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妇幼保健医院

公立三甲妇产医院

推荐专家

过敏性紫癜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IgA血管炎(过敏性紫癜)常见问题解答一、关于疾病本身Q1.IgA血管炎与过敏性紫癜是不是同一个病?-速答:是。ChapelHill2012共识将“过敏性紫癜”命名统一为更准确的名称“IgA血管炎”(IgAvasculitis,IgAV)。-详细展开:两者病理机制相同,均为IgA1糖基化异常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小血管,引发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Ⅲ型超敏反应),与IgE介导的过敏无关。因历史习惯,无紫癜皮疹时称为“IgA肾病”,有全身皮疹时称为“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purpura,HSP)。目前仍有部分医患习惯沿用“过敏性紫癜”。-行动建议:告知病患及家属病历上的“IgA血管炎”就是熟知的“过敏性紫癜”,并说明该病不会通过呼吸道或接触传染。Q2.IgA血管炎会传染或遗传吗?-速答:不传染;遗传倾向极弱。-详细展开:双胞胎同患率<1%;家族聚集病例多与共同感染或环境触发有关,未发现单基因致病突变,GWAS仅提示HLA-DRB101、03等位基因轻度易感。-行动建议:不必隔离患儿,无需给兄弟姐妹做“全面体检”,常规尿筛查即可。Q3.IgA血管炎的病因是什么?-速答:感染诱发+IgA1糖基化缺陷。-详细展开:上呼吸道链球菌、腺病毒、支原体等可诱导异常IgA1产生;补体途径(C3、MASP2)过度激活会放大炎症。80%由感染触发,秋冬春高发;食物、药物只是“点火器”。其中,链球菌/流感/EB病毒占比>60%,腺病毒、支原体占10–20%,食物、药物占10–30%(仅触发,非病因),寒冷、疫苗、虫咬占比<5%。-行动建议:急性期不必“地毯式”查过敏原,重点回顾发病前2–4周内的咽痛、发热史;发病后2周内查咽拭子培养或ASO,明确感染源。Q4.成人也会得IgA血管炎吗?-速答:会,占全部病例10–35%,且肾损害更重。-详细展开:成人发病高峰20–40岁;肾脏病理更易出现新月体、间质纤维化。各年龄段发病率不同,儿童20/10万,成人仅2/10万;男孩高峰4–6岁。2–8岁年发病率10–30/10万,轻症多,肾损轻;8–16岁年发病率5–10/10万,肾损较高;成人年发病率1–2/10万,肾损重,易慢性化(40-60%进展肾炎)。-行动建议:成人患者一律建议早期肾穿刺,以决定是否加用免疫抑制剂。Q5.IgA血管炎会癌变吗?-速答:不会。-详细展开:长期队列随访30年,恶性肿瘤发生率与普通人群无差异。-行动建议:无需常规肿瘤筛查,除非合并其他症状。Q6.IgA血管炎会累及哪些器官?概率如何?-速答:皮肤100%受累,关节60–80%,胃肠道50–75%,肾脏20–60%(儿童20–30%,成人40–60%),其他(睾丸、肺、中枢)<5%。-详细展开:典型“四联征”为紫癜、关节症状、腹痛、肾损,但不一定全部出现。皮肤表现为下肢对称可触性紫癜;关节多为膝踝肿痛,不留畸形;胃肠道常出现脐周绞痛、便血、肠套叠;肾脏会有血尿、蛋白尿,可滞后1–8周出现。-行动建议:首诊即开“基线评估套餐”(血常规+CRP、尿常规、肾功能、血压、腹部B超);每天拍照记录皮疹进展;腹痛突然加重立即急诊超声排除肠套叠。二、症状与诊断Q7.紫癜多久能退?会不会留疤?-速答:2–4周变淡,6周内基本退完;不留疤。-详细展开:紫癜分批出现是典型特征,家长常误以为“越治越多”。普通紫癜不留疤;坏死溃疡者可能留色素沉着,6–12月变淡。