激烈反抗、被严重抓伤、咬伤;直接的严重斗殴,双方出现较严重皮肤外伤的情况;多人共用针具通过静脉注射毒pin;纹身的时候多人混用针头;不安全规范的医美介入性治疗……类似的情况,确实有传播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是通过伤口传播感染HIV的几个关键要素:流血的、开放式的、深及真皮层的伤口皮肤表皮的浅层(表皮层)划伤、破损,通常不足以让病毒进入血液系统。研究显示,HIV感染需要破损面积较大、深度至少穿透真皮层才可能形成传播通道。比如,在职业暴露(如医护人员针刺伤、器械刺伤)中,深刺感染率约为0.3%。接触大量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或高危体液有可能传播艾滋病的高危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母乳,而接触到这些体液一般只存在于某些很特定的情况,比如性行为,哺乳行为等。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体液”,比如汗水、唾液,痰液,尿液,泪液等,几乎不携带HIV病毒。直接接触这些“安全体液”不可能传播艾滋病,只有暴露在新鲜的、高浓度的感染者血液或体液中才可能引发感染风险。发生明确的、大量的血液或高危体液交换传播艾滋病,需要有大量的血液/体液接触,暴露于一定量的,有活性的病毒面前,才有可能传播艾滋病。HIV病毒在环境中,空气中,生活物品表面非常脆弱,几乎离开人体几分钟后病毒活性就会急速下降。只有伤口在很短时间内直接接触艾滋病患者的高风险液体,才有感染可能。伤口传播艾滋病的风险等级上面讲了通过伤口传播感染HIV的几个关键要素,通过这些,可以将伤口传播艾滋病的风险进行分级:第一等级:轻微皮肤表皮损伤(无出血),没有风险!可以明确的讲,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伤口”根本不可能传播艾滋病,比如:很轻微擦伤,皮肤表皮损伤,已经止血结痂的伤口,接触的是干燥的血迹。很轻微的擦伤很轻微的擦伤或表皮破损,没有深及真皮层,病毒连进入血液的“门”都找不到。无出血或轻微出血的表浅伤,病毒无法进入。美国疾控中心(CDC)曾经提到过,仅表浅伤口暴露于艾滋病毒时,无感染记录。已经止血的伤口同样的,已经结痂或基本愈合的伤口,虽然看起来“脆弱”,但其实已经形成天然的皮肤屏障,感染几率几乎不存在。接触的是干燥的血迹、血痕、不明污渍HIV病毒环境生存能力极弱,尤其是在干燥环境下几分钟就会失去绝大部分活性,接触已经完全干涸的血迹、血痕、污渍,可以认为没有感染风险。第二等级:低风险伤口,正常处理,无需过分恐慌!某些情况下,伤口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虽然存在,但概率极低。比如:轻微皮肤的皮肤损伤皮肤表面伤口(轻微渗血)直接接触少量高危液体,如血液或精液,但皮肤损伤轻微、高危体液量少、接触时间短,一般风险可忽略。WHO报告指出,皮肤小创口接触高危液体感染概率为0.1%以下。对方是治疗成功的艾滋病患者,或处于慢性期皮肤轻微伤口(轻微流血)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但患者有接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其病毒载量水平极低,甚至低于检测下限,可以认为,这种情况,传播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极低。日常生活出现的轻微伤口日常生活可能出现的情况,剃须刀、剪刀划伤,尖锐物品刺伤,尤其是多人共用的情况下,若这些“器物”上有新鲜血液,理论上有感染可能,但实际风险非常低。第三等级:高风险伤口,需要特别注意,推荐阻断!只有以下情况,伤口才有较高的艾滋病传播风险:较深的伤口接触高危液体较深的刺伤、划伤(如针刺、利器割伤)接触HIV感染者的新鲜血液,病毒可通过血液进入人体,传播概率显著增加。比如,职业暴露针刺伤感染率为0.3%,指的就是处理艾滋病患者时,被血液污染的器械直接刺穿皮肤,这已经是“较高风险”的场景。开放性伤口长时间接触皮肤较严重皮损,未包扎的开放伤口直接暴露于大量高危液体中(如手术意外、严重外伤,紧急处理病人血污)。这种情况下,病毒有机会通过皮损处的接触直接侵入血液系统。双方都存在开放性的流血伤口一方为艾滋病患者,另一方没有感染,当两个人都存在流血的伤口都暴露在外且发生接触,病毒可能通过直接的血液交换传播。真实案例:伤口接触传播艾滋病的病例现阶段,全球所有的艾滋病传播病例中,绝大部分(超95%)来自不安全性行为,伤口暴露(包括职业暴露和注射传播)传播艾滋病的病例存在,但占比很少(2%-5%)。下面是一些具体的传播病例:一名警察在逮捕一名艾滋病患者时,因为与嫌犯发生搏斗,在击打患者牙齿后,手上的伤口接触到大量鲜血而感染上HIV和HCV。知名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STD&AIDS,也曾记录过类似的一起传播病例。兄弟2人,在一次明显的出血搏斗中,弟弟(37岁)将HIV传播给了亲哥哥(39岁)。日常生活,遇到皮肤伤口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皮肤伤口,皮肤损伤,一般不需要特别恐慌艾滋病,按照正常的清洁、消毒、包扎程序处理就可以。清理伤口:用清水和肥皂冲洗伤口,涂抹碘伏等消毒药品。防止接触:伤口未愈合阶段,尽量避免接触他人血液或体液,尤其是新鲜的、未经处理的体液。高风险快速就医:若对方是确诊的艾滋病患者,新鲜的伤口确实暴露于高危液体,可以考虑在72小时内服用事后紧急阻断药(PEP)。
盛景祖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1月04日1783
0
1
艾滋病相关科普号

徐楠医生的科普号
徐楠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皮肤科
469粉丝5万阅读

张新华医生的科普号
张新华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泌尿外科
471粉丝54.7万阅读

严肃医生的科普号
严肃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男科
9393粉丝146.7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刘波 副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感染病中心
艾滋病 48票
肺结核 4票
感染 4票
擅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诊断与排除诊断;HIV感染急性期的诊断与治疗;HIV暴露后预防及暴露前预防;HIV母婴阻断;HIV合并梅毒的诊断与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肺孢子菌肺炎、隐脑、弓脑、巨细胞病毒病、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疱疹病毒感染、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疾病的临床治疗;特殊人群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随访;HIV感染者生育指导等。病毒性肝炎、登革热、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恙虫病、钩体病、伤寒、布鲁菌病、流感、禽流感、感冒等传染性疾病及发热性疾病的诊治。 -
推荐热度4.1张宏伟 主任医师北京佑安医院 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
艾滋病 4票
梅毒 3票
艾滋病恐惧症 3票
擅长:艾滋病,暴露前和暴露后预防,梅毒及暴露后梅毒预防,尖锐湿疣及HPV感染,急性和慢性淋病及非淋,疱疹,龟头炎,尿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滴虫病,艾滋病合并乙肝和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恐艾,性病心理咨询。 -
推荐热度3.9李在村 主任医师北京佑安医院 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
艾滋病 6票
艾滋病恐惧症 4票
擅长:艾滋病的诊断治疗、恐艾咨询与干预、艾滋病毒暴露前/暴露后预防、艾滋病阳性家庭生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以及梅毒、尖锐湿疣、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性病的诊断治疗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