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失眠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睡不着的原因和解决方法⒈运动促进睡眠:日起而作,日落而息,“作”就是劳动,“息”就是休息。劳动是耗能的,睡眠是产能的,白天劳动将库存能量消耗的越彻底,晚上就越易进入睡眠,产能就越顺利;而白天休息的越充分,库存能量消耗的越少,晚上就越难进入睡眠,产能就越不顺利。能量就像是商品,售出去的越多,库存越清空,才容易刺激商品再生产;相反,商品售出去的越少,库存越满,就越抑制商品再生产。所以,在农耕时代,你白天耕作,晚上自然睡得好;在工业时代,办公室一坐一天,进出开车,免去运动,晚上倒反而不易睡好,为补上运动这一课。人们选择多走路,青壮年人每天急走40分钟就足够了,老人放慢速度,每天40分钟也够了。除了控制体重,也改善睡眠。回头来看,那些因骨折而固定在床的、老人因严重内科疾病而长期卧床的、或因抑郁而无力起床的,因为耗能过少,反而睡不着、睡不沉;睡眠-觉醒的周期也缩短(例如,睡3小时,醒3小时)。只能靠安眠药维持睡眠。⒉破坏睡眠的思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人活着就会思考,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不同的是,他们只是思考,但缺乏运动,所以就失去了一个促进睡眠的变量。另一方面,并非所有事情通过脑力劳动都能解决的,解决不了的就成了烦恼,烦恼增加警醒,引起失眠。所以,入睡时不要思考问题。试想,怎么可能一边理性思考解决了问题;一边又能睡上一觉呢?。或许你想,我躺下闭目,先把问题想明白,然后再入睡,不行吗?不行。因为入睡时思考问题,就会提高警醒性,而提高警醒性,就会增加入睡难度。所以,要么你把问题想明白再睡;要么把问题搁置到明天再想,入睡时想问题,一定是破坏睡眠的。或许你疑惑,我们每天入睡期间,不都会胡思乱想一阵吗?是的,“胡思乱想”是被动性思维,缺乏逻辑性和指向性,是无效思维,是催眠相的一种表现,不影响入睡。你要想解决问题,是主动性思维,有逻辑性和指向性,是有效思维,需要正常警醒或比正常稍高的警醒才能完成。不是一码事。⒊破坏睡眠的信念:表面上的道理是:一天24小时,你少睡几个小时,觉醒就多几个小时,你就能赚几小时,多做一些事。但觉醒是耗能,睡眠是产能,这本身需要一个平衡,压缩了睡眠时间,就产能不足,觉醒就难以延长,强行延长,由于能量不足,觉醒期的注意、记忆效率就会下降。所以说,偷走睡眠时间,试图延长觉醒时间,是愚蠢的信念。⒋破坏睡眠的情绪:强烈情绪包括焦虑、烦躁、愤怒、回忆不愉快往事的心绪不良、抑郁,都会因提高警醒度而引起入睡困难,这些问题偶尔发生,也就扛过去了;连续发生,就不要想着通过自我放松挺过去,需要去精神科用药治疗,才能缓解。⒌破坏睡眠的行为:尽管运动促进睡眠,但临睡前剧烈运动(例如锻炼)能提高警醒性,妨碍入睡。故临睡前不要做剧烈运动。⒍破坏睡眠的物质:烟、酒、茶、咖啡、可乐饮料破坏睡眠,其中吸烟破坏睡眠最轻,仅仅延迟睡眠半小时,所以,临睡前不吸烟就可以了;饮酒对睡眠是矛盾效应,一方面有γ-氨基丁酸的催眠效应,促进入睡,另一方面有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警醒效应,促进夜间醒来,导致后半夜睡眠变浅,所以,靠饮酒入睡的,不如服用褪黑素诱导入睡,来的健康;茶中有茶碱,咖啡和可乐饮料中有咖啡因,都破坏睡眠,对于失眠的易感人群,应避免使用这些物质。