-行动建议:拍照记录皮疹演变,便于远程问诊。Q8.为什么会出现关节痛、肿?-速答:滑膜小血管炎导致渗出。-详细展开:膝、踝最常受累,对称性,1–3天达峰,1周内消退,不留畸形。-行动建议:急性期关节冰敷+对乙酰氨基酚即可,避免NSAIDs(影响肾血流)。Q9.腹痛怎么鉴别是紫癜还是急腹症?-速答:紫癜腹痛呈绞痛,可伴呕吐、黑便,但无固定压痛点。-详细展开:若出现持续压痛、反跳痛、肠套叠征象,需急诊超声、CT。-行动建议:出现不能进食、B超示靶环征、Hb下降等情况需入院。Q10.尿检具体看什么?-速答:血尿≥5RBC/HP或蛋白尿≥0.3g/24h即提示肾炎。-详细展开:推荐晨尿尿蛋白/肌酐比(UPCR)替代24h尿,≥0.2g/g视为异常。-行动建议:发病后第1、2、4、8、12、24周各查一次尿常规。Q11.何时做皮肤、肾活检?-速答:皮肤活检用于不典型皮疹;肾活检用于中重度肾炎。-详细展开:皮肤活检取4mm打孔器,病理示IgA血管壁沉积即可确诊。皮肤(非典型皮疹)活检目的是明确IgA血管壁沉积;肾脏活检适用于UPCR>0.2g/g或eGFR下降情况,需病理分级(ISKDCI–VI)。-行动建议:成人及蛋白尿>1g/天的儿童,预约介入超声肾穿,术前停阿司匹林、肝素5–7天。三、治疗与用药Q12.轻症IgA血管炎能自愈吗?-速答:皮肤型可;一旦确诊肾炎,需干预。-详细展开:前瞻性研究562例儿童,单纯皮疹12个月无后遗症。-行动建议:无肾炎者只需观察+避免剧烈运动。Q13.患IgA血管炎都要使用激素吗?-速答:否。-详细展开:根据国际KDIGO+EDTA共识,孤立性镜下血尿只需观察;轻-中度蛋白尿(<1g/d)使用ACEI、ARB;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下降需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行动建议:可将决策树贴在诊室墙,让家属拍照留存。Q14.激素有哪些副作用?如何应对?-速答:可能出现满月脸、骨质疏松、感染、糖升高、生长抑制等副作用。-详细展开:预防骨松可补充维生素D800IU+钙剂500mg/日,6个月后测骨密度;监测血糖需在首剂激素后2周查空腹血糖,高危者用动态血糖仪;儿童采用隔日疗法可减矮小风险,停药后6–12个月出现追赶生长。-行动建议:发放《激素副作用自测表》,患者打钩后下次复诊带回来;建立用药日历,每日晨起顿服,饭后服奥美拉唑;记录满月脸、食欲变化。Q15.治疗疗程多久?-速答:轻症3个月,重症6–12个月。-详细展开:泼尼松起始1mg/kg·d(最大60mg)4–6周后每2周减10–20%,总疗程依据病理分级:ISKDCI-II12周,III-IV24周,V级可加MMF、CTX。症状缓解后2–4周开始减量,总疗程8–12周,切勿骤停。-行动建议:严格遵医嘱用药、减量,不可自行停药。Q16.NSAIDs禁用范围?-速答:急性期、蛋白尿>0.5g/d、血肌酐>正常上限时禁用。-详细展开:可改用对乙酰氨基酚或曲马多短期镇痛。-行动建议:在手机备忘录写“禁用布洛芬、双氯芬酸”,开药前给药师看。Q17.饮食有什么注意事项?-速答:无统一忌口,按肾功分级调整。-详细展开:肾功能正常者可摄入正常蛋白1.0g/kg·d;大量蛋白尿者摄入0.8–1g/kg·d优质蛋白;CKD3–4期者摄入0.6–0.8g/kg·d+低磷<800mg/d;高血压者钠<2g/d。急性期避开已知过敏食物,缓解期逐步恢复,无需终身忌口。可采用阶梯式添加法,第1周:瘦肉、米饭;第2周:鸡蛋、牛奶;第3周:淡水鱼;第4周:海鲜(每种观察48h)。-行动建议:给家属一张可打印的“7日低盐菜单”PDF。Q18.何时可上学、上班?-速答:腹痛、关节痛消失,血压、尿检稳定即可。-详细展开:返校前让班主任知情,体育课免剧烈对抗项目3–6个月。急性期卧床1–2周,皮疹稳定后1–2月内免体育课。-行动建议:开具“疾病诊断证明”,注明可参加文化课程,避免长跑、篮球等剧烈运动。四、肾脏专题Q19.为何反复测血压、尿?-速答:高血压与蛋白尿是肾衰的独立危险因素。-详细展开:收缩压每升高10mmHg,终末期肾病风险↑1.4倍。-行动建议:发放“家庭血压记录表”,要求连续7天早晚各测一次。Q20.IgA肾病与IgA血管炎肾炎(紫癜性肾炎)有什么区别?-速答:前者仅肾脏受累,后者有全身血管炎。-详细展开:两者病理均为系膜区IgA沉积,但紫癜肾炎毛细血管壁IgA更强;治疗策略相同。-行动建议:向成人患者解释“治疗方案与IgA肾病一致,不必纠结名字”。Q21.尿蛋白、血尿的意义?-速答:蛋白尿>1g/d提示高进展风险;镜下血尿持续>6个月需警惕。-详细展开:UPCR>0.5g/g时5年内CKD3期风险28%;<0.3g/g仅3%。-行动建议:使用手机App“UPCR计算器”让家属实时录入结果。Q22.会发展为肾衰吗?-速答:儿童<5%,成人10–20%。-详细展开:终末期肾病危险因素有5项:起病年龄>16岁、蛋白尿>1g/d、高血压、eGFR<60ml/min、病理新月体>50%。-行动建议:对高危患者提前建立“肾替代治疗教育档案”。Q23.何时必须看肾内科?-速答:任何一次eGFR<60ml/min或尿蛋白>1g/d。-详细展开:肾科会评估是否加用MMF、CTX、Rituximab、新型内皮素拮抗剂Sparsentan。-行动建议:出现“3红(血尿、血便、呕血);3痛(腹痛、关节痛、头痛);3肿(眼皮肿、下肢肿、阴囊肿)”,即直接获取肾内科预约条,避免自己挂错号。五、复发与长期预后Q24.复发率多少?-速答:20–40%,多在12个月内。-详细展开:感染是最强诱因,占复发病例60%。30–50%在1年内复发。-行动建议:①每年流感季前1个月短信提醒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每年9–10月接种,扁桃体反复化脓者(≥3次/年)考虑切除,出现咽痛24h内口服阿莫西林或头孢。②运动阈值:安全心率=(220-年龄)×60%(如10岁儿童≤126次/分)。③药物预防:复发≥2次者:小剂量潘生丁(1-2mg/kg/d)维持6个月。Q25.长期并发症有哪些?-速答: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生育力下降(环磷酰胺相关)。-详细展开:随访20年后高血压发生率12%,对照人群3%。-行动建议:成人每2年做一次24h动态血压。Q26.慢性肾病风险?-速答:5年后CKD3–5期发生率3–7%。-详细展开:病理III级以上、持续蛋白尿者需终身随访。-行动建议:建立“红黄绿”随访机制,前半年每周尿检,后半年每月,再后每3–6月一次,至少3年。Q28.随访频率?-速答:按随访挂历进行,1-6月每月查尿常规,7-12月每月查,13-24月每3月查,25-36月每6月查。-详细展开:电子病历自动短信提醒,减少漏查。-行动建议:开通医院公众号“一键续方+检验预约”。Q29.感染或运动会触发复发吗?-速答:会。-详细展开:上呼吸道感染后2周内复发风险↑3倍;剧烈运动导致肌肉IgA释放。-行动建议:发放“感染-运动日记”,记录体温、咽痛、运动强度。六、家长专场Q30.孩子能“长好”吗?-速答:绝大多数能。-详细展开:10年随访94%患儿肾功能正常。-行动建议:给家长看“同龄孩子身高曲线”,解除焦虑。Q31.孩子能上体育课吗?-速答:稳定3个月后可逐步恢复。-详细展开:推荐游泳、快走;避免足球、篮球对抗。-行动建议:向体育老师微信群内发“紫癜运动分级表”。Q32.疫苗还能打吗?-速答:灭活疫苗可打,活疫苗推迟。-详细展开:激素≥20mg/d时禁活疫苗;停药1个月后恢复接种。缓解3个月后才能打活疫苗;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期间只打灭活疫苗。-行动建议:每次接种前让社区医生看用药清单。Q33.兄弟姐妹或下一代患病风险?-速答:极低。-详细展开:一级亲属患病风险1–2%,无需基因筛查。-行动建议:仅建议兄弟姐妹在发热后做一次尿常规即可。七、生活、心理与资源Q34.能正常生活吗?-速答:能。-详细展开:95%患儿成年后大学入学率与常人无异;成人患者80%可全职工作。-行动建议:建立“病友返校、复工经验分享”线上直播。Q35.会影响生育吗?-速答:疾病本身不影响;环磷酰胺毒性,女性:累积量>8g→卵巢早衰风险>40%,需评估卵巢功能;男性:>7.5g/m?→精子冷冻保存。-详细展开:病情稳定6个月、停致畸药3个月即可备孕;全程肾科+产科联合管理。禁用药物有替代方案,MMF可替换为硫唑嘌呤,ACEI可替换为拉贝洛尔。-行动建议:女性计划怀孕前6个月停用MMF、CTX,改用硫唑嘌呤(≤2mg/kg/d)。怀孕前3个月停用ACEI/ARB。以拉贝洛尔/肼苯哒嗪替代。Q36.能旅行、去高原吗?-速答:eGFR>60、血压正常即可;备好7天药量。-详细展开:高原低氧可诱发血管痉挛,携带便携式血压计。-行动建议:开具中英文“病情证明+药品清单”,方便安检。Q37.复发时怎么办?-速答:24h内就医,带齐既往病历。-详细展开:先查尿、血压,必要时急诊留观。-行动建议:家属手机收藏“紫癜复发应急卡片”,必须立即急诊的征象。Q38.会不会变成IgA肾病?-速答:同一疾病谱,皮疹消退后若持续血尿、蛋白尿,即按IgA肾病管理。-详细展开:两者同属相关疾病,根据症状变化调整管理方式。-行动建议:密切关注尿检结果,持续异常及时就医。IgA血管炎不是过敏,也不会癌变;九成孩子可完全康复,成人通过规范治疗同样能正常工作生活。真正的重点只有一句—皮疹退后,坚持半年到一年的“尿常规+血压”随访,就能把任何潜在的肾损伤风险压到最低。本文部分内容经AI编辑修饰
孩子得了“过敏性紫癜”,真的是过敏吗?家长必读!孩子得了“过敏性紫癜”,真的是过敏吗?家长必读在我的过敏门诊,经常有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家长找我问诊,我会告诉他们这个病不是过敏性疾病。虽然名字里有“过敏”,但它和普通的过敏(比如食物过敏、花粉过敏)不一样!它是一种血管“发炎”引起的疾病,可能和感染、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有关。孩子会有哪些表现??1.皮肤长红点:像瘀青一样的红紫色点点(压不褪色),多出现在小腿、屁股,两边对称。?2.关节肿痛:膝盖、脚踝肿痛,孩子走路一瘸一拐。?3.肚子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甚至拉黑便(警惕消化道出血!)。?4.小便异常:尿里有血或泡沫(可能是肾脏受损信号)。?注意:不是所有症状都会出现,但皮肤红点几乎每个孩子都有!特别注意的是有很个别的孩子腹痛为首发症状,后期才出现皮疹。为什么叫“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HSP)目前更倾向于被称为IgA血管炎,其名称的由来与早期医学认知的局限性有关。19世纪时,医生首次描述该病时,发现患者常伴有皮疹(紫癜)、关节痛、腹痛等症状,且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或药物接触史。这些诱因与过敏反应的触发因素类似,因此早期医学界误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过敏(如IgE介导的超敏反应)相关,故命名为“过敏性紫癜”。?后来医学者发现该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小血管炎,主要因免疫球蛋白A(IgA)在血管壁异常沉积,引发炎症和血管损伤,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过敏反应(如IgE介导的速发型超敏反应)。?国际共识(如2012年ChapelHill会议)建议使用IgA血管炎(IgAVasculitis)替代旧称,以更准确反映其病理机制。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有以下几个:1.要不要用激素?短期用很安全:如果孩子肚子痛、关节肿,肾脏受损伤等医生会开激素(如泼尼松)快速控制炎症,一般用1-2周逐渐减停,不会长期依赖。?别怕副作用:短期小剂量使用不会发胖,医生会密切监测。?2.新型药物有哪些?如果孩子反复发作或肾脏受损,可能需要升级治疗:?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精准打击“捣乱”的免疫细胞,减少复发。?免疫抑制剂:调节免疫系统,保护肾脏。?3.需要忌口吗?急性期:肚子痛严重时,暂时吃白粥、面条、蒸南瓜等好消化的食物,避免海鲜、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食物刺激肠胃。?恢复期:症状消退后,不用长期忌口!除非明确对某种食物过敏。?家长必知的护理要点?1.休息比吃药重要:急性期尽量卧床,避免跑跳(剧烈运动可能加重皮肤出血)。?2.重点观察小便:每周用尿常规试纸测一次,发现血尿/泡沫尿及时就医。?3.不要自己停药:激素需要逐渐减量,突然停药可能病情反复。?4.预防感染:感冒、拉肚子可能诱发紫癜复发,注意手卫生,少去人多的地方。?过敏性紫癜预后如何?一、总体预后1.自限性病程??大多数患儿(约90%)在4-6周内症状自行缓解,无后遗症。??复发率约30%-40%,多发生于初次发病后3-6个月内,但复发时症状通常较轻。2.死亡率极低??死亡病例罕见,多因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脑出血或肾衰竭)引起。二、肾脏受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约20%-50%的患儿会出现肾脏损害(如血尿、蛋白尿等),其预后差异较大:多数恢复良好:??80%-90%的肾脏受累患儿在1年内完全恢复,尤其是仅表现为轻微血尿或少量蛋白尿者。少数长期风险:??约1%-2%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病,甚至终末期肾病。??危险因素:持续大量蛋白尿(>1g/天)、高血压、肾功能异常或肾活检显示新月体肾炎。三、其他系统预后1.胃肠道症状??腹痛、消化道出血多在1-2周内缓解。???严重并发症(如肠套叠、肠穿孔)发生率<5%,需及时干预。2.关节症状??关节肿痛通常1-2周消退,无关节畸形等后遗症。3.皮肤紫癜??皮疹可反复出现,但随病程延长逐渐减轻。四、长期随访建议肾脏监测:?所有患儿需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血压,至少持续6个月;肾脏受累者建议随访3-5年。??若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或血尿,需儿童肾内科专科评估。最后总结下:过敏性紫癜不是“吃出来的过敏”,总体预后良好,但需警惕肾脏并发症。定期随访和早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家长应关注患儿的尿液变化及异常症状,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长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